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名人堂(5)
81、彭泽民
  彭泽民(1877~1956)彭泽民,字锦泉,广东四会清塘人。出身贫寒,早年出国到马来亚吉隆坡谋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国同盟会吉隆坡分会,任中文记录。宣统三年(1911)初,孙中山、黄兴策划广州起义时,他积极动员华侨捐款,并组织一批华侨回国参加起义。民国4年(1915),他发起组织中华革命党雪兰莪总支部,孙中山委任其为总支部副部长。袁世凯复辟期间,他积极在华侨中筹集讨袁军饷,
(18771956)
82、彭子荣
  彭子荣,1905年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升坊浯塘上屋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无兜田寸土,靠父亲帮人牧牛糊口。后来父亲为生计所迫,远出做工,从此杳无音讯。母亲在家无法维持生活,只好改嫁到花塘乡花田村。彭子荣不愿随母亲去花田,流落到县城。后来在县城北门外西边村一个李姓人家落脚。李家只有母女二人,女儿李福娥当时有二十一二岁,比彭子荣大一二岁。彭子荣入赘李家,与李福娥结婚。因为当地地处城郊,岳母希望彭子荣学经商。
革命烈士(19051933)
83、彭名湜
  彭名湜(生卒年不祥),字鸿川,今岳阳县甘田乡易家园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陕西、四川的营山、成都等县任知县,马边任同知①,宁远潼川任知府,累官至浙江盐运使,逝世于川东道任上。彭名湜是一位智慧型官吏,遇事沉着冷静,处事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关键时刻善用计谋智取,力挽狂澜,出人意外。例如平定成都盐贩起事前,县境民众曾请彭率团勇捕捉,大吏严词批评他“纵寇”。在上下双重压力面前,彭名湜稳住阵脚,佯装不理,
[]
84、彭汝砺
   彭汝砺,生卒年月不详。原籍鄱阳,后迁居浮梁县臧湾府前。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高中状元。曾任军事推官、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职。神宗时为起居舍人,加集贤殿修撰,后任兵、刑两部侍郎。哲宗时,任吏部尚书,后知江州数月病故。著有《易议》、《诗义》各10卷,奏议、诗文共50卷。其为人刚直不阿,敢于上言。他的文集中有一首《送许屯田诗》,诗中称赞被称为廉吏的宋代浮梁县令许彭年。彭汝砺中状元
[]
85、彭蒙
  彭蒙(约前370-前310),战国时期齐国人,黄老道家哲学家。曾游学稷下,是田骈(pian)的老师。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提出齐物论,强调事物均齐的重要性,这个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注意到了环境的平衡,只有做到齐物,才能保证持续性。
[春秋战国] 黄老道家哲学家(前370前310)
86、彭永臻
  彭永臻(1949.2- )污水处理专家。山东省莱州市人。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针对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重大需求,不断地突破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升级改造和运行控制水平以及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87、彭叔夏
  庐陵(今吉安)人。南宋学者。举人。学识渊博,著《文苑英华辨证》十卷。《文苑英华》为北宋官修大类书,共一千卷,号为词翰渊薮,然矛盾差错实多。与周必大合作详议,校雠考订,编成其书。对原书考订三原则:沿袭错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轻改。其谨严态度值得重视。
[]
88、彭启丰
  彭启丰(1701~1784)清藏书家。字翰文,号芝庭,晚号香山老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朝官吏。清代大臣、学者。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雍正五年(1727)会试第一,殿试时,列为一甲三名,世宗亲拔为第一。官翰林院修撰,乾隆年间历官侍讲、左佥都御史、浙江学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为官40年,以谨慎著称。为了奉养母亲,曾请求辞官;在家中辟园亭,植花竹,拥书万卷,乾隆帝曾赐匾额“慈竹春
[] (17011784)
89、彭维新
  彭维新 (1679-1769) 清朝刑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清茶陵县人。字肇周,号石原,又号馀山。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先为翰林院编修,累迁赞善谕德,后典山西、陕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迁少詹事,出为直隶、河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调任礼部、刑部、吏部右侍郎。雍正改元,充日讲起居注官。七年(1729),奉命往江南会同巡抚尹继善清理积欠钱粮,条奏民间疾苦,疏请
[] (16791769)
90、彭允彝
  彭允彝(1878-1943) 民国大学校长,国会众议院委员长,北京政府教育总长。湖南省湘潭县人,1878年生。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师范科。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入警监学校和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国同盟会。他是早期会员之一。1906年至1908年间,孙中山、黄兴等常回国领导革命斗争,难以顾及设在东京的同
(18781943)
