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历史人物介绍12
刘秉温
  刘秉温(1911~1979) ,横山县韩岔乡猪头圪垯村人。秉温出身贫苦农家,幼随父逃荒到安塞。他勤劳朴实,天资聪敏,白天操作田间,夜晚就读私塾。几年后,偕父迁居延安县杜甫川。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秉温投身农村根据地的活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任肤甘革命委员会主席、延安战区委员会主席、肤甘保卫局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西安事变后,秉温任肤甘县委书记兼苏维埃主席、延安县县长。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领
(19121979)
吴满有
  吴满有(1893年—1959年),陕西横山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后因被俘而身败名裂。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人物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作者莫艾),得到朱德的称赞。他被命名为全边区的“劳动英雄”。1943年1月11日,《解
(18931959)
叶瑞禾
  叶瑞禾(1909~1989),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民国22年(1933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曾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是陕西乃至全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有《妇科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官颈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卵巢癌早期诊断及晚期综合治疗的估价》等论文及专题科研成果。历任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西安市卫生局局长、西安第二医学院教授和院长、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和顾问。荣膺陕
(19091989)
封可涵
  封可涵,原名封营荣,陕西子洲人。1913年2月2日生于子洲县(原清涧县)何家集封家坪村。1927年3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担任清涧县蛇沟党支部书记。1934年后曾任清安六区蛇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支部书记,区委巡视员,王家湾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延安县委组织部长,陕北省委巡视员,关中地委及赤水县委组织部长、代理县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巡视员、西北局党校干部科副科长,八路军干部子弟学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林西县县长
(19131994)
李嵬名
  李嵬名,西夏公主,成吉思汗的老婆,据说在她跳黄河以后,成吉思汗曾令士兵开掘黄河,一代美女沦为西夏的救国工具,可西夏最终还是难逃被灭。与李嵬名有关的成吉思汗死因猜测被咬掉生殖器说这一说法普遍流传于外蒙古,据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西夏国王李安全为保国家,将西夏第一美女自己的女儿李嵬名赠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得到美女后将对攻打西夏的计划推迟了,依然没有放弃攻打西夏,李嵬名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借用和成吉思汗-一刻的时机,用嘴咬掉了成吉思汗的0后
[]
李锦
  李锦(1606-1650)明末农民起义将领。又名过、双喜,号一只虎,陕西米脂人。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侄。崇祯三年(1630)从自成起义,从骁勇善战著称。历任营制将军。进京后加都督衔。自成牺牲后,他与高一功等联明抗清。南明封其为御营前都左军侯,赐名赤心,所部号“忠贞营”。永历四年(1650)在广西庆远(宣山)病死。
[] (16061650)
马守应
  马守应(?-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回族。别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曾当过边兵。崇祯元年 (1628),率众起义,隶属闯王高迎祥、活动于甘肃东部,众至数万。四年(1631),入山西,编入王自用的“三十六营”,是仅次于王自用、高迎祥的重要首领。八年(1635),参加河南荥阳大会,为十三家首领之一。转战于陕、晋、豫、鲁、川、鄂、皖、湘等地。势力极盛。后与贺一龙(绰号“革里眼”)、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合军,称“回革五营”。九年高迎祥牺
[] (?~1644)
王自用
  王自用(?-1633)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明末陕西绥德(一作宜川)人,一名王和尚,号紫金梁。崇祯元年 (1628)与混天王等起义,为王嘉胤部属。四年,嘉胤死,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次年,进围沁水,活跃于豫北,复北进山西榆次、寿阳,紧逼太原。六年,退回豫北,在武安作战受伤,退入山中,病死。一说崇祯八年战死于太和(今属安徽)。
[] (?~1633)
马宜生
  生于1922年,陕西省佳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团战士,警3旅7团班长、排长、党支部书记,第一野站军4军11师32团连长、指导员、副营长,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宁条梁、望宁堡、保卫延安、羊马河、楡林、西府陇东、宜瓦、荔北、澄合、扶眉、解放兰州等战斗。作战中以身先士卒,冲锋在先,勇猛顽强,不怕牺牲著称,曾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2次,小功4次;3次当选为拥军爱民模范,4次评为模范共产党员,1950
杨延玉
  杨延玉(?—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子。雍熙三年(986)正月,随乃父征战,与部将王贵等于陈家谷口一战殉国。兄弟七人,延朗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官名)。
