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历史人物介绍13
鲍守业
  鲍守业(约1625~1695),字承勋,旌德县俞村乡合锦人。木刻家。鲍守业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顺治(1644-1661)末年,奉召进京镌刻御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别送行。康熙(1662~1722)年间,刻吴门(苏州)汪琎(汝阳)绘图本《怀嵩堂赠言》,又与本县鲍天锡同刻吴门顾云臣(见龙)画文喜堂本《秦楼月传奇》等书插图。康熙六年(1667),其镌刻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图》、与子胤昌合刻《诸
[] (16251695)
谭子文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旌德县白地镇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谭子文“生而体貌魁梧,见者目为伟人”。生平俭约,酷爱读书。幼时家贫,早年经商于六安双河集,经营数十年,乃成富商巨贾。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择其故乡洋(阳)山胜境,创建毓文书院。他亲自设计,自讲堂宿舍以至井灶、厨房、浴室,无不规划周详,计筑房舍堂馆百余间,历时三年竣工。又捐银若干购置学田,以其租息支付院长修金、生徒薪水。前后耗银二万余两,损折
[] (17331813)
江珠
  江珠(1764—1804),女,字碧岑,祖籍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文学家,诗人。祖父江日宙,于雍正九年后迁江苏甘泉,住小东门外钓桥多子街,以开“天瑞堂”药铺兼行医为业。父亲江起栋(1722—1786),早年营商,35岁时由甘泉迁吴县居住,与当地学者薛起凤、汪缙、余萧客、江声等交往密切。余萧客劝其蓄书、信佛;后与子江藩收集抄录古今中外奇书三万余册藏于家中,并钻研佛学,深得佛理,佛号若波,65岁时唱念佛名而逝。江珠自幼聪慧,与兄江藩、夫吾学海同
[] 清女文学家,诗人 (17641804)
梅光迪
  梅光迪(1890—1945),字觐庄,又名迪生,宣城县西梅村人。6岁始随其父攻读四书五经,过目成诵,有“神童”之誉。14岁应童子试,中秀中。时值晚清,国势孱弱,国人倡洋务,废科举,崇尚西学。遵从父命,他于1905年考取安徽高等学堂,为堂长(即校长)严复得意门生。三年后,转学至上海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20岁毕业。1911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入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后赴美国。初入威斯康辛大学,后考入芝加哥西北大学文理
(18901945)
江泽涵
  江泽涵(1902—1994),旌德县江村人。父亲江世才,早年在芜湖经商,后回乡务农。江泽涵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己待人的习惯。他7岁入私塾,后来转入本村改良的“养正小学堂”。1915年,进入旌德县三溪公立高等小学堂。小学毕业,家中准备送他到芜湖读中学时,堂姐夫胡适回绩溪上庄为母亲办理丧事。1919年1月,胡适带着侄子思聪和江泽涵回到北京,江泽涵报考南开中学,当年夏被录取为二年级新生。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江泽涵开始考虑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21994)
胡钟吾
  胡钟吾(1906—2005),绩溪县荆州人。出生商人家庭,父亲胡学汤,字商岩,青年时代弃儒就商,勤俭致富,热心公益事业。胡钟吾因家资殷厚,青年时代即出外求学,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和广州中央农-动讲习所,受教于于右任、谭祖庵、廖仲恺、毛泽东等贤师,尤为廖仲恺先生所器重。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钟吾曾在抗日名将戴戟麾下,参加了汀泗桥战役。后来他在皖北从事国防经济建设,督修江淮水利,抗战兴军。他与夫人朱氏深入民间,激励民众参与建设,先后动员
(19062005)
吴半农
  吴半农(1905-1978),号曲林,原名祖光,泾县茂林人。著名文学家吴组湘胞兄。1919年考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两年后转读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曾组织开展中英文辩论会,出版《狮声》进步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协社”。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召开追悼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同年秋,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1929年毕业,参加陶孟和主持的社会调查所,从事调研工作。1934年夏,他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学习,获
(19051978)
许杰
  许杰(1910—1989),号兴吾,广德县誓节渡人。7岁上学,小学毕业后,赴湖州浙江省立三中就读。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该校地质系,受业于李四光教授等名师。此间,参加了“五四”-。1925年大学毕业后,许杰在安庆建华中学和安庆一中等校任教。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怀宁中心县委委员。北伐军抵武汉后,他奔波于安庆和武汉之间做联络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通知他转移隐蔽。他辗转回到家乡,受聘在广德县立初中任教务主任兼教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1989)
朱剑农
  朱剑农(1910~1986),旌德县朱旺村人。其父为晚清秀才,英年早逝,朱剑农由祖父抚育成人。少年时就读于本地私塾及城内高级小学堂,1924年考入南京安徽公学中学部。1927年北阀军到达旌德,朱剑农辍学迎接北阀军,投身农民革命运动,在旌德北乡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四·一二”-政变后,朱剑农-离乡,在武汉遇到共产党人恽代英等,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久回乡,在成志小学任教。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反对本县反动教育当局的斗争,成
(19101986)
罗立言
  罗立言(?—835),宣城人。中晚唐诗人。出身商贾之家,自幼聪慧过人,勤于读书;在家耳濡目染,也精通经营之道。德宗贞元二十年(804)考中进士。当时各地军使争霸,到处网罗人才。罗立言被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收用,他精干的才略得到表现,很受器重,不久被任命为阳武县令。罗立言独当一面,显示出强劲专行的作风。当时阳武县治没有城防,罗立言知道上司意图,决定修建城郭。堪址时发现场地大多被富豪占据,一时无人退让。罗立言严令各地主修筑自己地界的城墙,数旬后
[] 中晚唐诗人 (?~835)
