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名人录
郑小谷
  郑小谷(1801-1872年),也叫郑献甫,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学者,广西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素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郑小谷先生出身书香世家,其远祖为东汉经学家郑玄,父亲为清代庠生;其外祖父张梦骥为清代进士。郑小谷先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且工诗善对,聪颖过人。15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中进士当年即1835年留京任刑部江苏、云南司主事。因不满官场黑暗,为官只14个月就以双亲“年老乞养”为由,辞归故里。此后,郑小谷先生不复出仕,以读书著书教书度其一生,曾在广州、宜州
[] 清代著名教育家 (18011872)
谢洪
  谢洪、谢泽,宋代象州人,宣和三年(1121年)兄弟同榜进士,博学能文,时人誉为广西“二贤”。宋宣和三至七年(1121~1125年)间,谢洪先任南海尉,后升任贺州(今贺县)知州;谢泽先任昭州(今平乐县)知州,后任南平州(今福建省南平市)知州。家住象州城南门外“谢氏园”。园内有“扶疏堂”,竹木幽翠,景色别致,凡迁谪象州的朝廷官吏,如王安中、孙觌等,多在谢氏园借寓,与谢氏兄弟交游、吟诗,题咏满壁。逝世后墓葬二贤庄背。
[]
郑献甫
   郑献甫 (1801~1872) 字小谷, 号识字耕田夫,又号自石,广西象州人。清道光五年(1825)拔贡,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赏五品卿衔,后以教授著书为生。道光二十七年,在桂林任榕湖书院、秀峰书院主讲。咸丰七年(1857),为避太平军而移居广州,主讲于广东顺德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同治元年(1862)回桂定居,主讲秀峰书院。十一年任孝廉书院山长,直至去世。在文学上,评点直抒己见,力避道统文派之说。其论文力反门户之见,认为“道无所谓派也,文有派,其始于明人所选唐宋八家文乎? 然皆门户之私也,非心理之公也”;并认为桐城派崇尚古文,乃“不惟于体太拘,而于事亦太陋矣”。其论诗,反对分唐界宋
[] (18011872)
韦纯束
  韦纯束,曾用名郑国,壮族,1922年3月8日生于寺村乡交趾村。曾就读于象县国民中学。1938年冬, 参加广西学生军,投入抗日活动。1941年3月,在邕宁县江西乡老口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同年秋,在广西省第六期合作人员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在平乐、修仁、 象县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46年春任中共象县支部书记,1947年2月任中共象县特支书记,1948年1月任中共桂林市工委副书记。1949年5月,任中共桂中地工委副书记、桂中支队副政委;同年8月,兼任中共象县工委书记、桂中总队第八大队政委。解放后, 任梧州军分区独立团政委。1950年9月,任中共桂平县委书记、桂平县县长。1954年6月,
(19222016)
谭体元
  谭体元(1836-186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象州(位武宣县北)人。初参加金田村起义,随军北上。 1857年(文宗咸丰七年)自安徽安庆(今安庆市)随石达开出发,后经浙江、福建、湖南直至广西,为青天豫(一作钦天豫)。1860年1月与博忠信等从广西返回,旋经湖南,合汪海洋部入江西。12月率部占德兴(位景德镇市东南)取安徽婺源(今江西,位景德镇市东),授主持。4月援遂昌失利,寻退汤溪,后封偕王。1864年8月同洪仁玕、黄文金等护幼天王洪王贵福从安徽广德走宁国县。他旋走浙江,入江西,至石城杨家牌,为清兵所袭。后投汪海洋部,经宁都瑞金、占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位连城县西北)境的濯田(位长汀县南、属镇)。
[] (18361866)
卢贤拔
  卢贤拔太平天国官员。广西渌州(今桂平)人。一作象州人。原名贤达,因避石达开(翼王)讳,改名。初在桂平紫荆山区参加“拜上帝会”。粗通文墨,会众称其为“卢先生”。曾与洪秀全、冯云山密撰《天条书》、《三字经》等。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9月攻克永安(今蒙山,位柳州市东)。后封左掌朝仪,职同将军。凡设官分职、定礼作乐等,多由其草创后奏请施行。1858年3月占领南京,升职同检点。4月,封恩赏丞相。 8月,为东王府掌书。11月,擢秋官又正丞相(一作春官丞相)。次年3月,封镇国侯。旋以夫妻同宿犯天条被革职。6月,奉命在删书衙删改《六经曾编纂“金田起义”前至建都南京(今南京市)后二、三年的史书。以后情况不详
[]
刘策奇
