郑姓名人堂(7)
121、郑振芬
  郑振芬,又名振勋,1904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高田社一个贫苦的家庭。1923年参加革命工作,大革命时期她历任民生布厂执行委员,梅陇区妇女主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军阀陈济棠统治下的粤东也变得一片血腥,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这危急时刻,海陆惠紫的共产党人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郑振芬便是其中一位为人称道的巾帼英雄。她原任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共海丰县委妇女委员、中共海陆
革命烈士(19041935)
122、郑刚中
  郑刚中(1088—1154),字亨仲,号北山,金华曹宅人。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出任温州判官。适遇自然灾害,采取以工代赈,缓解灾情,政绩显著,被秦桧赏识荐举。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宗正少卿、礼部侍郎。时秦桧用事,对金力主和议。刚中力陈和议之弊,不因秦桧荐举而附和。枢密院编修胡铨因上 书请斩秦桧,祸在旦夕。刚中极力营救,由是得罪秦桧,出任川陕宣谕使,转任陕西分划地界使,与金使者谈判陕西地
[] (10881154)
123、郑昌赉
  郑昌赉,又名郑致平、郑衡、郑子平、梁兴,1914年生于四川省隆昌县道光坪油房街一个地主家庭。在他懂事时家庭已开始衰败。他自幼酷爱读书,待人热情,举止大方,善于言谈,做什么事也不甘心落后于人。他上中学后,喜欢看政治书籍,从中接受了进步思想,渐渐地对旧社会产生不满。1932年初春,郑昌赉结识了隆昌进步青年钟泰西、黄定馆、蔡言煜等人。他们在一起交流思想,评论黑暗的现实,彼此心心相印,有共同语言。他们在共
(19141940)
124、郑抱真
  郑抱真(1897~1954),曾用名郑益坚,长丰县吴山庙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家境奇贫,随兄郑绍臣度日。18 岁时始受启蒙教育。小学毕业后,为生计所迫,随兄浪迹江湖。民国13 年(1924 年),合肥孙品骖发动“讨曹(锟)驱马(联甲)”运动。-在沪的余亚农返回寿县,与李雨村发动民众起义,成立“淮上国民自卫军第一路军”。郑抱真随兄参加该部,任军需。不久,在奉军进攻下,义军失败,郑抱真随兄投西北军庞炳
(18971954)
125、郑向
  郑向(?~?),字公明,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戊申科姚晔榜进士第三人。郑向对其外甥周敦颐十分喜爱,待之如子,着力培养。后周敦颐成为北宋著名哲学家,其学说对宋代程朱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郑向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开皇记》三十卷、《起居注故事》三卷、《开皇记考》等。
[] 石鼓书院
126、郑敦谨
  郑敦谨(1803-1885)字小山,湖南长沙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山东登州知府,擢河南南汝光道。咸丰元年,泌阳土匪乔建德踞角子山,敦谨与南阳镇总兵图塔布督兵捕获之,被议叙,署布政使。二年,授广东布政使,仍留署任。个人介绍粤匪入湖北,命赴信阳,会南阳镇总兵柏山扼要设防。三年,命河南巡抚陆应谷统兵驻南阳,会城及信阳有事,许敦谨专摺驰奏。钦差大臣琦善督师援
[] (18031885)
127、郑建华
  郑建华, 信息分析专家。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9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籍贯浙江宁波。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序列论、函数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复杂信息系统输出分析技术、系统模型解析理论和方法、系统参数还原技术研究中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28、郑晓
  郑晓(1499—1566),字窒甫,海盐武原镇人。明嘉靖元年(1522)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授兵部职方主事,著《九边图志》,名噪一时。张孚敬执政,拟任郑晓为翰林,郑晓以父亲去世,归里不应。许赞为吏部尚书时,调郑晓至吏部,任考功郎中。因郑晓除去乔佑等十余名与严嵩关系密切的人,又反对严嵩之子严世藩为尚宝丞,引起严嵩不满,被贬为和州同知。不久,调任太仆丞,历任南京太常卿、刑部右侍郎,旋改为兵部右侍郎兼
[] (14991566)
129、郑谷
  郑谷(约851~约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诗人。幼聪颖,自骑竹之年即会赋诗。光启年间考中进士,后任京兆参军、右拾遗,又转任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郑谷与薛能、李频唱和,又与张乔、许棠等交游,世称“咸通十哲”。后与诗僧齐己唱和,齐己称为“一字师”,又因诗《鹧鸪》闻名,人称“郑鹧鸪”。著有《云台编》。
[] 唐朝诗人,咸通十哲(851910)
130、郑廷珍
  郑廷珍(1883—1937),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郑楼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独立5旅旅长,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祖辈素以行医为生,是当地著名的中医世家,盖有本村第一栋楼房。到了郑廷珍父亲一代,医道失传,开始以务农为本,当时正值清末民初,郑廷珍家庭日益拮据,生活困难,甚至缺粮断炊。郑廷珍决心入伍当兵,谋求生路。1917年,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在河南一带招兵,郑廷珍报名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831937)
