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历史人物介绍7
哈元生
  哈元生,河北省(直隶)河间瀛州镇人氏,清朝将领,康熙间入伍,授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史称“扬威将军”。河间哈氏第八代世祖。康熙年间入伍,发迹戎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授把总,迁安建昌路都司(正四品)(见建昌营衙门照片佐证),因坐失察“私木过关”被免职。雍正二年(1724年),命引见,发直隶以守备用,补抚标右营守备(正五品),随军贵州,贵州威宁总兵石礼哈请以元生从剿仲家苗,有劳。雍正三年(1725年),补威宁镇中军游击,升为贵州威
[]
戴才
  戴才,字子需,号晋菴。嘉靖寅卯(1543)、甲辰(1544)联捷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升户科给事中,巡视光禄寺,吏科右给事、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南京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河南,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左侍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督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仍督三边,南京都察院掌院刑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诰授资政大夫,卒赠太子少保。赐祭四坛,崇祀乡贤、忠义两祠。正德九年(151
[] (15141586)
刘焘
  刘焘(1512—1598)字仁甫,号带川。生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河北省沧州市刘辛庄人。明中叶抗倭戍边将领。25岁中举人,嘉靖戌戊(公元1538年)26岁进士,精骑射,通韬略。初任济南府推官、兵部职方主事,陕西佥事、监军,屡立战功。1553年,海盗汪直、徐海等勾倭寇入浙江,焘补杭嘉湖副使,转战于浙闽沿海,射杀倭酋迷里只麻、叶明,擒汪直、降徐海。倭平,加抚察使。1560年,倭寇居福建,焘擢为巡抚。长乐一战溃贼,蒲田再战破贼三十六巢
[] 明中叶抗倭戍边将领 (15121598)
闵煦
  闵煦(1507—1580),字和卿,号水东,闵槐第三子,嘉靖刑部尚书。闵煦少时敏达,青年时代学习刻苦,遍览群书,学识渊博。于经、史、子、集之外,“旁及星、历、经维之学”,无所不通。为文雄浑似韩昌黎(韩愈),而诗歌则类庾(信)、鲍(照)。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中举人,十四年(公元1535年)中进士。选任开封府推官,因屡破大案、疑案而受知于上司,后升任广西道御史。闵煦少时敏达,青年时代学习刻苦,遍览群书,学识渊博。于经、史、子、集之外
[] 嘉靖刑部尚书 (15071580)
闵槐
  闵槐,字公甫,号南洲,北直隶任丘人(今河北省任丘市),明朝官员。弘治十八年(1505年),闵槐与兄闵楷同中乙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当时甘肃用兵,镇守太监及总兵隐匿冒功,事情败露,闵槐奉命前往勘察,冒功者皆伏罪。出知平阳府,设计平定回民叛乱。官至雁门副使。
[]
郑宗仁
  郑宗仁(1451-1522),字体元,直隶任丘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弘治十七年(1504)转南京太仆寺少卿,陈马政,深切时弊。正德四年(1509)改光禄卿。正德七年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抚山西。正德九年召为户部右侍郞提督仓场。三年后兼左佥都御史督宣大军饷。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嘉靖元年(1522)十一月二十四日卒于官,年七十二。
[] (14511522)
边永
  边永(1403~1484),子仕远,号朴庵,京师河间府任邱(今河北任丘市)人,军籍,父边福聚(曾任百户),国子生,治书经。顺天府乡试第79名,明朝正统十年(1445)第三甲第123名进士,历行人司行人、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户部贵州司员外郎,以户部郎中致仕。曾奉谕旨多次出使安南(今越南)、哈密(今新疆)、西凉等地,为当时的边境贸易做出贡献。《明史》记载:“景泰三年(1452)遣使来贡,且告王讣。命给事中潘本愚、行人边永封其弟摩诃贵由为王”。
[] (14031484)
边镛
  边镛(?-1501年),字克振,京师河间府任邱(今河北任丘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边永之子。景泰年间,乡贡举人,后授监察御史。成化年间,在辽东担任武靖伯赵辅的监军。出征胜利后,成化十八年,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并成功伏击入侵大同的蒙古部队。后以南京刑部右侍郎离职,弘治十四年去世。有子边宪。
[] (?~1501)
张艳霞
  张艳霞(1919-1982)河北梆子演员。女。河北东光人。父亲张万福(艺名小松树),工河北梆子刀马旦,功艺不凡。艳霞自幼从父学艺,工青衣花旦。12岁登台,在山东惠民、商河、临邑一带演出。至17岁艺术接近成熟,活动在济南、聊城、德州以及北京、天津、沧州等大中城市。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宝钏》《蝴蝶杯》《秦香莲》《打金枝》等。“七七”事变前,她曾在济南大观园小明路及南罡子小玉路等剧院演唱,唱腔高亢响亮,很快就名声大噪,红极一时。曾与东方亮、夏
(19191982)
张镛
  张镛(1921-1979)曾用名张荣。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党组书记。河北盐山人。1937年冬参加革命,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边区党委《烽火》报社社长、冀鲁边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日报》社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渤海日报》社总、华东新闻干部学校教导主任等职。1950年5月至1956年5月任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1956年5
(19211979)
张凤翔
