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名人录
徐勣
  2004年下半年,在南陵县家发镇徐家桥村发现了一本颇具史料价值的宗谱——《徐氏绩修宗谱》。这本宗谱成书于民国32年(1943年),书面虽因年代的历远有部分破损,但内页却完好无损,勅命、祖像、宗祠图、宗礼图、名宦、科甲、贡生、国学等内容资料丰富,生动详实。无论是版本、体例,还是内容、资料,都在谱学研究中显得弥足珍贵。其中,它保存了北宋徽宗给徐氏族人徐勣的两道圣旨,南宋高宗赐给徐勣孙子徐陵任吏部尚书的一道圣旨,它还记载了徐勣是在熙宁六年(1073年)考中进士的,当时是一甲榜眼及第,并记载了徐勣的生卒年月,即公元1055年至1134年,这些都弥补了史书的记载。据《徐氏绩修宗谱序》记述:“陵阳徐氏,江
[]
赵企
  赵企字循道,南陵(今属安徽)人。宋神宗时进士,仕至礼部员外郎。大观年间,为绩溪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仕至礼部员外郎。事迹散见于《宋诗纪事》卷三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企“以长短句词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高斋诗话》)。《全宋词》录其词二首。《南陵县志·人物志》称他“材藻华赡,风度洒落,为时所推”。他能诗善词,尤工词。据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记载:大观年间,赵企以长短句显,“遂用为显官,俾以应制”。适逢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南丹纳土臣服,他为此献词一首,以示庆贺,词中写道:“闻道南丹风土美,流出溅溅五溪水。”朝中大臣颇为欣赏。宋人诗话笔记《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是绩溪人,因而搜辑了不少
[] 宋朝词人
刘拯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知常熟县有善政。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官,提点广西刑狱。绍圣初,复为御史。徽宗立,黜知濠州,改广州,加宝文阁待制,以吏部侍郎召还。因坐侍御史洪彦升案论罪削职,提举鸿庆宫。卒。(传见《宋史、列传》和《南陵县志、人物志、名臣》。)刘拯墓旧志载:“南陵梅根乡藕池之阳父茔之侧”。按此墓久已失考。1977年刘士安墓于今籍山镇长乐村被发现,墓早年曾被盗,经清理,出土铜印一方。文曰“清白世家”。又有墓志一盒,盖镌文曰:“宋故左通直郎致仕刘公墓铭”。内载“宋故左通直郎致仕刘君墓志铭并序。左朝散郎充龙图待制知越州、军州事,充两浙东路
[]
张乔
  张 乔(约825-890),南陵人,晚唐以擅长律诗著称。少与许棠受业于尚书薛能门下。咸通年间,与许棠、俞坦之、剧燕、任涛、张蠙、郑谷、李栖远、李昌符等被合称“咸通十哲”(又称“芳林十哲”);与许棠、张蠙、周繇三人号为“九华四俊”。咸通十二年(871年)乔与宣城许棠同赴京兆府参试。主考李频以棠久困考场,首荐之,故棠中进士而乔名落孙山。乔在《送许棠及第归》一诗中写道:“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其师薛能以诗怜乔曰:“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乾符四年(877年),黄巢起义军在南陵大败唐军。乔罢举遂隐居九华山,与伍乔、顾云、殷文圭、杜荀鹤、许棠辈互相题咏,栖老山林。终其一生未中进士,今存诗二卷,载
[] 唐朝诗人,咸通十哲 (825890)
陈友琴
  陈友琴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南陵县城关的一个中医世家,1996年以94岁高龄病故。称得上是一位世纪老人。先生前半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后半生则为古典文学呕心沥血。199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陈友琴先生离开教育岗位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教学在学生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先生三十年代执教的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和四十年代执教的浙江省立衢州中学,在2002年适逢百年校庆时,两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在他们的校刊上开辟专栏刊载专文纪念先生。称赞他的教学和为人。先生在中学里教的是语文(当时称国文)和历史,教学中旁征博
汪越
  汪越是南陵县清代康熙时的学者,字季超,一字师退,号大农山人。举人出身。他一生勤于治学,著述较多,据民国版《南陵县志》及《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有《读史记十表》、《毛诗集略》、《绿影草堂集》、《唐诗十哲分编》、《二楼小志》等。此外,他还整编过盛于斯的诗文,为其《休庵影语》撰写了跋文。汪越家境贫寒,身体孱弱多病,但笃志于学,潜心攻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不但精通史学,在经学、文学上造诣也都很深。他评选古文,能“钩元提要”、“多前人所未发者”。他自己写的诗文,充分显示出他淡泊宁静的胸怀和渊博的学识,当时,许多读书人都争着学习和仿效。汪越毕生治学,垂老犹孜孜不懈,除了著书立说,还谆谆教诲好学的青年,为他们
[]
戴凌洲
