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名人录
蔡复一
  蔡复一(1577~1625年),字敬夫,号元履,同安县翔风里十七都刘浦保蔡厝(现属金门)人。少年聪明过人,12岁即写出洋洋万余言的《范蠡传》。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乡举,第二年又接着中了第七名进士,走上仕宦之路。从刑部主事到总督的大半生官宦生涯,蔡复一始终奉行着自己说的三句话:“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为明王朝立下了“二百年未有之功”。任刑部主事时,蔡复一不顾自己新任小官身份,上疏弹劾石显冒杀平民,邀功朝廷,使得石显在御审中被杀了头,朝野震动。迁任湖广参政后,他分守荆岳,致力于清积逋、核虚冒、革加派、足军粮、严保甲、禁驿扰、杜参谒、赈洪害、弭兵哗,事事做出成绩。任按
[] (15771625)
林希元
  林希元(1481~1565年)。字茂贞,号次崖,同安翔风里山头村人。少年聪颖苦读,因家境贫寒,中秀才后到凤山天兴寺设塾授徒九年。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举,次年联捷进士。初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嘉靖皇帝登基,希元上《新政八要》疏,历数前朝弊端,倡行新政。其中禁派太监到各省镇守等建议被嘉靖帝采纳,驻13省的太监都被召回。不久,希元被提升为南京大理寺正。嘉靖二年(1523年),南道御史谭鲁包庇充军罪犯的行为被揭露。谭鲁畏罪,托许多人向林希元求情都被拒绝。谭鲁又去求大理寺卿陈琳。陈琳怕得罪人,竟然答应包容,让林希元不要追究。希元还是不肯徇情,终因忤逆寺卿遭劾,贬为泗州判官。希元到了泗州,适逢当地闹饥
[] (14811565)
苏廷玉
  苏廷玉(1783~1852年),字韫山,号鳌石,晚号退叟,同安县翔风里澳头人。廷玉自幼父母双亡,励志读书,20岁补博学弟子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嘉庆十九年成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道光六年(1826年)擢员外郎。次年,考察列为一等,升刑部郎中。道光九年(1829年),苏廷玉出任松江知府,才3个月,调署苏州府。清代,-赋税之重号称天下第一,尤其是征收粮食北运的任务更加繁重,征税时又有“民重绅轻”的弊病。苏廷玉到任后,着手整顿,命令所属绅户足额纳税,而对一般民户予以酌情减免。万民称颂。道光十年(1830年),苏廷玉升任陕西延榆绥道,署江苏督粮道。道光十二年,调任苏松太道,又
[] (17831852)
李长庚
  李长庚(?~1807年),字西岩,同安翔风里十二都后莲保后边村人。少时警敏有远志,致力于读书骑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武进士。初授蓝翎侍卫,乾隆四十一年补浙江衢州都司,累迁至乐清副将,调任福建海坛镇总兵。后因邻海民船被盗,误指海坛盗所为,被参革职。长庚被革职以后,出家财募乡勇擒盗,因功以游击起用,迁铜山参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为父守丧服满后,起为海坛游击,累迁澎湖副将、定海总兵,屡战安南(今越南)夷艇于福建三澎,浙江定海、衢港、普陀、温州等处洋面,赏戴花翎。嘉庆五年(1800年)六月,夷艇合粤东凤尾、水澳诸邦百余舟入浙江台州海面,泊于松门山下。浙抚阮元奏以长庚总统三镇水师
[] (?~1807)
洪朝选
  洪朝选(1516~1582年),字舜臣,又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同安翔风里十三都洪厝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吏部郎中,四川按察副使,广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以左侍郎致仕。洪朝选为官廉洁忠信,不阿谀权贵,不诡随世好,而以国法为依。自主事至司寇,在在宏猷大略,事事皆出谠论。初任户部主事,榷税杭州,盈额而止,即予开通津梁,任其往来;督放粮储,其规划为后人所学,惠及士民,被称为“洪佛子”;督学西蜀,端士习,正文体,川人向往其风采;参藩广右,厘正弊蠹,不挠权贵,忤逆权相严嵩,调官南都;参政山西,赈济灾情,抚缉寇贼,
