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历史人物介绍2
冯锡仁
  冯锡仁(1845~1911),字伯育,号莘垞,一都(今柳林汊乡)人。清同治八年(1869)入县学,后就读于岳麓书院。光绪二年(1876)中举人,次年进士及第,授兵部给事中,加三品官衔。光绪十三年(1887),冯锡仁回县治母丧。目睹县内里正包征钱粮,巧立名目,向农户增派附加和杂费,中饱私囊,积弊甚重。为此,他造访辰州知府和沅陵知县,约集绅士商议,废除里正包征制,拟定钱粮征收新章程,章程规定县衙在城乡布点设柜,所征钱粮,由农户自行赴柜缴纳,
[] (18451911)
王天曙
  王天曙(1866~1900),字翼之,沅陵县十二都(今白田乡)人。家殷实,少年倜傥不羁,好抱不平,年长更富才气,通金石之学。光绪年间举贡生,后被举为候选训导。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王天曙在武汉结识林圭,倾谈时事,同感清廷腐败。不久,二人约游上海,巧遇秦力山、唐才常等忧国忧民志士。是年夏,唐才常、林圭等在汉口组建自立军,密谋起事反清,苦于经费拮据,天曙返湘变卖家产,得金数千,慨然相助。不意事机泄密,8月22日,汉口自立军总机关被清军
[] (18661900)
李家典
  李家典(18O5~1892),生于清嘉庆十年,八都(今清水坪苗族乡)人,苗族,略识文字,为人厚道,乐于助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久旱,草塘溪水不能灌溉两岸高田,禾苗枯槁。家典见状,倡议在姚家湾筑坝,堵蓄草塘溪水,引灌田家寨、桐木坪、龙池坪苗寨溪岸田亩。经三寨苗民赞许议定,按受益田亩均摊工程费用,公推李家典领导,于当年冬季破土动工。历时三个冬春,凿岩取石筑成一座乱石砌体坝,坝高6米,坝顶长33.3米,开引水渠2公里,灌田250亩。竣
[] (18051892)
张世准
  张世准(1823~1891),字叔平,号二酉山人。祖籍沅陵县城,出生永绥。世准自幼好学,尤爱书画,初从学于父,后得力于书法家刘庸指点,造诣颇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任刑部员外郎,仍常习书作画,以山水、人物为多。后弃官从艺,遍游川黔名山大川。清光绪七年(1881)回到沅陵,建舍于县城北门,题名“鹤鸣山庄”。张世准性刚直,藐视权贵,不登官宦之门,富豪以重金聘他作画,概遭拒绝。晚年,靠卖画为生,得钱便沽酒狂饮,腹空则闭门击鼓,朗读
[] (18231891)
相单程
  相单程(?~49)相单程,沅陵人。东汉建武年间,公推为五溪大帅。建武二十三年(47),相单程率领当地壮勇数万起事,夺关据县,镡城(今黔阳一带)、迁陵(今保靖一带)、沅陵(今麻阳、泸溪、吉首、古丈等地)、辰阳(今辰溪、溆浦)诸县黎民闻风响应。光武帝闻奏,派威武将军刘尚,带领南郡、长沙、武陵诸郡兵丁万余镇压。相知刘军粮少,不明地形道路,只屯聚守险,不与接战,刘军粮尽回师时,相军沿途截击,悉没尚军。建武二十四年,相挥师攻下临沅(今常德境),光
[] (?~49)
石谋军
  石谋军,男,苗族,1968年2月生,湖南沅陵人,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农业推广硕士。1987.09--1991.07湖南农学院职业技术师范部作物专业学习1991.07--1991.09湖南农学院教务处工作1991.09--1997.03湖南省教委职教研究中心、职教处工作1997.03--1997.04湖南省教委职教处主任科员1997.04--2000.07湖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正科级研究员2000
修正扬
  修正扬(1975·3—)当代苗族实力派作家。原名陈波,湖南怀化市沅陵县人。1993年于沅陵县第四中学高中肄业。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同年中篇小说《花木兰》发表于《人民文学》2006年第5期;中篇小说《黑色的羽毛》发表于《人民文学》2007年第4期,被《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转载,同年被选送到毛泽东文学院学习(第六期);短篇小说《恐怖事件》被《民族文学》杂志2008年第4期作为“青年佳作”推出;短篇小说《乐
苗族实力派作家
邓华凤
  邓华凤(1963—)中国杰出的杂交水稻科学家。苗族,湖南沅陵县人。现为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部部长、研究员兼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于湖南安江农业学校毕业留校;1987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安农S-1,为湖南省新增稻谷21.125亿公斤,新增产值25.35亿元。1998年10月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后到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农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
中国杰出的杂交水稻科学家
金山
  金山(1911—1982),原名赵默,字缄可,祖籍湖南沅陵,随父辈迁居江苏吴县(今苏州)。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调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并领导光光剧社、曦升剧社、淞声剧社(又名蓝衣剧社)、无名剧人协会等进步戏剧团体。1935年起,先后和章泯、王莹等创办和参加了东方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四十年代剧社,开始重视表演艺术、导演艺术的理论与技巧研究,参加演出和主演的话剧与电影有《娜拉》、《钦差大臣》、《生死恋》、《赛金花》、《夜
(19111982)
张叙丞
  张叙丞(1892-1935),又名鉴暄,湖南省沅陵县张家坪乡肖家冲人。蒋介石亲自署名追悼的沅陵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民国五年(1916),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律系,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曾撰写《天津学生告全世界人民书》,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呼吁中华民族团结救国。1920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湖南省参议员、省司法司长等职。1926年,任南京革命军编遣委员会秘书。1932年,任浙江省建设厅主
