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名人录
唐聚五
  唐聚五(1898—1939),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兰棱镇)。著名抗日将领,曾担任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辽宁省代理主席、东北游击中将总司令等职务。抗战期间,多次率部与日寇激战,屡立战功。1939年5月18日在迁安平台山一带率部与日寇血战,与所部官兵一起壮烈殉国。青少年时代唐聚五,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11岁进私塾念书,16岁到城里学木工手艺。 后怀着富国强兵的愿望,投身军旅,投奔奉军后,并随奉系新兵队伍到达奉天(今沈阳)。不久,编入奉军第27师卫队旅。 从军后的经历1921年5月,奉军扩编为10个旅,张学良将军任第3旅旅长时,唐聚五因作战勇敢,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8981939)
高锐
  高锐,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岩石圈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5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籍贯黑龙江双城。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构造变形成因等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性贡献。尤其注重地球物理探测与地质构造相结合,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的陆陆碰撞新类型,揭示了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腹地俯冲的行为。提出青藏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NBT)和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从深部结构约束了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的动力学过程。他和他的团队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爽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生于双城县镶黄五屯(水泉乡大发村)一个地方家庭。青年时期就读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沈子儒协同国民党员关耀洲,在双城组织抗日武装,起事后不久,抗日队伍溃散,关耀洲牺牲,沈爽入关,在北平搞地下-工作。1941年调任率、栾、密三县联合县长。1942年4月8日,日寇对华北根据地行疯狂扫荡,在河西地区的臭水坑一战,沈爽壮烈牺牲。日寇将其头割下,挂在村头示众,时年45岁。张恩阁(186-1942),汉族原籍辽宁省复县。幼读私塾,后至哈尔滨市顾乡屯房乡轩学医三年,1926年到安达县医
(18961942)
于琛澂
  于琛澂(1887--1943),字险舟,光绪十三年生于双城县一个官宦人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北洋陆军学堂骑士科专业,毕业后住黑龙江巡防中路马队哨官。民国元年(1912年)因在蒙古作战有功,被黑龙江督都朱小濂提升为-管带。1913年任中校团副,后任骑兵团团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晋升第一旅少将旅长。1925年任陆军十六师师长,同年冬,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任东北第四军副军长。后在山海关迎击郭松龄获胜,提升为陆军中将。1926年辞职回双城,创办耀双电灯公司;开垦稻田,栽植果树,并举办了一些慈善事业。九·一八事变后,于被汉奸熙恰收买,投靠日寇,任吉林剿匪军司令兼东省铁路护路军司令,
(18871943)
姚伦
  姚伦同志生平(1914-2004)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公安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公安部原顾问姚伦同志(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4月9日7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姚伦同志,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14年3月13日出生。1933年春到北平复光中学高中班读书,次年转入北平俄文学校和东北大学补习班学习,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思想。1935年4月在北平参加“民先”组织,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西安参加了东北军学兵队。1936年“西安事变”后,根据党组织安排,到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被派往绥远垦区
(19142004)
丰绅
  丰绅(1825--1902年),字汉文,汉姓吴,属双城镶白旗扎拉氏。咸丰二年(1852年)从军,参加过围攻南京,镇压太平天国战争,获取军印三颗,因作战有功,由六品顶带花翎迁升为协领衔。同治三年(1864年)奉命调往归化城防守,准补佐领。后又调甘肃镇压回民起义,升副都统,署理宁夏将军。同治六年(1867年)因筹办军粮有功,特赏头品顶戴花翎,后为黑龙江将军。在黑龙汪将军任上,练兵筹饷,加强边防,垦田兴学,实行教化,颇顺民意。光绪五年(1879年)调任绥远将军。翌年进京,光绪召见,赏赐骑朝马。光绪二十年(1894年)调京总统神机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终年77岁。