许棠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约唐懿宗咸通三年前后在世。工诗文,性僻难与人合。以作洞庭诗著名,时号许洞庭。裳久困名场,闻马戴佐大同军幕,招接文士,乃往谒之。戴一见如旧,留连累月,但从事诗酒,未尝问所欲。一日,戴大会宾客,命使以棠家书授之。裳启缄阅读,始知戴巳潜遣一介恤其家矣。咸通十二年,(公元八七一年)始进士及第,调泾县尉。至任时,郑谷赠诗,有“白头新作尉”之句。又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裳著有诗集一卷,《
[] 唐朝诗人,咸通十哲
吕碧城
  吕碧城(1883~1943),女,原名吕贤锡,笔名晓珠、宝莲、清扬、遁天、兰清、信芳词侣等。皖南旌德县庙首村人,其父为清光绪三年(1877 年)进士,官至山西学政使。吕碧城天赋极高。5 岁时,与父散步园中,父信口说“春风吹杨柳”,吕碧城亦信口答“秋雨打梧桐”。从此,其父倍加疼爱她。悉心向她传授诗画文章。7 岁时能作山水画。12 岁诗文成篇。光绪二十一年,吕碧城12 岁丧父。其遗产均被族侄们强行瓜分。母无奈带她们姐妹4 人就食六安。不久,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18831943)
任新民
  任新民,安徽省宁国县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任新民自幼渴求知识、立志攻读。在宣城第四中学读初中时,任新民开始阅读进步书刊,萌生了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的朴素信念。初中毕业后,任新民在家乡小学当了半年教师。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又考上南京钟英中学高中部,随后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37年,他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毕业后,担任过兵工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 (19152017)
胡余德
  胡余德(1762-1845):清绩溪上庄人,名正,字端斋,号荣朗,徽墨著名制造者。墨工出身,后改“开文”为店号,制造并营销徽墨,蜚声海内,人称“胡开文”,他制墨精于原料选配,对生产工艺要求严格,质量过硬,和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墨家”,所制“苍佩室”墨,造型新颖,墨质精良,曾为贡品,蜚声文坛。他的墨模十分精致,有“西湖图”、“黄山图”、“圆明园图”、“棉花图”等几种,经营墨业,除在休宁设有总店外,分店几遍全国。所制“地
[] (17621845)
梅文鼎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宣城县人。是清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早年,随其父读《周易》,即喜观天象。27岁起,开始学习数学、历法,终身潜心学术。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文鼎从小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文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
[] 清初著名天文、数学家 (16331721)
施闫章
  施闫章(1618-1683):清宣城(今宣州市)人,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顺治进士。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参与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驰名全国的大诗人,与当时山东莱阳著名诗人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擅写五言诗,辞清句丽。曾与同邑高咏据东南诗坛数十年,号“宣城体”。著有《施愚山文集》、《施愚山诗集》、《矩斋杂记》、《蠖斋诗话》、《青原山志略》等。
[] (16181683)
王稼祥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别名稼穑,泾县厚岸村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和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上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1930年3月,王稼祥返抵上海,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并担任《实话报》、《红旗报》主编。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党内开始形成以
(19061974)
汪华
  汪华(586—649),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绩溪汪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归顺唐,为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著功勋。汪华祖上世代为官,太祖在南朝便任司马,以后三代都在朝为官。汪华幼年丧父,随母郑氏投靠歙县娘家,不久丧母。九岁起替舅家放牛,拜山和尚罗玄习武,苦练刀枪弓箭,练就一身好武艺。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汪华参加了由郡府招募的地方军队,因作战勇敢,战功突出,深得将士拥戴。先后攻下歙州、宣州、睦州、婺州、饶州。手下将领献计说:“如今天
[] (586649)
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别名胡光墉、红顶商人,晚清徽商、从二品-。作为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岩曾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开创胡庆馀堂雪记药号等。胡雪岩经商讲究“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红极一时的胡雪岩最终以破产告终,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度过余生。从历史大背景看,胡雪岩的衰败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衰败也属必然。生平经历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
[] 晚清红顶商人 (18231885)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人。南宋诗词大家。史料记载,周紫芝“少家贫并日而炊,嗜学益苦。”建炎(1127-1130)初,他贡于京师,应诏进言以勇于听断、去奸邪、用贤人为当今要务。绍兴十二年(1142)中进士,廷试第三。绍兴十五年(1145)以迪功郎掌礼、兵两部架阁;十七年,以承奉郎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任右宣教郎兼实录院编修官,转右司员外郎。他博览典籍,精研楚辞;善诗词,得诗法于张文潜、李端叔等人。兼作“诗话”
[] (108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