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姓名人堂(9)
161、余爵
  余爵,明末禹州人,字天有。天启四年(1624)中举,登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任抚宁知县。因母去世归里,服丧期满,补章邱知县,升任兵部主事,后调任员外,因病辞免。杨嗣昌督师时命余爵参谋军事与张克俭同守襄阳,后因城陷脱走。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义军包围开封,旋调左良玉往援,并命余爵参谋军事,驻扎在朱仙镇。余爵战败被俘,被李自成义军所杀。
[]
162、余玛丽
  余玛丽,女,汉族,1924年4月生,中共党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副教授。余玛丽心中有国、心中有爱,把毕生心血奉献给军队和社会教育事业。她热衷公益、不慕名利,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善举,为时代注入厚重的道德底蕴。59年前,余玛丽响应国家号召,和丈夫一起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国家建设。1960年,她放弃留京机会,申请到张家口的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前身)任教。在听力教材基本为零的条件下,她
163、余京
  余京(1664~1739年),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字文圻,祖籍徽州,父经商于京口,遂居镇江。余京3岁丧父,母张氏略通文墨,立志不嫁,亲自授课,抚育孤儿。10多岁时,熟读经史。白天经商以养母,夜间在“今雨轩”读书,又10余年,诗学初成。母逝,作《哭母诗》若干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沈德潜游焦山,偶读余京两首诗,极为赏识,从此为世人所重。著有《江干诗集》。余死后,沈为其作墓志铭,并为诗集作
[] 京口三诗人(16641739)
164、余美芳
  余美芳,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照顾脑血栓的公公像亲女儿一样细心,还接过公公爱心接力棒,义务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安享晚安。余美芳用自己的付出,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余美芳是个细心而朴实的姑娘。她与丈夫的婚宴办得很简朴,只是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可听说公公作为东北老人有过66岁大寿的习俗,就精心准备办了一场寿宴,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为公
165、余采青
   余采青(1897一l975),字指山,芳林乡石坂村人。民国17年(1928),毕业于日本琦玉蚕业专科学校。归国后,在浙江省蚕桑改良场任职。 20年,余在杭州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22年,被派往烟台进行地下活动。26年,去武汉与章伯钧会晤,并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27年3月在汉口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后受命回乡开展地下工作。为了掩护身份,任过乡长、
(18971975)
166、余家庆
  余家庆 字竹如,号骞翁,(1878—1954),安义县鼎湖镇安塘村人。教育家,书法家。清代贡生,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转入早稻田大学,后转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专业学习。1915年回国,任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21年任江西省教育厅督学,1926年任江西省工业专科学校校长。1930年安义县创办龙津中学。他热爱桑梓,欣然应聘 。1939年安义沦陷,日军得知他乃留日
(18781954)
167、余天助
  余天助(1905~1934年),靖城沥阳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家乡发洪水,举家迁居龙溪县虎庵村。民国16年(1927年)4月以后参加王占春领导的革命斗争,协助建立虎庵村秘密农会。10月,余天助组织虎庵村农友,会合南乡一带农民,声援漳州——程溪轻便车工人的-斗争,获得胜利。12月,又与南乡农民武装进入城区,破坏国民党的通讯设施,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民国17年3月,余天助参加王占春率领的10
(19051934)
168、余道江
  余道江(1897~1931)化名王义中,今六安市西河口乡郝家集人。出生于佃农家庭。民国16 年(1927 年)2 月,参加农民协会。他采取走亲串友的方式发展农协会员,组建农民赤卫队,积极开展农运。翌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六安县三区区委书记兼区农协主席。民国18 年春,余道江领导三区农民开展春荒“扒粮”斗争。10 月,成立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余道江当选为中心县委常委兼农委书记。11 月
(18971931)
169、余建
  余建,男,汉族,1967年8月生,四川自贡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10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专业。1984.10—1985.07,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农贸市场服务公司工作1985.07—1987.03,四川省自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事员1987.03—1992.06,四川省自贡市公安局办公室办事员、科员(1991.04—1994.06,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自考
170、余振中
