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历史人物介绍19
屠勋
  屠勋(1446—1516),字元勋,号东湖,平湖屠家栅村(今属林埭镇)人。天性颖敏,少年时已学贯经史,名闻乡里。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工部主事,分管清江浦造运输船。为官清廉,办事干练,遂升为刑部员外郎、郎中。如有疑案或案涉权贵,尚书林聪总要委他办理,皆及时剖明决断。弘治初,迁南京大理寺寺丞,进少卿。时值漳州温文进煽动作乱,屠勋奉命前往,晓谕利害,惩办首恶,宽免胁从,事态迅速平息。旋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永平、整饬蓟州诸路边备,功
[] (14461516)
朱妙端
  朱妙端(1423—1506),女,字仲娴,又字令文,号静庵,海宁人。出身书香门第。年十三丧父,后嫁教谕周济,济死于福建光泽任所,她扶柩而归。晚年随子迁居江宁。她博览群书,善吟咏,驰名当时诗坛,著有《静庵集》、《自怡集》等。其诗写景抒情,词气和平,亦有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之作,笔力雄健,称“闺品之豪”。《玉镜阳秋》评论说:“上方古人,可接李清照、郑允端之武;下视近代,颇出陆卿子、徐媛之右。”
[] (14231506)
叶春
  叶春(1367—1433),本姓林,字景旸,海盐大易乡(今属平湖)人。明洪武间为海盐县胥吏,后历任礼部郎中、两淮盐运使、调福建参政。仁宗即位,受命巡视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宣德初,又奉命随大理卿胡概巡视江浙,为政清廉,百姓称道。三次莅临浙西,时嘉兴府属县仅嘉兴、海盐、崇德,境域宽广,难以治理,遂奏请朝廷增设4县(平湖、桐乡、嘉善、秀水),以便治理,未几获准,宣德五年(1430)三月实施。还朝后,擢刑部右侍郎,卒
[] (13671433)
朱碧山
  朱碧山(生卒年未详),名华玉,魏塘镇(今嘉善魏塘镇)人。元天历、至正间雕刻金银器名匠。善制槎杯,所铸虾杯、人物杯等酒器具极精妙,不施药焊,注酒自能流走;形象生动,神态可掬,技艺精湛。时人极为珍重,后世名士诗人亦交相赞誉。元代文人虞集、揭傒斯各令碧山制银槎杯为寿。清代名流孙承泽家曾有此物,杯首刻“岳寿无疆”四字,槎中凿张骞像,手持一支机石,杯腹有“欲渡银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只带支机片石还”28字篆书诗句。清人宋琬藏有
[]
张成
  张成(生卒年未详),西塘镇杨汇(今嘉善西塘镇北杨汇塘附近)人。元末雕漆工艺家。他的作品,通常髹漆较厚,多雕盛开的大朵花,旁衬含苞欲放的花葩,枝叶肥厚,舒卷自如,满布全器,雕工浑厚圆润,不露刀痕,代表了我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成就。195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购得张成山水人物纹剔红圆盒(又称观瀑图圆盒)1件,以赭黑色光漆为底,上罩约80道左右漆层,呈深红色,表面髹以朱红罩漆,盒底靠边有针刻“张成造”三字款。盒面刻山水人物观瀑,为宋代院画风格,层次
[]
程本立
  程本立(?—1402),字原道,号巽隐,宋儒程颐后裔。曾祖程鹏自杭州徙居崇德(今桐乡)凤鸣里。本立少有大志,曾拜鲍恂、贝琼为师,读书不事章句。闻金华朱克修得朱熹之学传于许谦,遂远道前去求教。明洪武九年(1376),举明经秀才,授秦王府引礼舍人,明太祖赐楮币鞍马。值母亲去世,辞官服丧。十三年,复补周王府引礼舍人,随周王朱橚去开封。二十年春,进为长史。二十二年,因周王朱橚擅离封地至凤阳,激怒明太祖,本立受牵连,被谪为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
[] (?~1402)
杨茂
  杨茂(生卒年未详),西塘镇杨汇(今嘉善西塘镇北杨汇塘附近)人。元末雕漆工艺家。擅长剔红,又工戗金、戗银法。所制漆器,用漆不厚,刀法娴熟,花卉表面略显平滑,在平滑的花瓣和叶面上刻阴线花筋叶脉,给人以娇嫩、淡雅和清新之感。均为传世之宝。存世作品有:花卉纹剔红渣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土黄漆为底,上涂朱漆约50道;上部雕秋葵,下部雕山茶,组织严谨,刀法有力,花纹自然柔和,类似浮雕;底部靠边有针刻“杨茂造”三字款。山水人物纹剔红八方盒(北京故
[]
贝琼
  贝琼(1314—1379),字廷琚,一字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初名阙,字廷臣。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崇德人。贝琼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
[] (13141379)
鲍恂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张士诚据吴中(今苏州),聘为教授,坚辞不出。明洪武四年(1371),初以科举取士,与侍读学士詹同、司业宋景濂、吏部员外郎原本同召为会试考官。试毕,即辞归乡里。洪武十五年,礼部主事刘庸荐鲍恂
[]
杨枢
  杨枢(1283—1331),字伯机,嘉兴人。元大德五年(1301)率致用院宫本船浮海至西洋(今印度洋一带)贸易,逢亲王合赞遣使臣那怀等来中国朝贡,遂陪同至京师。贡毕,又护送其一行回国。授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大德八年,再次浮海至波斯湾忽鲁谟思(即忽里模子)贸易,船只、粮食自备,往返约6年。泰定四年(1327)起为昭信校尉,任常熟、江阴等处海运副千户。杨枢为人正直,任职期间,极力铲除积弊。后升松江、嘉定等处海运千户。
[] (12831331)
陆正
