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名人录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14721529)
严光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 ,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范仲淹赞撰有《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并在平乐山上写出了“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提前20多年预
[] 东汉著名隐士 (前3941)
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人物生平为父鸣冤,庭锥奸党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 (16101695)
朱舜水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绝意仕进朱之瑜生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即公
[] 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 (16001682)
王华
  王华(1446年-1522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市余姚)人。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因年轻时曾在余姚龙泉山中刻苦攻读,人称龙山先生。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因才学出众,器度不凡,在讲幄最久,孝宗特别器重,曾命赐金带,四品官服,眷赐日隆。预修《大明会典》、《通鉴纂要》,擢礼部右侍郎,仍兼日讲官。武宗即位,刘瑾专权,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于刘瑾。其长子王守仁也不依附刘瑾,刘瑾恼羞成怒,贬守仁,并将王华调为南京吏部尚书,次年又借故令王华致仕。王华闻命处之坦然,以为“从此可以免祸矣”。王华归田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0,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
[] 明朝状元 (14461522)
谢丕
  谢丕(1482~1556),字以中,号汝湖,晚年自号留园野老。浙江余姚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顾鼎臣榜进士第三人 谢丕是明朝著名宰相,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谢迁之子。父子鼎甲,终明一朝仅有两例。谢丕弘治十四年(1501)获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四名,殿试第三名。正德二年(1507),回乡省亲。正德四年(1509),身为内阁成员的谢迁,上疏请诛奸宦刘瑾,皇上非但不听,还将谢迁罢官遣乡。受父亲牵连,谢丕也被贬斥为民。父子遂在家乡,将本来荒芜的山丘之地的一丘、一壑、一石、一草、一木营建成“肥遁”、“嘉遁”两座庄园,“其奇秀与夫烟岚,雪月风云之变,鱼鸟之态,耕牧渔樵之侣
[] (14821556)
黄珣
  黄珣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把他生下来。黄珣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成化七年(1471)考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年后又夺得进士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参与纂修《宪宗实录》,充经筵讲官,书成,升侍讲,赐宴及金币。又进左春坊谕德,负责国子监司业事,再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孝宗感念他是经筵旧臣,特遣官为其母营葬并谕祭。守孝期满,仍补国子监祭酒。弘治十八年(1505),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正德二年,进本部尚书。因忤大宦官刘瑾被传旨勒令致仕。正德九年(1514)八月卒,享年67岁。赐祭葬,赠太子少卿。嘉靖初年,礼部提出,黄珣历事三朝,有清谨之名,宜赐谥。皇帝诏准,追谥文僖。黄珣简易笃实,在
[]
董黯
  董黯,后汉时句章县石台乡人(今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为汉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董黯终年打柴换钱,侍奉母亲。母疾,思饮故里之水(因大隐频监姚江,古时遭咸潮入浸,其水味苦涩,不适于饮用),他竟然每次来回二十余华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奉母,据传在途中绝不转换肩胛,为的是把肩前的纯净水供母饮用。然故里之水离家甚远,不能常致,董黯即在外婆家(今章山村永昌潭)旁筑一陋室,汲水供母,母病得以好转。成长经历董黯家的东邻王寄,虽家道殷富但秉性顽劣,事亲不孝。有一天,董母与王母拉家常,各自谈及儿子孝与不孝之言,恰好被王寄听到。王寄嫉恨董母,待董黯离家外出
[]
谢迁
  浙江余姚人,字于乔,号木斋。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卒于明嘉靖十年(1531)。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拒淫示淫过高中状元郎: 有一天晚上,隔邻的一妙龄少女,乘双亲赴省城探亲,私自来到思慕已久的谢迁书房里,百般挑逗,亲近谢迁。谢迁初时以礼相待,后来见其如此不知廉耻,严正诃斥她说:‘你乃闺女,应自爱自律,竟敢如此不知羞耻,倘若我也不顾礼义,与你-,岂不是毁了你的贞操,使你终生蒙污,而且败坏你家名誉,如此缺德之事,天理难容,千万不可为也。’少女被谢迁义正辞严的训斥后,如梦中醒来,羞愧万分,感激谢迁见色不乱,及时制止她免犯下遗恨终生的错事,眼泪不由自主地如泉涌出,拜谢他的训诲,
[] 明代大臣 (14491531)
孙升
  孙升于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十年后位列一甲,授翰林编修。嘉靖二十二年(1543),以纂辑誊写《累朝御制文集》、《圣学心法》及《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成,受赐白金十两。嘉靖二十四年(1545),续纂《大明会典》,嘉靖二十五年(1546),出任应天府乡试考官。升国子监祭酒,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改吏部。当时严嵩柄国,孙升为其门生,但他无所附丽。嘉靖三十六年(1557),南京礼部尚书缺员,众翰林都不愿前往,只有孙升请求去南京赴任。孙升生性恬淡,尤淡泊进取。居官被服雅素,从不言人过,时称笃行君子;平日家居除读书、考古之外,绝不参与其他人的事。惟以水旱、寇贼之患而替老百姓担忧,以至写诗讽谏当事者。孙升
[]
虞喜
