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历史人物介绍
范略
  范略,1916年10月16日出生,广西浦北县人,大学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广州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1958年9月学院正式成立,主持学院党委工作。曾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越秀区委副书记。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2年4月12日凌晨3时30分不幸在广州逝世,享年96岁。
(19162012)
冯恩珍
  冯恩珍,女,汉族,1978年4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卫生院妇幼专干。付出青春时光,用心照顾身落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瘫痪在床的公婆,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冯恩珍用自己的不离不弃和无怨无悔谱写了孝老爱亲的赞歌,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义”的大爱美德。22岁,冯恩珍在最美的年纪,与关少华认识并喜结连理。2010年7月,关少华在腌渍橄榄的水池中救人时,不幸二硫化氢中毒,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变成了口齿不清、流着口水、大小便失
冯敏昌
  冯敏昌(1747—1806),字伯求,又字伯子,号鱼山,壮族,生于广东省廉州府钦州长墩司南雅乡(今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马岗村)。冯家是书香门第,文人辈出。曾祖父应祥,字征麟,太学生、增广生,曾任翰林院编修;祖父经邦,字宪万,增广生、太学生,曾任翰林院编修;父达文,字天岩,岁贡生,候补训导,历任开建、临高、花县教谕,初封编修,晋封奉政大夫。这种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对冯敏昌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艺术成就冯敏昌勤奋好学,博闻强
[] 壮族古代文豪 (17471807)
张瑞贵
  张瑞贵(1890-1977),字玉麟,法名园亚,壮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贵台乡那统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素有“生张飞”之称,蒋经国誉其有“廉颇风骨”。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少年家贫,给人放鸭。喜习拳术。曾于钦防军官讲习所肄业。宣统元年(1909),受孙中山两次组织领导钦州王岗山、马山反清武装起义影响,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弃工从军,投入旧桂系部队当兵,历任伍长、十长、排长。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随桂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8901977)
叶春生
   叶春生,1939年11月生,灵山县石塘镇塘尾村人。从小就读于云南边陲。1958年转学广州。1959年考进中山大学,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1967年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信宜县工作,任新闻秘书、中共信宜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78年调人中山大学任教,1985年晋升为中文系副教授,曾任中文系副主任,现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
梁建行
  梁建行,1939年1月生,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梁建行1956年于灵山中学高中毕业,196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从事机电工程设计研究工作。60年代作为主要设计技术人员参加并完成了丹江口、陆水、鸭河口水电站及武汉东西湖大型排水站的机电设计研究工作。其中丹江口水电站装机90万千瓦,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站。70年代作为项目组长主持并参加丹江口、刘家峡水电站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成功地解决水电站
黄启臣
  黄启臣, 1938年1月出生,灵山县平山镇大滋村人。1956年灵山中学高中毕业,1961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5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梁方仲教授。先后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教员、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明清经济史研究室主任、法政学院副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广东农史学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州地方史学会理事;中国商业
周创志
  周创志,1936年9月生,灵山县佛子镇凤凰坡村人。1956年7月于灵山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人沈阳东北工学院电力系,1958年因成绩优秀调到新设的工程物理系学习,1960年提前毕业任本系教师。1961年,调人二机部九局(北京)从事国防尖端科研;1962年末调到原子-研制基地(西北) , 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的实验研究。1964年任技术员、科研方案负责人,1967年任实验组组长,1974年任室主任,1977年任工程师,1978年任基地
覃钊邦
  覃钊邦,1936年6月生,灵山县新圩镇渌水村人。1948年9月就读于合浦县寨圩中学、灵山中学,1950年11月为灵山县剿匪宣传工作队(文工团) 队员,1951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三师演员、 战士俱乐部工作员、文艺指导员、助理员,1959年4月在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任演员、编导、作曲、创编室副主任,1974年9月~1976年8月进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1986年1月后曾任广西歌舞团团长、 党总支副书记、中国音乐家
施汉荣
  施汉荣, 1922年8月生,灵山县陆屋镇人。曾就读于陆屋小学、灵山中学、廉州中学、广西大学工学院。1942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的联校) 文学院外文系,主修英美语言文学,在校期间曾兼任援华抗日美军后勤总部的临时雇员。毕业后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小任英语教员3年。新中国诞生后,在《南方日报》等新闻单位任记者、、主编近20年。70年代初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学术情报
