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名人录
左权
  左 权(1905-1942)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军事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5年3月出生于醴陵县新阳乡一个贫苦农家。中毕业后投身国民革命。1924年春,进入广州元帅府军政部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校教导团,先后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和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同年11月赴苏,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闽西分校)教育长、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常委、红十二军军长、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率部攻克龙岩城、天宝山
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9051942)
陈明仁
  陈明仁(1903-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五十五军军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3年4月7日出生于醴陵县洪源乡洪源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夏考入广州军政部讲武学校,不久即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毕业后到国民党部队任职24年,由见习排长升为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1949年8月率部起义,“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革命”。此后,率部在广西剿匪、清匪反霸,在广东湛江海防布防、守卫祖国南大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作出了贡献。1924年春,他冲破家庭的阻挠,奔赴广州入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第一队学习,9月转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队。1
中国著名将领、军事家 (19031974)
蔡申熙
  蔡申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参谋长,红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彭杨军校校长、第25军军长等职。其革命生涯虽短暂但轰轰烈烈,成为了革命事业中永恒的丰碑。1906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 1920年入县立中学读书,积极参加进步-。 1924年春春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团长。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19061932)
程潜
  程潜(1882-1968)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字颂云,1882年3月31日出生于醴陵县官庄乡长连冲一户耕读之家。16岁考取秀才。1899年入长沙城南书院,次年考取岳麓书院正课生。因愤于国事日弱,内忧外患,萌发救国救民思想,于1903年弃文习武,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师4年8月保送赴日,先后就读日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第六期。在民族危机日重情形下,追随孙中山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于1905年8月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12月受同盟会东京本部委派回国,任同盟会长江上游联络员并赴四川训练新军。1910年冬任四川陆军第十七镇正参谋官
岳麓书院 (18821968)
丁度
  丁度(990—1053)的先祖是恩州清河人。后被契丹攻陷,徙居开封。父逢吉,从医为生,喜好藏书,与有学问的人交往。丁度好读《尚书》,曾写《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1012前后),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州通判,直集贤院。丁度曾-言六事:主要有增讲读官;增谏官;选河北、河东役兵补禁军等。章献太后认为很对。丁度又献《王凤论》于章献太后,用以告戒外戚。又任京西转运使、知制诰,迁翰林学士,纠察在京刑狱。刘平、石元孙战败,皇上派使臣询问丁度御边之策。丁度奏说:“今士气沮丧,若再追杀到敌人腹地,还要运送粮草到千里之外,用士兵的性命去追求一时的痛快,并非良策。天宝年间(742~756),唐朝都城长安距
[] (9901053)
宋时轮
  宋时轮(1907—1991)中共中央顾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事科学院院长。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7年9月出生于醴陵县枫林市乡一户贫苦农家。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任萍醴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从1930年起,历任莲花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湘赣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红三十五军参谋长、独立第三师师长、红二十一军参谋长兼第六十一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冬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作战科科长、红三十军、二十八军军长,率部参加了东征阎锡山和西讨马鸿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071991)
李立三
  李立三(1899-19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原名李隆郅,1899年11月18日出生于醴陵县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先后就读醴陵渌江中学、长沙长郡中学和广益中学。经罗章龙介绍,响应“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与毛泽东会见。中学毕业后入程潜护-中当兵。1919年9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1921年春,同赵世炎、陈公培、刘伯坚等酝酿建立共产主义同盟,组织劳动学会和勤工俭学学会,成立华工组合书记部,为华工谋福利。同年10月,参与领导留法学生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12月中旬,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首倡者 (18991967)
何键
   何键(1887—1956) 国民党军上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湖南省政府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7年3月生于醴陵县茶山岭乡。1906年考入长沙岳麓山崇古学堂,三年后改入湖南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相继入湖南将校养成所、武昌第三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任湘军暂编第一师第一旅排长。1918年3月回醴陵收缴溃兵散枪,组织游击队,参与对张敬尧北军的作战,被湘军总司令程潜委任为游击队司令员。1919年夏湘军内讧,谭延闓继任湘军总司令,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团长唐生智将其所率领的部队改编为骑兵营,他任营长,后来升任骑兵团团长、第九旅旅长。1
(18871956)
杨大异
  杨大异 南宋大理寺丞。南宋醴陵人。字同伯,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先世原籍弘农,避中原丧乱南迁,遂定居醴陵县。大异早岁,从胡宏受学。登第后,初授衡阳主簿,改龙泉尉。时提刑司赵某,贪财聚敛,曾囤米两万石,引起米价高涨,民皆怨愤。大异即将和籴米按原价出售,以平民愤。赵某怒,罗织上奏,大异被调为安远尉。安远峒民不堪压迫,常聚众-,官兵多次进攻,未能获胜。大异轻车简从,直入起义地带,会见峒民首领,示以恩信,事得平息。以功迁吉州户曹,改广西经干;复除四川制置司参议官。理宗嘉熙三年(1239),北兵偷袭成都,大异时任西川制置使参议官,协助制置丁黻拒战。兵败,丁黻战死,大异身被数创,倒地而绝,全
[]
郭鹏
  郭鹏(1906——197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6年出生于醴陵县黄赖嘴镇一个贫苦家庭。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所在的红十六军第九师转战湘鄂赣苏区,在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由班长递升为营长。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参加了创建湘鄂川黔革0据地的斗争,战绩卓著,先后晋升为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团团长、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长。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在云南镇雄县境奎乡,奉命率六师急行军50里,赶到六甲阻击从湖南一直追击红军的樊松甫纵队,多次打退敌军的疯狂猛扑,保证了全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19061977)
李畋
  李畋(621—?),原名李世宗,避唐太宗讳改名李畋。唐武德四年(621)生于醴陵市麻石镇上。相传通过科举考试在京为官,因得罪权贵后被贬回乡。当时的麻石属于南蛮之地,古木参天,瘴气弥漫。山中有一种叫做山魈(又称为年兽)的怪物,经常出来糟蹋粮食,造成群众恐慌。聪慧的李畋偶尔发现火中燃烧的竹子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正好可以吓跑山魈。李畋又寻思在竹筒中装上火药,响声会更大,终于发明了最初的爆竹。鞭炮燃放时,释放出浓烈的硫磺香味,还有驱散瘴气的作用,大大缓解了南方地区瘟疫的发生。当年正是唐太宗平定天下的时节,因为无意之中失信,帮助臣相魏征在梦里宰杀了违犯天条的泾河龙王。泾河龙王变成厉鬼扰得唐太宗无法安睡。于
[] 爆竹祖师 (621~?)