[] (?~986)
曹秀清
  曹秀清(1902—1984)陕西省米脂县人,是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的夫人。后杜聿明被俘,她以一个家庭妇女的身份,带领婆母、儿女到了台湾。经过周恩来总理精心、周到的安排,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的联系,1963年5月20日,曹秀清从纽约上了飞机,飞到瑞士日内瓦,住了几天后,又由日内瓦经莫斯科取道回国,6月3日,她终于回到北京,和获得特赦的丈夫杜聿明久别重逢。1983年,曹秀清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已年逾八旬,但仍积极参加有关活动,为祖国的和
(19021984)
杜致礼
  杜致礼(1927年12月-2003年10月)陕西米脂县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出生 军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教育,酷爱文学和音乐,深得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喜爱。青少年时期适逢抗日战争,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1944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的杜致礼认识了她的数学教师杨振宁。1947年,杜致礼只身前往美国留学,进入宋美龄为她安排的美国著名女子学院“卫斯里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可是不久她父亲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家道中
(19272003)
张明智
  张明智(1917~1971),神木城关人。其祖张星南,父张玉堂,均为本县一代名医。他自幼好学,过目成诵。16岁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乃随父学医。18岁开始行医,初不为人所知。因其所治病症,每获良效,名医郭星桥,白秀山奇之,试与论《内经》、《难经》、《伤寒》、《本草纲目》等典籍,他口若悬河,所议甚得其要。于是,每遇疑难病症,必约其会诊,由是名声远扬。张明智辨症精当,用药少而疗效显。对一些垂危疾患,投以寻常数味,便得起死回生之妙。其父在世时
(19171971)
杭逢源
  杭逢源(1912~1970),高家堡人,出身于世医之家。他秉性聪敏,幼时仅上3年小学,后自学中医典籍成才。因其父母患热病去世,自己也几因热病而丧生,遂对伤寒病学、温病学倍加努力,而成专长。23岁时行医问世,触手成春,一举成名。神木、榆林两地城乡患者,多慕名就医,应接不暇。后迁居榆林行医。解放后,任榆林地区医院中医科主任等职,又受西医启发,相得益彰,医术更佳。除擅长治疗伤寒、温病诸症,对内、外、妇、儿等科及针灸,亦很有研究。他坚持“遵古不
(19121970)
杨和春
  杨和春(1908~1986),又名杨霖、杨子荣,神木城关人。父杨象贤,商人出身,颇具民主思想,曾在榆林各界代表会上公开抨击军阀井岳秀。杨和春1925年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手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经组织决定加入国民党。是年秋,为避“清党”离校。1928年回县,任小学教师速成所主任,与王季明等组建中共神木城关区委,任书记,对本县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1929年春赴安边小学任教
(19081986)
蔡雪村
  蔡雪村(生卒年不详),原名振德,神木城关人。1924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学苏联。1926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著有《中国农民革命史》一书。后蜕变为托洛茨基分子,与中央闹对立,从此脱离革命。1931年回西安,在杨虎城驻陕期间任陕西日报社社长。1932年随国民军马仲英部入新疆。马仲英部被盛世才消灭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王补梅
  王补梅(1896~1975),女,栽子沟村人。家极贫,14岁时卖到王家后坬村做童养媳,丈夫王侯小以揽工为生。土地革命开始,红军游击队和地下党干部常到其家宿营、开会。王补梅为他们放哨、送信。还送两个儿子参加了红军。1935年神府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王补梅一家藏在贺家山1座山洞里,这里遂成为红军隐蔽所,后来又成了“红军医院”。王补梅与6岁小女儿每天采药、熬药,为伤病员换洗衣服、洗伤口、喂药,忙个不停;丈夫负责警戒和传递情报;大女儿和儿媳
(18961975)
刘荣胜
  刘荣胜(1896~1947),字克安,刘家坡村人,家为世医。刘荣胜天资聪敏,自幼文、医兼学,过目不忘。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无不精研,而尤其推崇《景岳全书》。其医术长于伤寒,亦善于妇科,又得祖传“灵药”、“九龙丹”、“黑矾散”之助。入世后,遂以诗文、医术、医德在南乡和晋绥名声大噪,求医求药乃至求学者,络绎不绝,其门生张世雄、贺升效,后亦成为榆林、神木之名医。刘荣胜对病者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倘遇贫寒,赠医赠药,不取
(18961947)
王光荫
  王光荫(1894~1939),字雪樵,号一居士,神木城关人,肄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陕西督军李根源秘书、府谷县县丞等职。因与当局政见不合,于1924年退隐家乡,宣传新文化,创立“天足会”,倡导女子放足。因守旧势力所不容,后以驻军骑兵旅长高志清代表名义,出游南京、西安等地。1930年起赋闲家居。王光荫矢志书法,自幼临摹各家字帖,皆能得其神髓,又曾游历各地,浏览古今名家墨宝,揣摩苦练30余年,自成魏隶兼具体。达到质朴而不
(18941939)
刘瑞庭
  刘瑞庭(1888~1970)高家堡人。幼年就读私塾,20岁起与人合作经商。因他乐于助人,办事公道,且常解囊资助办学、修桥补路、救济灾民等,深得本乡父老敬重。1924年选为高家堡绅士。1934年任联保主任。刘瑞庭虽任伪职,却良心未泯,同情革命。时值国民党疯狂“围剿”神府革命根据地,常有成批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被俘至堡城,惨遭杀戮。刘瑞庭冒着风险,尽己所能,予以营救。1935年驻高家堡国民党军高沛部抓到两名红军便衣战士。刘瑞庭获讯,急忙赶去营
(1888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