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名人录
马廷鸾
   马廷鸾(公元1222-1289年),字翔仲,号碧梧,今江西乐平众埠镇楼前村人。宋淳右七年(1247年)会试第一,殿试第四,调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任教授6年。后任端明殿大学士、参知政事等,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宝右三年(1255年),迁太学录,在试策中,廷鸾提出了“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的政治见解,触怒了当权的丁大全、董宋臣、谢堂、卢元升等大臣、宦官,被降迁秘书省正字。宝右四年辟住史馆校勘。不久,廷鸾将上殿轮对,丁大全听说马廷鸾在皇帝面前历数他的过错,急派廷鸾好友王持厚,向廷鸾试探和进行威胁。马廷鸾无私无畏地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丁大全就命人在午朝
[] 宋朝宰相 (12221289)
洪适
   洪适(公元1117-1184年),洪皓长子,字景伯,号盘洲,生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江西乐平洪岩镇岩前村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博学宏词科入仕。先后任台州(今浙江台州地区)通判、荆门军(今湖北当阳、荆门等县)知军、徽州知州、江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中书舍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宰相),逝世后朝廷赐谥号“文惠公”。 洪适13岁时,其父出使金国,家中祖母年迈,母亲多病,弟妹年幼,一切家政皆由他一人主持。金兵南犯吴地(今苏南和浙北),洪适曾率领全家老幼,远涉千里还乡避乱。这充分显示了青年洪适独当门户的才能。 洪适为官清廉爱民,敢
[] 宋朝宰相 (11171184)
洪遵
  洪遵(公元1120-1174年),洪皓次子,字景严,生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江西乐平洪岩镇岩前村人。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博学宏词科榜首,一时文重重天下,被破格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后历任州通判、知府、知州、起居舍人、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枢密院都承旨、资政殿学士等官职,逝世后朝廷赐谥号“文安公”。洪遵任地方官时,注重兴修水利,依法征集田粮赋税,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严禁属僚乘机0,关心百姓疾苦,尤其注重赈济灾民,深得百姓敬重;任朝廷京官时,敢于向皇帝进言,对下属官吏严格执行“考绩升迁”法度。洪遵数十年为官生涯,处处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思想,廉洁奉公的作风。洪遵自入仕后,在繁忙的政务之余
[] (11201174)
佛印
  佛印禅师(1032年~1098年),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佛印少时,曾于竹林寺读《大佛顶首楞严经》,遂礼宝积寺(在今江西浮梁瑶里)日用为师,学习禅法。十九岁登临庐山,参访云门四世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1010~1071),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赞叹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二十八岁,由于精究空宗,被称为“英灵的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后,历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县境内),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
[] 宋代云门宗僧 (10321098)
赵善庆
   赵善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名、字各本《录鬼簿》记载多异:曹本作善庆字文贤,又别作赵文宝,名孟庆;暖红室本又作赵可宝,余同;孟本、天一阁本均作名善庆,字文宝;《说集》本作名孟庆,字文宝。邵曾棋《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认为诸说纷纷,不知孰是。今人多从曹本。天一阁本《录鬼簿》小传纪其以卜术为业。阴阳教授;曹本作善卜术,任阴阳学正;其他版本与曹本大致相同。考《元史·选举志》-《学校》,设阴阳教授而未设阴阳学正,当以教授为是。他游历甚广,先后到过西安、奉节、长沙、湘阴、镇江、杭州等地。所作杂剧今知有8种之多:《七德舞》、《糜竺收资》、《教女兵》、《姜肱共被》、《掷笏谏》、《醉写《满庭芳
[]
徐跃
  徐跃,字文鉴,号子鱼,1906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乐平县狮子口村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徐馨山是晚清秀才,善文墨,精医药,重义轻财,以教书、行医、代写诉状为业。大伯父徐素芬,是晚清补翎秀才,文才出众,医道高明,为乐平西乡有名的绅士和兴建乐平县儒学堂的倡导人之一,在家乡办私塾,亲自执教,教授乡民子弟,人称“素芬先生”。徐跃7岁时,开始在大伯父身边读书。14岁,随父迁居乐平县城翥山岭魁堡试馆,进乐平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小徐跃天资聪颖,沉默寡言,善于独立思考。平时不常见他看书,多数时间是独自散步,但先生每次考他,又总能对答如流。1923年,徐跃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的南昌处在北洋军
