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历史人物介绍10
张衍
  张衍(1917~)原名张剑凯,字任侠,灵璧县大庙乡高宅村人。幼年读私塾。民国17 年(1928 年)就读睢宁李集小学,受教师王健民(共产党员)影响极深,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向往苏俄社会。民国26 年“七·七”事变后,在凤阳组织“学生抗日宣传队”,深入街头、农村进行抗日宣传。10 月赴西安,转送“延安抗大”学习。民国27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 月由“抗大”选送“马列学院”第一期学习班学习。同年11月调回抗大工作,历任政治教员、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刘星
   刘星,曾用名刘震、刘献忠。男,汉族,1914年10月生,安徽萧县人。1936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清华大学肄业。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在清华大学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战争时期,任鲁西汶上县游击队、抗日人民自卫队负责人,鲁西10支队挺进纵队政委,鲁西八路军6支队1团政委,鲁西八路军第8支队政委,鲁西军区第2军区分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民运部部长、-部部长,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
(19142004)
张祚荫
   张祚荫同志1915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萧县,1939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至1948年7月,先后任乡、区农救会干事、党支部书记、区长,县政府秘书,淮北三专署主任秘书、苏皖七专署支书、党团委员、局长;1948年8月至1959年3月先后任苏皖七专署副专员,皖北行署财委秘书长,省财委副秘书长兼计划处处长,淮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党委副书记,省委基建部部长兼水电厅厅长、党组书记;1959年4月至1969年10月任
(19152008)
张杰
  张杰(1913~)萧县萧城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红军,民国24 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任红一军团四十五团卫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独立一师卫生部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1949 年任二十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1951年任-队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1979 年任第二炮兵后勤部顾问。
王更生
  王更生(1908~)萧县大屯镇王集村人。民国17 年(1928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 年任永城县民众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常委兼驻会秘书。民国27 年任苏鲁豫皖特委工委组织委员。民国29 年9 月任中共鲁南第二地委巡回工作团团长。民国32年任莒北县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民国34 年10 月任滨海行政公署民政处长。民国37 年8 月任豫皖苏八地委副专员、专员,汝南地委副专员、专员。1951 年2 月任广东潮汕地区专员兼粤东行署副主
陈碧岑
  陈碧岑(1893~1982) 女,安徽泗县人。幼年,父母双亡,赖姐抚养,刻苦自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与浙江富阳郁华结婚。后由夫指点习唐诗。民国2年(1913年),随夫及夫弟达夫赴日本,入东京锦秋高等女校就读;平时同达夫一起学习日语,切磋诗词。次年,随夫回国。民国21年,全家移居上海。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陈碧岑参加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投身支援前线工作,救护伤员。同年8月,在采购纱布时遭敌机轰炸受重伤。还在住
(18931982)
李砥平
  李砥平(1909~)萧县赵庄镇李酒店人。萧县师范毕业后当过两年小学教员。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抗日反帝大同盟,民国21 年8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萧县陇海路南区工委书记,萧县工委书记兼游击大队长,萧宿永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萧县中心县委书记兼萧县独立团政委,陇海路南地委书记兼萧县独立旅政治委员,萧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省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辽北省委-部长,辽宁省委常委,辽北、辽西省委组织部
任训常
  任训常(1904~1932)化名任双,李乐德,萧县人。民国1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受党组织委派去杨虎城部做秘密工作并任宣传科长。民国17 年受中共皖北特委派遣回萧县任黄口小学校长、黄口区区长。民国18 年任永城县委书记。民国21 年先后任中共宿县中心县委委员、县委书记。民国21 年7 月在古饶集抗烟捐战斗中牺牲。
(19041932)
王子玉
  王子玉(1904~1931)原名邦瑗,又名直愚、则名,泗县城小北关人。王子玉幼年读过5 年私塾,后考入泗县县立第一小学。民国11 年(1922 年)参加国民党。民国12 年在江苏省徐州中学读书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民国1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指示,回泗县组织中共临时小组,开展革命工作,并利用国民党员身份任国民党泗县县党部组织干事。民国15 年夏,王子玉根据徐海蚌特委指示,在泗城文昌宫小学成立了泗县第一个中-支部,并任书记。同年冬,以
(19041931)
沈维干
  沈维干(1904~1930)字器之,后更名静斋。宿县东二铺大张村人。早年参加革命,任职于工人赤卫队,长期住广东佛山镇,虽每月有百元收入,但生活简朴,布衣素食,不嗜烟酒,节余款项全部用于革命活动。沈维干除自己参加救国活动外,还关心青年一代成长。民国15 年(1926 年),曾先后函邀宿县青年10 余人,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并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沈维干不幸被捕,与黄埔学生方坚同关押于广州南石头
(19041930)
