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名人录
卢廷兰
   卢廷兰(生卒年不详),字芳谷。淮安府桃源县(今泗阳县)人。廪膳生。明纺织工艺改革家。自幼善于思考,对民间铁木工具造作、纺织工艺,莫不留心。某年应金陵(今南京市)乡试,课余参观织坊,见10人操一台织机织花,于是笑着对机工说:“君等如是操纵,无乃太拙乎?”机工听他议论,莫不吃惊,于是当即向他请教。他就根据自己平素设计,为他们改进织花工艺。他还按照所织花纹,编出歌词,让机工边操作边歌唱,既便于熟练掌握技术,又愉快身心。这样,以一个人的10指,取代10个人的繁重劳动,所织布匹并不减少,所提花纹巧夺天工。因此,卢廷兰之名不胫而走。自此以后,苏杭等地织花机工都争相延聘,请其作技术指导,改革工艺。后卢
[]
张相文
  张相文(1867-1933),字蔚西,号纯谷,江苏省淮安府桃源县(今泗阳县)城厢南园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清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867年2月3日)生。幼时家贫,9岁方入学读私塾。青年时,博览史书,后应科举,曾中乡试。22岁开始设馆教书。光绪二十年(1894),在家乡淮滨书院教书,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自购中国地图,向学生讲解战况。从此开始关心地理,引起研究地理的兴趣。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上海南洋公学讲授中国地理。期间,与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进步人士结为挚友,加入同盟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将地理学讲稿加以整理,编著成《初等地理教科书》、《中等地理教科书》两本
(18671933)
洪家德
  洪家德同志生平(1929-199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军优秀政治工作者、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洪家德同志,因病于1993年9月10曰0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洪家德同志1929年10月出生于泗阳县一个贫农家庭,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6月入伍,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后期,洪家德同志在革命斗争条件仍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投身革命,任江苏省泗阳县工商管理局稽征员。解放战争时期,洪家德同志历任华东军区兵站部山东临邑分站政工员、,华东十三纵一○九师一一一团四连代理指导员、陆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三团政治处干事等职。先后参加了涟水保卫战、鲁南大会战、孟良崮战役、上海
(19291993)
韩恢
  韩恢(1887-1922年),字复炎,江苏泗阳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参加过广州黄花岗战役,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1年,韩恢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22年10月28日,韩恢外出观剧时,被北洋军阀的特务诱捕,押往南京。11月1日,在南京小营就义,年仅35岁。1923年,孙中山追赠韩恢为陆军上将。据了解,韩恢烈士牺牲时,幼子韩定国刚6岁。韩定国老先生已经于1987年因病去世,他的四子一女,都在大厂工作生活。
(18871922)
孙家正
  孙家正,男,汉族,1944年3月生,江苏泗阳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个人履历1963—196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68—1971年江苏省六合县农村“五七”干校劳动1971—1975年江苏省六合县樊集公社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六合县革委会办事组副组长,共青团六合县委书记,马鞍公社党委书记1975—1978年江苏省六合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78—1983年共青团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书记1983—1984年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党委书记(其间:
胡刚
  胡刚,男,汉族,1961年4月生,江苏泗阳人。1987年9月加入民盟。1992年6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1978.09——1983.08,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1983.08——1984.08,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心医院内科医师、人民医院外科医师;1984.08——1987.07,江苏省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07——1993.01,江苏省徐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讲师(其间:1988.12—1992.07,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01——1995.08,江苏省徐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19
王光夏
