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县名人录
颜元
  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颜元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击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冥想”的主张。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家世出身明崇祯八年(1635年),颜元出生。因自中年后倡导习行学说,书屋名曰“习斋”,世人尊称为习斋先生。颜元祖籍直隶博野县北杨村,父名颜昶,因家境贫寒,幼时过继到蠡县刘村朱九祚家为养子,改姓朱。颜元出生
[] 清初哲学家 (16351704)
赵广汉
  赵广汉(?~前65)字子都。西汉蠡吾(今博野)人。早年做过郡吏、州从事等小官,比较了解民众的疾苦。他知人善任,为洞察民情,善用“钩距法”寻找线索,使赵广汉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所管地区情况,加之他办事果断,执法不避权贵,有力地打击了不法之徒。因而政声卓著,很受百姓拥护。汉宣帝时,赵广汉升任颖州太守,颖州的原氏、储氏两大家族养客行盗,横行乡里,民愤极大,前任太守对他们的恶行束手无策。赵广汉就任后,惩办了原、储两家行盗猖狂者,接着又以分化瓦解、逐个解决的策略,严惩原氏、储氏不法之徒,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势力,使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地方豪绅不敢轻易为非作歹。后调任长安京兆尹。京都豪绅杜建也豢养了大批宾客,经
[] (?~前65)
李齐
  李齐,祁州蒲阴(今河北博野)人。字公平。生于元大德五年(1301),卒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元元统元年(1333)左榜状元。李齐年少家贫,勤奋求学,工于辞章。应试得中汉、南人榜进士第一名后,授承务郎。历官佥河北淮西行省廉访司事,移知高邮府。为政有声名。至正十年(135O),盗突然闯入府驿站,掠十二马而去。李齐奋起,追而杀之。至正十一年,州民秦观保造兵仗武器,企图进行抢劫掠夺。被李齐抓获诛杀。至正十三年,张士诚作乱破泰州城。河南行省派遣李齐前往招安,被张士诚扣压。久而久之,贼内讧,李齐得以返回。不久,张士诚又起事,杀参知政事赵琏,劫财掠民,攻破兴化。使李齐出守甓社湖。张士诚攻破高邮城,李齐
[] (13011353)
崔元翰
  崔元翰,名鹏,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之父名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有著述。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始举进士。府试、省试皆第一,中状元后,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又皆第一。主考官于邵赞曰:不十五年,当掌诏令。贞元三年(787)召入朝为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七年知制诰。于朝中言辞温厚,举止庄重得体,有典诰之风范。然而他生性刚烈
[] (729795)
刘吉
  刘吉(1427-1493),字祐之。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年-1492年)任当朝首辅一职。明代-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为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弹也!这位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的仁兄,他尸位素餐,精于营私,因此屡遭谏官-。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排挤打击-他的人,得以在内阁任职18年。其时曹御史及欧阳旦等一批人,不断-他,但刘吉的官却越做越大,人们奈他不得,这说
[] 明朝首辅 (14271493)
史弼
  史弼(1233~1318)字君佐,赐名塔剌浑。博野北阳庄村人。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力举500斤,能挽强弓,通蒙古语,读书明大义。蒙古潼关守将王彦奇其才,以女嫁之,并荐于左丞相耶律铸。史弼从耶律铸至北京(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北),近侍火里台又将其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命其箭射远垛,-连中。遂赐马5匹,命侍奉左右。中统末年(1263),授金符,管军总管,辅佐刘整元帅攻襄樊,元至元十年(1273),元军分12路围樊城。史弼攻东北隅,破城,杀宋将牛都统。以功赐银及锦衣、金鞍,升怀远大将军,副万户。继从丞相伯颜南征,攻沙洋堡,臂中飞矢,凝血盈袖。城拔,赐金虎符。军至阳逻堡(今湖北黄冈西长江北岸),伯颜宣布,先
[] (12331318)
杨小根
  杨小根,又名杨名哲,乳名小根,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博野县南小王村。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警备旅第二团第三营第九连当战士。在革命队伍,杨小根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认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着抗日救国的重大使命。不过,部队装备太差了,入伍好几个月,才发给他一支旧“汉阳造”步枪。杨小根一心想拥有一支好枪。1940年秋季的一天,杨小根随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穿过正太路向东南方向急驰。田野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庄户人家的狗在叫。当夜,部队在元氏县一个小村庄宿营。杨小根和另一个战士去村边制高点站岗。黑暗中,他们刚爬上高坡,就发现不远的河滩里有闪动的光,杨小根一把将战友按倒,压低声说:“有敌
(19221944)
王长江