  戴凌洲,名寿,字佳仁。原名霖周,后改凌洲,号蒋溪散人,南陵县九连蒋塘戴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44年)卒于1953年,享年七十岁。戴凌洲自幼天资聪颖,深得父母的钟爱和老师、长辈的赞许。民国初年,科举制度废除,他考入了省高等学府¬——第五师范学校(校址在安庆),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成为该校的高才生。毕业后被推荐到盱眙县任县长,并历任省府民政厅第一科长、秘书、代理厅长,灵壁县县长和省海关督办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回母校省立第五师范任校长。辞官回乡后任南陵中学校长,南陵文选会主任。妙笔生花隆阜一绝戴凌洲自幼好学,尤其酷爱书法,五岁起就练执笔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求愈益严谨,练字时身驱
汪道馀
  汪道馀(1898—1953年),出生在南陵垄上汪村(今工山镇山峰村)人。家境贫寒,幼时进私塾,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不久,汪道馀因聚众抗议学校当局阻挠学生参加爱国-,被校方开除,遂转入安庆第二模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圣保罗学校,约半年汪道馀只身进京,入私立中国大学预科。翌年,进本科攻读政治学。民国8年(1919年),经黄龙、熊以谦(中-员,后均在广州牺牲)介绍,汪道馀加入国民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行列。民国13年,冯玉祥在北京发起了讨吴(佩孚)倒曹(锟)运动,汪道馀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学生队队长。“五卅”惨案后,他积极参加-,先后在北平及察、绥等地组织-、罢市斗争。次年
(18981953)
李振亚
  李振亚(1888-1971),南陵县弋江镇湾溪人,李兄妹四人,他排行第三,四岁时不幸丧父。十岁入私塾,十八岁离乡辞母去南京入上江公学,旋转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后,复入西江高级师范,二十二岁学成毕业。适逢黄花岗起义失败,使李悟出非武力不能推翻帝制,遂毅然入南洋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军事,此间,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并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与柏文蔚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其间有幸见过孙中山先生。自此,李踏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征途。民国2年(1913年)7月,安徽宣布独立,起兵讨伐袁世凯称帝,李任讨袁第五旅参谋。失败后,潜至舒城任桃溪学校学监。民国5年初任护-兴。同年4月,李在大通联络陆路警察进行武装起义,为维护共和政
(18881971)
徐乃昌
  徐乃昌(1868~1943),字积余,晚号随庵老人,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伯父徐文达曾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堂兄徐乃光曾任驻美国纽约首席领事。徐乃昌自幼熟读经史。光绪十九年(1893 年)中举,二十七年任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曾主办积谷、厘捐、赈捐和督察通海垦务。约于光绪二十八年受命考察日本学务,回国后提调江南中、小学堂事务,总办江南高等学堂,督办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徐为官清正,以礼待人,重视录用、提拔有才识的人。清亡后,隐居著述和校刊古籍,成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学者。民国3 年(1914 年),受聘任县志纂修,主编《南陵县志》,历时10 年,至民国13年完稿付印。全志
(18681943)
李家发
  李家发(1934~1953),出生在南陵县泉塘乡(现为家发镇)岩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5月,李家发瞒着父母到乡政府报名参加志愿军。是时李家发才17岁,而且身体矮小,在他的苦苦要求下,兵役机关领导看他十分精干,批准了他的请求,随即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入朝后,李家发被编入中国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一营一连二排六班当战士。1952年,李家发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久,调至二排担任通讯联络员。同年冬天,部队在庆坡岘坚守阵地,李家发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战斗命令。他每天从庆坡岘的山腰到玉女峰的前沿,要通过一片200多米的开阔地。美军飞机每天要在这块土地上倾
(19341953)
王拔粹
