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名人录
何执中
  何执中(1044~1118),字伯通。宋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甲科。历任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北宋大臣,徽宗朝宰相。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位云和县西。一说为今浙江省丽水县,位青田县西北)人。举进士。初为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位椒江市西北。一说今安徽省凤台县,位淮南市西北)、亳(今安徽省亳州,位涡阳县西北)二州判官。徽宗(赵佶)时追随蔡京。1105年(徽宗崇宁四年)任尚书右丞。四年后代蔡京为尚书左丞,曾引起太学诸生之反对。在任期间多方迎合帝意,以-。1111年(徽宗政和元年)与蔡京(为六贼之一)同为宰相。五年后,并以太傅致仕。何执中崇宁四年升任尚书右丞,继任左相,后与蔡京并任左右相。何执中在位“戒边
[] 宋朝宰相 (10441118)
汤思退
  汤思退(1117年—1164年),南宋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景宁汤氏第七世祖。据《汤氏宗谱》记载,汤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剑川石笏,即今龙泉市八都镇瀑云安田村。北宋末其曾祖父汤高由此徙龙泉县龙门乡汤侯门村,民国年间,该乡被划归云和县,现已变为库区,沉没仙宫湖中。所以汤氏称自己系处州龙泉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考取进士,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第一名,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25年(1155),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秦桧病危时,召见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嘱咐后事,各赠黄金千两。思退“虑其经我期其死”,不敢接受。宋高宗闻知,以为
[] 宋朝宰相 (11171164)
陈诚
  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老友、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向主考官疏通,以预备生名义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军校停办,到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军校复课仍回校继续学业,1922年毕业后,分配到浙军第二旅第六团三连当见习官,后补少尉排长。1923年,到上海投奔在保定军校的老师邓演达。12月到广州,在邓演达任团长的粤军第一师第
(18971965)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姜特立,诗人。故宅在姜山。父姜绶,宣和间,以平方腊义军有功,补承节郎。靖康中,金兵再度围困京师(今开封),朝廷召募忠勇之士,送蜡封告急文件往南京(今商丘)总管司调兵赴援。绶以忠翊郎应募,割开大腿,内藏
[] (?~1192)
叶法善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 ,松阳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据传叶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明皇开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说尸解于开元八年(720年),地曰景龙观。年一百又七岁。无病而终,羽化成仙,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叶法善道门弟子之众,道教史上罕有匹俦 。据史料记载叶法善 “好古学文,十一诵诗书,十二学礼乐,研穷周易,耽味老庄,河洛图纬,悉皆详览” 。叶法善为唐朝时道教天师。授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叶法善0四代皆为道士。祖父叶国重,弘道有功,谥有道先生;父亲慧明荫封歙州刺史,赐号淳和。代
[] (616720)
管师仁
  管师仁(1045—1109),字元善,宋熙宁六年进士。出任闽、赣职内,广布惠民政策,“人戴其德,为立生祠”。《江西通志》列其为名宦。任右正言时,河北水患,奏准减免租赋,裁减冗员,敢于直陈时弊、-赃官。任定州安抚使,致力于精兵储粮,巩固边防,抵制辽国侵宋之图。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正二品副相。字元善,两浙路处州龙泉(今浙江丽水龙泉)石马村人。 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初任沧州教授,深受学子爱戴。后出知邵武军,政绩卓著,朝廷考核为第一。一生经历升任知建昌军时,多有善政,《江西 通志·名宦》有传,谓“人戴其德,为立生祠”。任右正言职时,河北水患,奏请减负租赋,以安定流民生活,得到朝廷采纳。任吏产侍
