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姓名人堂
1、鲍照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本籍东海(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但鲍照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连云 港市);一说上党(
[南北朝] 元嘉三大家(415470)
2、鲍信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仅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史无记载),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变。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把曹操迎为兖州牧。在与黄巾军交战期间
[] 东汉末年济北相(151192)
3、鲍公琰
   鲍公琰(1156—1228),一说鲍公禄。字茂勋,号阡益。义乌义亭人。南宋淳熙五年进士,功升兵部尚书,后以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致仕。卒谥“文襄”。  鲍公琰祖父鲍浣,兄弟四人,年轻时曾师从义乌陈晹求学,北宋宣和年间,因盗贼在桐庐滋事,朝廷名扬继中讨伐,鲍浣献策破敌有功,被授以湖州路判司转司马、保信军节度使、捡校都尉。因他年轻倜傥、胸纳奇才,为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力主抗金的县人楼图南所器重
[] (11561228)
4、鲍姑
  鲍姑(288~343)鲍姑,女,名潜光,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出生于仕宦家庭。其父鲍靓,字太玄,官至黄门侍郎,后任南海太守,曾师事阴长生真人,得炼丹之术。她耳濡目染,影响她后来参与炼丹和医疗活动。约18岁时与葛洪结为夫妻,并向他学习医术,精研针灸疗法。夫妇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术。现南海西樵山附近的仙岗还存有他们早年炼丹的遗址。其父任南海太守时,于东晋大兴二年(319),在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即
[] (288343)
5、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
[] (?~1645)
6、鲍叔牙
  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举荐管仲代替自己的职位,并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从此日渐强盛。 济南东30里鲍山下,旧有鲍城,为鲍叔牙封地所在。其墓相传在今日济南王舍人镇,所在高地称为鲍山。宋曾巩有《登华不
7、鲍守业
  鲍守业(约1625~1695),字承勋,旌德县俞村乡合锦人。木刻家。鲍守业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顺治(1644-1661)末年,奉召进京镌刻御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别送行。康熙(1662~1722)年间,刻吴门(苏州)汪琎(汝阳)绘图本《怀嵩堂赠言》,又与本县鲍天锡同刻吴门顾云臣(见龙)画文喜堂本《秦楼月传奇》等书插图。康熙六年(1667),其镌刻
[] (16251695)
8、鲍令晖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人物生平介绍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左棻是左思即左太冲的妹妹,也很有诗才)可见鲍令晖诗才出众。钟嵘说她的诗“往往崭绝
[南北朝] 南朝宋女诗人
9、鲍防
  唐代-、诗人鲍防,字子慎,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襄阳人也。善辞章,笃志于学。累官至太原尹、河东节度使。人乐其治,不减龚、黄,诏图形别殿。又历福建、江西观察使。丁乱,従幸奉天,除礼部侍郎,封东海公。又迁御史大夫。贞元元年,策贤良方正,得穆质、柳公绰等,皆位至台鼎,世美其知人。时比岁旱,质对:汉故事,免三公,烹弘羊。权近独孤愐欲下按治,防曰:“使上闻所未闻,不亦善乎“置质高第,帝见策嘉之。授工部尚书,
[]
10、鲍俊
  鲍俊(1797—1851)字宗垣,号逸卿,别号石溪生,香山县下恭都(今珠海市香洲区)山场乡人。出身书香世家。清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二甲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后调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候选员外郎,即用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辞官返粤,居广州芳草街,与张维屏、招子庸等人交游,以诗酒书画自娱。多才艺,同代岭南著名学者张维屏说其“非徒书法之工也,君为诗诗工,为词词工,为画画工,为制艺(
[] (17971851)
11、鲍先志
  鲍先志(1911~1988) 湖北麻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今为市)乘马岗区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儿时父母双亡,由叔祖父抚养长大。8岁时曾入私塾读书1年,因家贫辍学参加劳动。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家乡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他毅然投身革命宣传活动,并加入少年儿童队,任队长。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遂任乡青年总队长、乡青年俱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1988)
12、鲍国安
  鲍国安,1946年6月4日(农历五月初五)出生于天津,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因品学兼优而留校任教。1994年因出演CCTV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而获得获“飞天”,“金鹰”男主角双奖。1997年在电影《鸦片战争》饰演林则徐 ,2001年领衔主演《真心》饰吴登云 ,2004年在《如此多娇》饰演林然 ,2006年在《少林寺传奇》饰方丈 ,2011年在电视
[] (1946~?)
