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及(1910―1984),1910年12月10日出生于揭阳县小坑村(今属揭东县的玉湖镇)一个侨眷家庭,生母是泰国人。幼年家贫,12岁才入乡塾读了两年书,后转至邻村的学堂读高小。1925年在榕江中学(揭阳一中前身)读初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南京晚庄师范就读,不久学校被封闭,转回汕头礐光中学读高中。1930年到上海,先后在昌明艺专、上海美专就读,参加过“左联”。1933年在上海美专毕业,回到揭阳县立一中和女子中学任教员。此时他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共同创办进步-《刁斗》,于1934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捕禁于潮安县、汕头市石砲台、广州等处监狱。1936年被乡亲保释后-泰国,先后在东北部的孔敬村担任华
侨学校校长,并在华文报馆担任记者和副刊,积极宣传发动华侨援助祖国的抗日救亡活动,组织侨胞抵抗日货及捐款支援祖国抗战。1938年转到泰京曼谷参与暹罗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和暹罗华侨文教界抗日救国会的工作,并在中华中学任教,1939年秋转到香港工作。此期间他曾到过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从事文教工作并筹建华侨学校,后因汉奸告密,1939年12月被在老挝巴色的法国殖民主义当局逮捕,3个月后被释放转到老挝青龙华文华中学任教,1941年返回泰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泰国华文《真话报》社社长,致力于泰中人民友好工作。1946年1月和泰华社团代表及泰国报业公会、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等代表共同主持了在曼谷皇家田大广场召开的拥有10万人参加的中泰人民庆祝和平胜利大会,通过一系列促使中泰亲善口号。
1949年初奉调回到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司长等职,经常深入侨乡进行实地调查华侨历史和侨务政策情况,协助国家侨务部门制订有关的工作规定及措施。
邱及青年时就潜心研究世界语,回国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先后被任命为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即北京第三外语学院)校长、北京语言学院副院长、顾问等职。
主要著作有《红尘集》。是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第一、二届委员。1984年8月29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