[] (10451109)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见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王建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继位后,亲在苑中受道箓,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在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相传85岁时逝世。杜光庭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作了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
[] 唐朝诗人 (850933)
何澹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龙泉县南上河村(今属兰巨乡)人。十八岁人太学。宋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礼部第二人。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丞、将作少监、国子祭酒、兵部侍郎、谏议大夫兼侍讲等。庆元二年(1196)自御史中丞任同知枢密院事,四月任参知政事。六年二月,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任职期间,依附权臣韩侂胄,排除异己为伪党,立“庆元-”。数年后,澹有韬晦之意,于嘉泰元年(1201)七月力请辞职,奉祠禄闲居故郡近七年,未忘乡土建设。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处州通济堰,将木坝改为石坝;修筑保定村洪塘,蓄水灌溉2000余亩;修撰《龙泉县志》,开龙泉地方志之先
[] (11461219)
少康
  少康(?—805),俗姓周,缙云仙都周村人。7岁始能语,母舍其出家。15岁通诵《法华经》、《楞严经》。后赴会稽嘉祥寺习律,继至上元(今南京)光隆寺听讲。唐贞元元年(785)到洛阳白马寺,得读善导和尚《西方化导文》、决心修持净土。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礼拜善导遗像,深有所悟,益增其阐扬净土宏愿。乃遍游名山大川、古刹胜寺,人称“少微上人”。后南还睦州(今建德),乞钱诱小儿念佛,初念一声“阿弥陀佛”即给一钱,后念十声,始给一钱。如是一年,无少长贵贱,睹之皆称“阿弥陀佛”,念佛之声,洋溢道途。后在睦州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每逢斋日,善男信女毕集,少康升座,高唱佛号,众共和之,人称“后善导”。是净
[] (?~805)
智威
  智威(?—680),俗姓蒋,缙云金竹人。佛教天台宗六祖。出身儒学世家,18岁出掌州学堂,奉父母命回家完婚,途遇梵僧引导,遂出家天台国清寺奉章安为师,潜心研究佛学。唐上元元年(674),遍访名胜古刹,寻觅说法讲经场所,曾到台婺边陲的普通山,因梵宇狭隘,广不纳众,乃再往壶镇石龙山,剪荆刈茅,牵箩扎篷,编荆为座,名其为“法华”,故号“法华尊者”。遐迩学者居士,闻风从学,习禅者三百,听讲者七百余人。昼讲夜禅,手书藏典,朝夕不怠。听众临时搭棚,分居九处,以理斋宿。人众水乏,远汲耗时,智威勘地浚井,深至三尺,清泉突涌,日给千余人饮用裕如,冬夏不竭。曾在仙居上阪设讲坛,距法华约80里,每日往返斋粥禅讲,未尝
[] (?~680)
夏超
  夏超(1882—1926)民国首任浙江省长,中将,追赠陆军上将,军长。字定侯,乳名守珍。青田九都万阜新庄人。祖父和父亲夏贡九均为秀才,以教馆为业。夏超幼年极聪颖,从父习经史,过目辄能成诵,长应童子试不第。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浙江武备学堂第四期,三十一年(1905)冬毕业后留校任学生队队长。三十二年(1906),革命党人秋瑾来杭州发动浙江的新军运动,夏超受秋瑾的影响,加入光复会,后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会长。同年夏,与同盟会骨干赵一平一起,密谋联络绍兴府竺绍康,金华府张恭,处州府吕东升、周华昌等革命党负责人,调集各地革命党人七百余人,以投考为名赴省城,策应秋瑾组织武装起
浙江首任省长,中将 (18821926)
胡深
  胡深(1315-1367年),字仲渊,处州龙泉人(也有记载为现在浙江省缙云上坪村),元末明初著名将领。聪颖而有智谋,精通经史百家之学。早期与章溢同为元将,参与讨伐盗贼。后在于义军领袖朱元璋的交战中战败,率部投降。后镇守处州,多次击败张士诚等势力的进犯,被朱元璋称为浙东的屏障。在与陈友定的战斗中,胡深马失前蹄,被敌人擒杀,终年五十二岁。著有《芸斋集》。元朝末年,各地义军四起,胡深叹息道:“浙东地气尽白,是有大祸将要来临。”于是聚集里中弟子结寨自保。石抹宜孙任万户镇守处州,辟胡海参赞军事,招募士兵数千人,收捕诸山寇。温州韩虎等人杀了主将叛敌,胡深前去用理说服他们,军民感动得流涕,杀韩虎投降。至正十
[] 明朝开国功臣 (13151367)
梁安世
  梁安世(1136-1195),字次张,号远堂。梁安世为梁旃五世孙,梁孚惠次子。他天资聪敏,幼时就酷爱诗书,过目成诵,乡人称其为“神童”。13岁那年,梁安世到东西岩游玩,一时诗兴大发,写下了《游岩》一诗:嵬嵬顶僧庐,千霄跨飞阁。殿香逼象纬,岩风楼洞壑。古今擎天心,昏晓碍云脚。借作月中梯,仙桂待斫却。绍兴二十四年(1154),才18岁的梁安世踌躇满志,奔赴京城临安参加会试,荣登金榜,与著名诗人范成大等同举进士。初授湖南衡山知县。淳熙四年(1177),擢大农丞(掌管农桑、水利等事务),出任韶州(治所在今广东韶关)知州。淳熙五年,趁赴韶州之机,回栝苍,刻刘安世(司马光的门生,北宋学者,官至左谏议大夫,
