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名人录
庄田
  庄田,原名庄振风,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文渊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庄魁运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母亲张氏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虽从小疼爱他,但对他要求却很严格。在父母的熏陶下,庄田从小就形成了倔强的性格。童年的庄田常跟着姐姐放牛、砍柴、割草。1917年,庄田就读于龙滚乡小学六年级。1923年离家赴新加坡谋生,原来在一家橡胶厂打杂工,后到荷兰资本家经营的“生计”号货轮上当锅炉工,经货轮地下党支部书记黄宜敦培养教育,于1926年3月被接纳为中共党员。很快被派到英国和丰轮船公司的“丰平”号轮船上做工,任党支部书记。1928年和192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61992)
黄会聪
   黄会聪,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仁造村人。1909年出生,童年在村里小学读书,因家穷辍学。1925年到马来亚谋生,白天在工厂打工,夜间到华人创办的工人夜校学习,广泛接触革命人士和工人群众,参加工人运动并加入马来亚共产党。后来因参加工运而被资方解雇,在当地党的帮助下,到吉打埠工人子弟学校任教。1929年,黄会聪被调到当地党的机关工作,专门负责誊写。不久因机关遭破坏被驱逐回国,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到厦门中心市委工作。1930年4月以市委巡视员身份被派到泉州,重建泉州和晋南特别支部,任泉州特支书记,继而领导建立了共青团泉州特支,赤色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主持创办《群众报》,大造革命舆论。同年
(19091936)
杨树兴
  杨树兴,海南万州(今万宁市)龙滚镇仁造村人,1896年生,父亲杨鸿新,终年累月向龙山恶霸邢俊德租地耕种,生活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杨树兴进入戎庙高等小学就读。1919年,杨树兴离开双亲和弟妹,漂洋过海,抵达新加坡。他亲眼看到资本家剥削、压榨工人的悲惨情景,严酷的生活经历使他初步认识到了“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社会现实。同年,杨树兴怀着愤懑的心情又从南洋赤身回到家乡。贫困的生活,广大农民的苦难,激起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他对朋友说:“人不怕穷,要有志气,我不相信天永远会这样黑下去!”决心投身到改变这黑暗社会的斗争中去。 1923年冬,杨树兴又一次告别父母、妻子,跋涉北上。11月,杨树兴在东江会见
(18961932)
谢育才
  谢育才(1904~1975),原名谢胡贤,字育才,曾用名黄纪母、谢东平、李志强,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文渊村人。1904年谢育才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贫苦农民。父亲是个独生子,身体健壮,除种田外,平时兼做小贩买卖猪仔。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大哥、二哥都是耕种能手,后来二哥也做些小生意,有些收入,家境好转。谢育才幼年热爱劳动,经常帮助家里放牛、车水。他个性顽皮,善于召集小朋友一起玩耍,也喜欢打抱不平。他9岁时在本村读过2年私塾,后又读了3年初小。14岁那年,谢育才进入龙滚戎庙高等小学读书。以后在五四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他逐渐树立起读书救国的思想。
(19041975)
熊侠
   熊侠(1902~1930),原名熊有章,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大茂看天塘村人。1902年8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熊朝选,母亲周氏,大哥熊有香,甚哥熊有成,熊侠排行第三。他在四岁那年,父亲积疾身亡,靠母亲和兄长拉扯长大。家里仅有旱地两亩,靠天吃饭,生活难于度日,母亲常利用早晚时间酿酒出售,挣点微薄收入维持全家生活。熊侠为了减轻母亲和哥哥的负担,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拾猪粪,锄坡地,插秧苗。1923年,熊侠读完村里的私塾,考入万宁县高等小学。当时,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熊侠在学校里结识了杨学哲等一批进步学友,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谈论国事,议论时政,对社会上和学校里的丑恶现象
(19021930)
廖纪
  廖纪(1455~1532) 字延陈,号龙湾。陵水县礼纪(今属海南省万宁县礼纪镇)人。少年聪颖好学,曾专心寓读于法云寺,自赋诗云:“逃禅偏自远,耽寂雅相投。案有遗篇在,开轩豁两眸。”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先后授吏部主事、考功郎中、文选郎中、太仆少卿、太常卿。正德年间(1506~1521年),升工部右侍郎,奉命督办易州山厂,掌管金矿开采和御用柴炭采办之事,廉洁奉公,严于管理,令属下不得私留分厘,尽数上缴。工部引为范例,饮誉朝野。累迁吏部左侍郎、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主持兵部期间,整顿武备,严明军纪,颇有政声。嘉靖元年(1522年),以年老求退归里。四年(1525年),70岁时又应
[] (14551532)
李鼎新
