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名人录
石评梅
  石评梅(1902年—1928年9月18日)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系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均视其为掌上明珠。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诗经”。除家教外石评梅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成绩优异。她除酷爱文学外,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民国四大才女 (19021928)
王谦
  王谦,原中顾委委员、山西省委原书记、重庆市委原书记。王谦出生于山西平定县,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太行区第四地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太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山西省委副书记、书记、常务书记,山西省省长等。“文革”期间遭受破孩。1975年后任山西省委-、省革委会主任,山西省政协主席、省军区第一政委,四川省委书记兼四川省重庆市委-等。王谦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1985年增选为中顾委委员,1987年当选为中顾委委员。王谦同志,于2007年7
原中顾委委员 (19172007)
张沛霖
  张沛霖(1917.12.17-2005.9.15),物理冶金学家。平定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早期从事物理冶金方面的工作,在英国钢铁学会会刊上发表过《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铁和铁合金中的扩散》论文。回国后在《金属学报》等刊物发表过相变方面的论文。近30余年来长期从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工作,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在各种类型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方面,以及铀的冶金和加工方面,对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72005)
李用清
  李用清(1829-1898)字澄斋,号菊圃,山西平定州人。晚清名臣。同治四年进士,改庶吉士,出大学士倭仁门,散馆授编修。安贫厉节,日研四子书、朱子小学,旁稽掌故,於物力丰瘠,尤所留意。大婚礼成,加侍读衔。十二年,丁父忧,徒步扶榇返葬。服阕,入都,仍课生徒自给。光绪三年,记名御史。会山西奇荒,巡抚曾国荃、钦差大臣阎敬铭奏调用清襄赈务,骑一驴周历全境,无间寒暑,一仆荷装从。凡灾情轻重、食粮转输要道,悉纪之册。深穷病源,以为晋省罂粟花田弥望无际,必改花田而种五谷,然后生聚有期,元气可复,上 书国荃详论之。国荃疑晋新荒,禁烟效缓,且全国未禁,徙敛怨,说竟不行。赈竣,却保奖。还京,传补御史,引见有日矣。
[] (18291898)
张佩芳
  张佩芳(1732—1793),初名汝芳,字荪圃,亦字公路,号卜山。平定城里人,后迁居大阳泉村。幼孤贫,由其祖父抚养成人。七岁读经,旁及子、史,手不释卷,能过目成诵。乾隆二十年(1756),中举,次年,中进士。历任安徽歙县、合肥县令、寿州、泗州知州。任歙县令期间,兴学宫,建书院,修邑志,筑社仓,析疑狱,恤穷民,惩豪奸,毁淫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当地士绅作“入政颂”予以颂扬。寿州豪强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佩芳到任后,惩治豪强,厘奸剔弊,刁悍横行者皆为慑伏。又重修循理书院,发展教育事业,兴修裕备仓,救济灾民,深受州人拥戴。任泗州知州时,着重治理水害,沿河植树固堤,加强对水闸的管理,解决了泗、濉、淮
[] (17321793)
吕思诚
  吕思诚(1292~1357) 字仲实,山西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人。元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景州蓨县尹,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拜监察御史,历任刑部尚书、中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等职。至元(1335~1340)间任广西廉访佥事,巡察州县政事。土官于元帅仗势欺民,恐事发,命其子暗中重金贿赂,吕不为所动,严惩不贷,民众称快。公务之余,遍游山水,作《桂林八景诗》。著有《两汉通纪》(已佚)、《仲实集》(存1卷)。
[] (12921357)
黄涛
  黄涛(1920~2008),原名黄宏基,平定人。民国26年(1937)9月参加八路军120师,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山西总动员委员会游击四支队政治指导员。民国28年至民国35年,先后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干事、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教育科科长、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辽北保安三旅八团政治处主任。后调任辽宁军区警卫团、独立团、教导团政治处主任,教导总队副政委、东北军大二团四营教导员,中南军政大学直属总队大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处资料科科长、干部教育处处长、新闻处处长等职。1975年任战士出版社副社长,1983年9月任解放军出版社顾问。黄涛从事军队出版工作半个多世纪,始终致力于
(19202008)
赵亨德
  赵亨德(1922~1947),平定城里人。“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游击队。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副连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太行二分区司令部敌工干事、太行二分区侦察队副队长、太行二分区四十二团参谋长等职。民国33年,在太行区召开的群英大会上,荣获一等侦察英雄称号。民国34年,率部在寿阳至芹泉正太铁路段截击日军列车,俘获伪山西政府教育厅顾问铃木川三郎等官员8人,击毙60余人,缴获文件、军需物资100余驮,为此,太行军区为其记大功一次,《新华日报》载文予以报道。民国36年,在解放平定城战役中壮烈捐躯。(《太行明珠·阳泉》有传)。
(19221947)
王谦
  王谦,男,汉族,1917年2月生,山西平定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初中。1936年至1945年,任山西省平定县牺盟会常委,晋冀豫游击纵队第五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三营教导员,中共平定(东)县委书记,中共榆社县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三地委组织部部长,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任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组织部部长。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长治市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太行区委组织部部长。1949年至1954年任中共山西省长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华北
