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元1053年-1123年,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游酢(1053~1123年),字定夫,号广平,亦号荐山,建阳禾平里(今麻沙镇长坪村)人,生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和闽学宗师。其父游潜官居太守,严于教子。酢自幼颖悟,发奋读书,手不释卷,学问日进。8岁能作文,时称神童;12岁潜心孝经,求知诗文,钻研书法。16岁与其兄游醇就读于族叔游复门下。兄弟俩俱以文行知名,且广交天下英豪,被各地贤士所推崇。
宋熙宁五年(1072),游酢20岁在京城上太学时拜著名理学家程颢为师。同年八月,程颢任河南扶沟县令,酢受聘为县学教谕,一面担任学职,一面受业于程。从此,放弃词章而专攻理学,并以“灵利高才”见称于程门。
宋元丰四年(1082),游酢和杨时同往颖昌,就学于程颢,受益其多,著有《明道先生语录》。
翌年登进士。元丰六年受任越州(今浙江省萧山县)县尉。元丰八年,召为太学录。元祐元年(1086),改任宣德郎,升博士。元祐二年,以家贫奉养亲老不便为由,请求就近任河清县知县。元祐四年,范忠宣为河南判官,游酢为国士。范忠宣移守颖昌,游酢随同任府教授。元祐七年范忠宣担任给事中要职,提升游酢太学博士衔。元祐八年(1093),已居太学博士,仍好学不辍,寒冬季节,偕同好友杨时,前往洛阳求教于程颐。一日,正值程颐瞑目养神,不敢惊动,候之门外。程颐察觉时门外已雪深盈尺。这就是成语“程门立雪”的由来。因此,得洛学之真传。苏州建有“立雪亭”,福州福新乡建有“立雪堂”和“广平立雪世家”。南平市大凤乡凤池村游定夫祠堂的一块元祐年间所立石碑,也载有“程门立雪”这段佳话。绍圣元年(1094)范罢政,酢亦请外调,任签书齐州判官厅公事。元符三年(1100)赴泉州任职。同年十一月,徽宗即位,召还京城任监察御史。崇宁元年(1102)任知和州御史。崇宁四年任职太平州。政和五年(1115)调任汉阳军知府。宣和元年(1119)任豪州知州。不数月,罢归寓居历阳家中。
游酢从政40余年,既任过朝廷监察御史,也任过地方官。所到之处,勤政更新,征敛有度,惠政于民,清廉自守,虽有兴作,但不劳民。程颐称赞他“政事亦绝人远甚”。《历阳典录》载有:“民戴之为父母,愈久不忘”。
酢至不惑之年,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授学于门人。薛子说:“游广平程门高弟者也,见道之速,传道之正,造道之远与上蔡、龟山(注:指谢良佐,杨时)并隆。”朱熹称赞游酢:“清德重望,皎如日星,流风余韵,可以师世范俗。”
游酢生前及后裔,以重教兴学育才为本,大办书院。元符元年(1098)在建阳荐山之麓设有荐山书院、豸山草堂,著《论孟杂解》、《中庸义》,还有《游荐山文集》十卷、《易说》、《诗二南义》传世。在安徽办有皖山书院,在南平大凤办游定夫书院,亦称豸山书院。
游酢酷爱书法,其草书收入清代石梁编《草书汇》,后编入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中国书法大字典》、《草书大字典》等。他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每字之间密则不通风,疏则可跑马,带有篆意。其楷书亦见相当功力,手书《吴思墓成铭》立于邵武市博物馆,南平市博物馆存有拓片。
宣和五年(1123)五月二十三日,游酢病逝,终年71岁。谥文肃,葬于安徽含山县车辕岭之源。游酢第五世孙游严二,于南宋庆
元元年(1195),由建阳长坪到建瓯迪口谒中丞公墓而顺流至吉溪乔居南平县凤池村。
杨时撰写的游酢墓志铭中介绍:“公自幼年不群,读书过目辄成诵,比壮,益自力传目到,不为世儒之习,诚于中,形诸外,仪容辞令,灿然有文,望之,知其为成德君子也。”严二公曾孙游义仁等为慎终追远定夫公伟业,于元延祐三年(1316),创建御史游公定夫先生专祠于凤池。每年春秋举行两次祭祀仪式,讲经释义,传播先贤理学思想,进行学术研讨活动。1988年改为每年举行一次“游定夫诞辰日”纪念活动。并在祠内创建游定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