  虞喜(281—356),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为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征为博士;咸和末举为贤良;咸康初,内史以其“博闻强识,钻坚研微”复荐为博士,皆不就。世为豪族,精天文、经学,兼擅谶纬诸学。咸和五年(330),根据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发现岁差,认为太阳从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向西移过原先位置,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宋史·律历志》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一词由此而来。此前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太阳从去年冬至到今年冬至环行天空一周永相吻合(那时尚不知地球绕太阳环行
[] (281356)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教授。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等。爱好诗文先生自幼爱好诗文,在上海正风文学院求学期间,因诗写得好,得到章太炎先生的赏识,收为晚年弟子,章先生对他的影响甚大。30年代初,开始走上学术研究道路时,曾向章先生请教治学方
(19131986)
韩应龙
  韩应龙(1498-1536),字汝化,号五云,余姚县城江南人。明代状元。生于明孝宗弘治士兵年(1498),明嘉靖十二年(1533)中举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状元,任讲官。韩应龙为官仅一年有余便悄然而逝。韩应龙为官第二年某日,其凌晨起床,盥洗毕,冠带执笏准备上朝,忽感身体有所不适,便端坐在椅,稍作休息,一坐不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九岁。嘉靖十四年(1536年)乙未科,余姚区区一邑,人口不足十万,应试高中进士者却多达十七人,为韩应龙、孙升、邹绚、诸燮、顾廉、钱立扬、卢麟、徐方、胡崇德、黄齐贤、吴辕、郑寅、王乔龄、邵基、张元、郑炯、罗恩。因韩应龙又为状元(进士甲科第一名),故称“十八
[] 明朝状元 (14981536)
俞梦孙
  俞梦孙(1936.03.09- )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四军医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双聘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3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1958年,他成功地把我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送上蓝天,开创了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首创冲击载荷下人体脊柱动态响应模型,解决了零高度弹射救生医学难题;80年代,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群浮地生物电测量技术概念,研发多种高抗干扰电生理仪器;90年代,他提出“低负荷测量”理念,倡导准自然状态下的生理测量技术,研制出国际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黄尊素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受酷刑死。有《忠端公集》。黄尊素之父黄曰中,别号鲲溟,清修《浙江通志》中有传,读书人出身,以教书为业,“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私第其高下,榜发无不合者”。曰中有四子:长子尊素、次子等素、三子符素、四子葆素。黄尊素年轻时为乡村塾师,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 东林七君子 (15841626)
徐祥德
  徐祥德(1942.7.12- )气象学家,浙江余姚市人。196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79年获硕士学位,1987-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进行数值预报模式理论与技术研究,历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所长、副院长。任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中国委员会顾问;国家减灾委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原研究重大计划专家指导组成员。 长期探索大气动力学理论,从事台风与暴雨、高原水份循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与边界层等领域应用研究。主持设计与实施多项大气科学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与观测试验。推进了黄河防汛、农业防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孙如游
  孙如游(1549年~1625年),字景文,号鉴湖,余姚人。都御史孙燧曾孙。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累官礼部右侍郎。明光宗即帝位后,进礼部尚书,首请建东宫,并反对册立贵妃为太后。明熹宗即位,命其以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时言者诋其不以廷臣推荐而入阁,遂于天启元年(1621年)力请而辞位,居家四年而卒,赠少保,谥号文恭。人物生平孙如游,字景文,馀姚人,都御史燧曾孙也。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累官礼部右侍郎。四十七年冬,左侍郎何宗彦去位,署印无人,大学士方从哲屡以如游请。明年三月始得命。部事丛积,如游决遣无滞。时白莲、无为诸-横行,宗彦尝疏请严禁,如游复申其说。帝从之。七月,诸大臣受顾命。
[] (15491625)
陈之佛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962年1月15日卒于江苏南京。
(18961962)
余秋雨
  余秋雨 (1946~)浙江余姚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戏剧理论史稿》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获1985年上海哲学社科著作奖。人物经历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学、培进中学至高中毕业。 1963年考入
近现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
全部余姚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