(18921935)
刘光发
  刘光发(1974-1995)男,1974年1月23日生。生前为沅陵县落坪乡代课教师。1995年6月21日,落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在抢险中,刘光发英勇献身。湖南省政府、团省做出决定,追认刘光发为“革命烈士”、“优秀共青团员”。
(19741995)
杨勇
  杨勇(1989-2012)男,23岁,湖南沅陵人,生前为沅陵县消防大队合同制消防员。2012年10月6日,常吉高速官庄段发生油罐车0,杨勇在扑救中壮烈牺牲。2012年10月8日,杨勇被公安部批准为烈士,并被湖南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
革命烈士 (19892012)
李明贵
  李明贵(1962-1995)沅陵县大合坪乡人。1980年1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党,在湖南省武警总队服役期间任班长,先后4次受到部队嘉奖。1985年10月退伍回乡。1986年12月,李明贵被招聘到大合坪乡任青年干部。1995年6月21日,落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在抢险中,李明贵英勇献身。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做出决定,追认李明贵为“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并授予“模范专职武装干部”荣誉称号。
(19621995)
李春森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作,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如他扮演《白罗衫
中国汉剧演员 (18811960)
刘运凡
  刘运凡(沅陵山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运凡,男,苗族,中共党员,家住沅陵县凉水井镇洞溪村,现任洞溪村党支部书记。刘运凡,1953年10月出生在沅陵洞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参加生产劳动,加入到了大集体生产队伍中,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农耕生活。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山里人在生产劳动休闲之余最喜爱唱的山歌。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喜欢上山歌,从此也开始跟大人学唱。我
沅陵山歌传承人
张吉斌
  张吉斌(沅陵传统龙舟赛)“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吉斌,男,生于1973年12月,汉族,初中文化,本县沅陵镇凤凰山居委会高洲村人。生长在沅水河畔,听惯了沅水河边五月龙船的锣鼓声,从小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对龙船有着特殊的嗜好。听着前辈们讨论的龙船经就着迷,对神秘而又独具地方浓郁习俗的龙船十分好奇,常常缠着大人讲龙船的故事,尤其在技艺方面得到了老龙船人牛官室的真传。从成年开始,就手握划桨和乡亲们一起一次次在沅江中拼杀,有胜利的
沅陵传统龙舟赛传承人
姜盛文
  姜盛文(沅陵传统龙舟赛)“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姜盛文,男,生于1946年7月,汉族,中专文化程度,本县渔家巷人,县建筑公司退休职工。从小喜欢龙舟,自己从看龙舟、听他人谈龙舟到学划龙舟,体验龙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再到掌握龙舟竞技的基本要领和传统龙舟的民俗船经。他所在的黑船曾大胜夺冠的立新队,本人也曾代表立新队参加了两次比赛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代表湘中供电局参加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邀请为乌宿代表队顾问,使
沅陵传统龙舟赛传承人
黄休香
  黄休香(沅陵山歌 )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黄休香,女,生于1964年8月1日,土家族人,初中文化程度,沅陵县明溪口镇卢家村村孟家村组人,现居住沅陵镇龙兴居委会西二中巷402号。从事个体经营,从小喜爱山歌,擅长唱山歌、民间小调。尤以唱“落阳腔”和“高山腔”为最。沅陵是个多民族的集居地区,杂居着25个少数民族。由于迁涉历史变故,自然环境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语言传递等方面因素,受楚黔文化与江河文明的影响,使得山歌异
沅陵山歌传承人
李福国
  李福国(辰州傩戏)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福国(法名李福显),男,生于1963年,小时学唱汉戏,后从师学习傩戏,1998年9月和妻聂满娥在沅湘傩戏文化学术研究会上,为7个国家127位专家学者演出傩戏《姜女下池》,很受参会代表欢迎,此后,夫妻俩名声大振,是桃源、大庸、沅陵三县演唱傩戏的佼佼者,多次参加省地电视台拍片演出.两个女儿,一个女婿及其内兄都是傩文化追随者,群众称之“傩戏一家班,技艺压三县”。系辰州傩河南教派
刘作孚
  刘作孚,原名清树,字忠本,号谷成,1911年1月25日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太常乡困草坪村。1929年春,刘作孚考取湖南省第八联合中学。就在这年夏天,他家里的房屋被土匪烧光了。社会的动荡,生活的困窘,迫使他发奋求学,以期有所建树。1932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平民国学院免费生。在校期间,他积极抗日救亡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31日,北平各校师生为追悼在去年一二九运动中牺牲的郭清,抬棺上街-。刘作孚以北平《世界新闻社》记者身份采访
(191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