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名人堂(2)
21、史克恭
  史克恭,?—966年,生于五代中,祖籍山西太原。祖父为监邛(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尉。避唐末乱世,全家定居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宋初,史克恭进士及第,后因佐王师有功,被任命为丹棱县令。 乾德二年(964),宋王朝为统一全国,举兵六万伐蜀。乾德三年(965)末,后蜀灭亡。次年,宋军入据成都,军纪涣散,滋扰蜀中甚重。有蜀民-蜀降兵叛乱。乱兵推举全师雄为首领,一路劫掠,十七州举兵响应
[] (?~966)
22、史文泽
  史文泽(1202-1275年)字润甫,原籍永清,后徙居获鹿岳村(今属石家庄市郊区)。从其兄史无倪帅真定为帐前军总领。护送母亲归北京,天倪为武仙杀害。天倪府僚王守道快马飞报天泽。天泽倾资装,易甲仗南还,引兵攻武仙,收复真定。蒙古将笑乃歹怒民从武仙,驱万人将杀戮,天泽力争得释。蒙古太宗即位,史天泽受命为真定、河间、大名、东闰、济南五路万户。南征伐金、伐宋,多有战功。公元1252年入觐,宪宗赐卫州五城为
[] (12021275)
23、史涣
  史涣(?—209年),字公刘,曹操部将,东汉末年沛国(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史涣少年时就已经有任侠之风。在曹操开始发迹的时候,史涣就以门客的身份跟从曹操,任中军校尉。此后史涣就一直随着曹操东征西讨,多立战功。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后更名为中领军。史涣的地位约与韩浩相当,二人均为曹操的亲信随从,以忠勇闻名,共同掌管禁兵,被封为列侯。至于领兵征伐方面,史涣多从曹仁、徐晃二将出阵。裴松之注
[三国] (?~209)
24、释道会
  释道会,唐僧,约580—649年,事见《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唐眉州圣种寺释道会传。下面是彭山人卢道钢翻译的释道会传。道会和尚俗家姓史,唐朝初年眉州隆山(今彭山)人。初出家时住西川严远寺。他气度高洁,言行超群,四方出家和在家群众,早晚来拜见的很多。为了增进见闻,他曾到京城长安去参访高僧大德十多年,对佛经论著、文学史学等知识渊博,甚得要领。他在京师时,还曾与法琳-《辨正论》。后来回到四川,想大宏佛
[] (580649)
25、史道
  史道(1485~1554)字克弘,号鹿野。涿州人。明正德八年(1513)中解元。九年(1514),会试中式为贡士,未及殿试,其父去世,遂回家料理丧事。十二年(1517),赐进士出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授兵科给事中。史道性格刚毅,遇事敢言,上疏弹劾江彬等谋为不轨,宦官张忠、谷大用等专权乱政,兵部尚书王宪党恶通贿;谏止大学士杨廷和等封爵共40余事,疏救王琼等死刑,章疏有上百封,多被世宗嘉纳。嘉靖元年
[] (14851554)
26、史荣椿
  史荣椿(?-1859) 清朝将领。直隶大兴(一作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字荫堂。行伍出身。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以京营参将随胜保在阜城(位河北省泊头市西南)等地镇压太平军北伐。1855年(文宗咸丰五年)任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位于广平县东南)镇总兵,旋调徐州(今徐州市)镇总兵。因镇压捻军有功,1858年升直隶(今河北省)提督,协助僧格林沁办理天津海防。1859年6月25日大沽战役中,在南岸炮台督
[] (?~1859)
27、史景班
  原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史景班同志是山西汾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山西晋城人民武装自卫总队总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林南战役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参谋长、副旅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出击陇海路战役、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82001)
28、史贻直
  史贻直(1682~1763年),字儆弦,江苏溧阳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授检讨。历任侍读学士、吏部侍郎、两江总督、左都御史等职。雍正九年(1731),清军西进新疆准噶尔作战,他奉命督粮饷至陕西。十年署陕西巡抚。当时朝廷大臣议定禁止民间酿酒,颁布各省实行。他认为此令不妥,即上疏说,酿酒是民间发展经济,百姓谋生的办法,丰收之年粮食有余,可以倡导百姓酿造。皇帝准许因时制宜而行,不可一概强制
[] (16821763)
29、史可全
  史可全少将(1892—1979),湖北省天门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一团供给处主任,师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供给部粮袜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供给部部长,独立第二旅供给部部长,江汉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雁门军区供给部部长,晋绥军区第三纵队供给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七纵队供给部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8921979)
30、史子谦
