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姓名人堂(4)
61、余致泉
  余致泉,(1916—1977)江西省吉水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长,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八旅七一八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六师一0八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副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1977)
62、余洪元
  余洪元:汉剧艺术大师、“余派”老生的创始人。余洪元(1875—1938年),原名金宝,字丹圃,祖籍湖北咸宁,生长于沙市。他幼年常至玉菊班玩票,学习楚调(汉剧)艺术,拜“荆河派”前辈、名胡双喜为师,技艺渐精。1900年赴汉口,入名丑袁一苟主持的:“福星班”搭档 。饮誉各茶园和春酒堂会。他研究“汉河派办名 任天全的演唱功夫,汇荆河、汉河二派为一流,并广泛吸收其它名家的表演技巧,终于创造出“深邃劲、淳厚
汉剧艺术大师、“余派”老生的创始人(18751938)
63、余霖
  余霖(1725一?),字师愚,今会宫镇余街人。余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因屡试不中,遂弃儒学医。乾隆年间,瘟疫流行,万人一病,多方治疗无效。时余霖客住中州(今郑州),父在家亦染此症被当地医生误治身亡。为此,霖抱恨激愤攻读医学,研究出生石膏治“热疫”症的医方。生石膏性寒味淡而薄,能清胃热,他将其应用于临床,每获奇效。数年后,霖至京师,又逢大暑,瘟疫大作,清廷显贵冯应榴之妾亦患此症,呼吸将绝,余霖以大剂
[] (1725~?)
64、余仁柱
  余仁柱,生于江西省德兴县(今德兴市)界田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家庭和旧中国千千万万贫苦农民的家庭一样,长期遭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悲惨生活。余仁柱自幼聪慧好学,机智灵敏。忠厚老实的父亲和勤劳俭朴的母亲,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下决心要让自己的孩子学文化、长学识,长大后有能力摆脱苦难生活。余仁柱7岁那年,家里硬着头皮借债,把他送到村私塾学习。1926年10月,国民革命
65、余介石
  余介石(1901~1968),字竹平,号慰慈,黟县人。现代数学教育家、教授、珠算算具改革先驱。他早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先后执教于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从事高等数学教育达45 年。著作有《高等方程式论》、《算学通论》(1933 年)、《速成珠算法》(1953 年)、《简易珠算法》(1954年)、《计算机使用法》(1955 年)、《经济计算教程
(19011968)
66、余天锡
  余天锡(1180—1241),字纯父,号畏斋,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甬东村人。祖父余涤,曾任昌国县学教谕,与盐监史浩交友,后史浩为相,聘涤任家塾师,天锡随祖父读书。宋宁宗嘉定初年,浩三子史弥远拜相,又聘天锡为家塾师。天锡勤谨寡言,深得弥远信赖。弥远与皇子竑不睦,谋废立,曾密嘱天锡物色一皇族子弟入宫。嘉定十四年(1221),天锡自临安(今杭州)回庆元(今宁波)乡试,经越州(今绍兴),在西门外全保长家
[] (11801241)
67、余永富
  余永富(1932.9.30- )选矿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原籍河南。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名誉院长,曾任长沙矿冶研究院科协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学士学位。 长期从事铁矿、稀土、铜钴硫化矿选矿研究。主要为:武钢大冶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磁选新设备、新工艺解决了无法生产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国内外独特的选矿新工艺,解决了长期制约包钢铁及稀土生产的白云鄂博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68、余祭
  吴王余祭(公元前587年—公元前544年),姬姓,名余祭,又称吴安王,吴王寿梦之子,诸樊之弟,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在位。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余祭继承王位,以公元前547年为元年。公元前544年,余祭去世,其弟余眛(一作夷末、夷昧)继位。吴王余祭,姬姓,名余祭(《左传》作戴吴) ,又称吴安王,是吴王寿梦次子,吴王诸樊之弟。吴王诸樊十三年(公元前548年)十二月,诸
[春秋战国] 春秋吴国君主(前587前544)
69、余宝炎
  饮誉海内外的鸣鹤拳法传人,骨伤科老中医余宝炎老先生,于1908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州,原籍湖北省孝感县东门外余家湾。其曾祖余国政,十三岁时,因逃荒来福州市南门兜斗中街,学铜铁手工艺,出师后,开设“汉口余义盛”烟筒店,(旧时多抽水烟),1918年,徙水部状元街22号世居,今已拆迁王庄乐西四区55座安居。勤奋好学,转益多师余宝炎先生,7岁就蒙读于本市台江琯前街林宗镒先生私塾,四年后辍学,又报考外国人
70、余东雄
  余东雄(1893~1911年),佛山镇人,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侨家庭,父亲余广晋是南洋毗叻埠华侨巨商。余东雄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希望祖国能革除弊政、兴旺发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同盟会派员到毗叻埠发展会员时,年仅15岁的余东雄便与挚友郭继权一道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在毗叻埠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孙中山筹划的广州起义, 余东雄即与郭继权结伴回国。由于他俩年纪较小,不易引起注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931911)