  王长江(1899~1978)字宗汉。博野城内西街人。1914年考入保定东关陆军小学,1917年毕业后保送入北京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1919年9月毕业,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一队学习。1921年10月,保定军校因直皖战争停课一年半后复课,1923年8月在军校毕业,分配在直军第二十三师第四十六旅第九十一团第一营三连当见习军官。1923年因与曲同丰为广州革命军输送兵员受通缉,后出关入奉军张作相的第二十七师第十九旅第三十团第一营一连任中尉连副。1925年夏任北京航空署科员。1926年春任山东济南直鲁联军将校实施学校中校教官。1927年夏任山西北方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部少校作战参谋。1928年
(18991978)
冯克
  冯克,原名冯佩章,191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出生于博野县小庄头村。冯家世代耕读传家,重视读书,家教严格。冯克幼年即进入他的四伯父开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1岁时考入博野高小。1927年,年仅13岁的冯克进入北杨村四存中学学习。四存中学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出资、四存学会筹建的一所既重视传统、又侧重实践的学校。清末民初,学术界掀起了以复兴颜(元)李(塨)实学思想救国救民的热潮,四存中学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下在博野县北杨村开展的复兴颜(元)李(塨)实学思想精髓的教育实践。它以颜李学派实践、务实的精神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以改进农村为目的,培养了大批文武兼备、工农皆优的优秀人才。北杨村四存中学主张培养“农能
(19141943)
程琳
  程琳(985~1056)字天球。博野程委村人。程颢、程颐之父程珦的兄弟,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举人,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寿阳县,监左藏库,改太常博士、权三司户部判官,辽国馆伴使。后修《真宗实录》,修起居注,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知制诰,拜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治今四川成都)时,捕杀妖人,有人弹劾他枉杀人命,皇帝令人查实,程琳确为诛妖止乱。仁宗召为给事中,知开封府,程琳居开封府数年,吏治清明,盗讼稀少,狱屡空,又迁户部、吏部二侍郎、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辽国遣使到宋朝数有所求,并在西北屯有重兵,皇帝命程琳守大名,由于他素有威信,辽军不敢窥边。四年后迁任工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河北安抚使
[] (9851056)
傅继泽
  傅继泽(1918~1991)博野北杨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二旅参谋长。1940年调任运河支队参谋长。在-公路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同日军展开肉搏战,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1946年兼任北平(今北京)军调处执行部第十八小组(驻泊头)中共代表,参加了与国民党的谈判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十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军九十九师师长,指挥了青沧、昌潍、济南等战役并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1949年9月担任华东海军第一舰艇大队长兼政委和第六舰队参谋长,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1960年起,历任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81991)
尹会一
  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东章村人。幼时丧父,以孝闻名于乡里,清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升员外郎。四年(1726)充任广西乡试副考官,五年(1727)任襄阳知府,十一年(1733)任两淮盐运使,晋总盐政,兼佥都御史。乾隆二年(1737),诏署广东巡抚,次年改调河南巡抚。在河南,他决心重振理学,增订《洛学编》。每月初一、十五集诸生讲论道德,从中查找孝悌忠义者,进行褒扬。十一年(1746)授工部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十三年(1748)转吏部侍郎,升吏部尚书。尹会一做官、行事常向母亲请教,皇帝御制诗章匾联赐之。居家期间,博览群书,讲学著述,精益求精,人称健
[] (16911748)
张荫梧
  张荫梧(1891~1949)字桐轩。博野人。早年毕业于黑龙江陆军小学,后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16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18年9月毕业后到山西入晋军。历任山西陆军学兵团连长,山西督军公署参谋,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军训主任,山西陆军第十团团长、第五旅旅长。1926年后曾主持山西军官教导团。1927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北方军(第三集团军)第七军副军长兼左路军前敌指挥。1928年3月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任暂编第十一师师长。1928年6月任北平(今北京)警备司令,10月8日兼任第四十二师师长。1929年6月任北平特别市市长,7月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建设委员会委员,10月兼任北
(18911949)