革命烈士 (19061934)
何召一
  何召一(约公元1131-1162年),浮梁县高岭人,约生活于南宋绍兴年间。《高岭何氏宗谱》载:“其祖何茂,字完智,以文学任唐武宗会昌间(公元841-846年)初任河南通判,次任太平通判,后任节度使,同汪、许二总管巡行宣、歙、池、饶,道经浮东白水新正俨坑,见山青水秀,遂定居于此。”茂公之子何浚,字伯俊,见高岭风景优雅,嘱其子叔信迁居高岭。何叔信是高岭何氏之始祖。何召一为何叔信第九代孙,是发现和使用高岭土的第一人。他出生贫寒,却乐善好施。相传,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何召一了解到高岭盛产的一种“糯米粉”作用与价值,便带领村人一同去挖,运到景德镇去卖。陶瓷业主们不仅将他们所带之土抢购一空,还纷纷订货,出
[] (11311162)
朱虎臣
  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南宋朝某科武举第一人。据《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朱虎臣年仅9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12支箭,其中有9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
詹启敏
  詹启敏(1959.01.22- )分子肿瘤学家。江西省乐平市人。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89-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国立癌症研究所、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学习和工作。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家973肿瘤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系统揭示了细胞周期监测点关键蛋白的作用和机制。报道抑癌基因p53最重要生物学功能是调控细胞周期监测点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发现第一个p53调控靶基因,揭示p53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金达
  金达(1506~1577),字德孚,号星桥,江西浮梁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66)丙辰科诸大绶榜进士第三人。金达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第三名。嘉靖三十五年(1566)力拔会试第一名。当时严嵩柄国,江西同榜考生欲邀金达私下拜谒严大学士,金达不从,严嵩知道后记恨在心。殿试时有意将金达置于二甲。幸好皇上亲自审阅殿试策,对金达赞赏不已,遂亲擢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金达平生为文操笔立书,雄伟典丽,进士高第后,所撰写的奏章大多寓意深刻,文章得体。母亲病逝后,他以原官出任教习。在担任册封乐安王副使时,拒不收受一切馈赠。嘉靖四十三年(1564)六月,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穆宗登基,赐文绮。后因太
[] (15061577)
王仲舒
  王仲舒(约公元1023年-1098年),字茂先,宋仁宗至哲宗年间浮梁下连都蟠溪(今三龙乡盘溪村)人。庆历二年(公年1042年)进士。曾在祁门、越州、彭泽、宿州、符离等地为官。他擅于治理地方复杂问题,惩处地方豪强和违法犯罪。只要违法犯罪者认罪服法,并决心悔改,则量刑时都能酌情从轻发落,对恶势力和刁钻顽固者则严惩不贷。故地方治安平稳,经济繁荣。为此,他被召入朝,升任太子中允。后又赠朝议大夫。今三龙乡盘溪村还完整保存了“王仲舒祠”,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仲舒曾游历万寿寺(今蛟潭镇外将村内),并在寺前石壁上题写“王茂先藏孝”字样,加以镌刻,今仍依稀可辨。
[] (10231098)
徐金丹
  徐金丹,1895年出生在江西省景德镇一个贫寒的家庭里。15岁那年,父亲便求人把他送进一家陶瓷小器匣钵厂当学徒。他白天干的是重活、苦活,晚上坚持读书、写字。在经历了数年工人生活之后,终于在亲朋的资助下,于1917年秋考上了江西省立陶业学堂(校址设波阳县城)。192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景德镇。有志于陶瓷工艺革新的徐金丹,开始从事以煤窑烧炼陶瓷制品的试验。由于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政局不稳,致使试验时停时续,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徐金丹没有气馁,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校址设在景德镇)部分教职员和毕业生以及工人师傅,集资成立了震旦瓷业公司,继续进行“以煤代柴”的试验,终于取得了满
革命烈士 (18951930)
金君卿
  金君卿(公元1023-1098年),字正叔,宋代浮梁人。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他博学多闻,文思敏捷,下笔顷刻千言,文声甚著。景祐年间中期(约为公元1036年),金君卿尚在乡间,时任饶州太守的范仲淹,礼聘其为师。君卿中进士后,在临川为官,先任知县,后任江西提刑,入朝后为度支郎中。他政绩卓著,勤于笔耕,著作颇丰,有文集15卷。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秋,他游览万寿寺院时写下游记一篇,时人将其镌刻于寺院前石壁之上。尽管年深日久,风雨剥蚀,但仍清晰可见。