13、鲍源深
  鲍源深(1811~1884),字华潭、号穆堂、澹庵,和州(今和县)梁山镇人。鲍源深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鲍本泰,赠光禄大夫,翰林院编修。父鲍东里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大理寺少卿。兄鲍源薰、鲍源煦曾任翰议大夫、江西知府。政治生涯鲍源深少年好学,塾师李光斗赏识他,书赠“晚步遽风”条幅。鲍源深于26岁道光十七年(1837年),考取拔贡,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因廷试第三名(俗称探花),故乡人尊称他为鲍探花。他历
[] (18111884)
14、鲍君徽
  鲍君徽(生卒年不详),字号、里居、生平均不详,唐代中后期女诗人。善诗,早寡,无兄弟,奉母以生,与尚宫五宋(宋若昭五姐妹)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入宫不久,既以奉养0为由,上疏乞归。《全唐诗》存诗四首,她的诗大都从容雅静,而不故为炫耀。其中一首为应制诗也无非是“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歌固”那一套,缺乏生气。乐府《关山月》作边塞之声,有须眉气。《惜花吟》和《东亭茶宴》书宫人生活写照,值得
[]
15、鲍启祥
   鲍启祥(1913-1967)河南省商城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营支部书记,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总支书记,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营政治教导员,冀鲁豫游击第三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第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31967)
16、鲍廷博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后定居桐乡青镇(今乌镇)杨树湾。父鲍诩,广收古籍,筑室收藏,取“学然后知不足”义,名其书室为知不足斋。廷博为歙县秀才,亦勤学好古,不求仕进,喜购藏秘籍,所收甚富。浙江学政阮元每于按试嘉湖之便,乘小舟至杨树湾观所藏书。收藏既富,即刊刻《销夏记》、《名医类案》等行世。其校雠之精审,极受时人称道。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所刻刊之青柯亭本《聊斋
[] (17281814)
17、鲍文奎
  鲍文奎(1916.5.8-1995.9.15),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生于浙江宁波。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创始人。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因当时国内禁止摩尔根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工作被迫停止。后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1995)
18、鲍宣
  鲍宣(前30-3年),西汉大夫。字子都。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人。哀帝时,为谏大夫,敢于上 书直言,抨击时政。他在上 书中,曾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后任司隶。哀帝时为豫州牧,征为谏大夫,对哀帝宠信外戚子弟及幸臣董贤等,谏争甚切,其言少文多实。后拜司隶,因摧辱丞相,下狱,博士弟子王威等千余人上 书营救,得减灭髡钳。王莽秉政,因宣不附己,以事逮之入狱,自杀。字子都,西汉哀
[] (前303)
19、鲍恂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张士诚据吴中(今苏州),聘为教授,坚辞不出。明洪武四年(1371),初以科举取士,与侍读学士詹同、司业宋景濂、吏部员外郎原本同召为会试考官。试毕,即
[]
20、鲍辉
  鲍辉,原名鲍继禄,1908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鲍家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他和兄弟们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们靠种庄稼、替人加工面条维持生活。尽管起早贪黑,但依然在饥饿线上挣扎。1926年10月,北伐军胜利攻占武汉,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给黄(安)麻(城)两县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时的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由秘密转为公开,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打倒
革命烈士(1908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