  刘策奇(1895~1927),又名小珍,笔名啸真,象州南街人,象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和青年运动、农-动的先导者。1917年毕业于柳州中学,后考入南宁国语讲习班。1924年起,在象县第一小学任教。期间,刘策奇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北洋军阀政府-求荣的现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生、工人举行反帝反封的-,激发了他拯救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为组织“五·九”国耻纪念活动,他写下童谣《填恨海》,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又写了《工人谣》。在歌谣中,刘策奇以悲愤激昂的情怀和笔调,揭露、控诉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中国人民的罪行,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奴颜婢膝的-行径。刘策奇致力于民俗学的研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
(18951927)
罗际隆
  罗际隆(? ~1854),壮族,妙皇乡盘古村人,稍知文义。清咸丰元年(1851年),全家参加太平军。在肖朝贵部任监军,因妹嫁肖朝贵为西王妃,遂被封为西国舅,后升总制。罗作战勇敢,每逢战斗必身先士卒。咸丰二年(1852年)八月,肖朝贵牺牲后,隶属杨秀清部。咸丰三年(1853年)建都金陵,封恩赏检点。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封殿前检点左二十一指挥。次年六月,随黄再兴赴湖北安民,八月,清兵攻占武汉,际隆率部退至武昌洪山中伏,力战一昼夜,英勇牺牲。
[] (?~1854)
何震川
   何震川(1826~?),百丈乡新寨村人,秀才出身,屡试不第,愤懑还乡。咸丰元年(1851年) ,太平军到百丈,天王闻其名,以礼相聘,何带兄弟全家22人参加太平军。当时,太平军初起,战事不利,震川全家大部牺牲,仅剩他和一弟一侄3人。何震川初被封副典诏,为天王撰写诰谕,“天条三字经诸书及官职制度皆其草创而润色。”曾与曾钊扬等删改《六经》。咸丰二年十二月(1853年1月) ,升任殿前右史,专记天王每天登期、起居,每月汇成1书,与左史联名呈献天王。同年二月,洪秀全建都天京(今南京) ,群臣称贺,天王命文臣撰鸿文,何震川撰写《建天京于金陵论》,颂扬天王功德,天王阅后大喜,说:“有武功必有文事,震川此文
[] (1826~?)
李忠惠
  李忠惠(1903~1931),化名黄立成,壮族,寺村乡西大乌村人。国民党左派人士,1927~1930年象县农-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5年考入柳州省立四中读书,开始阅读进步书刊,萌发革命思想。1926年冬,入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受进步青年刘策奇的影响,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1927年5月学习结业后,受国民党柳江区办事处农民部长熊秀民(中共党员) 以“见习生”身份派回象县组织农民协会, 同年6月任象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同年秋,任象县农民协会主席。李忠惠致力于农-动,他说:“我组织农会,不是想当官,也不是想发财,而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1927年夏,他与覃智增举办训练班
(19031931)
吕景蒙
  吕景蒙(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正,象州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举,任监察御史。因对官场腐败敢于直言,揭发押解商业贸易税收奸弊,嘉靖年间被贬谪颖州任州判,后调任汲县知县,再升任福州通判,又调任南京大理寺评事,皆拒赴任。此后,从游于哲学家湛甘泉之门,倡明理学,其所论说,和湛一样出于正统。两广总督张岳对吕甚为器重,过象州时在城南门外立“理学名儒坊”旌表。著述有《藏用集》30卷、《定性发蒙》、《象郡学的》、《柳州府志》16卷等。
[]
覃智增
  覃智增(1900~1930),又名覃鲁,字连芳,象州南街人,国民党左派人士,20年代象县青年、农-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初,毕业于象县高等小学。1926年夏,参加象县革命青年社,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同年冬,入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在班期间,受到陈岳秀、张胆等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影响, 追求进步,向往革命。1927年5月结业回县,任国民党象县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兼象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与李忠惠一起,开办农民训练班,培训农运骨干,并继续负责革命青年社工作。覃智增为人正直刚强,敢于斗争。象县县长李镜堂破孩进步学生、庇护调戏民女的县府官员激起民愤。覃智增组织青年社社员和农协会会员
(19001930)
覃昭麟