[] (15161582)
彭德清
  彭德清(1910~1999年),曾用名彭楷珍、陈国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同安县翔风里彭厝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2岁入学,16岁辍学。少年时在家乡参加抗捐抗税、反对土豪的斗争。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同安县委书记、厦门临时特支书记等职。民国22年8月在筹措活动经费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机智勇敢,半个月后越狱,继任闽南红军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游击队政治委员,并担任共青团和党的基层领导工作。他发动群众,组织队伍,坚持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清剿”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01999)
卢若腾
  卢若腾(1598~1664年),字闲之,号牧州,同安翔风里贤聚(今属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奉旨入对四十名进士之一,授兵部主事。他秉性刚直不阿,弹劾朝廷权臣不怕丢官,惩治地方豪强决不容情,克尽职守,气节感人。明末,国家动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腾对权臣不以国事为重、纷纷争权夺利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当时阁臣杨嗣昌督师湖广,手握兵权却玩忽职守,迷恋礼佛诵经,花费大笔钱财。卢若腾上疏详陈其罪状,最后撤其官职。不久,卢若腾晋升武选司郎中,负责京卫武学,三次上疏弹劾定西侯蒋维禄,因而得罪了权臣,被外迁为浙江布政使。这时,若腾已查悉内臣田国兴利用职权,揽带货船,滥用人夫,辱及州县官员,阻
[] (15981664)
林君升
  林君升(1688~1755年),字圣跻,号敬亭,同安县翔风里井头人。自幼聪颖过人,文武兼习。壮年投军,营帅见其魁梧奇伟,授偏裨。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林君升奉命押饷到台湾,并勘查台湾地形,深得上司赞赏,擢为黄岩镇游击。雍正四年(1726年),晋升定海总兵。乾隆元年(1736年)赴京陛见,乾隆二年调镇汀州,乾隆四年、乾隆六年先后担任碣石、金门总兵。这十数年间,四任总镇,严守御、饬巡逻,保地方安宁。其间雍正十年、乾隆六年发生天灾,军民乏食。林君升多方设法,筹划接济,使军民度过难关。乾隆七年(1742年),升任广东提督。乾隆九年,再次晋见乾隆皇帝。此后,服母丧期满暂补台湾总兵,半年后恢复广东提
[] (16881755)
许獬
  许獬(约1585~1621年),原名行周,字子逊,号钟斗,同安县翔风里后浦村(现属金门)人。因梦到自己中了榜头,改名獬。许獬小时候以“神童”闻名于乡里。9岁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常有使人赞叹的佳句丽言。13岁熟读经史,被当时名人视为“天下材”,预言他将来一定能“魁天下”。先后拜李材、晋江李光缙为师。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乡举。过四年,又在礼部会试中得了第一名(会元),殿试得二甲第一名(传胪)。这时许獬仅17岁。出仕后,许獬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任翰林院编修。他居官处世,常以“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干天下第一等事业,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自勉。处乡里,他疾恶如仇,痛责当地巨姓为非作歹,差
[] (15851621)
张敏
