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历史人物介绍2
吴生禅
  20年代末,湖北蕲春、英山、罗田一带闹起了红军,建立了红色根据地。革命的信息穿山越岭,传到太湖县北中区,许多苦大仇深的贫苦青年,秘密地投奔苏区参加共产党,加人工农红军,吴生禅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吴生禅乳名吴的伢,1905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出生于太湖县玉珠乡李恩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吴家九代都是穷苦的农民,家里只有可种七、八升麦子的一块山地,主要靠熬卖板糖、卖工维持生计。生父吴高明,是一位忠厚勤劳的农民,他有两位胞兄:大哥吴高元、二哥吴高留
(19051943)
石明之
  石明之,安徽省太湖县人。一九一四年八月生,一九三八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零年初在无为开城桥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安徽省动委会直属十四团副团长,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青年大队副大队长,新四军江北游击队大队长,新四军津浦路东革0据地淮南行署直属第四区区长,新四军淮南区党委党校整风队副队长,新四军津浦路东革0据地淮南地委江浦县委组织部长,淮南区党委党校副校长。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先后任中共洮安县委书记,中共洮南中心县委副书记、书
(19142001)
贺学涛
  贺学涛(1935.10—1995.8),太湖县徐桥镇人,太湖县文化馆编导、国家二级演员。解放前在小学和私塾读书,解放初期从事一些社会活动及业余演出活动,1954年任县专业剧团副团长,195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兼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7月调县文化馆。为太湖县第三、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省第二届-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1957年、1960年两次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受到省政
(19351995)
赵荣声
  赵荣声(1915—1995.2.17),太湖县城东雷家墩(回龙寺)人,离休前任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民国24年(1935)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接触和接受了马列主义,在《燕大周刊》上撰写了不少宣传进步和抗日的文章,在同学中颇有影响。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在宣传工作中非常活跃,被中共地下外围组织“社联”吸收为盟员,不久担任“社联”书记。民国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宣传委员。后被选为燕大学生会执行委员,任(燕大周刊)总。民国
(19151995)
赵挺
  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太湖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在论文中,他提出了“富兵于农”的观点,并加以有力的阐述,因而获得亚军,轰动一时。六邑联中毕业后,他步行400
(19191995)
甘信元
  甘信元(1903.5.26—1995.1.11),又名善醒,字性源,号慰农,单名陵。太湖县江塘乡甘家沙湾人。民国8年(1919)在太湖读小学时,参加过太湖人民声援五四运动的--。民国12年至15年,在江西南昌豫章中学读书。民国16年8月,在安庆由赵耀华(太湖人,后脱离革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太湖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民国17年2月,中共怀宁县委派他到太湖开展太、宿、望及皖西一带的革命工作。甘信元回太湖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
(19031995)
孟宪勤
  孟宪勤(1931.4.13—1993.10,4),太湖县徐桥镇附近孟家岭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1951年7月毕业于太湖中学,195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至1966年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和青年部副部长。1973年调至上海海运学院,先后任该院校办主任、党委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5月至1984年4月,调到上海市委办公室,派驻华东纺织学院,任该院整党工作组组长。因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受到市
(19311993)
周幸芳
  周幸芳(1926.1—1992.6),太湖县徐桥镇人,徐桥高中高级教师。祖父周熙鸿为当地名医,民国2年(1913)与另两位0董事创办徐桥第一所高等小学——新民高等小学堂。父亲周学模(又名周竟成),终生从教。周幸芳于民国35年(1946)在安庆六邑联中毕业后,先在徐桥明德小学任教,继在安庆《江淮日报》当记者,后在省财政厅第三科任办事员。1949年9月至1952年9月,在县新仓区小学、安民乡小学、白沙中心小学、小池区中心小学任教员、副校长、
(19261992)
甘莲笙
  甘莲笙(1904.5—1993.3.25),太湖县人,华中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图书馆学家。民国20年(1931),甘莲笙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斗争极为复杂,一度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后于民国34年重新入党。民国31年4月,他从上海到淮南根据地工作,历任淮南行署编审、,东南办事处民教科副科长,淮南行署教育出版社社长,淮阴博古图书馆馆长,黄河大队副中队长,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干部学校分队政治指导员,
(19041993)
王启富
  王启富(1924-1990),男,汉族,太湖县人,安徽大学法律系副教授。1950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先后任芜湖市人民法院审判员、安徽省人民-助理秘书,太湖师范、太湖徐桥中学教员,安徽大学法律系讲师、副教授,安徽第四律师事务所律师等。
(19241990)
释大兴
