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名人录
黄吉安
  黄吉安(1836—1924),近代川剧史上的剧作大师。名云端,号余僧,安徽寿州(今寿县)人。晚年落籍四川成都。少时聪明过人,中童子试第三名。喜读书,酷爱戏曲。60岁时妻病逝,为糊口任县幕僚,宁肯清贫,不愿浊富。曾在清朝为官。因性情耿介,触犯上司被解职。后迁居成都,过着清贫的生活。其时成都的戏曲舞台上,川剧、昆腔、高腔等均有演出。他与川剧艺人和票友广泛结交,遂由喜爱川剧进一步掌握了这一戏曲艺术形式。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到去世,共创作川剧剧本80多部,四川扬琴唱本20余个。他的剧作着力歌颂英雄好汉,鞭挞逆贼、贰臣,并刻画了一批在川剧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妇女形象。四川省戏曲研究所编校的《黄吉安剧
(18361924)
李炳尧
  李炳尧(1856—1911年)字启斋,寿州双门乡人。幼读诗书,弱冠中秀才,中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立志教育。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三月,与弟兰斋捐资创办芍西学堂。聘请石德宽、张树侯、黄魁臣、吴谷旸、袁家声、刘显亭等革命志士先后任教。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寿州光复。淮上革命军一部克复六安后,民军与清廷地方武装发生冲突,团练围城,形势险恶。淮上军司令王龙亭令他赴六查办。他单骑抵六,向地方宣传革命,澄清是非,处理得当,围城遂解。嗣后赴省报告查办情况,安徽都督孙毓筠委他担任六安军分政府司令,他坚辞不受。后由省返寿,道经集贤关北,遇害。
[] (18561911)
薛少卿
  薛少卿(1859—1932年)名宜兴,晚号凡民,寿县城关人。世代皆赖设馆授徒糊口。其父南卿,乡里名士,人推为长者。少卿幼时,聪敏过人,好深思,善属文。每当朋侪相会,指事命题,言谈间立就,传诵一时。年11应童试,补佾舞生;12岁入泮,旋食廪饩。自此以后,声名益扬乡里。亲旧富人,屡屡登门,争聘为师。30岁后,随馆主之转移,先后于扬州、广东、上海、天津、京师各大都会假馆授徒。此间,数次应试乡举不中。光绪庚子、辛丑(公元1900、1901年)年间,诏废科举,创办新学,以策论取士,少卿中试,时年已43岁。后报礼部,终未荐用。不久,州人孙多森在城内创办阜财学堂,招聘海内名师授业。他应孙氏重聘,至阜财学堂任
(18591932)
孙以瑾
  孙以瑾,女,安徽省寿县人,1913年1月14日出生。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鄂豫皖区委妇委书记。无为县委书记。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秘书长。1949年5月奉命到武汉参加军事接管。11月初随解放大军由湘入桂。12月任南宁解放后第一任市委书记。1950年1月中共南宁市委副书记。1951年5月任市委书记。1952年8月先后到广州市委、国务院部委和北京市人委等部门工作。1961年9月至1963年2月出任中国驻越南、老挝等国外交官。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
(19131999)
张鹿宾
  张鹿宾(1870-1938),名嘉德,字遯庐,安徽省寿县人堰口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医家。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读书。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任镇黄旗官学汉教习。宣统二年(1910),钦用七品京官,分农工商部,历充工务司考科额外科员一等。张鹿宾文学渊博,工力深厚,擅长骈体,工古文辞,早年饮誉乡里。家有书室命名为“三万树梅花书屋”,藏书万卷,收历代名人字画亦多。其书法尤精,工隶、正、行各体,驰誉当时。民国后返乡,精通“诗”、“书”、“医”,号称“三绝”。其书法艺术在淮上,继梁巘之后又一书法泰斗。张尤其医术高明,后居家行医数十年,总以活人济世为宗旨,从不接受病人的任何报酬。遐迩闻名,誉为神
(18701938)
汪以道
