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名人堂(8)
141、赵姬
  赵姬(?―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为秦王后,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
[春秋战国] 吕不韦传奇(?~前288)
142、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
[] (?~1261)
143、赵世延
   赵世延(1261~1336年),字子敬,其祖辈为雍古族人,住在云中以北(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北)。他的祖父幼年时失去双亲,寄养于外祖父术要甲(蒙语),语音偕“赵”字音,遂误传为姓赵,实非汉族人。成吉思汗时期,赵世延的祖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曾任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镇守在蜀中(今四川省),遂迁居于成都(今成都市)。赵世延天资聪明,爱好习读儒家经典。年届弱冠,受到忽必烈的召见。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学,
[] 蒙古族(12601336)
144、赵守巽
  赵守巽(?~1046),燕王赵德昭孙, 冀王赵惟吉第三子。官至和州防御使。庆历六年三月卒,赠武胜军节度使、追封楚国公。史籍记载《宋史·列传》:惟吉字国祥,母郑国夫人陈氏。授感德军节度,加同平章事,进封安定郡公。三年五月薨。赠中书令,追封南阳郡王,谥康孝。追赠太尉,明道二年封冀王。子守节、守约、守巽、守度、守廉、守康。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忠子从蔼袭封颍国公,而惟吉子守巽以冀王后最长,与从蔼同
[] (?~1046)
145、赵惠宗
  赵惠宗,硖州人,通晓法箓;认为养育形体之道是伪道,颐养精神之道方为真道,强调修行应舍伪存真,并以此勉励道众及后世门人。天宝末,忽积薪0,坐火中,诵度人经。火既烬,其下草犹绿。得遗简,有诗二首。遗简诗 (赵惠宗)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至精为神,元气为躯。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形为灰土,神为仙居。众垢将毕,万事永除。吾驾时马,日月为卫。洞耀九霄,上谒天帝。明明我众,及我门人。伪道养形,真道养神。懋哉懋哉,
[]
146、赵登禹
   赵登禹(1898 --1937),字舜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 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81937)
147、赵骅
  赵骅(?-783年),一作赵晔,字云卿,唐朝邓州穰(河南南阳)人。祖先是天水人。父赵敬先,官殿中侍御史。赵骅性孝悌,善写文章,《唐摭言》称他“才美行纯”,与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邵轸友好。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同榜有萧颖士、李华,又连擢科第,补太子正字,累授大理评事。后贬北阳尉。当时河东采访使韦陟很看重他,聘为宾僚。安禄山攻陷陈留时,投降安军。乾元年间,因罪再贬晋江尉。官至秘书少监。建中四年(
[] (?~783)
148、赵英
  赵英,字何章,190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县黄龙--现黄龙镇周湾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赵吉成继承祖辈留下的100多亩田产,娶峪山贺家岗贺氏为妻,生下四男二女,赵英居末。望子成龙的父亲在赵英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幼时送他入当地颇有名望的私塾,进行启蒙教育。赵英上进心强,在私塾里发奋读书。1923年丹桂飘香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龙--官办学堂。在学校,他刻苦勤奋,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业上,不管是
(19051933)
149、赵元贞
  赵元贞(1879—1974),字正卿,正宁县永和乡于家庄人。7岁入私塾读书,19岁中秀才,1903年考入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兰州一中前身),1908年毕业,以全校第一名被选送京师大学堂,学习地质专业。1913年夏毕业后,以优秀成绩被选派美国公费留学,先后在加利福民亚大学、柯州高尔登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深造。1921年毕业,撰写《钢铁冶炼中非金属物的观察与测定》论文,获治金学博士学位。学
(18791974)
150、赵光美
  赵光美(947年―984年)字文化,太平兴国初,改名赵廷美。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太宗有言,廷美生母为陈国夫人耿氏而非杜太后,并且考虑到廷美出生时杜太后已是47岁的高龄,太宗所言非虚。亦可作为太宗不传位于廷美的依据宋太祖赵匡胤兄弟五人:兄光济,早亡,宋兴,追封邕王,改曹王;弟光义,即宋太宗;次廷美;次光赞,幼亡,追封夔王,改岐王。宋太祖建隆元年,授廷美嘉州防御使。二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乾
[] (947984)
151、赵孔昭
  赵孔昭---兵部侍郎赵孔昭,生卒年不详,字子潜,号玉泉,北直隶邢台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知县、御史,出按浙江。万历时官至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万历元年(1573)十月初一日致仕。赵孔昭持身守正,为官清廉,性刚毅,不屈权贵。死时年六十五。据顺德府志记载,赵孔昭自幼聪慧过人,举止不凡,少年时他已显露出是个人才。到嘉靖二十三年,十八岁考取进士,被派到河南鄢陵任知县。他清正
[]
152、赵绰
  赵绰,隋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生卒年不详,《隋书·赵绰传》只言其“仁寿中卒官,时年六十三岁。仁寿为隋文帝年号,共四年(601—604年),由此推测,赵绰当生于公元539年到542年之间。赵绰在隋代以执法不阿而名世。赵绰秉性正直刚毅,在时以明干见知,职任内史中士。杨坚辅政后,以赵绰清正刚直,北周引荐为录事参军。隋文帝杨坚代周,闻赵绰清正刚直,就任命其为大理丞,不久,又以“处法平允,考绩连最”,
[] (539~?)
