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历史人物介绍11
张宝泉
   张宝泉(1901~1928)字仲苍。陕西三原人。1915年入三原渭北中学,后转学陕西省立三中。在西安上学期间,因兵荒马乱停课达一年之久,使他十分苦闷,于1920年毅然奔赴天津,考入南开中学。五四运动后的京、津,新思潮风起云涌,青年学生思想极为活跃,张深受影响。1922年加入共进社,随后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和南开中学的陕西同乡武止戈、屈武等创办《贡献》月刊,积极宣传新思潮和社会主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社会主义青年
(19011928)
李岳瑞
  李岳瑞(1862~1927)字孟符。陕西咸阳庇李村(今属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李饱读经史,通晓天文、地理、数学,且时常留心国内外大事。光绪十六年(1890)撰《同治间福建创立船政局考》(上、下篇)、《书魏默深筹河篇后》等文,提出了编练水师护华商、购置-壮国防等主张。甲午战后,积极支持并参与维新活动。在京任
(18621927)
任致远
  任致远(1900~1926)陕西兴平人。五四运动后,与同学张含辉在兴平致力于新文化的宣传,不久考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一中学。1924年夏,由陕西早期共产党员魏野畴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魏野畴组织青年生活社,出版《青年生活》旬刊,任是青年生活社社员,并担任旬刊发行人。省立一中团支部成立后,任是第一任团支部书记,积极领导了省立一中的-。1925年5月4日,一中学生马驯在校内踢球,因用力过猛,将足球踢到隔壁刚刚担任陕西督办(1924
(19001926)
吴希真
   吴希真(1885~1924)名聘儒,字希真,又字庠生。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清末的民族危机,使他无法安下心来完成学业,遂东游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在日本得遇孙中山,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回国从事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会,联络各地同志,为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在陕倚重人物之一。因常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引起家庭纠纷,便与家脱离关系,寓居三原、西安。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阳节(一说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阳节),吴与
(18851924)
邹子良
   邹子良(1879~1914)名炎,字子良。原籍甘肃宁州(今甘肃宁县),寄居陕西三原,遂以三原为籍。少年时家贫,给某富家作书童。在送主人之子去私塾读书时,常偷听塾师讲课,竟能借书诵读。这位塾师见他聪慧过人,力劝其主人供他读书。邹在主人的帮助下,数年后考取童生,又被资助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与南雪亭等创办西安女子小学堂,提倡女子放足,并说服妻子、岳母与妹妹带头。同时积极参加同盟会在陕西领导的反清斗争。邹还与高祖宪等同盟
(18791914)
员凤林
  员凤林字悔生,号梧桐。陕西三原人。清咸丰六年(1856)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因父母年老,请假归家奉养,先后讲学于耀州(今耀县)、华州(今华县)和咸阳各书院。同治初年,陕西回民起义。员追随官府说服百姓捐助镇压回民军饷,清廷奖他员外郎衔。多隆阿率军入关中镇压回民起义,召他任参军,随行西安,以参赞机宜有功,保荐为知府。吏部欲调他往广东任职,遇亲丧,归家服丧。期间,曾主讲大荔丰登书院,假满进京,受到大学士荣禄器重,派其监修惠陵。竣工后
[]
张芾
  张芾(1814~1862)名黼侯,字小浦。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庶子,值南书房。大考一等,擢少詹事。二十二年四月王鼎自缢后,张以门生至王家,与陈孚恩“共劝王沆”,同意由陈代改遗疏,得穆彰阿赏识,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二十五年(1845)授工部侍郎,任满仍值南书房,旋调吏部;二十九年(1849)督江西学政。咸丰帝即位,张应召陈述政见,提出“明黜陟,宽出纳,禁糜费,重海防”。得咸丰帝赞赏、采纳,
[] (18141862)
冯崑
  冯崑字春膏,号玉冈。陕西咸阳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授湖南慈利知县。他善理民政,因俗而治,得百姓拥护、上司赞赏,升署道州知州。咸丰二年四月(1852年6月),太平军进击道州。他固守城池,督率“乡团”抵御,城危时结带于梁曰:“城若破,义不偷生,此城即吾冢也。”因得四川总督骆秉璋举荐,升为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府。岳州为湘鄂要道,过往军旅很多,有不少将弁士卒抢劫民财,淫掠妇女,苦害百姓。他敢于执法,严明论罪,使那些骄兵悍将不敢为
[]
徐法绩
   徐法绩(?~1836年),字熙庵,陕西泾阳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两年后,由于父母年老,生活无人照料,他便辞职归家,赡养父母达10年。道光九年(1829),朝廷将他补为御史。他认为作谏臣,向皇帝上疏言事或弹劾大臣,当从大处着眼,顾全大局,不宜以细微末节之事堵塞皇帝的视听。他上疏陈述了“求人才、捐文法、重守令、绳贪墨”四件事,颇有见地,被朝廷采纳,擢升他任给事中。他曾经负责稽查户部银库,两袖清风,
[] (?~1836)
梁世勋
   梁世勋(生卒年不详),字廷庸,号鹤汀,陕西三原县人。其父梁加琦为蜀军统领,他由一品荫生授任奉天(今辽宁省)治中县令。后擢为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出任永平知府。在任10年,升任两淮盐运使,再迁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因政绩卓著,被升为广西巡抚。在广西,他修缮书院,装饰文庙,发展文化事业。调任安徽巡抚,他见长江岸边炎凉嘴处常有商船沉没江中,即捐资开故道以分水势。江涛减弱,有利于商船航行。后被调入朝任户部侍郎。为压缩军饷开支,他率将士屯垦新疆巴
