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八家人物介绍
1、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清钱塘(今杭州)人。嘉庆时拔贡。官任江南海防同知。篆刻取法秦汉,擅于切刀,刀法纵肆爽利,对后来取法浙派者影响较大,为浙派“西泠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工诗,与陈文述、陈甫并称“武林三陈”。善书法、能绘画,常画山水、花卉、兰竹,意境逸雅,又工竹刻。官溧阳县时,帮助当地制陶家杨彭年制作茶具,公余之际,常识别砂质,创作新样,自制铭句,镌刻器上,风行
[] 西泠八家(17681822)
2、奚冈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号萝庵、奚道人、蒙道人、鹤渚生、野蝶子、蒙泉外史,散木居士、萝龛外史、冬花庵主。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浙江钱塘。性僻介,不应科举试,终生不仕。绘画,山水潇洒自得,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属娄东派,刻印崇丁敬,为西泠八家之一。印作布局善变化,方中求圆,拙中求放,风貌古朴。奚冈:(1746-1803),初名钢,字纯章,后字铁生,号萝庵、奚道人、蒙道人、蒙泉外史、散木居士
[] 西泠五布衣(17461803)
3、丁敬
  丁敬(1695~1765),中国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砚林、钝丁、龙泓山人、孤云石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为西泠八家之一。丁敬爱好金石碑版,精于鉴别,并富收藏。他能诗,擅长书法和绘画。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篆刻作品收入《西泠四家印谱》。 丁敬是浙派篆刻的开创者。他的篆刻主要取法汉印,并广泛吸收明代文彭、何震、苏宣等人篆刻成就。丁敬篆刻风格清刚朴茂,特别讲究刀法,常用切刀、碎刀表现
[]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16951765)
4、陈豫钟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清钱塘(今杭州)人。工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作品工整秀致,边款尤为秀丽。精于小篆籀文,兼及秦汉,为浙派篆刻“西泠八大家”之一。阮元任浙江督学时,曾铸文庙大钟,钟上记铭文,请其摹仿古文勾勒,端整壮丽,极受赞赏。他爱好收集金石文字,积卷数百,见到名画佳砚,不惜重金收购,尤其爱好古铜印。并能书画,书法苍雅圆劲,绘画工兰竹、梅松、山水。曾辑录《古
[] 西泠八家(17621806)
5、蒋仁
  蒋仁(公元1743-1795年)初名泰,后得“蒋仁之印”古铜印雨更名,宇阶平,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布衣终生。性孤,寡言笑。工诗书法,善画山水,有逸趣。篆该以丁敬为宗,不轻为人奏刀,传世之作不多,为西泠八家之一。所作,布局平实,风貌苍浑自然,突出天趣。著有《吉罗居士印谱》。(1743~179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初名泰,字阶平。后在扬州平山堂得“蒋仁之印”古铜印一钮,章
[] 西泠八家(17431795)
6、黄易
  黄易 1744 -1802 清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 。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 。工书,娴熟隶法 。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 。精于博古,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 。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 。尝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 。二语可为刻印三昧 。所至辄搜访残碑断碣于荒烟宿莽间,孜孜惟恐不及 。尝自写访碑图十六帧,颇有逸
[] 西泠八家(17441802)
7、钱松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晚号未道士、西郭外史,浙江钱塘人。善作山水花鸟,尤其精行、隶二体,篆刻法丁敬、黄易和陈鸿寿诸家,后复归秦印,尝摹汉印二千余方,广收博取,融会贯通。其作品章法出新,而刀法则能总结前人经验,以切中带削的方式表现出线条的立体感,在“西泠八家”中有开宗立派的面貌,吴昌硕亦受其影响。著有《铁庐印谱》。
[] 西泠八家(18181860)
8、赵之琛
  赵之琛:(公元1781——1860年)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生,擅长金石文字,晚年信佛常写佛像。书法篆、隶、行、楷自成一格。篆刻师从陈豫钟,取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集浙派之大成,所作章法平稳,印文秀美,用刀挺拔,印款涩辣。被后人作为学习浙派刻印的蹊径。西泠八家之一。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 竹石图赵之琛(1781~1860)中国清代篆
[] 西泠八家(178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