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岫青(1873~1943),名永鍼,字岫青,以字行。爱国民主人士。生于海州。祖辈原居沭阳,民国2年(1913年)举家迁居今响水县响南乡。民国13年,被民国灌云县政府聘为县农会会长,任职一年多因痛恨政治腐败而辞职回乡。他曾请来一位教书先生,自办私塾供子侄及庄邻小孩上学。他乐善好施,民国17年冬,被北平华洋义赈会聘请到蒙古一带放粮赈济灾民。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岫青之子徐禹民从上海回到家乡,同表弟等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他积极支持并资助他们,还主动把家里的两支长枪、一支短枪献出来,并动员劝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献0持。他还与世交挚友之子——民国淮阴专员王关宇联系,搞来40多支苏制毛瑟枪,武装徐禹民等所建立的武装联防小游击队。日军侵占响水口以后,年已古稀的徐岫青临危不惧,充分利用其影响,掩护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抗日活动。其时,四川籍女共产党员张琼
英长期打埋伏住在他家,老人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民国31年,他被聘为滨海县参议长、盐阜区参议会驻会议员。他和其他参议员同心协力,共商抗日建政大计,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建设出力。民国32年春,日、伪军大“扫荡”,区委书记王浩未来得及转移,即被围困在他家。他当即让王换上佣人的破衣服,装哑巴躲在厨房,并将王的手枪与文件藏到儿媳房间内。伪军队长带领一批伪军佯称来看他,在院内乱钻乱窜,四处搜寻无着。告辞时,伪军队长故意将手枪丢在他的床边,以便借口返回取枪捕王浩。徐岫青识破阴谋,立即让大女儿送枪给他,使伪军无由再回徐宅,王浩安然避开搜捕。
民国32年5月19日,徐岫青不幸病逝。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率三师全体指战员送挽联:“壮志迄弥留,光辉海浜君未死;耆绅皆奋起,坚持苏北吾何忧。”盐阜区参议会送挽联:“滨海孤月悬,恶耗传来,参议员中齐失色;长淮风正急,哲人萎谢,追悼会上倍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