[] (18251902)
韩光第
  韩光第(1897--1929),字斗瞻。1897年生。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国民党爱国将领。韩光第少时聪颖好学,先后就读省立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中央陆军讲武堂、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在奉军中由排长逐级晋级少校,任营长、团长,直至师长。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调驻海拉尔,随即移驻扎赉诺尔。11月16日,苏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独立骑兵旅4万余人的兵力,在三四百门大炮、3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大举进攻扎赉诺尔和满洲里。韩光第亲临第一线,在秃尾巴山、三十里小站阵地上与苏军血战两昼夜,终因众寡悬殊、武器陈旧而全
(18961929)
李文彬
  李文彬(1902--1939),双城县三姓屯人,家境贫苦,幼年只译三年私塾,14岁下地劳动,后到哈尔滨36棚学徒。 1920年投入东北军陆军十八旅一连当兵,因作或勇敢,被提为班长、连副,后调到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六十六团骑兵营第一连任连长。李文彬为人正直,性情豪爽,重义气,因此在东北军任职期间颇为同仁所敬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文彬同原十八旅一起参加了吉林自卫军,积极抗日,每逢作战,身先士卒。1933年吉林自卫军渍散,李文彬归家隐居。1934年经同事介绍,充任依兰县伪森林警察大队长副,1935年任大队长,驻牡丹江左岸三道河子,依兰县森林警察大队的士兵多数是收编吉林自卫军和救国军的旧部。
(19021939)
托云布
  托云布(?--1892年),字瑞廷,满族,双城县正红旗瓜尔佳氏。咸丰三年(1853年)从军,在山东镇压捻军起义,清政府授予骁骑校,赏顶戴花翎。同年又调往蒙城县驻防,继之调往甘肃镇压回民起义,在战役中-七昼夜,攻陷宝丰等地,加封协领衔,攻陷灵州,加封副都统衔,赏穿黄马褂,授宁古塔协领。咸丰十三年(1874年)又领兵攻陷辑怀、乌鲁木齐等地,补授青州副都统。至此天山以北的回民起义军皆被镇压殆尽,咸丰赐其世袭云骑尉。光绪十一年(1885年)解甲归田,回到双城,倡修学宫,立义塾,光绪十八年(1892年)逝世。
[] (?~1892)
关耀洲
  关耀洲(1891--1932),字明郎,号明月,满族,生于双城县正红旗二屯。自动在家务农,及长接触进步思想,1927年参加国民党,并任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庶务干事。1928年农历八月初一,他和国民党人李匡、杨兴亚、刘宗英、刘正民、张绪周、张兴武等于哈尔滨天泰客栈秘密-,谋求南北统一,不慎暴露,与会人员全部被捕。1929年1月1日东北易帜后,关耀洲等人获释。九·一八事变后,关耀洲把家里30多垧地全部变卖,购枪买马,组织人民自卫军,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0渐不够用,他就采取武装征集的办法,向大地主借枪,并提出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枪的出枪的口号,顺乎民意,解决了武器装备问题。同时,关耀洲还聘请沈阳
(18911932)
傅显明
  傅显明(1900--1936),双城县人,满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7岁亡母,12岁丧父。由于家境困难,未能上学读书,终年跟随兄嫂下地劳动。19岁只身流浪到宁安县,先后在商店,鞋铺当杂工,因不堪店主的剥削与-,于1927年离开宁安,到,东北军十八旅当兵。后因故离队,复到宁安二区警察署当巡警。1932年傅显明与好友杨永山领导宁安二区芦家屯,卧龙屯等地爱国民众,组织抗日武装,同时参加了抗日救国军,初任连副,后升为连长。1933年救国军被日寇打散,傅显明返安图,找到救国军的总参谋长周保中所率余部,随其活动于安图、宁安、东宁等地。同年傅显明率队参加了攻克安图、东宁县城等地的战斗。东宁失守后,抗日救国
(19001936)
林诚
  林诚(1912--1983),又名林原,本姓苍名玉楼,生于双城县公正乡一个地主家庭。少年在家乡私塾就读,1929年入吉林省立第三中学,任学生会主席。1931年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学习成绩突出,组织能力强,被推为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32年在学校积极领导-,宣传抗日救国、痛斥不抵抗主义,被学校开除。1933年7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进行反满抗日活动,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林诚同一个党小组的王某因畏惧日寇淫威,-跑掉,林诚则失去了与党的联系,无法开展党的工作。同年8月14日去北平入东北大学,继续求学和寻找党组织。在校期间,同校友李唯一接上了关系,并经李唯一介绍,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1
(19121983)
王小利
