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名单(10)
屠善澄
  屠善澄(1923.08.12- )自动控制专家。浙江省嘉兴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195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在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工作中,任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主持控制系统研制和飞行试验全过程。在通信卫星飞行试验过程中,为提高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轨道的高度及解决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蓄电池过热故障控制系统做出了重大贡献。试验通信卫星控制系统运行
(19232017)
郭予元
  郭予元(1933.1.1- )农业昆虫学家。原籍广东潮阳。1953年于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所长,现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先后从事过植物保护推广、教学、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对棉铃虫灾变规律和控制基础有较深入研究。发表科研论文211篇,其中SCI收录22篇、国内学报121篇。出版科技专著20部、译著2部,其中第一作者3部、主编5部、译著总校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博
(19332017)
刘宝琛
  刘宝琛(1932.7.20- )采矿工程专家。辽宁省开源市人。1962年毕业于波兰科学院岩石力学所获博士学位。长沙矿冶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随机介质理论的奠基者及其应用的开拓者。发展创建时空统一随机介质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物下、河下及铁路下开采地表保护工程。使在本溪、抚顺、阜新等矿区从“三下”安全采出煤炭达千万吨以上。打破了苏联专家规定的太子河保安煤柱0,采出煤上百万吨
(19322017)
朱英国
  朱英国(1939.11.1- )植物遗传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1964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曾任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现任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教授40年来坚持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二十世纪70年代初利用华南普通野生稻与栽培杂交合作育成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及红莲型杂交稻,80年代中期利用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的败育株与协青早选杂交选育出马协不育系和马协型杂交稻。克隆了红莲型不育基
(19392017)
金鉴明
  金鉴明(1932.1.23- )环境生态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生物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局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国家环境保护部研究员、环境保护部顾问、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绿
(19322017)
张齐生
  张齐生(1939.1.18- )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竹材加工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先后开发成竹材胶合板、高强覆膜竹材胶合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等系列产品。重视研究成果和经济相结合,有效的开展应用研究,使产品在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推动和促进我国竹材加工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完成的科研成果中,1
(19392017)
沈祖炎
  沈祖炎钢结构专家。1935年6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学位,1966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现任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导,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和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从事钢结构领域科研、实践和教学工作60年,为中国钢结构学科发展和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钢
(19352017)
李正邦
  李正邦(1933.5.7- )钢铁冶金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渣冶金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批工业电渣炉,生产出无发纹钢、高温合金产品,并在液渣启动、液位控制、连续抽锭和二次冷却上有创新。率先开发了电渣熔铸技术,研制成功曲轴、飞机发动机涡-等产品。开发了以白云石为基的无氟渣,电渣重熔效率提高一倍,电耗降低48%,炉前大
(19332017)
曹楚生
  曹楚生,水工结构专家。1926年6月2日出生、江苏省无锡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任助教。1951年响应中央号召,自愿率领学生投身治淮;60余年来历任水电部西北、天津等设计院正副总工程师等职,负责设计的工程有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盐锅峡、碧口…等,还创建了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零坍落度碾压式砼坝、微坍落度坝等工程。1987年迄今他在天津大学任教,对水利水电持续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虚
(19262017)
陆钟武
  陆钟武(1929.10.2- )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市川沙县。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前三年在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班(前二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教授。(1)在炉窑热工方面,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了竖炉气体力学,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地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建立了火焰炉热工基本方程式;查明了普通平炉改为内倾式后指标下降的原因。改造
(19292017)
陈吉余
  陈吉余(1921.9~),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河口海岸学家。1996年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陈吉余1921年9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1941年8月,就读于国立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194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继续在国立浙江大学攻读历史地理系地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地理学家叶良辅教授。194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
(19212017)
高伯龙
  高伯龙(1928.06.29- 2017.12.6)激光陀螺专家。原籍广西省岑溪市,生于广西省南宁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从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为国内领先;工程化样机具有独创性,可以进入实用阶段,已小批量供有关部门使用,并正在研制新品种。同时已研制出的新的激光器,使我
(19282017)
童志鹏
  童志鹏(1924.8.12- )电子信息工程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委顾问、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近半个世纪以来,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国家多种奖励。80年代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
(19242017)
管德
  管德(1932.06.09-2018.01.09)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建立我国第一套适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并做出重要贡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22018)
何友声
  何友声(1931.07.28- )水动力学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57年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学员兼辅导教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船舶流体力学和高速水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了我国水翼水动力学设计基础;
(19312018)
戴复东
  戴复东(1928.4.25-2018.2.25)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
(19282018)
艾兴
  艾兴(1924.08.24-2018.04.07)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江西省东乡县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
(19242018)
吴德昌
  吴德昌(1927.10.22-2018.05.10)毒理、辐射防护专家。江苏武进人。194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在从事核能应用与医学防护研究的40多年里,他凭着对党和国家的满腔笃情和真才实学,和同事首次阐明了- 落下灰危害的特点,在落下灰危害防护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他开创了吸入钚危害及防护的研究,在理论上有重要创新,为保障核工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核事故应
(19272018)
李载平
  李载平(1925.08.17-2018.05.30)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0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生物工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中心(ICGEB)评审组成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生物技术和国家973人口与健康专家组成员。从五十年代末就开始DNA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现了DNA分子受Χ-射线的隐藏破坏。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重组DNA重
(19252018)
刘伯里
  刘伯里(1931.3.17- )放射化学和放射-物化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卷副主编。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的处理、核0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
(193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