[] (11361195)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原名章埏,字金烽,青田小源村人。幼年读私塾,稍长进县敬业小学。1912年,入南京空军学校飞行营学习。1913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18年为上海浙江实业银行练习生。1919年,在北京北通州京兆农工银行任营业部主任、襄理。次年人中美实业公司任会计主任。1922年,重入浙江实业银行任营业部科员、主任,不久升任副总经理兼检查部主任。1926年浙江宣告独立,负责起草《独立宣言》,从此步入政坛。1927年,在上海担任银行业工会领导工作,支持北伐战争。11月创办《新评论》半月刊,抨击国民党反动政策,一年后被查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断发表抗日救亡文章,抨击国民
(18971977)
麻植
  麻植,1905年4月5日生于浙江省青田县浮弋乡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中学毕业后,赴上海求学。大革命风起云涌时,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麻植受中共-党组织选派,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此时,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发动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开展工作,扩大共产党的影响。麻植入学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突出,中共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支部成立时,他被选为候补干事(即候补委员)。1925年1月,军校特别区党部青年军人社成立,麻植成为该社刊物《青年军人》出版发行股的干事。同年2月,麻植加入了由第二期学生编成的学生总队,组成黄埔校军,参加了讨伐陈炯
(19051927)
叶一源
  叶一源(?—649),字九江,括州松阳人。父叶公圭,隋大业年间(605—616)明经,曾任参知政事,后谪官广南(今两广一带)。一源幼通诗书,善骑射。曾随父到广南,见隋炀帝朝政浊乱,便聚兵千余,从李渊反隋。隋亡,唐高祖李渊即帝位后任一源为建州(今福建西北部)节度使。贞观二十三年(649),隋唐太宗李世民、副总管薛万彻远征高丽,所向先登,单骑陷阵,身中流矢,驰归卒。唐太宗赐谥武义,诏令立祠纪念。武则天时(684—704)加封忠烈,祠称“忠烈武侯祠”。
[] (?~649)
吴公达
  吴公达(1347~?),字致中,浙江丽水人。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吴伯宗榜进士第三人。吴公达于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第二年,通过会试成贡士,殿试又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初授户部主事,累官至吏部尚书。余事不详。此科有三名朝鲜举子也参加了考试,但只有金涛一人考中,被授予安丘县丞。金涛以不通华语,请求回国。朱元璋下诏,命多给回国路费,派人护送而归。金涛归国后位至宰相。
[] (1347~?)
龚原
  龚原(约1043—1110),字深之,号武陵,遂昌马头庄(今云峰镇)人。少师从王安石。宋嘉祐八年(1063)进士。元丰年间任国子直讲,因虞藩案失官。哲宗即位复官,任国子丞、太常博士,加秘阁校理,后出任两浙转运判官。绍圣初拜国子司业,不久兼侍讲,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权工部侍郎,出知润州(今镇江)。徽宗初,任秘书监,升给事中。时除郎官五人,皆执政姻戚,悉举驳之。后因对哲宗丧服事持异议遭贬,出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不久复知扬州。后任兵部、工部侍郎,又知庐州(今安徽合肥)。再次因受累罢官,居和州(今安徽和县)。支持并参与王安石变法,任国子司业时,将王安石父子所撰《字说》、《洪范传》、《论语·孟子
[] (10431110)
王信
  王信(约1135—1194),字诚之,丽水人。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初任建康(今南京)府学教授。所著《唐太宗论赞》、《负薪论》,深得孝宗赞赏,特授予太学博士,按例外派,任温州教授。时温州饥疫,信主持赈救,常至病家访问,救活众人。淳熙初任考功郎,考察荐拔官员,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论奏不避权贵。工部尚书赵雄为四川三名考核不合格者说情,信不予理睬;对肆为欺奸严重者,付诸大理狱,众官惧服。孝宗曰:“考功得王信,铨曹遂清。”后升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曾以礼部尚书出使金,不辱使命。又拜给事中,孝宗询治国之策,信献以十策。绍熙元年(1190)升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曾奏准减免百姓积欠。山阴县
[] (11351194)
全部丽水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