71、余思诒
   余思诒(1835年~1907年),原名斯沛,字雨亭,又字翼斋,号易斋,晚号草庐一翁。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一户官宦家庭。清外交官、洋务派。父余光倬曾任刑部提调。他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开放,主张学习外国的科学文化,走洋务之路,增强国力。曾为清廷拟订过开办洋务报告,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开铁路,以通转运;请制造,以辟利源;移游民,以实边荒;禁缠足,以尊国制”的设想,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得北
[] (18351907)
72、余来
  余来,原名永洁,1905年1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民家庭。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为料理母亲丧事,父亲变卖了仅有的两间住房。此后,父子二人长期在余、刘两姓祠堂寄居。由于家境贫困,余来幼年本无法入学读书,幸得族人资助,才有机会入本族办的小学读了几年书。因他学习勤奋,品学兼优,16岁那年,亲友们又继续资助他考入长沙私立公益职业学校师范部。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而且也开始注重接受新思想,课余
革命烈士(19051927)
73、余华祥
  余华祥(1939~1983),平南县环城乡西山下文头村人,1958年参军,1961年服役期未满就逃跑回来, 1966年在西山大队当民兵营长。1966年6月,“文革”开始,权迷心窍的余华祥积极活动,大打出手,乱揪乱斗,一心想在乱中要官夺权。1967年下半年以后,平南两派群众组织进入武斗0,余华祥经常身挎冲锋枪,腰缠手榴弹,进出县城,参加武斗。其时,广西劳动大学生梁宗和(寺面人),在南宁武斗时潜回寺面
(19391983)
74、余友泰
  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南华村大三圩,又名韦三圩一带),这座由古头桥吴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镇”,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
75、余瑞璜
  余瑞璜,物理学家 1906年4月3日生于江西宜黄。192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5月19日逝世。 曾任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X射线晶体学、金属物理、固体物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2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1942年创立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被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1997)
76、余虎恩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今平江县三阳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武童投入湘军,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累官至副将。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归老湘营刘松山节制,北上镇压捻军,以总兵交军机处存记。同治六年(1867),捻军突击陕西,包围省城长安,他随刘松山赴援,打败捻军,以提督记名,留陕继续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十年,因攻下军事重镇金积堡,被赏三代正二品封典。十二年,升任陕安镇总
[] (18361905)
77、余保纯
  余保纯清朝官吏。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字冰怀。仁宗嘉庆间进士。历任广东高明(位佛山市西南)、番禺(位邻庶州市西南)知县,南雄州(今南雄县,位韶关市东北)知州。1839年(宣宗道光十九年)随林则徐在广东办理禁烟。1841年任广州知府时,奉琦善之命去黄埔与义律议和;5月26日,英舰炮击州城,受奕山之命,连夜出城向义律乞降;5月30日,城北三元里人民围攻英军于泥城四方炮台,义律密派奸细向他求救时,即向
[]
78、余缙
  余缙(1617—1688),字仲绅,号浣公,诸暨高湖人。父元文,为当地名儒。缙幼时就读乡塾,文笔优长,闻魏忠贤乱政,作弹劾文,塾师惊叹,赞为才子。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初授封丘知县。时荒地遍野,朝议兴屯田,募民开垦。初民无不乐从,及征租,反高过熟田,致使已耕之地,复又荒芜,乃致以荒地应征之粮摊派于熟地之上,百姓困苦不堪。恰遇总督李荫祖巡视封丘,便导引总督至旷野,使其目睹饥民裸跣毛食之惨状,
[] (16171688)
79、余述怀
  余述怀,字仁禄,1883年11月4日出生于四川威远县向家岭黄石坡,弟兄五人,自幼家贫,仅靠父亲余发荣裁缝一技糊口。幼不能读,少乃文盲。又因父亲拖累过重积劳成疾而早逝,余家竟然无钱安葬入土,依靠好邻居邹候生资助,才备棺材草草埋葬。余述怀经此磨难,刻骨铭心,发誓苦挣家业,迎来翻梢之日。1902年,余述怀前往自流井,在正街崔某山货铺谋得一学徒职位,并在学徒期间因记帐算帐而初通文墨,渐渐得到老板崔汝华的喜
传奇仁商(18831947)
80、余英
  余英(生卒年不详),字节翁,元代海阳县光德乡清远都(大埔河东片)人。元世祖至元年间进士,历官至封州(广东省封开县)判官。时百姓逃避赋税者甚多,地方政府报请军门欲行清剿,英亲至军营交款代百姓完清赋税,百姓赖以保全生命者达数千家。英又捐款建义学、修桥梁,且献清远田庄一处,供贫苦乡人谋生,另一处给潮州开元寺为寺产(大埔旧志载:“开元寺租有古野乡田118.1亩,高陂乡田100亩,阴那乡田786亩。民国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