(19172007)
窦瑸
  窦瑸(1715~1802年),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年)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
[] (17151802)
张三谟
  张三谟(1585~1649)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张公文》悼念。
[] (15851649)
窦宾
  窦宾(1715~1802) 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和嘉庆元年(1796),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
[] (17151802)
池必卿
  池必卿(1918 )山西平定上庄村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入党。任平定县抗日游击队队员,党支部委员,和顺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区委书记,平东县委组织部部长,赞皇县委书记,井获中心县委书记,晋东南农救总会主席,太行5分区农会主席,5地委委员,太行2地委宣传部部长,地委副书记,书记,晋中区委宣传部部长,太原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建国后,任榆次地委书记,专员,军分区政委,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大同市坦克发动机厂筹备组组长,太原市委第1书记,山西省委第3副书记。1956-1963年任省委-书记,华北局-书记。1966年8月任北京市委书记.1970年4月任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
(19182007)
孙涛
  孙涛 (1947~)山西平定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太原北郊区区委通讯组干部,太原文化局《并州文化》月刊主编,太原市文联《城市文学》主编,市作协主席。专业作家。山西省作协第四届理事,太原市文联第四届委员,太原市作协主席团第四、五届主席。现任太原市作协名誉主席。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朱衣道人》、《风流恨》、《西部人鬼录》、《重返伊甸园》、《金融家》,龙城三部曲《龙迹》、《龙碑》、《龙蚀》,《天龙盗宝》、《舍利之谜》、《龙族》、《麻雀》,散文集《人生隔夜茶》,随笔集《闲话晋商》,中短篇小说集《不能停止的钟摆》等。
蔡子璧
  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号耕石,平定东关人。幼年好学不倦,长于金石之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翌年庚辰科联捷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循循善诱,启迪后进,培养出数百名学子,故诸生立泽教碑于讲堂,以示颂扬。刑部尚书赵光为其撰墓志铭。著《格言记录》、《伴农书屋杂记》等传世。(《阳泉市志》有传)。
[] (17921874)
王玥
  王玥,女,汉族,1989年6月生,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公交公司调度员。王玥自幼被抱养,3岁时养母去世,6岁时养父重残,16岁时奶奶瘫痪在床。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她以超越常人的勇气扛起生活重担,对养父养母不离不弃,用稚嫩双肩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王玥3岁前,与奶奶和养父母4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谁知,她3岁时,养母因病去世;6岁时,养父又意外被炸,失去双耳、十指,双目也失明了。因无力抚养王玥,养父找来她的亲生父母,要他们将她带走。谁知王玥死活不肯离开,哭着喊着:“我家就在这里,我不走!”于是,在别人家6岁的娃娃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她就和76岁的奶奶共同挑起照顾重残养父的重任。个子还没灶台高,她就踩着
张大楞
  张大楞 生卒年不详,清末平定州姜家沟人。幼年家贫,稍长便到直隶深州染坊充小工谋生。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深州加入义和团。后因债务逼迫,无力偿还,逃归故里平定,在南关真武庙设坛,学拳练棒,组织义和团,入团人数与日俱增,组织发展迅速。光绪二十六年,响应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号召,率领平定义和团赴州北苇泊村焚烧天主教堂,惩罚洋教士。之后,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屈服,义和团遭到-,张大楞被残害致死。(《阳泉市志》有传)。
[]
梁仰云
  梁仰云,1911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河北村人,10岁离家在本县高小读书,15岁到太原考入国民师范,22岁毕业回本县完全小学任教,后为校长,36年参加牺盟会。“七·七”事变后来到临汾,开始了革命的生涯。到临汾后,经八路军临汾办事处介绍,梁仰云进入汾阳军政干校学习。后由临汾牺盟会的梅村(中共临汾中心县委书记)介绍来到了襄陵。当时,襄陵县牺盟特派员纪锦章派他到三区(南辛店)牺盟会工作。两个月后,调到汾城县,37年底担任汾城县农救会秘书。38年7月牺盟会和公道团合为牺公会后,他又担任牺公会秘书,后为公道团长。39年调任县政府一科科长。“十二月事变”后他在汾城坚持了两个多月的艰苦斗争,40年3月
王体
  王体(1914~1990),曾用名贵祥,平定县南庄村人。14岁拜师学艺,从事木工,并长期以此维持生计。民国37年(1948)1月,到阳泉四矿机电科当了木工,并担任生产组长,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八级技工之一。195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技术过硬,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局、市、省劳动模范。196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九届候补中央委员。1970年4月至1977年11月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曾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3年5月至1977年1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其间,担任山西省总工会主任。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阳泉矿务局顾问。(《阳泉市志》有传)
(19141990)
全部平定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