  张凤翔(1925-1968)河北沧县人。全国劳动模范。1940年开始当铁路工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司炉、司机、运转车间主任,分区工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在担任济南机务段1853号机车司机长期间,带领全组打破旧框框,改轮车制为包乘制,提高了机车运行质量。1949年-1951年连续21个月安全行车13万公里,一年内延长行车85586公里,节约工时3000多个,同时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被授予全国
(19251968)
张韵楼
  张韵楼(1902-1971),又名张益芳,曾用名张韵亭,河北省南皮县人,1950年定居于六安城关。出生艺人家庭,8岁随父张文春学艺,12岁随叔父张文高考进江苏南通“通监科班”(又名张状元班),拜京剧红生王鸿寿(艺名老三麻子)为师学戏。14岁又进上海“三义堂科班”,拜王峰山为师。民国11年(1922年)出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与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同台演出,以《古城会》、《西游记》两剧崭露头角。民国14年春,由岳父陈明新介绍,应台湾“福建同
(19021971)
张志超
  张志超(1893-1933),山东河间府人,少年时就学于私塾,读过《四书》、《五经》,又习过多年武术。来东北后落户于密山县的东八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之时,不甘心当-奴,立志抗敌救国,组建群众抗日军救国红枪会,又称武术旅,张志超任旅长,称为张法师,绰号张大胡子。1932年5月,红枪会武术旅发展到宝清县宝石河流域,然后北上双柳河,7月出兵富锦三道岗,在两半屯等地收缴一些地主武装后,队伍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武
(18931933)
张庆余
  张庆余(1895-1963),字贺轩,河北省沧县人。初在天津学商,不久弃商从戎,历任直隶军连、营、团、旅长等职。1933年《塘沽协定》后,河北省组建两支特种警察总队,任第一总队队长,继而改任为河北省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1935年12月汉奸殷汝耕在日本特务机关策划操纵下,于通州城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再改任伪冀东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驻守蓟县,后移通县。张庆余具有爱国之心,不甘附逆,曾多次与河北省主席冯治安、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联系
(18951963)
张曾敭
  张曾敭(1843-1921),字小帆、抑仲、润生,室名筱颿、筱帆、静渊、渊靖居,晚年号道声良骏。清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梁庄村人。族系西门张。清末民初官员。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生。早孤,依靠河南商城县亲戚周家支援,得以攻读诗书,监生。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同治十三年(1874),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年(1877),任会试同考官。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纂修、功臣馆纂修
(18431921)
张占福
  张占福(1854-1924),又号张黑,河北省南皮县半壁店村人。河北著名梆子艺人。清咸丰四年(1854)生,家贫。同治四年(1865),12岁时在东光县找王科班学艺,工丑角。出科后,去北京,在玉成班搭班,又入瑞胜社。清末年为御前供奉,入宫演戏,颇得慈禧青睐。民国时期,到天津演出,曾与刘喜奎合作。同治、光绪间,在北京、天津有“满天飞”,戏路甚广。上演武丑戏有《盗银壶》等,文丑戏有《疯僧扫秦》、《佛门点元》、《紫霞宫》等剧目。晚年,在天桥一
(18541924)
张锡纯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中医学界泰斗。清咸丰十年(1860)生,出身书香之家。祖籍山东诸城,其先明代迁居直隶,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父张丹亭精于医道。锡纯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光绪十一年(1885),锡纯治愈当时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仍以教书为主要职业。
(18601933)
张检
  张检(1864-?),字玉叔,直隶省天津府南皮县(今属河北省)人,清末官员。张之洞长兄张之潕长子。清同治三年(1864)生,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张之潕,生平未详。其叔父张之洞为清代两广总督,洋务派领军人物。光绪十六年(1890),张检参加庚寅恩科殿试,中第三甲第40名进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分发吏部,任候补主事,后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外放江西饶州府知府,升江西巡警道,署江西按察使。后事不详。
[] (1864~?)
张德纯
  张德纯(1875-1966),字子文,回族,中国伊斯兰教大阿訇(音hōng,同轰,波斯语。阿訇: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经名艾布·伯克尔。祖籍河北沧县,生于辽宁本溪市。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16岁中秀才。先后投于海思福、李希真、刘玉堂、马玉麟诸大阿訇门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曾在保定、定兴、易县各寺任阿訇。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牛街清真寺大阿訇王宽之邀,来北京西单牌楼清真寺任教长。宣统元年(1909),参与创办北京清
(18751966)
张皋如
  张皋如(1878-1934),字穆熙,河北省盐山县大许孝子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的国文老师。在沧(州)盐(山)地区,与贾佩卿、李焕卿有“三大儒”之誉。清光绪四年(1878)生。从小天资聪慧,颖悟过人。青年时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离家赴保定深造,进取心强,刻苦攻读,受学友推崇和美籍英语教师迈迦利先生器重。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习期满,返回原籍。创办盐山县“劝学所”,任所长;后又创
(1878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