  李鼎新,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乐来外坡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李斯志是一位执教严明、多才多艺的私塾教师,母亲谢氏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他有一个弟弟叫李白新,此外,还有四个妹妹。 李鼎新自幼随父亲读书,11岁能做文章、写字、绘画,还跟父亲学了一手做花灯的手艺。1921年,李鼎新和弟弟李白新同榜考进万宁县新寨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24年,李鼎新又以优异成绩考进海口市匹谨中学(华美中学),继续就读。他聪明勤奋,品学兼优。1926年底毕业考试时名列前茅,被学校奖给二件长衫,一张石桌和一支自来水笔。 李鼎新在匹谨中学读书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
(18991931)
陈文荣
  陈文荣,原名陈更豪,字华平,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南街人。1901年7月陈文荣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全家七口,兄弟三人,陈文荣排行第氩陈文荣3岁时,父母先后病逝,由胞兄文和抚育成长。他10来岁进入万宁县立高等小学甲班读书,发奋攻读,学业成绩优秀,是班上的高才生。他性格开朗,待人诚朴热情,秉性刚强,疾恶如仇,善于团结同学,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得同学的拥护和钦佩。陈文荣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广东省立第十三中学后,转读广东省立国音师范学校。陈文荣才华出众,能诗善文,会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经常和进步学友在街头演讲,宣传革命。他有时还写文章抨击时弊,把文章张贴在街头让群众阅读,在群众中影响
(19011930)
杨学哲
   杨学哲(1903~1930),又名杨新培,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后朗村人。1903年杨学哲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杨之耀,母亲欧氏。他家兄弟5人,1个妹妹,他排行第三。杨学哲家境清贫,父母亲仅靠租种地主薄田,挣得微薄收入,养育兄弟妹6人。由于家中人口多,耕地少,生活难以接济。20世纪20年代,杨学哲的二叔父以行医为业,在长定墟开设中药店。杨学哲8岁时,跟随其二叔父生活,一边当药童,一边读私塾。杨学哲的父亲见他聪明好学,在家庭生活极为贫困的情况下,仍筹集学费送他进入万宁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杨学哲读小学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群众处于兵荒灾难之年。杨学哲幼小心灵里萌发了“立身治国”、拯救贫
(19031930)
欧照汉
  欧照汉,原名欧育行,化名陈仲华,万宁县南部沿海村庄(今东沃镇欧排村)人。1901年4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欧纯通,母亲陈氏,兄弟二人,欧照汉排第二。照汉家庭清贫,父亲除了租一点田耕种,还做点小生意维持全家生活。 青少年时期的欧照汉,脸形稍长,肤色黝黑,身体虽瘦,但显得精干、活泼。他15岁那年,因家境贫困,无钱上学,只好替人家放牛,晚上到私塾旁听学点文化。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家乡处于灾荒兵乱之中,为了谋求生活,欧照汉不久便随村里几位青年,含泪告别双亲,乘舟漂泊过海到马来西亚谋生。起初未谋到职业返故乡一次,后到一家工厂做杂务工。 在马来西亚,欧照汉受马共革命思想影响,勤奋学习文化
(19011943)
陈之楠
   陈之楠,又名陈光育,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东门人。陈之楠1906年出生,有兄弟4人,老大陈之发,0陈之松,老三陈之桦。陈之楠排行第四。陈之桦大革命时期在琼山府城中学读书,积极参加琼崖学生革命运动,是-的骨干之一。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陈之桦在府城被国民党杀害。陈之楠妻子许鸿姬曾在他的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后来为了生活-改嫁。陈之楠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1918年考进万宁县立高等小学,1923年考进广东省立第十重中学。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学生要求革新,爱国热情高涨,海府革命学生掀起反对军阀邓本殷的斗争,十三中学生积极声援。陈之楠参加了反对邓本殷的-。他在运动中深受启
(19061931)
官天民
   官天民,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后安墟人。1905年官天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官开爵,为人忠厚,思想进步,支持革命,后在南洋病逝。母亲冯氏,朴实善良。官天民有兄弟3人,0德民,老三林民,他们跟随父亲到南洋谋生,老三在南洋参加革命,后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官天民身体粗壮结实,热爱劳动,从小在父亲身边读书,聪明伶俐,加上父亲严于管教,学习用功,成绩优秀,1921年考入广东省立十三中读书。在校期间,官天民和万宁县同乡学友谢育才、陈克邱等成立“青年同乡会”创办刊物,以宣传革命,揭露土豪劣绅、国民党反动派,改造社会为宗旨。官天民从省立十三中毕业后。回家乡后安初级小学任教,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宣
(19051929)
吴运琳
  吴运琳(1901~1989年),又名黄德琳,海南万宁县新寨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吴运琳自幼勤劳勇敢,读过3年私塾。13岁时,因家境困难,辍学务农。民国9年(1920年),随乡人漂渡到印尼槟城做工度日,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压迫,遂于民国16年2月返回海南。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共组织的活动从城市转入农村。5月,吴运琳参加海南地区革命工作。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任新寨乡党支部委员、乡共青团支部书记、乡农会主席和赤卫队队长等职。他深入当地农村,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宣传中共的主张、策略,领导农民进行抓恶霸、打土豪、烧田契、分田地、减租减息、抗捐抗税
