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人物介绍
鲍罗廷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苏联威特比斯克省人,1884出生。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属布尔什维克),1906年当选为党的四大代表。1906年此后几年,在美、英等地的俄国-者中间活动。十月革命后回到苏俄,在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出席了共产国际一大和二大,并于1921年1月出任共产国际驻柏林特使。人物经历鲍罗廷生于俄国西部一个犹太人家庭。年轻时曾当码头工人,1903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04年随列宁到瑞士进行革命。1907年
(18841951)
米丘林
  伊万·弗拉基米洛维奇·米丘林是苏联卓越的园艺学家,米丘林学说的创始人。自20岁起从事植物育种工作达60年之久。提出关于动摇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和驯化等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培育出300多个果树新品种。曾为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苏联农业科学院院士。著有《工作原理和方法》《六十年工作总结》等。苏联植物育种学家。1855年10月27日生于俄国梁赞州普龙斯克县,1935年6月7日卒于科兹洛夫。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爱好园艺
拉赫曼诺夫
  拉赫曼诺夫(?—1938)苏联空军志愿队战斗机大队大队长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日英烈
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
  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1913—1937)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1913年,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生于乌拉尔州伊尔比茨克区伊尔比特市(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伊尔比特市)。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在南京正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随后决定派遣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年10月下旬,苏联飞行员驾驶战机抵达中国西北地区,随后奔赴一线战场,掀开了中苏并肩抗击法西斯的第一页。由于派遣志愿航空队时,苏联政府
抗日英烈 (19131937)
马尔克·尼古拉耶维奇·马尔琴科夫
  马尔克·尼古拉耶维奇·马尔琴科夫(1914—1938),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人物生平1936年入伍,曾担任歼击机射击手、无线电报务员、大队初级指挥官。1938年1月,苏联派遣空军志愿队驱逐、轰炸等4个大队支援中国抗战。马尔琴科夫随志愿队来华。1938年7月9日,在武汉空战中,他身负两处重伤,仍顽强坚持驾机作战,并击落日机。因伤势过重于7天后牺牲,牺牲后获“苏联英雄”称号,并获列宁勋章。主要事迹1937年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
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 (19141938)
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洛丽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
俄裔美籍作家 (18991977)
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0》、《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
[] 俄国作家 (18211881)
契尔年科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11年9月24日生于叶尼塞省玻利莎雅(今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玻利莎雅)俄罗斯农民家庭。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年轻时曾给富农当雇工。自1929年起在共青团和共产党内担任过多种职务。1941年-1943年任克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111985)
马林科夫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苏联政治家,也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斯大林死后曾于1953年3月短暂成为中央-排名第一的书记,于1953年3月到1955年2月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马林科夫于1919年担任红军政战官,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之后成为斯大林的心腹;1930年代后半马林科夫曾经与贝利亚共同进行对苏联党政军的大清洗。马林科夫一直都与贝利亚有着良好的私交,但是之后马林科夫却在最后抛弃了贝利亚。1946年马林科
苏联政治家 (19021988)
罗科索夫斯基
  生平:1914年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苏联红军。次年加入俄共(布)。1929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指挥官进修班。“大清洗”期间曾被判死刑,后因苏芬战争需要获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担任苏军西方面军第九机械化军军长、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布良斯克、顿河、中央、白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第一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指挥过方面军最多的将领之一。直接指挥和参与指挥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
二战时期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
科涅夫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是苏联元帅、司令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带领红军纵横“东战场”,解放了许多东欧国家使之脱离轴心国占领,并攻占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虏获希特勒的尸体;战后他又担任苏联华沙公约组织司令员,并于任内派出数个红军步兵师镇压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当德军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时,科涅夫率领红军第19军驻防在维捷布斯克地区,在红军败退时他还进行连串的防卫抵抗德军作战,第一仗是在斯摩棱斯克接战紧接着是“莫斯科
