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历史人物介绍9
陈嘉良
  陈嘉良(1898~1932),曾用名陈建安、陈子华,吴圩镇祥宁村那髻坡人。幼年读私塾,天资聪明,爱读古书,成绩优异。曾博览我国古代和近代史诗。在本村小学任教期间,他常向村民父老谈古论今,讲述孙中山革命事迹和历代农民起义故事。1926年,他在广西农讲所教员宁培瑛的宣传影响下,和唐光天、唐希贤等人发起组织吴圩地区各村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同年,当选邕宁县农民协会执委,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废除苛捐杂税等斗争。唐光天被捕后,他与县农协会委
(18981932)
唐希贤
  唐希贤(1905.5~1931.7),吴圩镇人,烈士唐光天之子。他自幼秉承父训,聪明好学,15岁考上邕宁县立中学读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于-,成为该校“学运”骨干,颇有名声。他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自勉。毕业后,受聘于吴圩小学当教员。1926年广西农民讲习所在南宁成立,唐希贤即赴考入学。在农讲所期间,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学习马列著作,常随从省农民部秘书宁培瑛赴各县区乡宣传。毕业后回乡协助其父唐光天开展农运工作。唐光天
(19051931)
林景云
  林景云(1902~1930),良庆乡缸瓦村人,中共党员。幼年林就读于缸瓦村小学。1921年,他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学期间,他积极上进,关心国事,经常参加-等爱国活动。 1925年4月,他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 林景云在军政学校毕业,“四·一二”-政变后,被列入抓捕对象,便随同学逃离邕城, 到良庆乡乌朗村任教,后回家隐蔽。1929年6月,俞作柏主政广西,召集军校学员分配工作,林被
(19021930)
卢保炫
  卢保炫(1902.1~1930.1),又名卢本兰、卢保元,那楼乡那务村人。他年小有志,爱憎分明, 因不服国民党副乡长、当地恶霸卢凤山的欺侮,曾被抓去关押3个月。释放后,他愤然卖掉部分田地作盘缠,弃下妻儿,于1922年离家跑到广州。不久,他闯入军界,先在粤军黄明堂部队任文书,后于1925年在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五届)学习。同年12月8日结业后,他以广东省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到广东化县(今化州市)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群众,找工人、农民谈话,赠
(19021930)
何福谦
  何福谦(1903~1927.10) 壮族,刘圩乡麓阳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广西著名的进步青年学生。 他9岁入学,1923年考入南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同年秋,他被推选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农村,向群众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2月, 中共梧州支部根据广东区党委的指示,派共产党员罗如川,共青团员李省群到南宁第一省立中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组织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发
(19031927)
韦启瑞
  韦启瑞(1900.8~1927.4) ,壮族,蒲庙镇联团村团统坡人。1923年6月,他在广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从事-。他和校内外团干一起,发动成立广东新学生社(属共青团外围组织),出版《新学生》半月刊,对学运和农运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1924年7月, 韦启瑞参加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一届学习班,毕业后,即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时值国共第一次合作,他以共产党员的公开身份到广东西江地区开展农运工作,成为
(19001927)
黄才贵
  黄才贵 号学荣。出生于横县镇龙乡马兰村一个贫苦的农家。青年时代,因事被土司及团兵追捕,逃离家乡,此后投军。其体态魁梧,脸面黝黑,力大过人。在战场上机灵、勇敢,屡立战功,被敕封为巴图鲁(勇士),后任总兵衔、尽先补用副将、广东罗定协都司。清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土官岑耀青、岑瀚青等对改土归流不满,约期于廿六日分别在平马、百育、站吁、二塘、那坡同时举事反清,掠奉议、围平马。恩隆知县袁宝箓率兵勇苦守平马两昼夜,后力感不敌,赴邕乞援。黄
[]
陆东海
  陆东海(1890~1956) 原名陆成林,壮族,州圩乡上荣村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曾给人放牛多年。其兄陆福安(原名陆成权),在旧桂系陆福祥部任连长。陆东海随兄当兵,后入桂林讲武堂,毕业后,到新桂系黄绍城、黄旭初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粤桂战争结束后,转入政界。1929年任那马县县长,1931年任博白县长,1932年任向都县长,曾任柳州禁烟队队长, 都安县民团副司令。 1937年任广西省公路管理局护路中队长,1938年任武鸣县长,193
(18901956)
黄秉琚
  黄秉琚(1907~1951) 壮族,林圩乡黄番村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寒,父亲曾当长工送其读书。16岁跟其同属叔父黄子华(国民党军队团长)投奔新桂系军阀当兵。后在南宁入中央陆军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受训。 毕业后任排长、 连长。1933年在新编19师305团3营任营长,1939年任副团长,1946年退役回乡。1948年调任国民党南宁专员公署民团副司令。在任期间,曾多次带领民团、自卫队攻打各县的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1949年11月调任隆山县长期
(19071951)
马中骥
  马中骥(1906~1956)原名马启超,壮族,加方乡岑让村人。1925年考入广西省第三师范学校,不久又考取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第一分校第一期步科。1926年在军校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冬军校毕业,到百色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直属第一团二营五连任上士见习官。见习期满后任二营少尉副官。1929年到李明瑞部下任连副。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后,马中骥回乡当小学校长。1930年在陈济棠部第一师当上尉参谋、少校团副。1931年又回到家乡任隆山县东
