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名人堂(19)
361、孙诒经
  孙诒经(1826—1890),字子授,清钱塘(今杭州)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以太平军攻占杭州,乞假归奉其母。同治元年(1862),他曾与宁绍台道张景渠统率清军,在浙东镇压太平军。三年入直南书房,曾历任会试同考官、国子监司业、陕西乡试副考官、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国史馆纂修、詹事府詹事、咸安宫总裁、福建乡试正考官、福建学政等职。光绪四年(1878),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 (18261890)
362、孙司林
  孙司林同志生平(1921-1989)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杭州干休所离职休养干部、原舟嵊要塞区副军职顾问孙司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三师五十九分在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孙司林同志系山东省宁阳县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九年四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战士、班长;鲁南三团排长、副连长、连长。参加了鲁南松村战斗,带领全排参
(19211989)
363、孙介
  孙介(1114—1188)祖籍越州余姚烛湖,字不朋,号雪斋野叟。孙畴弟。幼随兄入郡庠,受业于胡宗伋。兄卒,从友厉德辅肄业于紫溪。既冠,授书自给,发愤求学,至老不倦。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学者。因著《雪斋野语》一书被人们尊称为“雪斋先生”。
[] (11141188)
364、孙孺
  孙孺(1914~1987)孙孺,原籍广东兴宁,出生于新加坡。父母都是侨居马来亚、新加坡的手工业工人。他于民国18年(1929)秋回国,在梅县读中学。毕业后回新加坡,从事文学创作。处女作是以“炉火”为笔名,发表在新加坡华文报纸上的诗歌《生命的旌旗在我手中飘扬》。此后还以流冰、高扬、夏风、刘宾、夏枫、高风等笔名,相继发表了不少小说、诗歌、戏剧、文艺杂谈和评论等。民国22年(1933),孙孺到上海加入左
(19141987)
365、孙选
  孙选(1897-1927)江苏江阴人,广州农讲所第六届毕业生,以江苏省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在江阴、无锡、常熟等地开展农民运动,历任江阴县独立支部书记、农民协会委员长,上海区委委员,无锡县总工会主席、县委书记等如。1927年11月13日被国民党杀害于无锡。
(18971927)
366、孙兴奎
  孙兴奎(1915—1978)孙兴奎,山东沂水人。从小在家放牛,学木工。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伍,历任山东省沂水县李仁乡组织委员、孙祖区区委委员、区抗日联合委员会主任等职。1945年,调东北联军排长,任中共集贤县沙岗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1949年2月随军南下任分队长,8月任中共新余县委组织部长。此后,历任县委副书记、书记、新余市副市长等。孙兴奎在新余25年如一日,为新余的党的建
(19151978)
367、孙云球
  孙云球 明末清初光学仪器制造家。字文玉,又字泗滨。生卒年不详。生于明崇祯初年,卒于清康熙初年,终年33岁。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市)人,后寓居苏州虎丘。他曾经设计创制“自然晷”来测定时刻。用手工磨制水晶远视眼镜和近视眼镜(为苏州自制眼镜的开端)。他又采用 “随目对镜”的办法,能使患者配到合适的眼镜。他是在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上,在中国最早制造出望远镜的人。此外,他还创制出存目镜、多面镜、幻容镜、察
[]
368、孙秉
  孙秉字德元。一字葆年。奉天承德县人。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八日生。先世居临榆。远祖在明永乐时,有世袭金带指挥者,葬在县城南之古宁海城外。碣字漫漶,无名讳可识考。曾祖守祖,妣穆氏;祖自贵,妣杜氏;父贤,妣王氏、何氏。三代皆以公官布政使时,累赠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妣皆赠夫人。公少聪慧,读书目数行下。乾隆二十四年,举于乡,辛己恩科成进士。三十六年授河南郏县知县。嘉庆元年,江宁布政使。五年三月
[] (1732~?)