李谦
  李谦(1900-1931) 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 又名李隆光,1900年出生于醴陵县城北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7岁入学,12岁高小毕业。在县立中学读书时,与蔡申熙、左权、张际春等同学一起,受到进步思想熏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全国掀起-运动, 醴陵县城成立了湖南外交后援会醴陵分会,他与蔡申熙等进步同学去阳三石火车站查禁日货。同年秋天,与左权、蔡申熙等30多名同学成立社会问题研究社,主办《前进》周刊,-讨论社会问题,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列主义。1924年1月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堂,9月初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经蒋先云等介绍,加入青年军
(19001931)
傅正模
  傅正模(1904—1968),字镜磨,1904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人。民国13年(1924)6月,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8年,时任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师长傅正模带领部队,与日本侵略军正面作战,转战于河南、湖北,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忻口保卫战、随枣会战和襄樊、沙宜等战役。傅正模,字镜磨,号汉卿,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乡班冲。傅正模少青年时期处在国家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宰割、军阀纷争割据、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这一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1923年夏,傅正模高中毕业回乡探亲,期间,欣闻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长程潜创办的湘军讲武堂正招收有志青年学习军事, 即与同乡学友李默庵、
(19041968)
袁昌英
  袁昌英(1894~1973),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八步桥人,女;1916、1926年两度出国,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教授;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戏剧有《孔雀东南飞》、《活诗人》等,散文有《巴黎的一夜》、《琳梦湖上》等,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等被选入高中课本;出版《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等著作;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加入民盟;次年划为右派,后又被判-,交街道监督劳动,75岁时被遣送回醴陵乡下,三年后去世;1979年获平反昭雪。上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评定职称时,武汉大学的袁昌英和夫君杨端六都被定为“四
(18941973)
黎澍
  黎澍 (1912-1988)中国社科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学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12年生于醴陵县茶山岭乡。1935年,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书,参加了一二九爱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创办抗日刊物《火线下》。后在长沙筹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任总。1940年,受组织委派,先后在桂林、香港任国新通讯社经理。1943年,任成都《华西日报》主笔,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反对国民党的--,唤起民众一致抗日。194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文萃》周刊,参与领导反饥饿、反破孩、反内战-,团结一批文化界人士技人-,
(19121988)
王芃生
   王芃生(1893-1946)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日本问题研究专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市)人,1893年1月17日出生于醴陵县北乡七里山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就读醴陵县立高等小学、湖南瓷业学堂。1910年考入长沙湖南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参加过长沙新军起义。1912年2月入陆军军需学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因对日本发生浓厚兴趣,改习日文,阅读有关日本情况的图书史料,开始研究日本问题。 1916年至1921年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陆军经理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1921年秋,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18931946)
吴猎
  吴猎(1142~1213)字德夫,号畏斋,北乡擂鼓桥人。23岁入岳麓书院,师事张式,继受教于朱熹。吴猎为湖湘学派巨子,政治上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并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学术上重视经世致用。提倡务实,身体力行。并敢于直言陈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赐同进士出身。张式经略广西,辟为静江府教授。旋知无锡县。经陈傅良奏荐,召试守正字。绍熙五年(1194)十月,宁宗即位,相继迁校书郎、监察御史。韩宅胄专权,罢朱熹等官职。吴猎上 书请留朱熹,谏宁宗不要随意罢免大臣、言官,并请以张浚配享阜陵。因所议不合韩意,出为江西转运判官,不久即遭罢免。嘉泰三年(1203),起用吴猎为广西转运判官。开禧元年(1
[] 岳麓书院 (11421213)
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同盟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志士。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早年就读渌江书院,学习训诂、考据。1903年考入长沙明德学堂第一期速成师范班。受教师黄兴、周震鳞等思想影响,加入革命团体“大成会”、“华兴会”。1904年10月参与筹划长沙起义失败后,回到醴陵,倡办渌江中学。1905年夏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法学。因参与反对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的斗争,毅然回到国内,以示抗议。1906年2月,与姚宏业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接纳归国留学生。不久回湘,主持渌江中学校务,暗中则与洪江会首领龚春台等联络,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
同盟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志士 (18831913)
张子意
  张子意(1904-1981)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委常委。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4年9月出生于自醴陵县石亭镇一个贫寒农家。1917年入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回乡任教。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农-动,当选为农民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后,参加10万工农武装攻打长沙战斗,任醴陵农军第一路指挥。1927年9月参加醴陵秋收-,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北二区区委书记。醴陵工农革命军第一团成立后,任副团长。1928年春,两次参加醒陵年关-,后转战湘西,任中共益阳县委书记、中共湘西特委特派员。1931年冬,进入湘赣革0据地,先后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白区工作部长和
(19041981)
全部醴陵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