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5)
41、包天笑
  包天笑(1876—1973),小名德定,初名清柱,成年后改名公毅,字朗孙,号包山,笔名天笑、春云、微妙、迦叶、拈花、秋星阁主、钏影楼主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光绪二十年(1894)秀才。为富家开馆,懂日语。二十七年,与友人杨紫麟合作翻译《迦因小传》,引起很大反响。同年在苏州办《励学译编》、《苏州白话报》,竭力提倡白话。次年筹办金栗译书处。三十年,任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监督。三十二年,到上海任《时报》
(18761973)
42、杨长玉
  杨长玉(1876-1908),为武生杨隆寿之长女。嫁给梅竹芬为妻,为梅兰芳大师的母亲。由于梅竹芬英年早逝,杨长玉年轻守寡,带着年仅四岁的梅兰芳在梅兰芳的大伯梅雨田家生活。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杨长玉当时只有二十四岁,为躲避兵匪,每天化装,用煤炭将脸涂黑,躲着不敢见人。当时梅家为了缩减开支,将李铁拐斜街的老宅卖了,搬到百顺胡同居住。梅雨田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加上梅兰芳母子和祖母陈氏及两
(18761908)
43、李云龙
  李云龙,(1876—1960)字卓然,派号代塔,晚年自号行素老人。湖南涟源人。1876年2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属涟源市蓝田办事处光明山)。其父生在贫寒之家,后在湘潭经营茶叶,家道渐兴,生子三,云龙最幼,早年将云龙送入名师谭海珊、梁礼安门下就读,学业大进。1898年,李云龙中秀才。1900年,李云龙同其兄李燮和考入省垣求实学院,补授博士弟子员,开始接触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90
(18761960)
44、张寿镛
  张寿镛(1876~1945年)张寿镛,字伯颂,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宣统二年(1910年)改任江苏度支公所科长,整理财政。张历任地方财税-,深识此中利弊,又与上海金融界有较深渊源,在整顿江苏财政、清偿旧债之余,尚能每月解款70万元供给中央政府,为各省之冠。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圣约翰大学师生550余人因校长卜舫济以高压手段阻挠学生的
清末民初学者,教育家(18761945)
45、黎宗岳
  黎宗岳(1876~1915),字嵩祝,名坤甫,宿松县人。善为文,工书法。戊戌变法时,他写出数万言的“奏议书”,向朝廷陈述应兴应革的大事,深得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赞赏。27 岁中副举,进京捐得“内阁中书”闲职。后来得到肃亲王赏识,提拔他为六品警官兼探访局长。因不满清廷罗织罪名陷害革命志士,他曾邀集同仁创办国报馆,以疏通风气,开化人心,遂遭权贵妒忌而被革职回家。宣统元年(1909 年),到武汉与黎元洪面晤
(18761915)
46、张兰德
   张兰德(1876-1957),原名张祥斋,字云亭,天津市静海县南吕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监总管。清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贫寒。光绪十四年(1888),因被富人奚落,冒险自宫净身。光绪十七年(1891),入清宫“茶坊”当太监,拜太监“哈哈李”为师。在内宫太监里排兰字辈,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在宫中不堪忍受-,曾装疯卖傻。光绪十八年(1892),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
清朝末代太监总管(18761957)
47、邹含英
  邹含英(1876~1927) 邹含英。字玉山。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清流城关迎春坊(今进步街)。同盟会会员。清末以增贡入全闽法政学校,结业回乡后,创办自治研究所,旋任县视学,不遗余力振兴清流教育。他对农、工、商业及地方兴革之事也悉心计划,次第实行。清宣统三年(1911),毗邻的归化与上杭、武平、永定发生纠葛,含英出面调解,几经斡旋,事遂平息,得到各界人士的称道。归化知事赠以“
(18761927)
48、周忠良
  周忠良(1876~1957)又名亮,字良卿,号宗良,歙县昌溪周邦头人,出生于浙江宁波。初在宁波海关任职,后入德国的爱礼司洋行宁波经销行美溢颜料号任译员。后与人合资开设通和纱厂,独资开设谦益顺号,经营贝士富牌靛青兰染料和糖、棉花、鱼酱、鱼胶等土产的进出口贸易。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赴上海,入德国的谦信洋行任职,深得大班轧罗门赏识,后任该洋行买办。民国3 年(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在华
(18761957)
49、张寿增
  张寿增(1876-?),字鹤岩,直隶宛平(今北京五环宛平城)人。历任奉天交涉局委员并代理该局会办、黑龙江省交涉局帮办、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提调、黑龙江省盐务局提调、黑龙江省交涉局总办、胪滨府知府兼中俄勘界随员等职。清光绪二年(1876)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馆(另有说北京铁路学堂、北京大学毕业)。精通俄语,善于外交,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奉天交涉局
50、陈方度
  陈方度(1876—1949),字闿梁,湖南湘乡县人1876年出生于湘乡县谭市镇,后寄居湘潭。毕业于武昌两湖书院。较早接触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结纳赵声等。在南京开办养正学堂,倡导革命,被两江总督魏光焘驱逐回湘。1903年,与易本羲一同参加华兴会。次年,在江西常备中军统领郭人漳营中宣传革命,联络军人,被捕,囚禁三天后脱逃九江至武汉。在武汉与易本羲一同参办“科学补习班”设华兴会支部于武昌。长沙会党起义事泄
(1876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