(18971973)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在今库尔斯克州境内)。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他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了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赫鲁晓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他的老师丽迪娅·舍甫琴科使他接触到了一些沙俄时代违-籍,并鼓励他继续接受教育。但家庭糟糕的经济状况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并于1908年随父母移居到顿巴斯城市尤索夫卡
(18941964)
赫尔岑
  赫尔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 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 1812年4月6日生于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贵族雅可夫列夫家,1870年1月21日卒于巴黎。他是私生子,所以不能继承父姓,但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给他取赫尔岑为姓,德语意为“心”,并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制度的道路。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数理科学习。学习期间,他和朋友奥加辽夫一起组织政治小组,研究社会
[] (18121870)
崔可夫
  崔可夫1900年2月12日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里,1917年在俄波罗的海舰队当水兵。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1919年加入苏共。苏联国内战争期间,历任连长、团长,并获得两枚红旗勋章。1922年8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第五期学习,1925年8月毕业后继续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中国部深造,在此期间学会了汉语,1927年毕业后被派往中国担任军事顾问。1929年参加了因中东路事件而爆发的中苏战争。大清洗期间,崔可夫等年轻军官得以快速提升,以填补那些被清
(19001982)
勃列日涅夫
  儒略历1906年12月6日(公元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卡缅斯科(今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1935年至1936年间被征入兵役,在坦克学校学习后,被派到一所坦克工厂担任政治委员。1939年成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党委书记,主管该市的重要军事工业。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勃列日涅夫被征入军队,在多支部队内担任政治职务。1944年升为少将。1946年退役,二战期间他在军中的全部时间是负责政委工作,
安德罗波夫
  1914年6月15日,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斯塔夫罗波尔州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1930年至1936年,安德罗波夫先后做过工人、电报员、电影放映员和水手等工作。1936年,在水运专科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造船厂工作,任工厂苏联共青团组织委员。1937年,升任苏联共青团雅罗斯拉夫州委书记,第二年任该州团委-。193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0年,当选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团中央-。苏德战争初期,安德罗波夫参加了卡累利阿
(19141984)
舒米雅茨基
  舒米雅茨基 (1886- ),全名为鲍里斯·扎哈罗维奇·舒米雅茨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的上乌丁斯克。12岁人厂做工。17岁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因组织领导克拉斯诺亚斯克工人武装起义,1906年1月被沙皇政府逮捕。不久逃脱,后被派到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当时他化名西林打人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工厂当上一名旋工。在俄国工人中开展革命工作。创建了哈尔滨最早的工会--总工厂职工联合会。他还经常在中国工人中进行联络和宣传工作,团结中国工人同俄国工人并肩战斗
霍尔瓦特
  霍尔瓦特 (1859-1937),全名为狄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出生于俄国乌克兰的波尔塔瓦省克列明楚格市一个旧贵族家庭。1878年于尼古拉耶夫斯克工程学校毕业后,被派到作战部队担任少尉。参加了俄土战争。1885年被派到中亚地区修筑外里海铁路,以后任中亚和乌苏里铁路局局长。因其妻母与沙俄皇后有亲属关系,受到重用。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通车后,被任命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开始为上校军衔,后晋升为中将。任职期间,在中东铁路附属
(18591937)
谢米诺夫
  谢米诺夫 (1890-1946),俄国外贝加尔省人,哥萨克首领,原白卫军中将。俄国十月革命后,组织-武装,反对苏维埃新政权。1918年4月6日,到中东铁路沿线海拉尔、昂昂溪拼凑义勇军4个营,开赴满洲里。在日本支持下,成立了“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8月初来哈尔滨,与捷克叛军商议进兵问题。8月底率兵攻打赤塔后,将外贝加尔地区临时政府迁此。1919年3月,在赤塔召开大蒙古大会,宣布成立一个由包括中国内蒙古和呼伦贝尔在内大蒙古国。尊外蒙古库伦
(18901946)
梅列基
  梅列基 (1869-?),俗名米哈伊尔·扎鲍罗夫斯基。出生于托鲍尔省吉列夫村。俄国哈尔滨教医第二任大主教。1895年毕业于喀山神学院,在萨拉普尔神学校任教,后调任托姆斯克神学校校长。1908年晋升为托姆斯克教区第二副主教。1911年晋升为雅库茨克教区大主教。1917年调任外贝加尔教区大主教,1920年8月从赤塔逃亡来哈尔滨。1931年4月1日,被任命为哈尔滨教区第二任大主教。1942年6月24日,他与北京传教士团大主教维克多在哈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