  王光夏(1904~1943),原名殿华。泗阳县穿城乡人。幼年随父客居川沙县横沙乡。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在朝阳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历任国民党泗阳县党部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中校参谋,赣榆县-局长、山西省政府视察、泗阳县警察大队长,江西绥靖公署和西安行营军法官。民国27年2月任泗阳县长。民国29年3月,任第七区(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江苏省常备第七旅旅长,江苏省保安第三纵队司令。王光夏任县长期间,奉命禁烟肃毒,成立禁烟委员会,执法较严。在整顿社会治安方面,也有明显成效。民国28年,日军侵占泗阳,他曾多次率常备团抗击日军。在日军侵华战争初期,王
(19041943)
张星烺
  张星烺(1888-1951),字亮尘,江苏泗阳人。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尤以研究中西交通史名世。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出身书香之家。其父张相文(1867-1933)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张星烺幼年好学,10岁时,已读完“四书”,并读《左传》、《薛福成集》等,每天坚持写日记。光绪二十五年(1899)1月,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留学班。后又考取天津北洋大学,学习理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洋大学堂毕业,旋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哈佛大学化学系。宣统元年(1909),哈佛大学毕业,转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生理化学,是中国最早的生理化学留学生。民国元年(1912),辍学回国。供职于汉阳兵工厂
(18881951)
刘家栋
  刘家栋(1910~1949年)刘家栋,江苏泗阳人。民国18年考人租界工部局当巡捕。工余常阅读进步书刊,十分崇敬鲁迅,在鲁迅出殡时,曾冒着危险,沿途保护送葬队伍。上海沦陷期间,新四军干部杨干来上海采购物资,被日伪发觉,刘家栋以警察身份为之掩护解脱。以后杨再次来沪采购时,刘还帮助将物资运往根据地。民国34年1月,刘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坚持在普陀路警察分局从事地下工作。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上海警委从电台收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后,立即油印2000多份。钱凤岐、刘家栋等接受分寄任务,迅速将布告附上警告信,寄到警官和特务分子家中,敦促他们认清形势,起义反正,立功赎罪,争取宽大处理,在警察局内部
(19101949)
韩德勤
  韩德勤(1892年10月8日-1988年8月15日),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陆军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后随顾的升迁不断晋升。抗战期间任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策应武汉会战、参加冬季攻势等,又与进入其防区的新四军发生多次冲突。1949年1月任南京政府-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时年3月退往台北。曾任“-”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人物生平1909年被县里
(18921988)
江儒田
  江儒田(1906~1991年)江苏省泗阳县人,出生贫农家庭。民国元年(1912年)家乡水灾,逃荒来吴世,靠检垃圾为生,九岁进华丰纱厂做童工。民国13年,入贫民夜校读书,开始接受党的启蒙教育。民国14年“五卅”运动中,江儒田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参加顾正红烈士追悼会,并与工人、学生一起,徒步去南京路参加--。民国15年3月,江儒田由白桂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次年2月,又领导永安二、四厂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工友的掩护下,摆脱反动-的追捕,由组织上调到上海市总工会工作。同年3月,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江儒田担任市总工会吴淞地区联络员
(19061991)
赵得臣
  赵得臣(1872~1944),原名揖泉。祖籍泗阳,因水灾落户扬州西乡七里甸赵家庙,是扬州中医经方派创始人。幼年丧父,随母陈氏进扬州城,14岁从东关名医朱素臣学医,18岁悬壶旧城仓巷。其时扬州西医甚少,疔、疽、痈等外症难得医治,赵得臣大胆进行手术治疗,故人称赵氏中医内外方脉。由于他替人医病处方灵巧,医理贴切,且获愈者众多,百姓称颂道:“扬州出了个少年神医,有华佗刮骨疗毒之功术。”盐商大贾相继求诊,赠送匾额。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扬州北河下吴道台器重,收为拜帖门生,嗣后经吴介绍赴徐州为段祺瑞医治水肿。治愈后,段设宴致谢,赠送银两、对联,派大轿,由骑兵护送回扬,从此声誉大振,慕名求医者接踵而
(18721944)
王预
  王预(1886~1943),原名增久,字立三。祖居泗阳县洋河镇,后随父王聿望迁居县城(今城厢)。数理学博士。幼年入私塾读书,聪颖过人,自学物理、数学等科,成绩优异。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生,去美国留学7年,在康乃尔和哥伦比亚等著名大学读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专修理、农两科,尤以物理、数学擅长。他刻苦钻研实用科学,曾发明袖珍加法机、数学器、约算尺、计算规、对数板、测量器、新算盘、电光盒、简易时辰计等20余种,获专利权15年。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对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很为赞赏,与之交往甚密。同学胡适对他也有较高评价。民国6年(1917年),王预学成回国,到上海想开办工