91、彭元瑞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大臣、学者,楹联名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元瑞博学强记,时有令誉。纪昀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是十个副总裁之一。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珫、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
[] (17311803)
92、彭碱
  江西吉水人。当了辰州刺史,其势力到了四水流域。蜜头吴著冲延彭氏为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与漫水土官之弟向伯林种勾结,把吴著冲逐死于洛塔山洞,接着平定了惹巴冲、椿巴冲,并其地,彭氏进入了溪州地区。到了梁开平年间(910年前后),彭碱的儿子彭士愁当了溪州刺史,统治了今天湘西这块地方,做了包括今天永顺、龙山、保靖、花江等二十州的都誓主,设都城于下溪州,渭之下州。《宋史·西南溪诸蛮》称。《北江蛮
[]
93、彭清源
  彭清源同志生平(1920-2003)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杰出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彭清源同志,因病于2003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彭清源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他1920年9月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在家庭和学校的熏陶下,从小就树立了爱国报国的思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南阳中学上高中的彭清源同志奋起参加抗日救亡
(19202003)
94、彭晓林
  彭晓林(1906~1975),曾用名谷泉,庐江县杨岗乡斗笠(今皂岭)村人。民国30 年(1941 年)加入共产党,在中共鲁西区委筹办过《鲁西日报》,历任鲁西行政专员公署教育科长,泰西抗日民主县政府县长,冀鲁豫第一专员公署秘书主任,潢川专员公署副专员,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副指挥,河南省水利厅厅长,水电部治淮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他自1950 年从事治理淮河工作起直到逝世,前后26 年,
(19061975)
95、彭龟年
  彭龟年1142-1206,字子寿,江西清江人。乾道初年求学岳麓书院,拜张栻为师。死后谥忠肃,全祖望称“岳麓巨子”。从小酷读经书,精通《伊川易传》。从学张栻之后,系统吸收了理学思想,后又结识朱熹,理学思想更加完备,因而终身崇奉理学。著作编入《忠肃文集》。
[] (11421206)
96、彭翼南
   彭翼南 (1536-1567) 明永顺土司。明永顺人。字晋卿,号北江。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三十三年,承袭永顺军民宣慰使职。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直自称“徽王”,与其“大将军”徐海,勾结倭寇入侵-,官兵溃败。尚书张经,奏请调湖广土兵和广西狼兵赴援。三十四年五月,翼南统兵3000,其父致仕宣慰明辅统兵2000,荩臣率兵8000,其子守忠亦选杀手3000,俱会于松江。时倭寇进犯嘉兴,保靖
[] (15361567)
97、彭树葵
  彭树葵(1710-1775)。他字觐之,号水南。先世自江西庐陵迁河南夏邑,五传至树葵。树葵于乾隆元年中丙辰科(1736)进士。次年就散馆,授编修,任八旗志馆篡修官。乾隆五年,擢升侍读。乾隆六年,又任日讲起居注官。擢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很快升通政使司右通政使、太仆寺卿、宗人府丞。乾隆八年,迁升都察院左副都御使。乾隆九年,擢任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乾隆十二年署理湖北巡抚。乾隆十四年仍调任仓场侍郎。乾隆二十
[] (17101775)
98、彭延昆
  彭延坤(艺名:彭延昆),生于1937年5月,由于自幼双目失明,儿时常在家中开设的“日要书场”静听民间老艺人谭济公、舒三和等弹唱传统节目,并模仿说唱。九岁因生活所迫开始流动说唱“长沙弹词”。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拜长沙弹词老艺人胡兆林学弹月琴说唱长沙弹词。现年逾古稀。目前,彭延昆老先生仍担任湖南省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长沙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彭延昆老先生从艺6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长沙
长沙弹词传承人
99、彭旴
  彭旴彭将军名旴,上朔人。后周时征南海贼,身先之,遇伏,罹锋刃死。尸体暴露旬日不坏。夫人谭氏负而归葬。里老立庙于乡之小里源。有祷即应。宋熙和间,敕封将军。后裔繁衍,为一方巨族。共和国开国将军彭显伦亦其后也。
100、彭素民
  彭素民(1885-1924.8.3),字自珍,化名彭俭,江西省樟树市店下乡韶塘村人。自幼聪慧好学,14岁即中生员(秀才),稍后就读于江西省立经训书院,1904年19岁时考入南京两江师范,率先剪辫参加黄兴的华兴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此后的2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反清倒袁,征讨军阀,改组国民党,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中国国民党的著名左派、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民主
(188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