李启耕
  李启耕(1902~1933)字宜春,党外用名李荣光,宿县人,出生城市贫民家庭,民国11 年(1922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李启耕在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组织同学反对洋人教师被校方开除。经党的资助,赴北京考农大,任中共北方区委交通处负责人兼该机关党支部书记。经常与李大钊的秘书彭桂生接头,开展地下工作,曾组织农民队伍进城参加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市民-。民国15 年“三·一八”惨案后,调往安徽工作,其公开身份为芜
(19021933)
张中立
  张中立(?~1944)字矫成,萧县洪河乡张三座楼村人。民国初从军,在孙传芳部任师长、副军长,陆军中将。在北伐军进军浙江时起义,任东路军先遣副司令。与司令李明杨紧密配合,越江淮而进至东海之滨,在徐海一带激战多次。进军鲁冀时,所向披靡,使北洋军阀不敢与之交锋。北伐胜利后,张中立任江苏省民政厅第三科长。民国20 年(1931 年),张中立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所器重,延揽入财政界,委以统辖全国盐税警总队长,后改任盐税警局长、长芦豫岸盐税局长
孔子寿
  孔子寿(1899~1982)原名孔昭颐,曾化名王村正,宿州市人。民国13 年(1924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暑假回宿城参与成立中共宿县临时支部。之后在安徽省立第四农业学校任教。民国17 年起,先后任中国共产党宿县县委书记、凤阳中心县委书记、宿迁中心县委书记、徐海蚌地区特委委员等职。民国22 年,因叛徒出卖被捕。民国26 年8 月,由于国共合作被释放。抗日战争初期,曾和赵一鸣等人发起组织抗日救亡社,动员广大群
(18991982)
陈荫南
  陈荫南(1890~1963)曾用名陈树人,泗县人。早年入安庆八旗中学、安徽陆军测绘学堂、浙江陆军讲武堂就读。中国同盟会会员。大革命时期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三十七军先遣队第一团团长。民国27 年(1938 年)参加淮北抗日根据地工作,曾任泗县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皖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部长、泗南县参议会议长、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民政厅厅长。1949 年后,历任皖北人民法院院长。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副省长、省
(18901963)
杨士骧
  杨士骧(1860~1909)清泗县人。字莲府。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直隶通永道、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代理山东巡抚。光绪三十三年任直隶总督。宣统初年上疏请求减轻人民输纳差徭负担,未果。
[] (18601909)
张庆林
  张庆林(1911~1982),原名陈怀玉,萧县郝庄乡陈坡村人。他于民国19 年(1930年)在上海沪西区做工运工作,8 月任中共扬州中心县委书记。民国25 年,他在萧县陇海路北恢复建立党组织,为革命积聚力量。民国26 年8 月,受党组织委派,到陇海路南进行抗日动员。民国28 年,任中共鱼台县委组织部长、书记。民国31 年任沛滕边区中心县委书记,后任鲁南一地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书记,兼任临城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发展壮大微山湖水上游击队
(19111982)
陈履真
  陈履真(1907~1932),又名理真、力真,字凤乔,萧县庄里镇龙虎峪村人。小学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考入江苏省第七师范。他在学生时代酷爱进步书籍和刊物,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民国17 年(1928 年)在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任青年部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考入上海华南大学,不久该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他转入大陆大学学习。同年8 月,入上海中央党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调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后任徐海蚌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书记、长淮特委(即蚌埠
(19071932)
纵翰民
  纵翰民(1905~1992),萧县丁里镇纵瓦房村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顾问,江苏省政协第四、五届常务委员。青少年时代,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南京第四师范读书时,曾被选为学生代表赴沪慰问“五卅”-工人;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就读时,考入黄浦军校。民国16 年(1927 年)6 月参加革命,投身恽代英主持的武汉军校,随即编入由叶剑英任团长的教导团,12 月参加了由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受
(19051992)
张云川
  张云川(1904~1965),原名张长浚,萧县寿楼乡张寿楼村人。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民国15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对“中山舰事件”和“孙文主义学会”等组织的-活动不满,发表一些批评时政、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被视为左倾激进分子。“四·一二”政变后,-离开广州赴武汉,参与国民党江苏省的地下反蒋活动。“七·一五”事变后,在国民党第五路军政治部供职,随军北伐。民国17 年离开部
(19041965)
朱玉林
  朱玉林(1904~1975),原名朱玉珂,萧县新庄镇朱小楼人,自幼读书,高小毕业。民国17 年(1928 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动农民向土豪作斗争。次年春,在郝集、朱小楼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在国民党清党时被捕,后被押至镇江,以政治嫌疑犯的罪名判刑3 年。出狱后,萧县共产党组织已遭破坏,革命处于低潮,他积极寻找党组织,把失散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恢复了中共朱小楼支部。民国26 年,朱玉林任四区(黄口)区员。萧县被日军沦陷后,他把
(1904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