苏世炘
  苏世炘,1919年12月生,灵山县文利镇香山村人。1934年廉州中学初中毕业后入广东省立勷勤大学附设高中部就读,1942年考人中山大学文学院,1947年夏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在勷勤大学附设高中读书期间,参加编印地下《抗日救亡周刊》;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参与编印期刊《海天新潮》。毕业后任职于中国资源委员会广东矿产处,常在《持平日报》、《广州商报》发表有关广东粤北钨矿的文章。后返回灵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任灵山
李荣芝
  李荣芝,1948年10月出生,灵山县旧州镇狮岭村委会狮岭街人,现居住香港,从事商务工作。1993年至今,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山县委员会第四、五届特邀委员。李荣芝小学、初中阶段在灵山县旧州镇狮岭中心小学和旧州中学就读,因其成绩优秀,1962年考上灵山中学高中部就读,1965年毕业,同年考人合浦医科专业学校,1968年毕业后回乡当赤脚医生,1973~1984年在钦州地区民矿总站医务所任卫生员,1985~1987年在钦州地区人民医院任医
赖子梅
  赖子梅,1944年生,字宥余,灵山县旧州镇稔子岭村人。现居住香港,经商为业。1990年10月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灵山县委员会三、四、五届特邀委员。赖子梅出生于书香世家,生活较富裕。其祖父赖宗光毕业于广东公立政法学院 (即中山大学法学院前身) 。民国时期,曾任县立旧州中学首任校长,灵山县参议员、灵山县政府教育局局长等职。解放后,于1956年受聘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父亲赖铭甲,毕业于广州国民大学。1949年去香港定居,1956年移居
蒙英翰
  蒙英翰,(1919~1999),灵山县丰塘镇修竹村人。1938年进合浦县寨圩中学读书,1938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寨圩中学党支部书记, 同年8月,回家乡修竹村发展两名党员,建立灵山第一个党小组,并任组长。1940年任中共寨圩区委宣传委员,由于积极参加抗日反汪斗争,被当局通缉。 1941年3月转回灵山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42年经中共灵山地下组织同意出任保队附,同年11月调到那东小学任代校长;1943~1944年在白花
(19191999)
劳德容
  劳德容,女,1943年10月生,灵山县檀圩镇人。198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1965年7月,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1965年8月~1976年3月,在水电部西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先后担任四川江油、乐山、渡口、东北阿城、河南洛阳等地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 1976年3月~1978年11月,在广西柳州建筑设计院工作,担任电气专业组组长; 1978年11月~1991年2月,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基建办公室主任、
赖宗锷
   赖宗锷(1934一2000),灵山县旧州镇旧州街人,中共党员,是广西教育委员会事财处处长、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其大儿子赖晓扬,现任广西南宁化工集团总经理,是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广西区劳动模范,中国化工部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赖宗锷,7岁时在旧州稔子岭村读私塾,8~14岁在旧州中心校读小学,由于个人聪敏勤学,14岁时便考入旧州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于1950年冬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军服役。 1952年9月,部队转为志愿军,他
(19342000)
莫平凡
  莫平凡,1916年8月生,灵山县烟墩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1937年任武利镇、平南乡小学教师。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与梁中光组织灵山县青年抗日同志会任副会长。 不久任《灵山日报》副刊;同年7月任抗日流动宣传队队长,11月任灵山县抗日统率委员会政训大队分队长。1939年11月任灵山县青年抗日游击队副队长,12月任蔡廷锴的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领导下的抗日政治工作队分队长。1940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0
陆兴固
  陆兴固,1944年农历三月三日生,灵山县佛子镇桂山肚村人。1962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副军级,少将军衔,现任总参谋部测绘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1957年9月就读于灵山中学初94班,1960年8月初中毕业时被选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中21班, 1962年8月毕业, 分配到总参谋部第二十三测绘大队,1964年9月被任命为少尉技术员。 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代
赖子英
  赖子英,1935年出生,灵山县旧州镇那田村人。1956年,在灵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师长。1983年,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副军级,少将军衔。赖子英参军后,在广州军区6865部队当士兵。1958年任班长时,带领全班战士在深圳国防施工中,由于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年终全班立三等功,其个人也立三等功。1959年,他带领全班战士按照毛泽东思想搞训练改革,由于训练成绩突出,获-颁给“一二四
莫燕忠
  莫燕忠,1919年6月生,灵山县武利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后改名广雅中学),1936年在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参加学生抗日运动。1938年1月到陕西安吴青训班(中共直接领导的学校)学习,结业后到山西参加抗日游击队。5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大大提高了政治觉悟,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派回安吴青训班任研究员、班部秘书(兼教员)。1940年撤回延安,任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