  王小利,1969年4月2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是二人转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先生的第一批徒弟之一。2000年王小利夫妇签约长春和平大戏院演合约三年。2001年王小利参加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并获得获银像奖;总决赛金奖,同年王小利报名参加了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并获得金奖 。2003年出演电视剧《刘老根2》饰演宋秃子。2006年参加《乡村爱情》的拍摄饰演刘能 。2009年出演《乡村名流》饰演刘一手 。2010年央视春晚王小利与赵本山、小沈阳等一起表演小品《捐助》 。2011年再登春晚表演小品《同桌的你》 。
刘子成
  刘子成 (1942~1998)笔名流星、溪曲。黑龙江双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人业余艺术学院。历任文工团、宣传队演员、创作员、宣传部干事、厂报,《小说林》杂志,哈尔滨市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哈尔滨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捉住一个太阳》、《座山雕世家》、《火的战争》等七部,中篇小说《越过防线》、《青山夕照》、《青纱帐,母亲》等150余篇,中篇小说集《丑妻》,报告文学《荒原的觉醒》,电影文学剧本《江湖怪狼》、《男性世界》,电视连续剧剧本《硝烟散后》、《原野上的马车》、《暴风骤雨》(续篇)等100余部。电影
(19421998)
崔献楼
  崔献楼(1877—1962) 黑龙江省双城县人,慈善事业家。曾任孝惠学社委员。 民国18年(1929)陕西饥馑,田园荒芜,四民胥困,十室九空。他毅然跟随朱庆澜来陕,日夜奔波,赈济灾民。在散赈之余,大力协助筹设“扶风灾童-”,并任院长。为赈济灾民,不辞劳苦,多方劝募。时值军阀混战,黄河决口,道路阻隔。他冒死赴江苏省海州购回大米供灾童食用。说服唐慕汾先生,以孝惠学社之名,捐大洋7000元,用以在本县各地广置农田,组织灾民生产自救,收益除供灾民度用外,余归扶风灾童-使用。崔献楼任院长期间,院中房屋、器物、田庄、园林多为他缔造经营。因操持内外事务辛劳成疾,曾辞职居家休养。后因朱庆澜谈及西安
(18771962)
穆晔骏
  穆晔骏 (1926-1989年),满族。1926年5月出生于双城县二区正黄二屯(原属平房区,现划归哈尔滨市动力区朝阳乡),1934年开始在塔奇库(满语:私塾)学习,于1944年考入哈尔滨市第三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参加李兆麟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任骑兵连长,参加过40多次战斗,在一次剿匪战斗中脚骨被手榴弹片炸伤。194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学习。1951年留校任教,讲授联共党史。1953年调回平房区工作,历任中共平房区委办公室主任、区党校副校长、区机关党总支书记、区人委委员。1959年调省委党校工作,曾担任过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满语研究》杂志主编,中国
(19261989)
金永
  金永,浙江钱塘人,宣统二年(1910年)署理双城府,到任后,以剿匪为当务之急,并指派马警队长曹志刚率人日夜巡查,追捕盗匪,无一逃脱。数月,双城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地面宁静,人民安居乐业。全县民众送匾额:除暴安良。但马警队长剿匪粗率,乏其鉴别,对认为可疑之人,也横加盘诘查问,对语无伦次,惊慌失措,前方言不达后话者,也缉拿逮捕,错抓错杀者有之。金永虽则为官清正,剿匪功著,而对错抓错杀的也不无责任。故“金火杀、曹大抓”由此而得名,并流传至今。
[]
孔宪五
  孔宪五(1890--1940),生于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青年时留学美国,学习医术,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哈尔滨中东铁路医院之聘,任医师。九·一八事变后,铁路医院被日本人强占,他不肯为日伪效力,毅然离去,并将双城家中能田产变卖,于哈尔滨一曼街处建楼一幢,自开孔氏医院。孔氏擅长传染科,其妻韩淑仁精于妇科,又聘请大夫5人。 医院设有住院部,病床60张。该院不以营利为目的。诊费、药费、住院费皆低廉。群众皆往就诊,声望日高。1940年宪五在治疗患者时,被其感染,不辛病逝。其后,医院在其爱人韩淑仁的支撑下继续开业,因孔宪五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随将医院更名为孔博士纪念医院,解放后合并于松江军区医院。赵
(18901940)
张耕野
  张耕野(1901--1938)原名宗儒,双城县双城镇人,生于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年父张国英是一家商店的管帐,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全靠微簿的收入来维持。张耕野幼年在县城一家私塾就读,后入本县中学,阿城师范学校读书1927年毕业于吉林高等师范年毕业后,他先在双城中学,吉林市中学,桦川中学任教。张耕野在桦川中学任期间常与中共地下党员唐瑶圃接触,在唐的领导下,团结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张耕野担任校友会宣传部长,办板报、出校刊、传播进步思想。1932年4月12日,日寇侵占了佳木斯,桦川中学-关闭。此时张耕野经唐瑶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带领几名青年学生离开桦川到湖南营去投奔李杜的义
(19011938)
全部双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