  张敏(约1440~1485年),字辅德,同安县翔风里浯州青屿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沙县、尤溪农民-,波及全省。张敏的叔父招集乡里丁壮练武,准备自卫,却被仇家诬告“通寇”。成年男子被官府抓去充军,张敏和他哥哥张庆、张本等幼丁都被阉割送往南京,入宫中为太监。张敏年纪最小,却因其聪明睿智,被英宗选为东宫近侍。太子嗣位,是为宪宗。张敏早晚侍奉宪宗,宫中见闻,从不向外泄露;朝廷大事,概不越位干预。忠谨之名,溢于宫禁。后来,曾奉命操练腾骧四卫官军,兼理十九房马政,监督五军大营。不久又蒙赐玺书总督十二团营,恩宠有加,屡获赏赐,不计其数。张敏处事谨严,又能体贴下属。偏裨士卒,无不敬服。宪宗年近半百,
[] (14401485)
蔡守愚
  蔡守愚,字体言,号发吾,明后期同安县翔风里平林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初授南仪制司主事,后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擢虞衡司员外,迁屯田郎中,调四川副使,晋升四川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云南左布政使。蔡守愚为官能体恤民情。在工部任职,供应内廷薪炭菜蔬,概从减省,不使溢余出售。惜薪司原有向炭商索要例钱的陋规,稍不如意即以不合标准为由驳还,且炭钱迟迟不发。蔡守愚撤换采办人员,订立明确标准期限,商民称便。守愚任右布政时,朝廷征收四川木材,他屡次上疏,陈说川南无木之难,无钱粮之难;陈说建州募夫、采木、出水三难,并奏请更换木材品种,努力减轻川民负担。蔡守愚在四川任职时间最长。原来四川土酋常啸众剽掠,播州
[]
蔡献臣
  蔡献臣,字体国,号虚台,别号直心居士,明后期同安县翔风里平林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献臣为官清介亮直,司寇王元美称赞他是“用世才”。调任兵部职方主事,任人唯才。迁礼部主客郎中,四方朝贡,一概依照典章办事。曾因审案、上疏,先后得罪右宗伯、郑贵妃。同僚为他担忧,献臣却神色自若。终在湖广按察使任上被借故参劾罢归。后来,朝廷起用献臣为浙江巡海道。不久改任浙江学政,善于选拔士子,奖掖后进。状元朱之蕃即他所选之士。天启年间,福建巡抚邵维琏以献臣学问纯正,奏请朝廷把献臣的故乡改名“琼林”,并召献臣为南光禄寺少卿。但不久又遭太监诬陷,再次被罢官。献臣归田后,对本县公益事业十分关心。仁德里
[]
黄伟
  黄伟(?~1537年),字孟伟,号逸所,同安县翔风里十七都汶水头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初授南刑部主事,升刑部广东司郎中。治狱事以清慎明恕著称。任南雄知府,有例金一万余两,分毫不取。按察使派民夫抬着名贵木料送给他,他原物退回。黄伟为官介直无所顾忌。江苏巡抚曾命令丈田加税,黄伟坚决抵制,辞官回乡。后改授松江知府。时张璁为相,黄伟在朝为官时曾上疏斥责张璁投机钻营、妄诞不经的行为。黄伟的同年、吏部侍郎霍韬想替他疏通调解,劝黄伟去拜见张璁。黄伟推托说刚从马上掉下,摔伤了脚,不肯去见,并坚决辞官。此后,累次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肯,而以讲学养亲为务。嘉靖十六年(1537年),泉州府闹饥荒。巡按李元阳
[] (?~1537)
黄廷元
  黄廷元(1861~1936年),号复初,马巷厅西侯乡(今马巷镇西炉村)人。因家境贫困,只在私塾读两年书就到厦门当商店雇员。他白天做工,夜间自学,一有余暇,手不释卷。后来略有积蓄,与友人赴台学医。回厦后自开牙医诊所,开始发家。清末政治腐败,外侮内患,国事日非。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黄廷元在厦门先后参与创办《博文日报》、《厦门日报》、《福建日日新闻》,宣传革新,反对美国歧视华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总商会会长、同安人曾铸倡议抵制美货,黄廷元发动厦门商界人士,积极响应。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黄廷元与杨子晖等人创办厦门淘化食品罐头公司。这是福建省最早的罐头食品企业。其后改组为
(18611936)
林豪