  余振中同志生平(1925-2014)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民建河北省委原主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六届、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余振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4月30日22时在秦皇岛逝世,享年90岁。余振中同志(曾用名余康健)1925年3月出生于浙江余姚。195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后,曾任秦皇岛公私合营东华火柴梗片厂副厂长,秦皇岛市造纸厂副厂长、厂长。他是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工商界代表
(19252014)
171、余贲民
  余贲民(1888~1933),字金榜,号世英,别号楚龙,今平江县城关镇人。1919年与李六如、陈茀章组织平江雪耻会,任会长。1922年任平江县农会会长,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平江发展10多人入党,于1923年春建立中共平江县第一个党小组,接着又成立特别支部,任支部成员。1925年,组织领导平江5000多名纸业工人总罢工,迫使县长刘永栋和资本家李荣堂答应增加工资,成立纸工联合工会。11月,
(18881933)
172、余文仪
  余文仪(生卒年未详),字叔子,号宝岗,诸暨高湖乡高湖沿人。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二十五年,调知台湾府事,设局续修《台湾府志》。三十三年,奉命督抚台湾。行事方正,杜绝私谒,善吏治,对刑名之学尤有研究,先后任刑部侍郎、尚书职,总办秋审各省谳牍。因郡邑举人上京师会试无会馆,修建浙江绍兴乡祠于京邸骡马市。
[]
173、余绍宋
  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号寒柯,龙游人。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毕业。清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1912年,任浙江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问,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1921年,应聘主纂《龙游县志》,历时4年成书,由梁启
(18831949)
174、余永富
  余永富(1896~1934),里心镇余家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给人做短工。由于身材矮小,打短工糊口都有困难,不久便随里心宜黄戏艺人学艺。余学戏勤奋,较快地掌握了全套的锣鼓经,能司鼓、锣、铙、钹,能弹拉吹奏多种乐器。其师父去世后,由于他能指挥后台器乐,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被推举为里心集福坊同乐班班主。此后,他经常带着戏班至县内及邻近的江西广昌、南丰的乡村演出。有一次,余率戏班至广昌白水寨演出
(18961934)
175、余安安
  余安安(Candice Yu),1959年10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开平,中国香港女演员、歌手。1975年参演首部电影《大家乐》,1976年主演武侠剧《书剑恩仇录》。1979年主演武侠剧《天蚕变》,1980年主演清末明初剧《大地恩情》,1981年主演民初剧《陈真》,1982年主演武侠剧《如来神掌》。1986年结婚息影,2003年复出影坛,2005年参演爱情电影《早熟》,2006年参演喜剧动作电
176、余佩皋
  余佩皋(1888~1934年),女,江苏苏州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民国2年(1913年)为探索“提高女子教育,振兴女权”的道路,奔赴广西,任广西省立桂林女子师范校长。民国4年南渡婆罗洲,任婆罗洲山口洋中学校长。翌年转新加坡,与庄希泉共同创办南洋女学,任第一任校长。民国9年5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海峡教育条例草案》,她和庄希泉联合华侨教育界人士,成立华侨学务维持处,发动
(18881934)
177、余鼎三
  余鼎三(1886—1947),谱名协铭,学名宪文,以字行,乐清芙蓉人。早岁肄业乐清中学堂,后人南京陆军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后,任见习官、排长等职。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回浙,1912年1月,任浙江都督府参谋处一科代科长。6月,任陆军第五军司令部少校参谋。8月,重回保定军官学校复学(此时已改北京陆军大学),和李济深同窗友好。次年11月毕业回浙,历任陆
(18861947)
178、余维新
  余维新,民国4年(1915)生于南平市土堡菖蒲洋村(今塔前乡菖上村)。其父为山村医生。民国14年春,余维新进尤溪十二都英章小学读书。民国18年考入南平闽北公立中学,次年秋转入建瓯中学学习。余维新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鲁迅和郭沫若等人的进步著作。民国26年,他在建瓯中学,经共产党人庄征的教育和培养,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余维新接受
(19151943)
179、余瀚
  余瀚,生卒年不详,清代浙江人。道光初期任归善县知县。勤干严明,精通历史,了解现实。办事不分昼夜,一心一意要治理好归善。他征收捐税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方法对头,老百姓都很乐意交纳。他办案精明,明辨是非曲直,破案神速。乡村发生或大或小的案件,为了解实情,他都急急亲自前往。有人劝他不要累坏身体,他说:“生死在命。做了官,就要为民作主,凡事都不可以松懈!”由于整天奔忙,他竟劳累过度,死在乡间的路途中。出殡之
[]
180、余晓
  余晓(1947~1988),西安市灞桥区人。农民家庭出身。1960年8月小学毕业,以“品学兼优”免试升入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1963年9月考入西安无线电工业学校。1968年中专毕业后参军。14年间由战士晋升为军官,并于1972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转业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当户籍民警。他分管的104街坊东方机械厂家属区是该所辖区的重点复杂地段。为改变这里的治安状况,他
(1947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