[] (10231098)
张雪中
  张雪中(1899- 1995)江西乐平人,原名张达,字通明。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汤恩伯嫡系将领。生于1899年7月15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初八)。江西乐平人,原名张达,字通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少尉排长。1925年2月升任中尉副连长。8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何应钦)第1团(团长刘峙),仍任中尉副连长。1926年3月调升军校第四期步兵军官预备团(团长张与仁)第3营(营长应山三)第7连上尉连长。5月所部改称步科第2团(团长张与仁)第3营(营长应山三)第7连,仍任上尉连长。7月调任第1师(师
(18991995)
释了元
  释了元(1032-1098) 字觉老,号佛印,俗姓林,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市)人。幼年好佛,10多岁出家。历任江州承天寺,庐山开先、归宗二寺及润州金山、焦山二寺等寺上坐、住持。他天资优异,博通内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元丰年间(1078─1085)主润州金山龙游禅寺时,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甚密。苏轼告老归隐宜兴后,常来金山。曾为了元写《楞伽经》,了元建造妙高台、楞伽室作纪念。了元善于说法,但主张各人应自己思考,不能“稗贩”他人。
[] (10321098)
徐衡
  徐衡(公元1075-1156年),又名衡卿,字季平,宋代乐平静理乡(今塔前镇下徐村)人,生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是乐平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徐衡原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中进士,授太学,是个文官。后来朝廷兴建武学,徐衡又苦练武功,钻研孙武兵书。崇宁五年(1106年)中武举,旋于殿试中夺魁,钦点武状元,任命为右班殿直(殿前侍卫官),未几,由太原安抚史许几推荐,改知晋宁军,驻吴堡寨。 重和元年(1118年),长江两岸洪水泛滥,灾情严重。徐衡受任东西两路廉访使。他沿途考察灾情后,马上统计官府和民间的仓库积存情况,得粟500万斛,钱15万吊;又将各地上缴给皇的贡米,就地储存,
[] (10751156)
洪迈
  洪迈(1123—1202年),洪皓第三子,字景卢,号野处。洪迈自幼读书勤奋,精通四书五经,广猎稗官野史、道释经籍、医卜星算。他读书也抄书,他研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时,曾三次抄完了全书。洪迈23岁时高中博学词科,当过地方官,当过京官,曾出使金国,最后官至端明殿大学士,是一位为政清廉的官吏。洪皓一生著作有40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容斋随笔》,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具有资政、资治作用,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此书十分珍爱,每日必读,临终时此书还摆在他的案头。迈学识渊博,熟悉典故,一生著述极为繁富。收录于《四库全书》的有:《野处类稿》二卷、《史记法语》八卷、《经子法语》
[] (11231202)
洪皓
  洪皓(公元1088-1155年),字光弼,江西乐平洪岩镇岩前村人,生于北宋元右三年(1088年),他的忠贞气节与汉苏武齐名,是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 洪家先世原居婺源,洪皓十世祖洪玉徙居岩前,世代以农为业。洪皓曾祖洪士良兼营商业,以运销粮食为主,在饶州城(今鄱阳县城)有商行,在氵翁潭(今鄱阳饶埠附近),有中转站和仓库,洪士良死后择葬于氵翁潭。洪皓祖父洪炳继承父业,仍往来于乐平饶州城运销粮食土产,家境大富。洪皓父辈皆读书求仕,伯父洪彦升登宋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父洪彦暹官至右通直郎。 洪皓幼年在家乡读书,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后,出任秀州司录,时逢饥荒,他毅然截留浙东调京的
[] 垂范史册的风节名臣 (10881155)
吴静钰
  吴静钰,1987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运动员。2006年,吴静钰夺得了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跆拳道金牌;2007年夺得北京世界锦标赛47公斤级冠军;2008年在-47公斤级项目上获得金牌;2009年获得第11届全国运动会49公斤级冠军;2010年早哈萨克斯坦亚锦赛49公斤级上获得冠军;2011年5月,吴静钰在世锦赛49公斤级中第二次夺得世锦赛冠军。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上卫冕金牌成功;2014年7月夺得在世界跆拳道大奖赛49公斤级别金牌。2015年12月6日,夺得世界跆拳道大奖赛49公斤级冠军。2016年8月18日,无缘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全部景德镇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