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名人介绍(3)
41、杨树达
   杨树达(1885-1956)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汉语言文字学家。湖南省长沙县人,1885年6月1日生于长沙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98年人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长沙求实书院,学习数学、地理、英语等新知识,并比较扎实地掌握了中国古文基础,受到梁启超、谭嗣同“革政救亡”思想的影响。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研究外国语言学。1911年回国,在湖南
汉语言文字学家(18851956)
42、范源濂
  范源濂(1875-1927)近代教育家。字静生。湖南湘乡人。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毕业,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1904年回国,在长沙呼吁女子赴日本留学,并带领十余名湘籍女学生到东京。1905年后任清廷学部主事、参事,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并在京师大学堂任教。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任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次长。是年7月教育总长蔡元培辞职,继任赵秉均内阁教育总长。次年 1月
近代教育家(18751927)
43、叶德辉
  叶德辉(1864—1927)文字版本学家。清湘潭县人。字奂彬(也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其先世江苏吴县人。清咸丰中,太平军进至江苏时,其父叶雨村举家迁居长沙,叶德辉后捐得湘潭县籍,遂为湘潭县人。生于同治三年(1864)。光绪六年(1880)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十一年(1885)中举人。十八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回湘,不复出。时王先谦标榜“以提倡经学为已任”,他与王投契,研讨经学,以“决事明快
岳麓书院(18641927)
44、邹元标
  邹元标(1551—1624) 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万历进士,初出为官,以得罪张居正,谪戌都匀卫六年,悉心研治理学,旋任谏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家居讲学近三十年,名满天下,与“-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天启元年(1621)还朝,任吏部左侍郎,改左都御史,为魏忠贤所忌利用他建道善书院讲学京师事,嗾使言官攻击,次年被迫辞官而归。他为官刚正不阿,忠言进谏,不畏刑杖。有“割不尽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之
[]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三君(15511624)
45、李木庵
  李木庵(1884-1959) -党组书记,法学家。湖南省桂阳县人,1884年2月生于桂阳县正和乡八栋新屋村。15岁考取秀才,不久入长沙岳麓书院、京师国子监太学进修。后考入京师法政专门学堂,1905年毕业。受维新思想影响,笃信“传播教育,开发民智”是重要的革新任务,先后在湘学堂、八旗学堂、政法学堂任教,并充报社笔政,撰写文稿,宣传革新思想。清宣统年间和民国初年,在广州出任过地方检察厅检察长、闽侯
岳麓书院(18841959)
46、罗典
  罗典(1718-1807)清学政,岳麓书院山长。清湘潭县人。字徽五,号慎斋,康熙五十七年(1718)生,乾隆十二年(1747)乡试第一名,十六年进士,授编修,转御史,历任吏、工二科给事中,擢鸿胪寺少卿。两主河南乡试,督四川学政。罗典主持学政,不纯评论诗文优劣,而主要在培育人材。每于试前召集诸生讲学,试毕复行规劝教诲。外出时,闻村塾读书声,即往视察,并予指教。性刚介廉洁,任工科给事中时,有部属冒领肥
[] 岳麓书院(17181807)
47、欧阳厚均
  欧阳厚均1766-1846,字福田,号坦斋,安仁人。进士。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二十三年(1818)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连续掌教达27年之久。先后获准记录8次,得旨议叙3次,倍受朝廷嘉奖。弟子数以万计,著录在案的弟子达3000人。
[] 岳麓书院(17661846)
48、罗绕典
  罗绕典(1793-1854) 清总督。清安化县人。字兰阶,号苏溪。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少就读岳麓书院12年,师从袁名曜。道光八年(1828)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京数年,与军机大臣曹振镛、东阁大学士王鼎过往甚密,十四年,得荐外任。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川乡试正考官,山西平阳知府,陕西督粮道、署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等职。二十四年任贵州布政使,力陈黔省鼓铸制
[] 岳麓书院(17931854)
49、郑一之
  郑一之字仲礼,又字仲履。湘潭人。求学岳麓书院,从张栻研习理学。又多次向朱熹求教。绍熙五年(1194),朱熹任湖南安抚使,见书院荒废,遂发布《措置岳麓书院牒》,聘请黎贵臣与他共同主持教学和日常工作。朱熹曾作《答郑仲礼》书,教导他“读书固不可废,然亦须以主敬立志为先,方可就此田地上,推寻义理,见诸行事。”深得朱熹学说之要理。
