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任两江总督(4)
爱新觉罗·伊里布
  爱新觉罗·伊里布(1772—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议政大臣巩阿岱六世孙,宗社党首领良弼的祖父,签署∠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早年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以及陕西、山东、云南巡抚,在任上以清廉闻名。道光十三年(1833年),调任云贵总督、协办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二月,调任两江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伊里布被任命
(17721843) 1840-1841
完颜麟庆
  完颜麟庆(1791-1846)清代官员、学者。字伯余,别字振祥,号见亭,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道光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后以河决革职,旋再起,官四品京堂。麟庆生平涉历之事,各为记,记必有图,称《鸿雪因缘记》,又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香室集》。完颜麟庆为金世宗完颜雍的第二十四世孙。麟庆的七世祖达齐哈以军功“从龙入关”,被誉为“金源世胄,铁券家声”。
(17911846) 1840
博罗忒·裕谦
  裕谦(1793—1841),博罗忒氏,原名裕泰,字鲁山、衣谷,号舒亭,清蒙古镶黄旗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礼部主事,湖北荆州、武昌知府,江苏按察使、布政司使兼署巡抚。鸦片战争起,署理两江总督,力主禁烟,在江苏破获烟案数百起。道光二十一年(1841)2月,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至浙督办军务。5月实授两江总督,驰赴镇海,部署防务,遣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守定海。加强镇
(17931841) 1840-1841
牛鉴
  牛鉴(1785——1858年),武威人, 曾任过一个时期小京官,道光十一年(1831年)开始以道府用,此后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署江苏巡抚,不久,升为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授两江总督。当时,英军入侵浙东,危及江苏。牛鉴抵任后,一度曾以“江、浙毗连”为由,奏调防海。道光帝谕其对“江苏各海口,防堵事宜,亟须筹办,务使处处有备,不致临时周章。”①
(17851858) 1841-1842
爱新觉罗·耆英
  爱新觉罗·耆英(1787-1858年)字介春,隶满洲正蓝旗,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嘉庆朝东阁大学士禄康之子。清朝宗室,大臣。耆英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迁理事官,历官内阁学士、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礼部、户部尚书、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后因欺谩之迹,为王大臣论劾,咸丰帝赐自尽。伊里布和耆英,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京条约》签订的中方代表。耆英(qí yīng),以荫生授宗
(17871858) 1842-1844
额勒德特·璧昌
  璧昌[清]字星泉,额尔(一作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由阳武知县累官至两江总督。谥勤襄。工绘事,尝画秋图,赠许乃榖。《八旗画录》
1843、1844-1845、1845-1847
孙宝善
  孙宝善,清朝官员。官至江苏巡抚、两江总督
1843、1844-1845
陆建瀛
  陆建瀛(1792-1853)皇帝教师爷陆建瀛 陆建瀛是沔城人,官至两江总督、云贵总督,作为封疆大吏,显赫一时。但是他最得意的,还是做过几天山东大主考。陆建瀛做大主考时,可谓春风得意,他模仿皇上,搞了一次微服私访。有天碰到一户人家在给母亲做寿,就挤进去看热闹。做客的通常都有点假客套,你推我让,谁都不肯坐上席,陆建瀛不客气,一0坐上去了。大家看是个陌生人,就刁难他,说谁作的诗好,谁就坐上席。陆建瀛接过
(17921853) 1847、1849-1853
李星沅
  李星沅(1797—1851)清朝大臣。湖南湘阴县高坊(今属汨罗县)人。字子湘,号石梧。生于嘉庆二年(1797)。17岁丧父,发奋读书,郡试第一名,补弟子员。嗣入川东道陶澍幕。道光五年(1825)中举。十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河南粮储盐法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四川按察使任内。,镇压哥老会起义。二十二年升陕西巡抚。镇压同、凤一带秘密会党“
(17971851) 1847-1849
爱新觉罗·祥厚
  祥厚(?-1853)清朝将领。爱新觉罗氏。满洲镶红旗人。由四品宗室袭骑都尉世职授銮仪卫整仪尉。曾任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及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1840年英国侵略军来犯奉天复州(今辽平复县)洋面时,和盛京将军耆英带兵驻防海口,有所戒备。1848年升为江宁将军。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自武昌沿东下时,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兼署两江总督。是年3月19日太平军猛攻南京城,率全城文武官兵守城顽抗,次日太平军分别从