(19061956)
黄怀仁
  黄怀仁 曾用名黄政,化名老丘(1925~1949),壮族,隆山县加方乡加让村人。1944年到隆山县初中读书,1946年11月在隆山初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隆山初中支部组织委员,中共隆山总支组织委员,中共隆山总支部书记等职。黄怀仁从小天资灵敏。在隆山初中读书时,曾荣获全校语文、数学比赛第一名。1945年他在学校积极组织和参加进步师生的读书会和研究会活动,热情宣传进步思想,传递进步书刊。1947年上半年他积极参与组织领导隆山初中学生反
(19251949)
黄彩璠
  黄彩璠(1919~1952)壮族,合群乡合群村安马屯人。1940年考入广西省立高中,1945年于云南国立语文专科学校毕业。曾任云南省路安中学和华圩中学教师,私立湖南宏清中学教师,隆山初中代训导组长,隆山中学校长。1941年,黄彩璠在桂林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桂林发生“七·九”事变,破孩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党组织通知他于7月秘密离开桂林回乡。同年9月,他同从桂林返乡的共产党员何祺中、何修年及党员培养对象毛文瑞(江苏人),在隆山县城
(19191952)
蓝鸿翔
  蓝鸿翔 笔名驶明(1921~1947),壮族,隆山县城厢镇人。他自幼丧父,由母亲文氏抚养成人。从小爱好诗画,擅长绘画及木刻。1940年考进南武师范。在学校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先锋队。他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揭露、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政策,为学校反动当局所不容,因而西上云南省,先后在《云南日报》、《复兴晚报》等报社任记者兼。与闻一多、李公朴等先辈常有往来。《云南日报》、《复兴晚报》、《正义报》、《诗与散文》等报刊
(19211947)
韦成篇
  韦成篇 又名韦耀德,外号白头翁(1892~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江庄村人。青年时代,离乡从军,在旧桂系军队任排长,他看到在旧军队混下去无法实现救国救民的抱负。1921年回乡在江庄小学任教,1926年在那马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州圩)任教。1927年4月, 中共右江党组织派黄书祥到那马县州圩乡进行革命活动,住在韦成篇家。在黄书祥的指导下,韦成篇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春,他与李凤彰一起创办江庄补习学社,担任学社教员。通过江庄学
(18921938)
李凤彰
  李凤彰 又名李明甫(1887~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山城村坡马屯人。早年就读于南宁师范。 1920年任永固局统。为人直爽,打抱不平。1927年4月中共右江党组织派黄书祥到那马州圩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春,在黄书祥的指导下,李凤彰与农经祥、韦成篇等一起创办江庄补习学社,以学社为活动据点,发动和组织农民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并且开办平民夜校, 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建立秘密农会。1928年5月那马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相继建
(18871938)
徐泽长
   徐泽长化名黎达(1904~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街人。少年时代在果德县都阳乡(今属平果县)舅父黄永棋(后来任果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家生活,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5年就读于广西省立九中(武鸣)。在校期间,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混战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非常愤慨,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27年7月, 他在右江农-动的影响下,毅然放弃报考高等学校的机会,回家乡投身右江农-动。但要革命没有武装
(19041938)
莫峻峰
  莫峻峰又名民生,1891年12月出生,汉族,南宁市郊亭子人。16岁走向社会,当过学徒、炊事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 (1925--1926年) ,参加广西省最早的农民讲习所学员,1926年在南宁市郊吴圩、苏圩等地组建农民协会,任农协会执委,开展反对封建统治,进行“二五” 减租,废除苛捐杂税,清算地富剥削农民的斗争。同年4月,国民党邕宁县政府拘捕革命同志和农会骨干, 莫峻峰带领各乡农协会员数千人包围邕宁县政府提出抗议, 高喊“打倒-
(18911982)
陈锡镇
  陈锡镇又名陈镇, 1906年5月出生,汉族,南宁市人。青年时在广西省立一中读书,曾任学生会教育部长。1926年在校参加南宁市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从事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活动。 1927年4月后到靖西中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0月随队到龙州准备龙州起义事宜。11月,左江农-动委员会派陈锡镇到崇善县开展农-动,曾在省立六中学校开办农-动讲习班, 培训革命骨干30多人。1930年2月12日,在红八军一纵队支持下,成立崇善县革
(19061930)
谢以平
  谢以平(1922~1987),原名谢超体。生于贫农家庭,南宁市郊东南村人。少年读过私塾.1941年9月参加革命,1947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在南宁健中学校读=传。1937年, “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危机逼近广西,16岁的谢以平,与抗日爱国的同学们一道奔赴灌阳县编人广西学生军第三团。在受训中,结识了共产党员徐棣森, 1941年9月,经过中共党员靳为霖介绍,到三十一军一三一师三九一团文化宣传队当队员,秘密从事地下交通工作
(19221987)
李大姑
  李大姑(1897~1977),原名李鸾英。辖区南国街人。出身城市贫民。解放前,家境清贫,从未入学就读,结婚后生育3男3女,遭受卖子、儿子被抓壮丁下落不明、丈夫病故的打击。丈夫病逝后,一家人的生活由她维持,以卖水为生,终日劳累,不得温饱。解放初她靠做散工维持生活。1950年参加街道工作,任南国街抗美援朝分会代表,后又任南国街妇女主任。1953年12月,当选南宁市第二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1961年担任南国街食堂主任。1958年
(1897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