  释大兴(1894—1985),姓朱,字了维,名万全,俗名毛和。太湖县牛镇乡大明村朱家岭人。7岁时被坏人拐带外出,两年后被家人找回。民国7年(1918),随祖父朱汉臣到屯溪莲花塘学佛。不久,南北军阀混战,被召当北伐军某部号兵,历时6年。14年,逃到九华山百岁宫出家,拜常法和尚为师,由其剃度,后在寺内做一些挑水、担粮等杂活。20年,到南京古林万寿寺求授果慧大和尚具足戒,随后参礼五台、峨眉、普陀三大佛山。25年,返回百岁宫,除注重禅净修持外,
(18941985)
赵金海
  赵金海(1915—1985),原籍江苏省吴县,后定居太湖县城。性情孤僻,不爱说话,识字不多。民国15年(1926)11岁时,在上海、湖北等地当童工,后当钳工,在大轮上当过大车工。建国后,应聘来太湖,是当时县内唯一的钳工、电工、内燃机工。1950年,创办徐桥电机米厂,他从武汉购进一台18马力煤气机和一台12kw交流发电机,并负责安装和操作。1954年,县办电机厂,他任该厂副厂长,负责筹建。翌年5月1日,县城首次发电。1959年,县办农机一
(19151985)
朱益堂
  朱益堂(1904—1984),字振江,县南阳河人。民国13年(1924)于皖照中学毕业后,先后到江西南昌医院和山东齐鲁大学学医,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医务处军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安庆六邑联中和省立高级医务职业学校(安庆卫校前身)教员。建国后,任安庆卫校校长、安庆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农工民主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科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卫校校长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才。任副市长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19041984)
王新华
  王新华(1918—1983),女,小名新花,又名杏花,太湖县北中区玉珠畈王家老屋人。民国30年(1941)参加革命,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历任区医院护士、党小组长、干部干事,建国后历任副乡长、区(社)妇联主任、县政协委员。民国31年(1942)在鄂皖边区大队部后方医院任护士时,部队在蕲春县曹家河与日军作战,她和医院工作人员一道到前线抢救伤员,将80多名伤员(内有连长2人)转移到后方,安排在农民家里,日夜为伤员做饭、洗衣、扎伤口,甚
(19181983)
方济宽
  方济宽中将(1902—1965),字驾鳌,名承祖,又名金福,太湖县人,为抗日爱国将领。方济宽出身于佃农之家,家境贫寒,少年时私塾辍学即外出谋生。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于黄埔第五期。方济宽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陆军部兵站总监部科长,第十七军政治部秘书,第二师(师长郑洞国)政训处处长,五十二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方济宽参加绥远抗日义勇军,开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平汉铁路保定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
(19021965)
余泮文
  余泮文(1903—1980),太湖县辛家冲人,晚年定居县城。年轻时,做过13年长工,在家种过3年田。民国18年(1929)参加工农红军,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4年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经受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曾5次负伤,解放后两肺及腰部尚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是一等残废军人。1950年退休回原籍太湖,继续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先后16次受到省、地、县委的表扬和奖励,1959年《太湖日报
(19031980)
马兰
  马兰(1962~)太湖县城关镇人,原籍寿县小甸乡。1980 年于安徽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83 起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中国剧协理事、安徽剧协副主席、省黄梅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文艺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 年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七五建功者”称号,记二等功。1989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92 年被批准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在《无事
叶盛兰
  叶盛兰(1914~1978)太湖人。原名端章,生于北京。12 岁入北京富连成社学青衣、武旦,后专习小生。得名师授艺,并与于连泉等合作演出。1951 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中国京剧院前身),赴西欧各国访问演出。曾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京剧一团团长、北京京剧联合会副主席。表演声情并茂、文武兼备,有“活周瑜”之称,创造“叶派”小生艺术。擅长剧目有《群英会》、《吕布》、《辕门射戟》、《赤壁之战》、《西厢记》、《白蛇传》、《罗
(19141978)
叶春善
  叶春善(1876~1935),字鑑贞,道号仲利,太湖县人。其父叶中定是戏剧著名净脚,时人称之谓“活孟德”。叶春善7 岁时丧父,是年入小荣椿科班坐科学艺,与杨小楼、程继先、郭春山、郭际湘(水仙花)等为师兄弟,得到杨隆寿、姚增禄、范福泰等名师传授,故文武昆乱、生旦净丑,无一不精。出科后历搭四喜、福寿等班,唱二路老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叶春善等人受富绅牛子厚之约,去吉林演戏,途中因受风寒嗓哑失音,无法登台演唱。牛子厚为人好义,见
(18761935)
马大浦
  马大浦(1904~1992),曾名马述之,中国著名的林学家和林业教育家,中-员,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马大浦祖籍太湖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11 月6 日生于福建省浦城县。小时先在太湖小池小学读书,后到南京江宁小学就读。民国16 年(1927 年)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林科。民国19 年转入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师承李寅恭、张秋海等教授。民国21 年2 月毕业,被当时兼任江苏省教育林总场(今
(1904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