  汪以道(1873—1938年)字觉民,寿县城关人。幼年读书,壮年奔走革命。善书法,与乡人张树侯齐名。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柏文蔚为安徽都督,他任秘书。2年癸丑之役,讨袁失败后,即投身教育,曾讲学于北平、天津、南京等校近20年。常以民族思想教育青年。晚年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并热心地方慈善公益事业,乡人多爱之。27年,日本侵略军渡江北犯,淮上各县相继沦陷。日机昼夜轰炸,当局政府布告人民疏散。以道慨然曰:“衰朽残年,不能荷戈杀敌,负国已甚,若犹奔避,不亦耻乎?”遂留居县城。不久,县城沦陷,日本侵略军闻以道乃地方人望,且年事已高,准备利用,后令他至仓林联队司令部,迫使担任维持会长,他严词拒绝,骂
(18731938)
权道涵
  权道涵(1885—1953年)又名养之,寿县三觉寺人,后移居寿县城关镇。曾东渡日本留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潮影响,立志献身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冬和孙毓筠、段子祥等回国,策动江淮革命运动。路过南京,与柏文蔚谋拟刺杀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入狱。判长期徒刑,后解至寿州监狱。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寿州光复出狱。时淮上革命军成立,分三路挺进江淮各地。他和段子祥等率兵驰往六安。民国6年(1917年)携眷客居昆山。抗日战争爆发,返回寿县城关居住。27年春,参加安徽抗日自卫军,随军移住原籍三觉寺。32年,他和常藩侯、袁家声等领导寿县临政会,倡议复查地亩
(18851953)
沈为刚
  沈为刚,安徽寿县人,1928年9月28日出生。1943年8月参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伍。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战转华中大地,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固、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建国后,长期在总参三部做政治工作,曾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三部某局政治处主任、工程技术学院系政委、工程技术学院副政委。1989年离休。1997年先后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副会长、2008年当选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13年10月7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方筱泉
  方筱泉(1813—1914年)名希孟,字峄民,晚号天山逸民。清廪生,寿县人。工诗文,性好游。光绪初年曾出北塞,西游乌鲁木齐,又由陕、甘出嘉峪关。所至山川古迹,考核綦详,往往形诸歌咏。十岁时,赋落叶诗,惊其长辈。张裕钊、盛显、冯志沂、樊增祥、易顺鼎、王树华等,均与之唱酬,推为作者。民国3年(公元1914年)卒于芜湖。平生著作有《息园诗存》、《边陲纪事》、《西陲战略》、《读史随笔》、《朝野旧闻》、《东征录》、《西疆日记》等书。
(18131914)
朱耀庭
  朱耀庭(1864—1943年)名金堂,号寄庐,寿县城关人。幼年家贫,攻读勤奋,弱冠中秀才,旋补廪生。居家设帐授徒,以束修维生。他知识渊博,热心爱国。见清政府昏庸朽腐,媚外压内,民不聊生,心痛之。与州人柏文蔚为同榜好友,经柏介绍入同盟会。他热心公益事业,关怀回族子弟教育,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就清真寺房屋,创办私立务本小学和清真女子小学堂。辛亥革命后,任定远县民政长、六安县民政长。民国16年夏,任寿县县长。日本侵略军侵占寿城前,他举家避乱于寿城西南苏王乡。敌伪甘言0回城出任县长,他坚决拒绝。32年,因病逝于乡间,终年79岁。
(18641943)
史炎之
  史炎之(1872—1920年)字志和,寿县人。18岁中秀才,22岁考入保定高等学校。毕业后南游,谒孙中山先生,后加入同盟会,被分发在北方宣传革命。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他单身奔走,历经燕、豫、晋、秦等地,遍访同志。至西安,会晤同学杜仲甫等,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时,参与柏文蔚戎幕。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任南京讲武学堂教官兼军需。9年,目睹军阀横暴,外侮日亟,忧愤成疾,卒于家。
(18721920)
全部潘集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