153、赵从郁
  赵从郁(998~1041),秦王赵德芳之孙,英国公赵惟宪第一子。初授右班殿直,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历元年夏六月卒,赠金州观察使、新兴侯。史籍记载《宋史》: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讳眘,字符永,太祖七世孙也。初,太 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譮,令譮生子偁,是为秀王。《新兴侯墓志铭》:侯讳从郁,字仲文。昭信军节度使、英国
[] (9981041)
154、赵家骧
  赵家骧(1910年-1958年8月23日),字大伟,河南汲县(现河南省卫辉市)人。于是当吴佩孚在洛阳招收幼年兵时,他便未经家庭允许,报名应考。赵的曾祖父曾辅佐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战死军中。父母亲都是河南望族,他的童年生活具备传统中国乡绅家庭的规范,当然也少不了基本的文化薰陶。就读河南汲县两等小学校、中华大学河南分校中学部、省立第二中学,与同龄的孩子一样,赵亦憧憬军旅生活。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直系战
(19101958)
155、赵善鸣
  明代曲靖知府赵善鸣是一位名人。陈志仪乾隆十五年版《顺德县志·卷十·举人》有:“赵善鸣,龙江人,知府。”郭汝诚咸丰三年版《顺德县志·卷十·选举表一》有:“赵鸣善,字元默,龙江人,知曲靖府,有传。”此处,“赵鸣善”应为“赵善鸣”。《顺德县志·卷二十三·列传三》有:“善鸣,号丹山。少孤。每诵白沙诗,心辄驰慕,旋隶门籍。中-辛酉举人,仕南京户部员外郎,迁知府。归时,厓山慈元庙、三忠祠圮,有司改建于圭峰,善
[]
156、赵琪
  赵琪,1902年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裁缝家庭。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不久加入共产党,后任红五军某纵队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在江西修水红军医院休养好后,转到地方工作。1930年春,他奉湘鄂赣边境特委的委派,同李湘恒等到通城药姑山大港冲开辟革命根据地。药姑山,林密沟深,绵亘于通城、崇阳、蒲圻、临湘、岳阳五县之间,西扼京广线,东控武长路,是湘、鄂两省之门户,又是武昌、长沙两府之咽喉,地势十分
(19021935)
157、赵然
  赵然,字学雍,1918年11月26日出生在北京市房山县河北乡李各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兄弟4人中,排行老大。爷爷赵信,由于还不起地主800元钱的0被活活逼死。父亲赵润田,靠在煤窑上给人记帐、开荒种地、东借西讨勉强养活全家。8岁那年,父母亲东借西凑供赵然在本村上了小学。1931年又到县长育高小上学。1933年,考入房山县简易师范学校。在简师学习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并开始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
(18111944)
158、赵婴齐
  赵婴齐 (晋国大夫)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等跟随公子重耳-,先到翟国,赵衰娶叔隗为妻,生赵盾,母子都留在翟国。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之后,将女儿嫁给赵衰,称赵姬,生了三个儿子: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姬很有贤德,主动提出迎回叔隗母子,并且劝说赵衰以叔隗为正室、赵盾为嫡子,宁可自己做妾。赵盾后来得到晋成公的重用,出于对赵姬逊让行为的感激,向成公提起赵姬还有三个儿子,应予起用,于是赵同兄弟三人也成为大夫。赵同
[春秋战国] 晋国大夫
159、赵彦徽
  赵彦徽(?—968),河北安喜(今定州)人,北宋初期领,开国功臣之一。人物生平宋太祖在建立宋朝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罢免张光翰、赵彦徽二人的军职,而以自己的“义社兄弟”韩重赟与亲信罗彦瓌接替,说明宋太祖急于直接掌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这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
[] 北宋开国功臣(?~968)
160、赵炳伦
  赵炳伦(1912—1984),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大河铺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4年8月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72岁。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3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红四军班长、排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二七六团连政治指导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2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