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历史人物介绍2
杨光祥
  杨光祥,1926年7月生于云南省广南县。他自幼聪明好学,从广南培风小学毕业后,于1945年7月考入云南省昆明市昙华寺金江中学。他在读书期间,对旧制度不满,追求光明和自由,如饥似渴地阅读《列宁选集》、《联共(布)党史》、《新华日报》、《简明哲学》等进步书刊杂志,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1947年秋,杨光祥回到广南,被培风小学校长聘为该校教员。他勤奋学习,认真备课,身体力行,教书育人,获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爱
(19261951)
赵信诚
  赵信诚,字笃之,1922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广南县阿基得(今珠琳镇,祖籍陕西延安赵家村)。赵信诚6岁时,父亲积劳成疾病故。母亲领着三个儿女无法照料田地。在族人的劝说下招赘了当地何绍先上门照管赵家家业,共同抚育双方儿女。何绍先到赵家后,竭尽全力抚育赵信诚和自己的儿子。赵信诚生性好动,天资聪慧,读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到公立小学后每逢班老师抽他背诵课文时,他总是背诵完一自然段,就跺一次脚,惹得全班同学发笑。老师既怨他顽皮,又喜欢他聪明。1
(19221949)
方玉润
  方玉润(1811—1883) 字友石(黝石),自号鸿蒙子,云南宝宁(今云南广南)人,清末文学家。嗜学好古,擅长书法,尤喜摹写钟鼎文。青年时,补县学廪膳生,咸丰年间(1851—1861)应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之聘为慕僚,参与协助军事。十年间他写了《运筹神机三略·论智、守、战》和《平乱策》,僧格林沁待他甚厚,然而他性情耿介,淡于名利,同治二年(1863)他拟解甲归漠,友人将其人其文荐给两江总督曾国藩。曾读了方的旧作《论学》、《论用人》及
[] (18111883)
李选廷
  李选廷(1888-1948)滇军将领。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人。早年入滇军,历任靖国军旅长、滇军镇守使、建国联军军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大理镇守使。1928年后,曾任云南省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厅厅长、蒙自道道尹等。1948年病逝。老宅旧址位于马关县兴隆街,现在是马关县幼儿园。
(18881948)
黄士鼎
  黄士鼎 (1932~)笔名瑙尼。壮族。云南富宁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历任《红旗报》,13军38师政治部及军事教导营文化教员,《文山报》,文山州文联副主席兼柯仲平诗会会长,《含笑花》诗报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总。云南省作协、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云南民族画院常务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吻的悲壮》,诗集《黄昏星》、《咏画集》,
周祖平
  周祖平 (1962~)笔名阿频。彝族。云南文山州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文山师专中文系,199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本科班。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县支前办秘书,县政府办公室秘书,文山州冶金工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州锡冶炼厂厂长助理。1995年调共青团文山州委工作,任青联副秘书长、秘书长,1998年任州文联副主席、主席兼《含笑花》杂志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亲近南
高文亮
  高文亮,1963年4月出生在云南省砚山县平远华侨农场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高世锋,1947年参加革命,在淮海战役、解放中原和西南的枪林弹雨中立过战功。从高文亮记事起,父亲就经常给他讲革命传统,讲战斗故事,教育他向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在家庭的熏陶下,1979年,初中毕业的高文亮报名应征入伍。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高文亮如饥似渴地吸取部队的“养料”,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技能,获得了军事全能优秀奖。不久,他当上了副班长,加入了共青
(19631992)
陈建军
  陈建军,1962年8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父亲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公安。陈建军幼时常跟父亲到派出所,亲眼目睹过警察叔叔与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情景。父亲购置的公安业务书籍,常被他先睹为快。长期的耳闻目睹,使他立下当一名祖国卫士的志愿。1982年,云南省公安机关首次招收缉毒干警,年仅20岁的陈建军在麻栗坡县800多名竞争者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在集训期间,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擒敌技术,认真学习公安业务
革命烈士 (19621987)
刘建华
  刘建华 (1957~)笔名亦树、晨亮。云南广南人。中共党员。1975年高中毕业后当过三年知青。后毕业于云南财贸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云南财贸学院客座教授。历任广南县副县长、县政府党组副书记,云南省砚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云南省文山州副州长、文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云南省迪庆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现任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归去来兮
柯仲平
  柯仲平 (1902~1964)原名柯维翰。云南广南人。中共党员。1924年肄业于北京政法大学。1927年后历任上海建设大学国文教授,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秘书兼上海工会联合会纠察队秘书,中共中央《红旗日报》采访员,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及主任、民众剧团团长,全国文协副主席,西北文联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副主任兼西北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及第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一
(19021964)
胡廷武
  胡廷武 (1944~)云南马关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到解放军农场锻炼。历任《云南日报》记者、,《春城晚报》副总、《云南日报》秘书长等,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总。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云南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秀山的魅力》、《梧庐随笔》,文学论稿《文学闲话》,长篇小说《九听》、《回到西双版纳》等。散文《云南
楚图南
  楚图南(1899年8月——1994年4月),原名楚方鹏,曾用啊囊、高素、高寒为笔名,云南文山人,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家、文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楚图南自幼母亲早逝,父亲在外工作,依附亲友生活。1916年考入昆明联合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的前身)史地系,其间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在其影响下,楚图南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参加组织“劳动文化社”,主编出版《劳动文化周刊》。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作家、翻译家、书法家 (1899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