(?~1853) 1853
杨文定
  杨文定(?—1856)安徽定远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三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洊升郎中,出为广东惠潮嘉道,累擢江苏巡抚。咸丰三年,文定奏江南兵力柔脆,节经徵调,城内兵单,请济师,命山东兵二千赴援。未至,奉命守江宁,闻陆建瀛兵败,退守镇江。江宁陷,贼分党犯镇江,副都统文艺集兵七百守陆路,文定自率艇船八、舢板十二泊江中,贼至不能御,镇江复陷,退江阴,诏革职逮治,论大辟。六年,减死遣戍军台,寻殁。
(?~1856) 1853
瓜尔佳·怡良
  怡良(?-1867)清朝大臣。瓜尔佳氏,字悦亭。满洲正红旗人。鸦片战争前,曾任广东高州知府、山东盐运使、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1838年2月任广东巡抚。当时正值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他支持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主张积极抵抗英军的进攻,亲临虎门筹措海防事务。1840年11月,琦善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上疏皇帝请准尽撤海防守备,与英国侵略军议和时,他拒绝列衔其中。
(?~1867) 1853-1857
赵德辙
  赵德辙(1812年-1874年),字静山,山西解州(山西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
(18121874) 1857
何桂清
  何桂清(1816年-1862年)清朝大臣。字丛山,号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江苏学政、礼部与吏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职。人物简介1854年任浙江巡抚。1855年,调兵在浙西、皖南抗击太平军,并攻下皖南徽州(今歙县)、休宁、石城(今广阳)。次年,又攻下太平(治今仙源)、祁门、宁国等地。1857年夏,擢升两江总督,驻常州。搜括苏、浙钱粮供给清军江南大营。1858年11月,
(18161862) 1857-1860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求学岳麓书院,师从欧阳厚均。从
(18111872) 1860、1860-1868、1870-1872
徐有壬
  徐有壬(1800-1860)清朝大臣。字钧卿,又作君青。顺天宛平(今北京)人,原籍浙江乌程。道光进士。初任京官,后出任道员。1843年出任四川成绵龙茂道,后任广东盐运使、云南布政使等。1853年任湖南布政使。1855年回原籍。后受命在浙江湖州办理团练,以对抗太平军。1858年升任江苏巡抚,为江南大营筹饷。1860年5月,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乘胜进攻苏州,城破被杀。自幼喜学数学,在数学上有一定建树。
(18001860) 1860
薛焕
  薛焕(1815-1880),字觐堂,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生于四川省叙州府宜宾县黎汤乡(今叙州区赵场街道)古木湾一个书香世家,兴文县籍。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兴文县学中举,历任江苏省金山知县、松江知府、苏州知府、苏松粮储道、上海道、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五口通商大臣、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礼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因“力守海滨以待援师之功”赏头品顶
(18151880) 1860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
(18231901) 1865-1866
马新贻
  马新贻 (1821~1870),字穀山,号燕门。回族。菏泽城东北西马垓村人。他生于官宦之家,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马新贻自幼聪明,13岁能作诗,27岁中进土。先后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1853年(咸丰三年)马新贻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镇压太平军,攻破了太平军占领的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接着又攻占庐州。由于镇压太平军有“功”,被提升为知府,“赐
(18211870) 1868-1870
富察·魁玉
  魁玉(1797~1877),字时若,姓富察氏,湖北满洲镶红旗人,祖辈驻防荆州。魁生于江陵县荆州东城。少时习读诗书,操练武功。稍长,以二品荫生入军,后由镶红旗协领升凉州副都统。生平事迹1853年冬,率部会同曾国藩部在新洲、阳新一带截击太平军,后在湖北办理军务。率军四处镇压农民军,先后收复武汉、沔阳、汉川、黄州、蕲水等10多个州县,赏戴花翎。1855年,太平军曾天养部挺进鄂西,咸丰皇帝诏魁玉署荆州右翼
(17971877) 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