(19011989)
谢翰华
   谢翰华,海南万宁县和乐(今万宁市龙滚)田头村人。少时聪明伶俐,头脑灵活。1898年出生,由于家庭贫困,他十四五岁时便随村里同族伯父赴南洋谋求生计。在新加坡,谢翰华白天给资本家打工,晚上主动与略通文墨、思想进步的老乡接触,补习文化,开始阅读一些革命书籍和进步刊物,思想逐渐倾向民主革命,并广泛结交华侨中的进步人士,参加革命活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谢翰华得知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领导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他兴奋不已,深受鼓舞,决定回国参加革命。1922年,他回到日思夜念的故乡海南岛,回到年老体弱、受苦受难的父母身边,并开始四处寻找革命组织。
(18981929)
王德波
   王德波,又名王绍刚,海南万宁县和乐(今万宁市山根镇立岭)礼茂洋村人。1906年王德波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王德波全家六口人,有兄弟四人,大哥王绍祺,弟弟王绍统、绍绪,他排行第二。双亲靠耕种两亩薄地和做点生意挣得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王德波成长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他的父亲看到他和弟弟王绍绪聪明好学,所以缩衣节食,积攒了一点钱支持他们进入勤赛村初级小学读书。王德波由于刻苦攻读,学习成绩优秀,1924年秋考进嘉积仲恺农工职业学校读书。在学校期间,由于受革命-的影响,王德波思想进步,开始产生了投身革命的志向。毕业后,王德波回县横山村小学任校长。当时革命浪潮席卷琼崖,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中广
(19061932)
陈克邱
  陈克邱(1906~1980),字学海,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福山村人。陈克邱1906年8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龙滚戎庙高等小学,后考进广东省立十三中学。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是学校里的高才生。陈克邱就读十三中学时期,正值中国革命风暴的前夕。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5年的“五卅惨案”、省港大-,对海南各地青年学生的影响很大。陈克邱和谢育才、潘霖、吴邦康等同志积极投入革命行列,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列主义,提出反对旧礼教、反对军阀、反对-污吏等革命口号,在青年学生和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6年6月,由省特派员符光东、王文明介绍,陈克邱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龙滚党支部书
(19061980)
蔡士英
   蔡士英,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礼纪镇太阳村人。1905年6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境清贫,父亲蔡秀梅勤劳朴实,除了耕种外,还靠砍柴烧炭度日。蔡士英8岁时就跟随母亲下田劳动,替地主放牛。蔡士英少年聪明好学,有渴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因家境贫寒,付不起学费而无法上学读书。他的伙伴章礼、吴以新都到南山小学读书,心里十分羡慕。为了学习文化,追求知识,他在白天替地主放牛时,总会偷偷到太阳庙听私塾先生讲课。有一天,蔡士英干脆把牛拴在树上听课去了。晚上地主婆发现牛吃不饱,叫来蔡士英问话。蔡士英被打得遍体鳞伤,躺在牛棚里,母亲知道后才把他背回家。蔡士英的好学精神得到老师的怜惜,决定免费收他为夜班正式学生。
(19051937)
郭天亭
   郭天亭,又名郭仁甫,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军寮村人。1898年郭天亭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郭经选,母亲黎氏。他10岁时,父母、兄妹离世,郭天亭孑然一身,生活凄苦。郭天亭婚后得岳母支持,读了几年私塾。他21岁时被青山、芳园等村私塾聘教。 1923年郭天亭在龙滚民团里做事。1925年春,广东省农-动特派员杨树兴回到万宁县龙滚,先在民团里当教官,并以此为保护伞,在龙滚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在杨树兴的影响下,郭天亭的思想倾向革命,同情和支持共产党,表示秘密配合杨树兴工作。1926年4月下旬,杨树兴和郭天亭策划夺取陈烈卿民团的0。由杨树兴带领第四区(龙滚)农民武装包围民团,在外围给民团施加
(18981932)
谢文川
  谢文川,又名谢门海,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路下村人。1906年出生,谢文川年幼丧母,随父亲谢家成背井离乡到陵水县城做生意。迁居县城后,谢文川有机会上了陵水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陵水县师范学校。青年时期谢文川一副书生气,文质彬彬,但思想活跃,能言善辩。谢文川就读师范学校时正值新文化传播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进步思想影响,他积极参加陵水县的-运动,经常在街头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工人群众投身革命运动。 1925年谢文川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故乡万宁县第四区(龙滚),被聘请到龙山小学任教员。任教期间,他利用课堂向青少年学生传播革命思想,控诉剥削阶级对贫苦人民的压榨,激发学生
(19061932)
全部万宁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