  史子谦(1900—194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附属陆军中学副校长史子谦,原名史克让,字子谦(紫千),1900年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史家庄(今张庆乡北胡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生活全靠勤劳善良的母亲维持。母亲节衣缩食,勉强供养史子谦上学堂读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生中曾流传过“史克让,史克让,把住头名死不放”的佳话。15岁考入县立高小。191
抗日英烈(19001942)
31、史行
  史行, 男,原名史锦堂。编导、戏剧家。江苏宜兴人,1916年10月18日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时易名为史行。自读高中至大学时代,即参加进步戏剧活动。1938年8月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二期和剧作研究班学习。结业后至抗战胜利,先后任党领导的安吴堡青训班艺术连戏剧教员、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第二团艺术指导、鲁艺“部队干部进修班”主任、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教育股长、“部队艺术学校三分校”教育
(19162015)
32、史致光
  史致光(1752—1828),原名步云,字青路,号渔村,葆甫,会稽(今绍兴)人。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五十四年任湖北正考官。后以京官出守大理,旋调云南知府。时滇省盐政腐败,流弊丛生,受苦民众围攻省城,声言惩办盐署官吏而后罢。致光妥善处理变患,谕告只办为首与从者数人,其余准除户口册档,听民自便,盐务自此肃清。嘉庆年间以清节受知仁庙,擢贵州按察使历贵州布政使,旋晋福建巡抚
[] (17521828)
33、史青
  “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 ”之职。史青,唐朝零陵人。聪敏强记。今存诗一首。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自称,曹子建七步成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臣五步之内,可塞
[]
34、史绍熙
  史绍熙,(1916.8.19-2000.9.16),工程热物理学家、燃烧学家。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明了复合式燃烧系统。推导出粒子在气缸内涡流中的运动轨迹方程,提出了周边混合气流形成的原理。发明柴油机的热混合理论。建立了周期性脉动式流动的能用速度分布方程,并求得了其频率影响的无因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2000)
35、史轶蘩
  史轶蘩(1928.11.1- )(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19282013)
36、史尧弼
  史尧弼[公元一一一八年至一一五七年后不久]字唐英,眉州人。生于宋徽宗重和元年,(依浩然斋雅谈少于李焘四岁推算)卒于绍兴二十七年以后不久,年在四十岁以外。童时即迥出不凡。年十四,李焘为眉州解魁,尧弼为第二人。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跨。太守命分韵赋诗,尧弼得建字,援笔立成云:“四岁尚少房玄龄,七步未饶曹子建。”尝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东坡,留馆于潭。与张栻游,每开以正大之学。绍兴二十七年,(
[] (11181157)
37、史光柱
  史光柱 、男,汉族,云南省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90年被总政治部、国家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现任中国残联作
一级战斗英雄
38、史序
   史序(935~1010年),北宋时天文学家,京兆(今陕西关中)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补为司天学生。经太宗面试,擢为司天主簿,后迁为监丞,隶属天文院。雍熙二年(985)参加廷试为第一名,即命他主算造事,同知监事。他善观天象变化,懂历法。淳化三年(992),他已观测到木星、火星、金星的位置。同时又撰就《仪天历》及天文历书12卷。后被擢为夏官正,历任河西、环庆路随-运使、太子洗马、殿中丞等职。真宗景
[] 北宋时天文学家(9351010)
39、史尚宽
  民国时期,是我国法学发展一个比较独特的时期,它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为各种法律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条件和氛围。民国的法学家们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方向出发,对各种法律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都使得后来人在解决当下问题时受益良多,成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被学界誉为“中国民法第一人”的史尚宽先生是这时期突出的代表之一。他数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民法学的研究
(18981970)
40、史沛然
  史沛然(1884——1961),字逢甲,今会宫镇人。沛然9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进汤沟德成商店习商,饱尝老板的-,从此立志要改变旧世道。时闻清廷同ll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悲愤满怀,毅然弃商从戎,到安庆参加新军。由于他在生活上能吃苦耐劳,在军事训练中勤学苦练,不久便升为哨官(排长),并被保送武备学堂深造,因之结识了柏文蔚、常恒芳、郑赞丞、孙少侯、魏曙东等有志之士。光绪三十年,武
(1884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