  覃昭麟 (1901~1950) ,中平乡江西村人。少年读过几年私塾,为人正直,富正义感。1926年冬,在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受到革命思想教育,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结业后回县开展农-动,参加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他先在江西村以学习武术为名,集中农民开会,成立农民协会,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政治主张,还到石排、大周、士篢等村发动组织农民协会。1930年,覃昭麟被国民党象县当局通缉,他及时躲避幸免于难。此后,在村小学任教。1946年起,覃昭麟经中共党组织同意,在中平乡公所任职,先后以乡财管会主任、仓库保管员,乡民代表主席公开
(19011950)
覃瑞麟
  覃瑞麟(生卒年月不详),字恭敢,壮族,妙皇乡大梭村人,家贫寒,务农,爱好狩猎,村人称之为“神枪手”。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军北上经大梭时,他和儿子覃振鹏参加太平军,属萧朝贵部,转战金陵(今南京),积战功,被封为节王。曾佐政金陵,镇守雨花台,获南门左将军职,多次击退清军进攻。同治三年五月(1864年6月),天京陷落,带妻子及孙子3人,隐名潜回广西象州寺村乡白石村郑兰惠家居住一年余,后回大梭村务农。同治十三年(1874年)后病逝。
[]
苏寿松
  苏寿松(1873~1939)宇竹君,号瀚涛,又一号憨涛居士,象州南街人,广西现代教育家。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童子试,中秀才。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选送广州广雅书院,学经史诗章。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两广学务处以官费送日本留学,初入东京高等师范,因评论清朝廷腐败并加入同盟会而被停供官费,后自费入早稻田大学,读法制经济两科。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毕业,回国后任广西学务公所议绅兼广西模范小学校长。次年,北上应试,中文科举人,经廷试授内阁中书。民国元年(1912年) 任广西铨叙局局长,民国2年后,先后调柳州统税局、广西财务养成所、广西审计处任局、所、处长。民国5年起,任广西都
(18731939)
林超群
  林超群,壮族,寺村乡寺村街人,1935年4月6日出生。曾在寺村小学、象县初级中学读书,1951年1月初中毕业,同年2月在寺村小学任教师,4月在柳州地区公安训练班学习,7月,先后在柳州专署公安处、 省公安厅柳州办事处任办事员。1954年4月以后任省公安厅-局办事员、科员。1960年7月任自治区公安厅-局副科长。1969年4月后任自治区革委保卫组工作人员。1974年4月调自治区公安厅任三处副处长,1984年7月任三处处长,10月,任中共南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长。1985年6月,任中共广西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年8月起任自治区公安厅厅长。 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自
罗廖氏
  罗廖氏(生卒年月不详),壮族,妙皇乡盘古村人,祖辈务农,家境贫寒,以砍柴为生。当时朝廷腐败. 地方官吏豪绅敲榨0,民不聊生。清咸丰元年,太平军北上从武宣东乡路过盘古村, 罗廖氏动员丈夫罗际隆参加太平军说: “此驱异族,非叛变也。”并作歌谣:“天遣神兵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在他们夫妻带动下,盘古村、龚村11户贫苦农户全家参加太平军。罗廖氏在军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提任中二军女军师。
[]
韦陟云
  韦陟云(1843~1922),字蘅浦,号郇五,壮族,大乐乡大乐村人。生平好学,爱作诗赋,是近代壮族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举人。光绪四年(1878年)十月,任云南报捐局主事。光绪六年七月,在京鉴定,八月正式入户部为主事,十月改加员外郎衔。光绪十六年(1890年) ,请假回乡,次年受人牵连,遭受“无妄之灾”,在家候审,3年后奉命赴京羁栖待命。在百无聊赖中,“忆及家乡山水,旁及各处事迹,古今人物,具为歌咏籍舒怀抱欲以通其郁结”,积累既多,复“忆前此之散佚者”合编成《红杏·山房·诗草》4卷。韦陟云赴京前,到南疆边防拜访广西提督苏元春及总兵马盛治,归途中作《连城行》和《南关行》,诗中热
(18431922)
郑晴山
  郑晴山(1894~1927),原名之拭,曾用名平山、静山,象州南街人。民国初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柳州中学就读。1924年起在象县第一小学任教。1926年春,考入广西省农-动讲习所第一期,同年11月毕业,省农民部委为特派员,任北流县农-动讲习所军事主任兼教员。郑晴山为培训农-动骨干,除负责军事训练外,还讲授农-动、减租减息、实行耕者有其田等课程。1927年春,省农民协会秘书宁培英(中共党员)到北流视察,秘密发展郑晴山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郑晴山深入农村开展农运工作, 在六厚村农会成立大会上演说:“农民协会是农民的,要把土地归农民,这犁头旗(当时农会会旗),是犁翻皇土的”号召农民反对0,反
(18941927)
全部象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