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名人录
丁宝桢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丁宝桢是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淮军名将,曾任江海关监督、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1886年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葬于济南。他为官做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
[] (18201886)
李世杰
  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黎明村)。李世杰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为人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由于其个性放荡不羁,对四书五经没兴趣,以至多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二十多岁时,他作诗讽刺州官而惹祸上身,为了避祸,父亲李植为他捐了一个小官,让他到江苏富安做事,由于他办事认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他果断又能见机行事,办了几桩要案后,深受长官赏识,两年后就升任为江苏金匮县主簿。江苏巡抚庄有恭,两江总督尹继善都是知人善任思贤若渴的好官,李世杰在任巡检、主簿期间办事干练,勇敢机智的故事传到他们耳里,庄有恭就将李世杰调来巡
[] 黔中三奇男 (17161794)
李锋刚
  (1916—1950)一李峰刚同志,原是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党委委员,一二九团政治委员,1950年12月奉命率部由昭通进驻威宁,1951年春,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威北、威南战斗”,战事告捷,将回昭通之前,不幸于4月29日在县城崇实中学(现威宁民族中学)团部驻地被敌人暗杀,终年35岁。李峰刚同志,1916年出生于陕西省浦城县东陈庄尧堡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5年开始在家乡读私塾,1931年在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后,就积极参加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胜利进入陕北。红军长征的壮举,唤醒了无数热血青年参加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奋斗。1937年,锋刚同
李锋刚 (19161950)
王明基
  王明基(原名王明、字丕承)是滇东北方言苗族(旧称大花苗),贵州省威宁县原八区新华乡(今黑土河乡)爱华村人。其父王道元是滇黔川边苗族基督教会创始人之一。爱华山,原名“海垮山”(又称“海角山”)。“爱华山”是王明基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他爱国之情取的名字。得汉名一八九八年,王明基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祖辈佃种威宁县八大土目之一的牛棚子家土地。王明基先生从小跟随父母过着贫苦的生活。王明基先生此前无汉名,一九○五年正月十六日,英籍传教士柏格理从昭通来到王明基家,给他取名“王明”,当时王明基才七岁。此次柏格理专程来到他家,目的是要邀约王明基先生的父亲王道元一道在苗族地区寻找建立教堂和学校的地基。不久
刘兴文
  刘兴文,苗族,1933年6月生于贵州省纳雍县原治昆区采凯箐村(今左鸠戛乡兴文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纳雍土匪为患,地主、恶霸、民团等地方势力横行乡里,坑害百姓。刘兴文的父亲刘玉顺长年佃种地主的土地,终年劳动,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自刘兴文懂事起就给地主放牛、割草,一家人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50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南下部队解放了刘兴文的家乡纳雍。春风吹到了采凯箐村,刘兴文一家和各民族受苦受难的人民一起见到了光明。刘兴文第一次见到了人民的子弟兵: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士一个个和蔼可亲,他们不但剿匪打仗,还宣传群众、支持群众、深入到群众家中与贫苦农民促膝谈心,格外尊重少数民
(19331952)
蔡标
  蔡标(?—1906年),原名庭标字锦堂,贵州威宁人(今威宁县城关人),明入黔镇国将军蔡确之后裔。幼年家贫,生活落魄,无以为生计。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以勇目入滇投效岑毓英军,随官军克复宜良,奖给六品军功。十年(公元1860年),克复路南州,以把总拨补。同治六年(1867年),经云贵总督保升游击,并加副将衔。同治九年(1870)以督记名赏一品封典,同治十三年(1874年)歼出越南窜匪乃以提督尽先请旨简放,赏换额尔马图鲁名号,光绪五年十一月,奉檄统威宁镇各营练军防驻要隘,光绪七年(1881年)岑毓英即调抚福建,奉请标统率黔军赴闽差遣,十月行抵福建,即奉檄统军渡台,入驻台北,十一月补云南开化镇
[] (?~1906)
邓峰林
  邓峰林(1920—1988),原名邓德定,中共党员,生于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一地主家庭。1934年至1936年在读初中的时候,邓峰林就参加了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直接受林青、邓止戈、邱在先、秦天真和徐健生等的领导和影响,并参加了迎接红二、六军团。受到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建立“黔、大、毕”根据地(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熏陶和教育。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在成立“中大贵州同学会”中,邓峰林热心服务、责任心强,因而被选为“中大贵州同学会”会长。1946年大学毕业被安排在国立中央大学训导处担任训育员。1948年,被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的党的“第二条战线”的爱国-进一步高涨。国民党反动派中央为了“安定”后
