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名人介绍(10)
181、徐芝纶
  徐芝纶(1911年6月20日—1999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江都。工程力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徐芝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自重好学,勤奋努力。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4年7月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留校当助教。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美。193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接着转入哈佛大学学习,于1937年又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1999)
182、张德庆
  张德庆(1900.8.10-1977.10.1),内燃机工程专家。上海宝山人。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2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硕士学位。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设计制造了第五式综合白煤炉,为人民交通事业作出了贡献。研制成功代用润滑油,可用于汽车与机床等。参加了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内燃机节能、代用燃料、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过不少独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01977)
183、徐躬耦
  徐躬耦,上海市人,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1950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副教授、物理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兰州大学教授、物理系和现代物理系主任、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核结构理论及核反应统计理论的研究,特别是“生成坐标方法与原子核集体运动”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是中国核物理学会、中国
核物理学家
184、胡英
  胡英,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 1934年6月19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英山。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缔合溶液的热力学、电解质溶液的积分方程理论、高分子溶液和高聚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多分散系统的连续热力学、常压和高压流体相平衡实验测定以及流体混合物的计算机分子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5、傅雷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本县渔潭乡(今下沙乡王楼村)人。1919年,入周浦镇小学,第二年考入上海南洋附小四年级,1921年转至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会学校),读至初中一年级,因反迷信宗教,被学校开除,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1927年冬,傅雷在表兄顾仑布的协助下赴法留学,他一面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一面在卢佛美术史学校听课,同时攻读美术理论、艺术批评。留
(19081966)
186、黄宏嘉
  黄宏嘉,祖籍石门县新铺乡,微波和光波导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光纤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黄宏嘉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是我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为我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7、陆定一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因仰慕国学大师唐文治于1918年考入交大附中,1922年升入交大电机科,1926年毕业。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等职。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061996)
188、洪深
  洪深(1894~1955),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浅哉,我国近代影剧界著名艺术家。洪深1894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属常州市辖区)一户官宦之家。祖籍安徽省徽州区洪坑村,系清代大学者洪亮吉后人。一洪深童年读书用功,识事较早,当他进入上海徐汇南洋公学后,对于风行的时事新剧颇感兴趣。1912年考取清华学校深造时,老师见他业余钟情戏曲,每当学校表演节目便吸收他参加。每次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农
中国话剧、电影的奠基人(18941955)
189、章基嘉
  章基嘉(1930—1995),绩溪县瀛洲村人。1944年毕业于县立初中(今绩溪中学)。1951年提前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毕业参加抗美援朝,任气象兵。1955年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研究生, 1958年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中央气象局和研究所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1960年调南京参加筹建我国第一所气象学院的工作,在南京气象学院工作23年,历任天气动力教研组组长、气象系主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1995)
190、龙乐豪
  龙乐豪(1938.7.4- )武汉市人,研究员,火箭与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 主持和参加五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运载火箭研制,提出并确定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体方案及51项新技术课题,主持攻克8大关键技术,倡导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设计原则,经济快捷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91、李开弟
  李开弟(1898-1998),妻子张茂渊,张爱玲的姑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上海嘉定人。李开弟与张茂渊的爱情故事:一块淡红的霞披张爱玲曾作文说她姑姑张茂渊有一块淡红色的霞披。张茂渊曾有过许多珠宝,但这块在常人眼里并不见得好的披霞一直留在她的身旁,被她视为珍藏之物。直到张爱玲远在太平洋彼岸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接到当年在香港读大学时的监护人李开弟的征求意见信——她的姑姑是否可以作为继室嫁给
(18981998)
192、李伯虎
  李伯虎(1938.11.27- )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专家。上海市人。1961年清华大学毕业。1980-198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曾任北京计算机应用与仿真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仿真系统和集成制造系统的总体、支撑平台及算法等研究工作。参与主持国内首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93、董寅初
  董寅初(1915.9—2009.6.23),安徽省合肥县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是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生
(19152009)
194、邵力子
  邵力子(1882—1967),绍兴陶堰乡(今陶堰镇)邵家漤村人。初名景奎,字仲辉(取义“奎壁连辉”),进校时,改名闻泰,任《民立报》时,笔名力子。初读《论语》、《诗经》,11至15岁在家研读完《康熙会稽县志》、《嘉庆山阴县志》、《道光会稽县志》、《绍兴府志》、《会稽先贤传》、《会稽后贤传记》等绍兴地方志。17岁进上海求志学堂学习。18岁考入广方言馆学法文,不久又考入苏州中西学堂学习。21岁乡试中举
原国民党中宣部部长、著名民主人士(18811967)
195、胡竺冰
  胡竺冰(1894~1940),名可之,字铸侬,出生于无为县白茆洲冒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乡村私塾,民国4 年(1915 年),他以突出的成绩考入当时安徽省安庆法政专门学校。民国7 年,胡竺冰在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投身于“六·二”-和反对军阀的贿选斗争,并创办了《清议报》,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坚决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民国12 年返回家乡创办了“青年读书会”,传播革命真理。民
(18941940)
196、廖世承
  廖世承(1892~1970年) 廖世承,字茂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北京清华学校。民国4年(1915年),公费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民国8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9年改为东南大学)教授兼附中部主任,与陈鹤琴合编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是中国最早的智力测验专著。之后又编写《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成为中国最早的两本高等师范及中
(18921970)
197、胡仁源
  胡仁源(1883—1942), 浙江吴兴人。1899—1901年在南洋公学师范班学习。1902年科举及第,进京师大学堂学习,后留学日、德等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预科及工科学长,1914—191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1925年任交通大学机械科教授、铁路管理科科长。1913年11月,胡仁源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14年1月4日 北大校长何燏时辞职,由胡仁源继任。他是蔡元培校长的前任,也是除蔡先生以
北京大学校长(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8831942)
198、金悫
  金悫(1899~1983),字肖宗,滁州人。幼承家学,颖悟过人。17 岁时,入南洋大学附中,继而经预科升本科修读,成绩优异。民国12 年(1923 年)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民国13 年赴美国威司汀好施电器制造公司实习,次年进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民国15 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民国17 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天津工学院、安徽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及行政领导工作长达52 年。曾任
(18991983)
199、汪道涵
  汪道涵(1915~2005)嘉山县明光镇人。民国22 年(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嘉山中学读初中,后在上海交通、光华大学深造。在校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民国26 年10 月,与其父汪雨湘等亲属投奔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经党组织派遣深入皖东抗日前线。民国28 年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与-、郭述申等一起,为开辟淮南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发展党组织,宣传中共抗日主张等做出了突
(19152005)
200、陈志恺
  陈志恺(1926.11.28-2013.10.19)水利规划水文水资源专家。上海市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现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从事工程水文、暴雨洪水方面的研究。改革开放后,致力于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在水文科研方面,主要完成了“中国暴雨洪水频率计算方法”,“设计洪水和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192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