369、孙本枢
  孙本枢(1930~1985年),山东省蓬莱县崮寿店四甲村人。少孤,14岁进工厂当学徒。民国35年(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卫生员、班长、见习军医等职,曾荣立三等功、四等功8次,获得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奖章。孙本枢于1951年转业地方工作。1954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中医学院任教。1960年调到三明第一医院任外科医师。19
(19301985)
370、孙粹屏
  孙粹屏同志生平(1934-2001)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原常委、甘肃省军区原司令员孙粹屏同志,因病于2001年11月20日凌晨四时零一分在昆明不幸逝世,享年68岁。孙粹屏同志1934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1950年7月参加革命,1954年9月入伍,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
(19342001)
371、孙虔
  孙虔(1917~1940),灵丘西沟村人。其父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其母决心供孙虔读书,盼他长大成人。孙虔也体谅母亲的苦衷,从小读书十分用功。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河南国民高小。因家庭困难,无力继续升学,只好回家务农。 1937年八路军在灵丘南山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日工作。八路军发现孙虔出身贫农,又有文化,1938年便选送他到七区冉庄培训,之后回到西沟村担
(19171940)
372、孙叔谦
  孙叔谦,字吉丞,号六皆。山东荣城县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任阌乡县令。阌乡县城北临黄河,沙岸崩塌,水浸衙署。过去每年修治,耗银数千两,迄无成效。孙叔谦察视高岸皆沙土相间,非大修不可。奏请拨来漕项银12万两,次年动工。先以荆条编篓,用木桩固于泥中,盛砖石于篓内,遇大浪都冲去了。适逢甘涧峪骤雨起蛟,冲巨石于山下,孙即招来石工凿成条石,船运城北。用米汤汁拌和白石灰
[]
373、孙皓晖
  孙皓晖,共和国同龄人,生于陕西三原,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有与同时代人相同的基本经历与阶段归宿。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1997年,基于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136集《大秦帝国》文学剧本的创作,同期开始《大秦帝国》的案头准备。1998年后,辞职专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其中第一部《黑色裂变》入选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生在老秦孙皓
374、孙龙珍
  孙龙珍(1940-1969)孙龙珍烈士是兵团百万军垦战士的杰出代表。194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1959年支边进疆,1962年报名参加了“三代”工作队来到裕民县。1969年6月10日的傍晚,前苏军挑起事端,越过布尔干河在我方控制区十一连三角地绑架了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不顾6个月的身孕,拿起铁锹和同志们一道冲向三角地营救战友。途中苏军突然开枪射击。孙龙珍因行动不便不幸中弹,子弹从
(19401969)
375、孙茂春
  孙茂春,男,汉族,1977年1月9日出生,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山东省运动技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科毕业(函授),中-员,国际级帆板运动健将,山东省帆板队运动员、队长。 1991年入烟台市福山区竞技体校学习。1992年入选烟台市帆板队,师从李国兴、王永健教练接受专项训练。1993年12月调入山东省帆板队。2001年入选国家帆板集训队。2002年进入山东体育学院本科班读书。事业心强,训练认真、刻苦、力
376、孙友余
  孙友余(1915—1998),安徽寿县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建国后,历任纺织工业部处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常委,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第一届理事长。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151998)
377、孙瑞璜
  孙瑞璜 (1900—1980)孙瑞璜,又名祖铭,城内人。1917年考入北洋清华学校。孙在青年时期目睹国贫民穷的现状,主张“实业救国”。1919年“五四”运动中,孙曾参加天安门--。1921年,孙获公费赴美留学,先后在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孙瑞璜学成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讲授会计学。次年6月,孙由江苏省农民银行副经理王志莘推荐,在南京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总稽核。后因
(19001980)
378、孙明瑾
  孙明瑾(1905—1943 年),号玉轩,1905年9月10日生于江苏省宿迁县(今宿迁市宿城区)西门内北巷一号。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谦和沉毅,俭朴淳厚。在青少年时代,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好行忠勇侠义之事,深受师生们的拥戴。他敬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史可法、文天祥等人,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1926年秋,孙明瑾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广东革命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9051943)
379、孙延龄
  孙延龄(?—1677年),汉军正红旗人,清初将领,“三藩之乱”中的叛将。其父孙龙为孔有德手下将领。孙延龄早年迎娶孔有德之女孔四贞,逐渐得宠于朝中。于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出镇广西,被清廷封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任广西将军,孙延龄在广西多有不法之事。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清,康熙帝命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与广西巡抚马雄镇一起镇守广西并合谋剿灭吴三桂叛军。但孙延龄于康熙
[] (?~1677)
380、孙景淼
  孙景淼,男,汉族,1958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74年11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74.11——1979.02,萧山县头蓬公社知青;1979.02——1981.02,杭州纺织技工学校读书;1981.02——1983.09,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南织车间工人、团总支书记;1983.09——1985.07,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1985.07——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