尹嘉铨
  尹嘉铨(1711~1782)博野东章村人。尹会一之子。清乾隆元年(1736),由举人授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稽察觉罗学(皇家子弟学校)主管。他奏请乾隆皇帝令旗籍子第读朱熹《小学》,深得乾隆赞同。后尹嘉铨将《小学》加疏,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及《后编》二卷合为《小学大全》,得到乾隆的嘉评。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乾隆巡幸保定,已致仕回家的尹嘉铨派儿子呈送奏章,为其父尹会一请谥及从祀孔子庙,得到的朱批是:“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治罪,念汝乃父子私情,故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当罪不可逭矣!”尹嘉铨却追加一本,仍坚持为其父请谥,惹得乾隆恼怒,朱批:“竟大
[] (17111782)
吴树声
  吴树声(1912~1967)原名吴建勋。博野吴王庄村人。17岁在保定志存中学肄业后,相继在清苑县傅庄、王盘、南和庄、全昆等小学教书。1937年8月回本县在抗日救国会工作。9月被派往满望特区组织抗日救国会,12月底被选送晋察冀边区军政学校学习。1938年经萧泽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河北博野民军二团政治处宣教科科长和博野县军事代办所所长,11月调任定县县长。在此期间,整顿了县、区、乡各级政权,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被冀中军区评为模范县。1939年6月任六专区专员,11月调往七专区工作。六专区境内有石德铁路穿过,日军经常骚扰。他到任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改组村政权,实行统一累进税,对反动势力进
(19121967)
刘政
  刘政(1922~2009)博野凤凰堡村人。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博野县基干自卫队文书,清苑县游击大队政治处党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博野县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排长、小队长,中共冀中区委公安保卫训练班学员,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游击第十二大队特派员,第四游击总队政治部保卫干事。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获冀中一等“五一”奖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六旅十六团营长,第十八团参谋长、团长,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六〇〇团团长。参加了正太、保北、青沧、清风店、平津、太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
(19222009)
郑文卿
  郑文卿(1910~1997)博野庄头营村人。1929年考入河北大学医科学习,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河北大学中共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任保定市学联副主席。1933年5月起,历任中共定县中心县委委员兼秘书长、豫北工委书记、河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34年10月调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委员、组织部长。1937年8月起,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党训班学习。1938年6月到达延安,先后任抗大六队一大队政治主任、教员和一分校教育处长、总支书记等职。1942年6月到山东解放区,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华东军区及山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中共
(19101997)
宋景星
  宋景星(1918~1943)博野白塔村人。自幼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未成年即外出打短工。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博野县四、六区区委书记。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进行残酷“扫荡”后,曾经在抗日阵营中的小豁子,投靠程委据点的日军当了特务,经常带领日伪军搜捕抗日干部,并不断怀揣短枪,-,奸污妇女,对抗日军民危害极大。一天,宋景星换了一身破旧衣裳,肩背粪筐,手拿铁锨,装做拾粪的样子,在小豁子经常活动的路上走着,小豁子发现路上有人,从后面喊:“前面的老头等一等!”宋景星假装没听见,继续蹒跚走着。当小豁子追到距离一米左右时,宋景星猛回身抡锨向小豁子劈去,将其打死。程委据点有个魏翻译
(19181943)
董振明
  董振明,男,汉族,1951年9月25日生,河北省博野县人,中共党员,1978年河北新医大学医疗系毕业。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华医学会-学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卫生厅-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华-学杂志》、《河北医药》等五种医学杂志的编委或特约编委。      董振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北新医大学第二医院-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通常规-,熟练掌握心脏手术的-和体外循环机的管理。擅长小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婴幼儿硬膜外-的临床研究,为小儿外科
全部博野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