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褐夫,祖籍渣津镇东堰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一个农村手工业家庭。谱名盈诘,字维谨,号念如,名作圣。为中共做地下工作时,别名王立
才,胡良方,笔名徐行,在苏联学习、工作时,取名徐褐夫(俄文音译)。
徐褐夫是我县著名革命烈士徐光
华的胞弟,比胞兄小3岁,小学未毕业即考入修水师范,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深受马列主义影响,1924年加入共青团,任南昌地方工作委员会团委书记。1926年师范毕业后,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研究班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政治课教员。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8年9月至1930年12月任苏联中山大学政治课编译。1931年归国,在上海法南区做地下宣传工作达4年之久。1935年至1937年先后在上海外论编译社、航空委员会任翻译、上海新中公学任教授。1937年至1946年任西北联大(西北大学)任教授。1947年任长春大学教授。1948年至1951年任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及系主任。1951年后任西北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徐褐夫先生不仅致力于高等教育,培养新型人才,而且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参与政治工作。早年在省立师范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多次受嘉奖。在苏联学习期间,曾接受军事训练和秘密工作训练,因反对机会主义,曾受第三国际及苏共中央奖励,并受到斯大林的接见,称赞他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1933年在上海工作时,多次组织“突破- ”运动,受到中共中央奖励。以“徐行”笔名发表文章,参加过“国防文学”口号的讨论,调任西北之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接管委员会副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并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兰州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
徐褐夫先生博学多才,性情耿直,立场坚定,他通晓英俄等五国语言,出版的译著有《东方的战祸》、《日德意集团》、《考古学》等,在上海时曾与鲁迅多有交往,《鲁迅日记》中均有记载。1957年被错划为 。1978年1月因病逝世,享寿75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为徐褐夫先生彻底平反改正,恢复名誉。其骨灰安放在甘肃省革命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