(19201988)
杨仕海
  杨仕海,1966年2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维新区梅花箐土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杨仕海上学时,每天放学回家都主动放牛、割草,帮父母做家务。在东关上学期间,夏季的一天,天下了一场大暴雨,雨后,上学必经之路的石家沟水位上涨,过不去河的小同学急得直跺脚,杨仕海遂放下书包,挽起裤腿,弯下腰,一个个把他们背过洪水弥漫的石家沟。1983年7月高中毕业的杨仕海,为减轻父母负担,使弟弟能继续学业,毅然回乡务农。通过仔细调查研究,杨仕海了解到本地的土壤与气候都适合种植烤烟,便多方收集有关烤烟方面的资料。经过反复试验,烤烟种植终获成功。当年全家仅烤烟收入达到2000多元。一人富不算富,大伙富才算富。为了乡亲们能脱
(19661990)
丁道衡
  丁道衡,字仲良。出生书香门第,生活在一个世代以读书进取为荣的环境里,从私塾课读经书,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慧,勤奋读书,少年得志。17岁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 1919年中学毕业后,矢志深造,于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后经严格甄别,升入正科,名列前茅,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在北平求学六年,他半工半读,兢兢业业,1926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以优异成绩中选为母校助教,专门研究地史和古生物学,曾担任重庆大学地质学主任。人物生平1927年5月至1930年8月丁道衡参加了由北大教授徐炳昶、黄文弼、袁复礼等和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他主要担任天山西南部的地质考察工作,并负责
卢峻
  卢峻,号嵩岚,1904年出生于威宁县四甫乡(今雪山镇灼甫管理区)的一个彝族农民家庭。卢嵩岚幼年读过私塾,青少年时代,曾在家乡的明德小学和昭通的宣道中学读书。卢嵩岚长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社会极不安宁,兵结匪,匪连兵,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当时,农村的有钱人家,都纷纷购买枪弹,筑营盘建碉堡,以防卫兵害、匪患。现在,到处可见营盘、碉堡的痕迹,这就是过去动荡年月的历史见证。1916年,卢嵩岚的二哥卢世贤(卢盖凡),在贵阳读书期间,响应蔡锷将军讨袁护围的号召,毅然投笔从军,参加了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护国军”,受命回威宁筹饷募兵,这一壮举,在年轻的卢嵩岚心中产生了深刻印象。1935―1937
(19041953)
谌志笃
  谌志笃(1896-1971),号石僧,生于织金县城大东门一个书香门弟家庭。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没有加入共产党组织,却与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较为活跃的政治活动家、知名人士,也是织金早期进步思想的启蒙传播先导,对党在织金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谌志笃早年入贵阳私立南明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天津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学习。在五四运动前夕,他以天津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向段祺瑞政府-,被选为京津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在5月4日天安门广场的--活动中,谌志笃砍断右手食指,以示爱国决心。加入觉悟社时的代号为50。1920年秋,谌志笃毕业于天津工业专科学校,不久转回贵州,在贵
(18961971)
黎又霖
  黎又霖(1895-1949)贵州黔西人.幼年入私塾,1911年在贵阳南明学校读书,1919年在北平法学院就读时,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在主办《民声报》时,曾追随国民党元老黄季陆,经黄介绍加入国民党。1922年投笔从戎,在黔军袁祖铭部任秘书,因袁对于与孙中山合作犹豫观望,遂脱离袁部随李晓炎部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在国民革命军二师师长杨其昌部任参谋。蒋叛变革命后,黎离开军界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1933年1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李济深、蒋光鼎、蔡廷?公开宣布抗日反蒋,他闻讯即奔赴福建参加革命政府工作。革命政府失败后,曾辗转在滇军、黔军中寻找出路,曾任黔军驻汉口办事处处长和国民党军政部江西战时干部训练
革命烈士 (18951949)
缪文龙
   缪文龙,字见甫,一字阳泉,明朝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观政户部,出使四川、陕西。还,任石首知县,时松滋人争墓地40年未解决,见甫调到仅一月,数语调解,两方皆服,纠葛状得以解决。任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时,筑江堤二百余里,并多次抗疏弹劾权臣。奉使清军四川时,正值巡抚、巡抚有事去职,见甫就总慑二台,批答若流,使官吏不敢奸诈,百姓没有冤屈。四川人视他为三台(清军、御史,抚按)神君。后来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四川左参议,云南屯田副使云南左参政等,卒于官,年五十六岁。着有《奏稿》、《诗文集》、《武定或问》等各若干卷,皆不传,仅从《沾益志》录得