  王拔粹字选清(1867-1941),出生于没落的书香门第,从小天资聪颖,才华过人,清光绪十四年考中举人,但不为封建教育思想所禁锢,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早年曾秘密地参加-等人所创立的“岳王会”,该会是以崇尚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精神,誓死反对清朝帝制和抗御外侵为宗旨的进步组织。尤其在受到辛亥革命与讨袁战争的启发后,王拔粹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进入安庆法政学堂就读。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破格地被委任为山东省最高检察官。任职期间,他对贫苦百姓十分同情,对受贿赂、贪脏枉法的官吏,绳之以法,严惩不贷。他为政清廉,一尘不染,晚年生活非常
(18671941)
董必
  董必,字子强,是熙宁九年进士。曾拜王安石为师,向他质疑问难,受到王安石的称许。曾担任荆南知府,建堡寨控制溪涧,使“诸蛮不敢为寇”,对于政局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被加封为显谟阁待制。去世后,被追赠为龙图阁待制。
[]
汪相如
  汪相如字平叔,自号篁竿,嘉定元年(1208)进士,曾官南陵县尉。寿退休丞相
[]
徐乃光
  徐乃光(1859~1922)字厚余,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父徐文达在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等官。徐乃光曾在上海同文书院读英语,后娶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之女为妻,封一品夫人。光绪十六年(1890 年),父徐文达死,遂荫授江苏后补知府。光绪二十年由外交大臣杨儒推荐,出任驻美国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当时旅居美国的华侨达七、八万人之多,因商业纠纷,致启械斗。徐乃光从中秉公调解,晓以民族大义,勉以善言,百端开导,终使事态平息。为保护华侨权益,徐曾多次与美方有关方面交涉,侨民感其德,共赠匾额、衣、镜等物,以示爱戴。任满回国后,赏加二品衔,分发江苏任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派他赴日本
(18591922)
俞昌准
  俞昌准(1909--1928),又名俞仲则,南陵谢家坝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1925年9月后,经恽代英介绍进入中共主持创办的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时值北伐军胜利抵芜,国民党市党部活动转为公开,俞参加党部工作。3月,国民革命军攻克芜湖,受到芜湖人民欢迎,在恽代英、林伯渠、程潜等参加的欢迎会上,俞作为中共地方组织的代表发表演说,号召团结奋斗,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4月18日,芜湖国民党右派在蒋介石支持下叛变革命,-共产党人,俞撤回南陵,后因需要复又来芜,创办《沙漠周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国民党右派的罪恶。是时其他共产党人均已离开,俞
(19091928)
陆新民
  陆新民 (1956~)笔名在时。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历任工兵技师、宣传干事,安徽省军区警备团指导员,南京军区总医院政治部干事、干部专修科教员、政治部协理员,南京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干事、联勤部生产部政治部副主任等。陆军上校。2000年起供职于江苏省交通厅。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军校诗选《繁星》(合著),诗集《蓝墙》、《拾穗集》、《陆新民短诗选》、《高处与背面》、《陆新民短诗选》、《陆新民长诗选》、《在时短诗选》等十种。1986年获南京军区文艺创作优胜奖,1988、1989年连获南京军区《健康之友报》文学创作一等奖,1991年获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田
朱希和
  朱希和 (1943~)朱希和,祖籍徽州婺源,生于芜湖南陵,笔名、网名春江楼主、春江潮水、朱彤、阿南等,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山西省侯马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侯马市政协委员、《新田》《七彩帆》《芜湖文艺》文学期刊和《黄土地》诗报主编、芜湖市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曾从事文秘、科技、新闻、文艺工作。先后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文史哲》《海峡》《黄河》《火花》《山西文学》《城市文学》《乡土文学》《山西日报》《黄河诗报》《安徽日报》《清明》《安徽文学》《新安晚报》《江淮晨报》《时代中国》《散文选刊》《长篇小说》
孙凤山
  孙凤山 (1961~)原名孙必茂,笔名山夫。安徽南陵人。先后毕业于南京航运学校、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历任芜湖港务管理局秘书、副主任,芜湖市港口协会秘书长,《芜湖港口》杂志总,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兼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芜湖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一鸣集》,诗集《浪是风的尾巴》、《给你鼓一次掌》、《沉默如金》,报告文学集《明天更灿烂》,文艺评论集《孙凤山文艺评论选》等。
全部南陵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