[] 岳麓书院
50、袁名曜
  袁名曜(1764-1835),字焘岚,又字道南,号岘冈,湖南宁乡(祖籍新化)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年拔贡,并中是科举人,嘉庆辛酉(180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国史馆纂修、功臣馆纂修,独修《高宗实录》,擢日讲充日讲官,转侍读。因母去世回乡丁忧,嘉庆十七年(1812)聘任岳麓书院山长,主教5年。善诗文,长议论,以培养人才著称,湖南名生多出其门下,其中翘楚有安化罗饶典、长
[] 岳麓书院(17641835)
51、杨源浚
  杨源浚,字伯笙,县城厢团上下村(今枫林街道燎原村塔田)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20岁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入振武学堂,三十三年七月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工科肆业,并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学成回国。次年七月,在广西讲武学堂任学员队长,协助蔡锷训练新军。宣统二年十月调任广西干部学堂科长。次年赴北京,任清廷陆军衙门军制司台垒科科员、陆军工程队副军校。辛亥武
岳麓书院
52、欧阳守道
  欧阳守道(1211—1273)字公权,一字巽斋,吉安县永和镇人。守道少年孤贫,无钱读书,自学成才,乡人以其学识渊博,聘为塾师。他事母至孝,学生家里轮流当菜,凡送有晕腥肉类,他自己不吃,每每送回家去奉养母亲。邻里老幼都为他的孝道所感动。兄嫂早逝,丢下两个孩子,大的才五岁,小的出生才几个月,全由守道抚养,由于无钱雇请乳妈,日夜抱着两个孩子哭泣。邻邦人见其如此孝悌,感叹不已。南宋淳衤右 元年(1241)
[] 宋代知名的学者(12111276)
53、胡大时
  胡大时字季随,号盘谷,福建崇安人。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宏的儿子,史称盘谷先生,全祖望《宋元学案·岳麓诸儒学案》称他胡盘谷。研习理学,是张栻门生中的首领,声望甚高。终生未做官,潜心研习理学,曾多方求教,与南宋时的朱学、事功学、陆学等各学派都有接触,兼采众家之长。
[] 岳麓书院
54、曾继辉
  曾继辉,字月川,县亲睦团珂溪村(今维山乡)人,清同治元年(1862)生。年18,肆业宝庆濂溪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补廪生,旋肆业长沙岳麓书院。期间,参加南学会,提倡妇女不缠足,成立“新化天足会”。戊戍政变后,避祸于洞庭湖淤洲中,自号芦中人,招集股款数十万元就地筑垸垦田,历11年,督工役至千余人,颇获厚利,著有《湖田志》一书。宣统元年,曾继辉当选为湖南谘议局议员和常驻议员。时洞庭藕池塞口,关
岳麓书院
55、曾廉
  曾廉(1856~1928),字伯。隅,石牛山人(今汪塘乡境内)。3岁就能沿街招牌、对联,10岁能属文,15岁而为《田家杂兴赋》,20岁考入县学,后选入岳麓书院。课余,常向书店求借典籍,傍柜阅览,片刻读完乙店主试问书中内容, 曾对答如流。学成,先后主讲爱莲书院(宝庆府)、校经堂书院(沅州府)。曾与贺金声过从甚密,议论国事常通宵达旦,谓贺可匡时救国。贺欲起事,曾命弟珊始终参与。 光绪二十年(1894)
岳麓书院(18561928)
56、刘蓉
  刘蓉(1816-1873)清朝湘宫将领。湖南省湘乡县人。蓉亦作容。字孟蓉,又作孟容,号露仙诸生出身太平天国起义后,助罗泽南办理团练。1854年(文宗咸丰四年),随曾国藩与太平-战江西。次年,罗泽南由江西回援湖北,他负责左营。后于骆秉璋军参赞军事,任四川布政使。1862年,石达开率太平军由滇、黔入川时,他奉命赴前敌督战,石兵败大渡河,自投清营,由他槛送成都,将石杀害。1863年调升陕西巡抚,率兵四千
[] 清朝将领(18161873)
57、凌登龙
  凌登龙1190-1260,字显夫,长沙人。进士。嘉定十二年(1219)聘为山长,至淳佑元年(1241)止,任期22年。凌登龙讲学书院,正值庆元-刚刚解除,理学禁锢也已销解,得以继续施传朱张学。正学又回归岳麓。
[] 岳麓书院(11901260)
58、游九功
  游九功字勉之,又字禹成,号受斋,游九言之弟。与其兄一道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积极抗金,立有战功,升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后入刑部侍郎。一生为官,清政兼明,多受褒称。卒后谥庄简。游九功继承了张栻的理学思想,《宋元学案》称他和他的兄长同为张栻的“高第”。
[] 岳麓书院
59、李中素
  李中素,字子鹄,湖北麻城人。工诗、书、画,有“三绝”之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任岳麓书院山长(院长),任职期间书院获得康熙嘉奖,获御书“学达性天”匾,还得到《十三经》和《二十一史》等16种书籍,巩固了岳麓书院在当时的地位。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任台湾知县,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市全境及高雄县部分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也是清治时期台湾岛之汉人集中地所在。
[] 岳麓书院
60、徐棻
  徐棻1811-1896,字芸渠,望城人。进士。光绪二年(1876)任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二年(1896)卒于任上。在位时,功勋卓著,倍受清廷嘉奖,两赴鹿鸣宴,并加恩赏给二品顶戴。晚年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在岳麓、城南两书院主讲达25年,学子遍及三湘四水,著名弟子数以百计。卒后曾有120余名生徒联名为其刻石立碑,以颂扬他的功绩。主要著作有《鹿鸣雅咏》等。
[] 清岳麓书院山长(1811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