  林豪,字卓人,清末同安县翔风里金门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史籍。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林豪至台湾,受名士林占梅聘主家馆,一起讨论文史。后游府治,就见闻所及,写成《东溟纪事》2卷。又受聘主讲澎湖文石书院,先后应聘撰写《淡水厅志》、《澎湖厅志》。林豪居台日久,对台湾社会经济情况十分熟悉,并多有论述,而对澎湖尤为关切。林豪晚年归金门,专心著书。其著作除上述外,还有《诵清堂文集》20卷、《诗集》10卷、《别集》6卷、《海东随笔》4卷、《可炬录》4卷、《清风集》8卷、《潜园诗选》4卷、《诵清堂古文选》16卷、《诵清堂诗选》16卷。
[]
陈延庭
  陈延庭(1888~1983年),原名庆,马巷三乡街人。少时就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入4年制的泉州府中学堂读书,毕业后考入当时全省惟一的高等师范学校——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经奏准授理科举人。宣统二年(1910年),陈延庭到厦门竞存小学、公立中学任教。其间加人中国同盟会,剪去发辫,参加革命活动。辛亥光复,陈延庭跟随陈昌侯奉命带一队人马,先到石码,接收海防厅印信,又到漳州收缴府署印信。但一些原来的“同志”唯利是图,陈延庭深感“要革命先须革心,欲革命的实现,须先普及教育”,因此立下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志愿。他与陈昌侯在奠定厦门、漳州局面后赴省汇报,向当局请求接办
(18881983)
洪丝丝
  洪丝丝(1907~1989年),本名洪永安,笔名丝丝、漱玉,同安翔风里金门岛人。洪丝丝读完两年中学后,在金门公学等校任教。民国14年(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任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青年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华中学任教。课余时间写时事评论,投寄棉兰《南洋日报》,成为该报特约评论员。民国19年该报改组为《新中华报》,他被聘请为总,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因所撰评论指责当局,被当地荷属殖民政府拘捕、驱逐出境,回金门教书。民国21~24年,洪丝丝任马来亚槟城《光华日报》评论记者,一度兼副刊《槟风》主编,提倡马华新文艺。编《槟风》时每天写一篇短文,开始用女儿的乳名“丝丝”作笔名
(19071989)
陈清渊
  陈清渊,出生于1958年,籍贯厦门马塘村。陈清渊是马塘村历史上第一个高中毕业生。他高中毕业后返乡任生产队会计,算是马塘村的高级知识分子了。1985年村民小组长改选时,这位全村最高学历的年青人被推上了村民小组长的位置。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经常在外跑运输的陈清渊及其兄长陈清水,了解到以水果为原料的罐头加工业的产销行情看好,而本村恰好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可供利用,于是便萌发了回村办罐头厂的念头。1985年6月,在村里的支持下,以陈清渊为主的六位青年农民以股份集资的方式,兴办了同安县第一个村办企业——兴华罐头厂。陈清渊,20年前以挂靠该村的方式,创办了一家罐头作坊,在将这个小作坊发展成今天罐装食品
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金殿
  林金殿(1879~1944年),字成嘉,生于同安翔风里井头村。其父林廷洽在新加坡经营驳船货运。林金殿幼读乡塾,11岁往越南西贡。光绪十八年(1892年)转赴新加坡,随父经营驳船业致富。民国17~30年(1928~1941年)任新加坡驳船业公会会长。林金殿热心于新加坡华人华文教育事业。民国14年自动捐献后源街房屋5所作为南洋工商补习学校校产。民国16年,捐献1000元叻币支持华侨中学。民国27年与林文庆、李振殿、林惠祥等创办中正中学,并捐助新加坡广东民律九堂林氏祠堂附设的商业补习夜校,任顺天宫崇正学校与崇本女校的名誉董事多年。此外对新加坡幼稚园、通德学校、爱同学校等,亦有捐输。林金殿对家乡的教育
(18791944)
全部翔安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