131、郑平
  郑平(207—300),字元先,号自强,今河南郑州人。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加封征虏将军,以千人守峥嵘镇(今衢州市柯城区),遂家于此。好接贤士,谈论古今;操演征战,以身先之。部下千人,一饥则赈,一疾则疗。元兴元年(264)又进封金紫光禄大夫,新昌郡开国公,食邑1500户。少子郑济,晋怀帝时任信安(今衢县)令。现衢州郑氏大多为其后裔。
[] (207300)
132、郑三俊
  吏部天官郑三俊(生卒年不详),字用章,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弘光元年已酉(隆武元年)(1645年)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晋文渊阁。未至。吏部天官郑三俊(生卒年不详),字用章,建德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帝,他反对魏忠
[] 应天书院
133、郑开
  郑开(?~1779年),乳名洪,兄弟3人,排行第二,云霄高塘村人。少时家贫,后外出谋生,皈依佛门。僧名提喜、涂喜,人称洪二和尚,又称洪李桃,反清组织“天地会”创始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郑开从广东惠州返闽到云霄高溪观音亭(址在今溪塘村),取“人生以天地为本”之义,创立天地会。以“三姓结万李桃红、九龙生天朱李洪”暗喻继承马九龙、朱鼎元等前辈反清遗志,倡以历史上刘、关、张和管仲、鲍叔牙之忠义作
[] (?~1779)
134、郑作民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守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兵构筑工事备战。后以左翼为日军包围,奉命转移。为阻止日军追击,亲率一个团进行掩护。后遭日军重兵包围。2月3日,指挥
(19021940)
135、郑邦
  郑邦,字子徒。后世因避汉高祖讳而改名国,入孔门,为孔子“七十二贤”之十九。唐开元封“荥阳伯”,宋封“朐山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郑国,字子徒”,《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无郑国,而有“薛邦,字子徒”。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作‘国’而《家语》称‘邦’者,盖(太史公)避汉祖讳而改。‘郑’与‘薛’,字误也”,故郑国与薛邦实为一人。
[春秋战国]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136、郑文公
  郑文公(?-前628年),姬姓,郑氏,名踕,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公元前672年-前628年在位,在位45年。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七年)五月,郑厉公去世 ,公子踕即位,是为郑文公。 郑文公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其子郑穆公即位。
[春秋战国] 郑国君主(?~前628)
137、郑子婴
  郑子婴 (? ─ 公元前680年),姬姓,郑氏,名婴,字子仪,史称郑子婴,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郑子亹的弟弟,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任君主,公元前694年─公元前680年在位。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杀掉郑子亹,郑国大夫祭仲迎立公子婴为君,祭仲继续执政。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杀掉郑子婴,迎接郑厉公回国复位。
[春秋战国] 郑国第八任君主(?~前680)
138、郑襄公
  郑襄公(?―前587年),姬姓,郑氏,名坚,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弟(一作郑灵公兄 ),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605年―前587年在位,在位18年。郑襄公即位后依违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前597年,因与晋盟,楚庄王出兵攻郑,围郑三月。晋军未及救援,郑襄公献城降楚。前587年,郑襄公去世,其子郑悼公即位。
[春秋战国] 郑国君主(?~前587)
139、郑灵公
  郑灵公(?—前605年),姬姓,郑氏,名夷,春秋时郑国第十二任第十位君主,郑穆公之子,故称公子夷,郑襄公之兄。前606年冬十月,郑穆公去世后继任国君,前605年夏,因为开玩笑惹恼了公子宋(字子公)而被后者所杀,执政贵戚公子归生(字子家)因为知情不报纵容弑君也被史官记载为弑君者。在位不足1年,谥灵,故称郑灵公。可见成语染指于鼎。
[春秋战国] 郑国君主(?~前605)
140、郑怀礼
  郑怀礼,字笑萍,乳名祥娃,曾用名志平、雪迹、世耕、李修成,襄汾县汾城镇城内人,生于1920年农历2月初5,卒于1988年4月20日,享年68岁。怀礼出身中农家庭,幼年丧父,家境不太宽裕。7岁上小学后时有间断,1934年考入汾城第一高级小学,勤奋学习,学业夺优。其间,经历了1936年春天的红军东征,接受了新的革命思想,于同年12月加入了牺牲救国同盟会。翌年1月组建了抗敌救亡先锋队,并担任了区队长。6
(1920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