[]
郭兴科
  郭兴科,1956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县。1976年3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当战士,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兴科在部队当战士时是个好战士,军事技术、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样样过得硬;当班长时是个好班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突出;在昆明陆军学校学习时是个好学员,各科成绩都是优良;当排长时又是个好排长。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英勇果断,指挥灵活,带领全排0完成了战斗任务,还亲手毙敌2名,俘虏1名,缴获枪2支,全排荣立集体一等功,自己荣立二等功。1979年8月,他被提升为所在部队四连副指导员。1980年,连队担任生产任务,他同战士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经常
(19561984)
陶新春
  陶新春(1825-1867),清朝贵州威宁县人。黔西北农民起义领袖。苗族,出身贫苦,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五月,他与其弟陶三春及杨光宗集合苗、彝,布依族群众一万多人在威宁韭菜坪起义,建立了猪拱箐和海马姑两个基本点根据地,建立房屋,分田于民,实行屯田制,曾接待过太平军石达开部将曾广依和李福猷两支部队,与之配合作战。陶新春起义军先后打击了毕节、威宁、水城、平远、大定的敌军,并攻占了彝良、威信、镇雄、古蔺、高县、珙县、筠连、叙永等地,控制了川、滇、黔三省边境广大地区。起义军发展到十余万人。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清云贵总督劳崇光派署理云南布政使岑毓英率滇军七八万兵力围剿。在猪拱箐保卫战中,起
[] (18251867)
管良相
   管良相(?-1622),明朝贵州乌撒卫(今威宁县)人。初为武举乡试第一名武举人,继袭乌撒卫指挥。明朝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蔺州奢崇明叛。水西安邦彦尚未叛,贵州巡抚李耘召良相议军事。良相曰:“奢氏反,安必继之。宜招二万,积二年谷,用许成名将以观其变。”耘以力不及而未行。良相离开贵阳时,再次向耘泣说:愿以死报国,乞建长策,保此一方。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安邦彦叛,围乌撒卫。管良相固守乌撒卫城九个月,食尽城陷,良相及妻妾,同官多人皆自缢0死。管良相及同官李应期、朱运泰、蒋邦俊被时人称为“四忠门”。《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 (?~1622)
禄发奎
  禄发奎,别号浩月,1924年12月13日出生在今威宁县龙街区灼甫乡高营村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刚直不阿。七、八岁时,他就读于家乡的明德小学(今灼乐多小学)。尽管家境清寒,他还是在校坚持勤奋学习,刻苦攻读。1937年,他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因家庭实在无力继续供读,才-缀学务农。1942年,怀着强烈求知欲的禄发奎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徒步前往榕江,考入了国立贵州榕江师范学校简师部(学制四年)。1944年,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伸到贵州独山和云南保山,报国心切的禄发奎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在贵阳,他拜见同乡进步青年陆宗棠,陆宗棠关于时局问题的
谌贻琴
  谌贻琴,女,白族,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77年03月至1978年04月,贵州省织金县供销知青队知青、任团支部书记;1978年04月至1982年01月,贵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2年01月至1993年03月,先后任贵州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助教、讲师,党史教研室副主任(其间:1990年03月至1992年03月,挂职任贵州省织金县委副书记);1993年03月至1995年08月,先后任贵州省委党校人事处处长,省委党校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1995年08月至1998年08月,先后任贵州省委党校副校
朱厚泽
  朱厚泽是贵州织金人,1931年1月出生。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同年3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贵阳市领导小组组长。后历任共青团贵州省委文艺工作队队长,共青团贵阳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长,共青团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团市委书记。1954年后,历任贵阳烟草工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贵阳市化工局局长、党委书记,贵阳市经委副主任,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市委常委。1978年10月后,历任贵阳市革委会秘书长、革委会副主任,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7年后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
(19312010)
全部毕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