  陆正(1261—1323),原名唐辅,字行正,别号率斋居士,海盐武原乡(今平湖广陈镇)人。唐陆贽后裔。宋亡改名正,隐居乍浦陈山。元至元间(1264—1294),翰林集贤直学士、侍御史程巨夫奉旨亲访求见,陆正推身疾谢绝;后程巨夫与张伯淳联名举荐,仍决然不仕。绝意仕进,潜心理学,设私塾于陈山,以“仁义礼乐”、“慎独”、“存心”为本,学规严正,重于身教。著有《正学编》、《乐律考》、《七经补注》等。卒后归葬于武原乡,门人私谥为靖献先生。泰定年间
[] (12611323)
张伯淳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桐乡)人。祖父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咸淳七年(1271)进士。曾监临安府都税院,升观察推官,授太学录。入元后,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儒学教授,历浙东道按察司知事、福建廉访司知事
[] (12421302)
王希吕
  王希吕(生卒年未详),字仲行。祖籍宿州,南宋建炎年间迁居嘉兴。乾道五年(1169)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除右正言。时张说依仗皇戚,擢用至签书枢密院事,气势显赫。王希吕与侍御史李衡交章劾之,宋孝宗怀疑王希吕与李衡合党邀名,加以斥责。后改授宫观。王希吕以正直知名远近,与翰林周必大等合称为“四贤”。淳熙二年(1175),除吏部员外郎,改起居郎,兼中书舍人。随后到江淮前线要地庐州兼安抚使。在庐州修筑城墙,加强防守,并安置散兵流勇,百姓得到保护。以
[]
沈珪
  沈珪(生卒年未详),嘉兴人。早年往来黄山贩缯,遇人教其制墨法,遂改行。沈珪制墨用松煤杂脂漆滓烧烟,制成的墨精黑发光,称“漆烟”。南唐李廷珪兄弟创“对胶法”制墨,秘不示人,以至失传,沈珪每以此为恨事。一次,沈珪在居彦实家造墨,因出灰池过早,墨皆断裂。居彦实以所用墨料精佳,不忍舍弃,便重新蒸浸出旧胶,再冲入新胶,墨成,其坚如玉。沈珪由此悟“对胶法”,用新旧胶乳同烟粉混合,制成佳品,在技术上亦愈益精妙,用胶和烟粉恰到好处。沈珪自写墨铭说:“沈
[]
陆晃
  陆晃(约929—936年前后在世),又名滉,嘉兴人。善画人物,性疏逸,喜饮酒,每当酒酣情逸,随时创作,才思敏捷,预先不作构思。所画内容一种为道释神仙,并喜以数字作画名,如“三仙”、“四畅”、“五老”、“六逸”、“七贤”、“三阳会仙”、“五王避暑”之类;一种为农家人物风情,描绘田家男女婚嫁、舞蹈歌唱及田园牧畜的情景。作品有《春江渔乐图》、《绣线图》、《田戏人物图》等。绘画有粗细两种线条笔法,尤擅细线条笔法。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有句云:“
[] (929936)
戚衮
  戚衮(519—581),字公文,盐官袁花(今海宁袁花镇)人。少时聪慧,受《三礼》于国子助教刘文绍,成绩优异,19岁时被梁武帝选为扬州祭酒从事史。当时,国子博士宋怀方有儒宗之称,自魏带来《三礼疏》、《礼记疏》,秘而不传,临终前遗嘱:此书只能交给戚衮,如其不来,就随葬入墓。可见戚衮在儒林名望之重,兼得南北二学之长。梁武帝曾策为高第。不久兼太学博士。简文帝为太子时,在东宫召集诸儒讲学辩论。戚衮神色自若,对答如流,简文帝大为赞赏。迁员外散骑侍郎
孙道临
  孙道临(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华夏影业公司艺术总监。2007年12月28日上午8点59分,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乌鸦与麻雀》。1921年12月生,浙江嘉善人。中共党
(19212007)
施奇
  施奇,1922年生,浙江平湖人。由于家境贫困,1936年14岁的施奇进了上海一家缫丝厂做童工。淞沪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奔赴抗日前线抢救伤员。1938年8月,在皖南泾县参加新四军,被编入军部教导队学习,任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军部速记班,随后被调到军部机要科,并担任江北大组的组长。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施奇镇定地译发电报,保持与党中央的联系。当敌军
(19221942)
吴云芳
   吴云芳(1896~1978)女。字砚青。祖籍浙江崇德(今属桐乡),生于陕西南郑。幼年丧父,母亲是她的启蒙老师。1911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机织系。1922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与王缦云等八名同学组建北京女子平民工厂,旋以资金不足周转乃合并于北京香山慈幼院。1924年回陕任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兼小学部主任、职业部主任。从西安到京、沪,她深感中国男女不能平等问题之严重,而男尊女卑的原因,是
(18961978)
陆费逵
   陆费逵(1886~1941)字伯鸿,号少沧。祖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五岁起由母亲吴氏教读。六岁时随家迁南昌,仍由母亲教读。戊戌维新时,13岁的陆费逵受变法图强思想影响,自学新书和《时务报》。常与其父发生冲突。幸得其母支持,开始自学古文、史地和算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他在南昌的日文教师、后到武昌任教的吕烈煌之邀前往江城。次年开办新学界书店,销售《警世钟》《猛回头》等书籍,并写成《-穆传》,借以抒发自己的反清
(1886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