[]
王郡
   王郡(生卒年不详),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陕西发生饥荒,他逃荒流落于福建,后从军当兵,被补授把总,升千总。台湾发生民众起义,他奉命自厦门率士兵渡海前往镇压。到达台湾后,他安抚百姓,收复城府,平息事变,被朝廷提升为台湾总兵,在台镇守20年。雍正十年(1732),被擢升为福建陆路提督。后再次赴台湾,平定匪患,被加授都督同知,再升右都督,又调任水师提督。他向朝廷上疏说,厦门环海,地少人多,百姓粮食不能自给,军粮亦
[]
张连登
   张连登(生卒年不详),字瀛洲,号省斋。陕西咸阳人。他几次应试不中,便捐官得职。任山东青州知府。后调直隶真定府,升为通永道员。康熙四十九年(1711)被提升为按察使,再升通政使,晋为湖北巡抚。雍正元年(1723)被罢官。他有才学,通韬略,临事善于应变。在青州知府任上时,有饥民相聚劫掠粮食,他采取安抚办法,只抓为首者,宽释大多数百姓。在湖北时,随州地方有反清武装,他惩抚并用,只捕首犯,宽释胁从,平息事变。康熙六十年(1722),关中发生饥
[]
王承烈
  王承烈(生卒年不详),字逊功,陕西泾阳县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解元,四十八年(1709)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雍正初年,他任监察御史时曾出巡东北,查清了谋财害命大案,因有清正廉明之声,受雍正皇帝特准召见。次年,被升为湖北漕运使。他采纳当地人意见,把应运送的粮食就便兑换成银两,节省了运费数千缗,百姓欢喜,朝廷也以他有才干,超升他为江西布政使。他一到任,立即对衙门进行了整顿,将-受贿的官员予以清除,歪风邪气立即大煞,政
[]
李念慈
   李念慈(生卒年不详),字屺瞻,号劬庵,陕西泾阳县人,清代画家、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授直隶河间府推官,改任山东新城知县。因为赋税拖欠而被罢官。后在清军对吴三桂作战时,他运输军饷有功,被起用为湖北天门县知县。康熙18年(1679)举“博学鸿儒科”,未被录用。他生性浪漫,不喜拘束,爱好漫游名山大川,无意于仕途竞进。他善写诗绘画,擅长山水,以写意为主,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拘泥于景色。诗画同时闻名。后隐居于泾阳泾河谷口,著有
[]
张恂
   张恂(生卒年不详),字稚恭,一字壶山,陕西泾阳人。幼年酷爱读书,天资聪明。及到青年时,喜吟诗作赋,兼学书画。书法“二王”,画师董源,长于山水,善用渴笔,墨法苍浑,具有古淡天然之致。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正值战乱未任职,他东游壶山(在河南鲁山境内)隐居。清顺治二年(1645),他再南下至邗上(今江苏江都地区),专门结交吴越文人名士。十二年(1655),清廷授他中书舍人职,顺治皇帝闻其画名,又命兼任给事中。晚年,他更专心于诗画,
[]
孙枝蔚
  孙枝蔚(1620~1687年),字豹人,号溉堂,陕西三原县人。其家世代为商,明末农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军入关中,他招集乡兵抵抗,遭到失败,只身逃至江苏江都经商。后专心读书,学习古诗文,遂擅长作诗。名士王士祯在扬州为官,慕其诗名,与他结交。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举“博学鸿儒”科,他因年老不愿应试,朝廷特旨授他内阁书。他的诗词作品,充满激昂之情,多雄壮之音,受当时人赞赏。著有《溉堂前集》9卷,集6卷,后集6卷。
[] (16201687)
杨屾
  杨屾(1688~1785年),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著名农桑学家。一生热心搞农桑科学实验,不求功名,只在家乡教授学生,兴农富民,发展了关中的农桑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杨屾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早学,天资聪明,十几岁时从关中名儒李颙读书。他不应科举,不求功名,“自髫年即抛时文,矢志经济,博学好问。凡天文音律,医农政治,靡不备览。”他认为人们的生活“盖食出于耕,衣出于桑,二者生民之命,教化之原,缺一不可
[] (16881785)
殷化行
   殷化行(1643~1710年),字熙如,咸阳五陵原靳里村(今北杜乡靳里村)人,清康熙九年(1670)考中武科进士。十三年,经略莫洛率军讨伐吴三桂,殷化行以守备职随行作战。遇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乱,他被胁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一年后,他寻机逃回,由总督哈占保复原职,补为火器营守备。吴三桂部将王屏藩占据陕西汉中,率领二万人攻宝鸡。大将军图海此时指挥清军与吴军作战,命他随行救援。宝鸡解围后,又南越秦岭,夺取两河关,收复兴安州城(今安康县)。十
[] (16431710)
魏学曾
  魏学曾(1525年—1596年),字惟贯,号确庵,泾阳(今陕西泾阳)人。明朝大臣、学者。魏学曾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职。在辽东时,他平定兵变、抵御蒙古、厘治屯田,颇立功绩。张居正主政后,魏学曾与其不和,被贬回乡。张居正死后,以南京户部尚书之衔致仕。万历十八年(1590年),出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四镇军务。他一意主战,派兵击杀河套回部首领唐兀·明安,获授
[] 明朝大臣、学者 (15251596)
张原
   张原(?~1524年),字士元,明代官吏。三原(故治即今陕西三原县)人。武宗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就职后疏陈“汰冗员、慎工作、禁贡献、明赏罚、广言路、进德学”六事。他指出,百姓的贫困由于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及太监强迫贡献。而贡献的名目繁多,且美其名曰:“孝顺”。太监们从百姓中索取数十数百,而向皇上进贡的仅一二。又说,为君者驾驭下属只是采取赏与罚,然而近来一些庸才尸位素餐的莫不封侯缠玉,有的足不出门也受重赏。但是,抵御外
[]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