(18861943)
魏其虎
  魏其虎(1914~1947),泗阳县李口乡魏庄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淮泗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他被任命为县第二完小校长。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淮泗县文教科督学。民国31年初,调任吴集区区长。上任当天,被敌人当成农民,抓去筑碉堡。他乘机详细侦察敌人内部情况和火力部署,当晚带领区队,连夜一举把敌据点摧垮。同年夏,淮阴、码头、陈集据点的日伪军一齐下乡抢粮,他把区队分成几个战斗小分队,留一部分人掩护群众藏粮、转移,自己带一部分人奔袭码头、陈集的敌人巢穴。他们东打几枪,西放几枪,弄得敌人晕头转向,抢粮敌人不得不龟缩据点。民国33年初,他调任吴集区委书记;7月,又任淮泗县副县长。民国
(19141947)
李守维
  李守维(1901~1940),字新甫。泗阳县仓集镇李楼人。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南京工业专科学校职工科,即去上海法租界大隆机器厂当车工。不久,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六七年间,历任陆军排、连、营、团长等职。民国16年5月,李守维任营长,随北伐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顾祝同,参谋长韩德勤)北伐,从苏北退回到南京附近。时蒋介石已叛变革命,他便立即向右转。他在第五十二师任补充团中校副团长时,因进犯江西苏区,被红军反击团围歼惨败。顾祝同任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省保安处处长时,他通过顾、韩关系调任江苏省保安第一团上校团长。民国22年春,升任江苏省保安处少将
(19011940)
陶懋立
  陶懋立(1870~1934),字卓如。泗阳县城厢陶庄人。他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上海,充文明书局编纂员,编有《世界读本》,风行一时。光绪三十年,与张相文创立桃源县教育会,为泗阳第一个教育研究团体。次年,与王聿望创办公立集义学堂(后改为第一区第一国民学校,为泗阳县最早的一所公立小学),亲自任课,不取报酬。光绪三十二年,任淮阴江北师范学堂地理教员。宣统元年(1909年),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堂地理教员,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与张相文、白雅雨等在天津创办中国地学会,并继白雅雨之后,长期担任地学会部长,出版《地学杂志》月刊。所著《中国地图学》,颇受地图学界的重视。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张相文与
(18701934)
朱笈
  朱笈(1512~1574),字懋学,号龙岗。明正德七年(1512年)生,淮安府桃源县境(今泗阳县境)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官南京户部主事,北户部员外郎。与同榜进士杨继盛意气相许,对当时政治弊端甚感忧愤。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触忤下狱。旧友畏严嵩权势,皆不敢接近,独朱笈常派人入狱慰问并馈赠物品。因此为当道所忌,迁口北道佥事。朱笈到任后,处理诉讼,选拔人才,惩治违法官吏,皆能秉公执法,不避权贵。事闻于朝廷,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迁大同巡抚。当时俺达屡犯边境,朱笈防御有方,迭奏战功。又整肃吏治,振立纲纪,抑制豪强,不到三月,百废改观。时严嵩当权,因杨继盛案挟嫌报复,暗使勘官罗织罪名,将朱笈谪
(15121574)
刘家魁
  刘家魁 (1953~)江苏泗阳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1974年入伍,转业后历任吉林市文联短篇小说、副主任,吉林省作协聘任作家,江苏宿迁市文联《楚苑》主编。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诗集《受伤的蝴蝶》、《风中的森林》、《刘家魁诗选》、《刘家魁叙事诗选》等。叙事诗《一个英雄和三个败类》获吉林省第三届文学奖诗歌奖,抒情长诗《旱情》获《诗刊》首届金鹰杯全国朗诵诗大奖赛二等奖,《刘家魁诗选》获江苏省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刘家魁叙事诗选》获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2004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广电总台联合推选为江苏当代
陈秉恭
  陈秉恭(1888~1946),字静尘。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泗阳县仓集镇罗庄村人。特区副参议长,副县长。幼年读私塾,后毕业于淮阴省立第三农业学校和无锡社会教育学院。继任泗阳县社会教育指导员兼县立师范社会教育课教师。任教期间,与该校学生、中共秘密党员谢楠关系密切。谢楠被捕,他到监狱探望,县教育局以“-嫌疑”解除他的职务。时隔不久,陈秉恭又联络进步青年,在洋河镇东岳庙筹办平民学校。学校尚未开学,就被歹徒烧毁,并扬言:“如果再干下去,就要他的好看!”陈秉恭没有被吓倒,冲破阻力,自筹资金在家乡办了一所初级小学,教周围农民孩子识字。直到日本侵略军占领洋河镇,学校才停办。民国31年(1942年)秋
(18881946)
全部泗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