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名人堂
1、裴寂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629年(贞观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并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
[] 唐朝宰相(573629)
2、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 ,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视行营中军,还朝后与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遂代其为相,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元和十三年(818年)淮西平
[] 唐朝宰相,唐朝诗人(765839)
3、裴光庭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他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历作为擢用官吏的标准,还建
[] 唐朝宰相(678733)
4、裴行俭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创立一些法规,使选任官职有条可循,为后来所承用。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他诚恳待人,获得士兵爱戴,故战多取胜。由于他文武兼资,高宗特授礼部尚书,兼检校
[] 唐高宗时名臣(619682)
5、裴邃
  裴邃(?—524年),字渊明,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出身“河东裴氏”。裴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初任主簿,屡举秀才。早年曾仕于北魏,后逃回南梁,出任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大破魏军。此后参与钟离之战,以功封夷陵县子。历职地方,任内开设屯田、稳定边境,颇立政绩。累迁北徐州刺史、豫州刺史,率军讨平文僧明叛乱,镇守合肥。普通四年(523年),裴邃统帅诸军北伐,连破多城,拓境至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524)
6、裴遵庆
  裴遵庆(?—775),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不久担任徐州刺史。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唐朝宰相(?~775)
7、裴潜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农、尚书令、光禄大夫,晋封清阳亭侯。死后追封太常,谥号贞侯。避乱荆州裴潜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
[三国] (?~244)
8、裴耀卿
  裴耀卿(681~743),字焕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中唐时期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八岁神童擢第。弱冠授秘书省正字,俄补相王府典韱。睿宗立,转国子主簿,检校詹事府丞。历河南府士曹参军,进考功员外郎,除右司、兵部二郎中。开元初,为长安令。十三年,出为济州刺史,转宣州、冀州刺史,人为户部侍郎。二十年,副信安王祎讨契丹,冬迁京兆尹。二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史。二十二年,迁侍中。
[] 唐朝宰相(681743)
9、裴应章
  裴应章(1536~1609) 裴应章,字元暗,号淡泉,明嘉靖十五年(1536)生于清流城关。少时秉资奇颖,中秀才后,在温郊王家磜上阳山自学。隆庆二年(1568)方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国。目睹辽国政治清明、上下谦让、百姓安定、部队训练有素,似有觊觎中原之势。回朝后,即呈奏《防辽表》,提出屯甲励兵、修明政治、爱护百姓、防备辽国入侵的主张,深获当朝嘉纳。任太常寺少卿时,
[] (15361609)
10、裴頠
  裴頠(wěi)(267-300)西晋大臣、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之职。他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頠的
[] (267300)
11、裴松之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裴松之为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珪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裴松之任殿中将军,时年20岁。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其舅父豫州刺
[南北朝] 史学三裴(372451)
12、裴漼
  裴漼(?—736),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美容仪,刺史李崇义初甚轻之。先是,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断之,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人吏刊石颂之。历任仓部郎中,以老疾废于家。漼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父卒后,应大礼举
[] (?~736)
13、裴巽
  裴巽(?-726年8月19日),先娶唐中宗李显之女宜城公主(初作义安郡主),公主病逝后娶唐睿宗之女薛国公主(时称清阳公主)。唐中宗李显第二女宜城公主。虽身为君主,婚姻大事上却不如平民百姓的自由度。不过婚后公主和驸马有没有可能相爱是一回事,公主皇家身份有没有被尊重是另一回事,女人的自尊有没有被忽视也是一种。是期待过高才会失望过度吗当公主发现丈夫跟婢女有染,让太监将婢女的“耳鼻”割下,也把驸马头发
[] (?~726)
14、裴子野
  裴子野(469~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仕齐、梁两朝,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裴子野的著述甚丰。他年轻时著《宋略》,影响深远。当初,裴子野曾祖裴松之刘宋时曾受诏续修何承天的《宋书》,未完成就逝世了。裴子野有志继承祖业,完成修史重任。他在《宋略·总论》中说; “子野生乎泰始之季,长于永明之年,家有旧书,闻见又接,是
[南北朝] 史学三裴(469530)
15、裴矩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房 ,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大业年间,裴矩仍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
[] 唐朝宰相(547627)
16、裴守真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也。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也。父慎,大业中为淮南郡司户。属郡人杨琳、田瓒据郡作乱,尽杀官吏。以慎素有仁政,相诫不许惊害,仍令人护送慎及妻子还乡。贞观中,官至酂令。守真早孤,事母至孝。及母终,哀毁骨立,殆不胜丧。复事寡姊及兄甚谨,闺门礼则,士友所推。初举进士,及应八科举,累转乾封尉,属永淳初关中大饥,守真尽以禄俸供姊及诸甥,身及妻子粗粝不充,初无倦色。寻授太常博士。守真尤善礼仪之学
[]
17、裴休
  裴休 (791-864)唐朝一代名相。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 ,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官至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庐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一件。“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读他作的这首《题泐潭》诗,就知文学根底不浅。裴休尤工书
[] 唐朝宰相(791864)
18、裴冕
  裴冕(703年-770年),字章甫,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裴冕出身于河东裴氏东眷房 ,历任渭南尉、监察御史、河西行军司马等职。安史之乱时,因参与拥立唐肃宗,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罢为右仆射,两京收复后封冀国公。唐代宗年间,裴冕历任施州刺史、澧州刺史、左仆射,并加集贤院待诏。大历四年(769年),裴冕被元载举荐为宰相,加同平章事,并兼东都留守。同年十二月病逝,时年67岁,追赠太尉
[] 唐朝宰相(703770)
19、裴秀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大臣,著名地图学家。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经度辽将军毌丘俭推荐,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又世袭父亲爵位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曹爽被诛杀时,裴秀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不久后任廷尉正,历任司马昭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后迁散骑常侍,在平定诸葛诞叛乱时为司马昭出谋献策,事后,因
[] (223271)
20、裴居道
  裴居道生年不详,但可以考证到他的家族来自绛州(今山西运城)。他的祖父裴镜民曾任隋朝兵部侍郎,父亲裴熙载曾任唐太宗的尚书左丞。裴居道(?-690年7月22日) ,唐朝将官,在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担任宰相。裴居道大半的仕途生涯都不详,只知道他在唐高宗年间任左金吾将军,唐高宗把裴居道的女儿嫁给太子李弘为太子妃。唐睿宗年间685年,在高宗之子唐睿宗(李弘之弟)年间,裴居道任刑部尚书,李弘和睿宗的母后武太后
[] 唐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