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名人录
吴执中
  吴执中,字子权,松溪县渭田乡吴村人,宋景祐元年(1034)出生,嘉祐八年(1063)中进士。为人刚直不阿,虽然同门婿吕惠卿是当朝权臣,但执中不趋炎附势,宁可在州县做了30多年地方官。直到绍圣年间,六十多岁时才入朝,先后任兵部库部司、吏部右司郎中。大观初,升兵部侍郎。大观二年(1108)任御史中丞。为一代敢于弹劾权贵的刚正名臣。吴执中在地方及各部司任职多年,熟知官场种种腐败现象,初任御史,便上疏弹劾内侍省、大理寺、开封府等部司官员贪赃枉法,冒功领赏等行为。反对当时推行的“入粟补官法”及“轻赐予以蠹邦用,捐爵禄以市私恩”的弊政。吴执中任御史中丞,虽是蔡京所荐,但执中却秉公直言,上疏弹劾蔡京引用姻亲
[] (1034~?)
陈戬
  陈戬,(③清康熙《松溪县志》卷之九《人物志》有传。)字仲休,松溪县城关人。南宋抗金护驾名臣。宋元丰七年(1084)出生,大观三年(1109)进士。初任怀州司理时,对属县解送的一名被诬为“剧盗”的犯人认真复审,查出冤情,不畏权势,秉公断案。郡守赏识他精明的才干,把许多疑难大案都交给他办。后升巩州教授、国子博士兼诸王府记室等职。宦官童贯,任宣抚五路使,权势显赫,横行霸道,听说陈戬才能出众,多次召见,戬托病不去。靖康初(1126),金人攻陷汴京、劫徽、钦二帝北去,册立张邦昌为楚帝。张邦昌命左郎官李健,劝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翁彦国归附。李健因陈戬是翁彦国甥婿,邀陈同行,陈戬却劝翁彦国写檄文,谴责张邦昌投
[] (1084~?)
魏濬
  魏濬,号苍水,松溪县城关人,明万历重臣。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学问渊博,著述甚多。他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从小敏慧,才智超人,四岁能作字对,得到建宁府推官郭子章(①清康熙《松溪县志·人物志》)赏识,把他和晋江县才子苏濬合称“闽中二濬”。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初任户部观政,后升河南清史司主事,奉命监督清理河南、山西两省粮仓,任内革除-污吏,用标准衡器收粮,深受群众拥戴。万历三十七年(1609)朝延赐“清廉宴”嘉奖,并提升他为山西省郎中。后调任广西省提学佥事,主持修造桂林学宫礼器,创办思恩州学。公余常深入山区抚慰瑶、壮等少数民族。不久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南昌兵备兼管饶九道。当时朱氏皇
[] (15531626)
陈椿
  陈椿,字月泉,松溪人。明嘉靖年间生员,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抗倭守城之役,运筹帷幄屡建战功。当时倭寇自闽东进犯县境,县令王宾畏怯,写信求和。陈椿邀集生员范茂先、黄淡,监生金长庚、贡元叶瑄等人向县令请命,力主抗倭守城,县令慑于民愤,乃决心抗敌。众人推举陈椿佐理兵务,严阵以待。不久倭寇围城,守城军民奋力应战,陈椿出谋献策,或暗设强弩杀伤敌人,或夜出奇兵袭扰敌营,多次出击,连连得手。(①清康熙《松溪县志》,魏濬《御倭纪事》。)陈椿(②民国《福建通志》《陈椿传》。)不仅足智多谋,而且胆识过人。在倭寇围城期间,有一外号“猘狗”的彪形大汉,带两个徒弟从敌营来投奔。众人怀疑他是奸细,经陈椿细问得知,猘
[]
李文渊
  李文渊北宋元年七年(1084年)生,字深道。松溪人,李规子。以父恩补陕州湖城主簿、摄虢州卢氏令。转任开封府东明主簿。当时田均税法行,文渊负责推行的开封、祥符、中牟三邑,多权贵豪族,均敛避不敢奸号,能公平处理。调郑州滎泽县丞,改通直郎知杭州富阳县,有惠政。后知明州鄞县。县西有湖广袤数十里,溉2000多顷,废为田,给高丽供备的费用。文渊得唐太和(827~835年)中复湖事迹及宋熙宁(1068~1077年)中曾巩所撰《修湖记》上于朝,请还民。奏下,值靖康之难,而文渊亦以母忧解官,不果。绍兴元年(1131年),高丽遣奉表官崔维清至,以文渊旧曾与其有接触,复为行伴,并送之。次年,以省员罢职奉祠,主管武夷
[] (1084~?)
真宪时
  真宪时,字法侯,号存古,松溪县人,祖籍浦城,南宋理学家真德秀(②真德秀:浦城县人,宋庆元进士,人称“西山先生”,谥“文忠公”,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著有《大学衍义》《文章正宗》《读书记》等书。)五世孙。九世祖迁入松溪县祖墩乡坑口村定居。明万历卅二年(1604)中进士,为万历、天启两朝名臣。先后任刑部湖广司主事、广东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在陕西任职时,一个宦官侄子田德,犯罪下狱,四处贿赂朝廷要员,亦托人送宪时千金,以求免罪,宪时严词拒绝,按律惩办。后调任浙江省恤刑官,在审理案件中,深入研究量刑尺度,用刑慎重不滥,写出论述恤刑(③恤刑:明代五年一次清理积案,对案犯从轻处理的工作。)专著《爰书》(
[]
杨缨
  杨缨,字绵公,号钓溪,(②《松源杨氏家谱》。)松溪县人,祖籍将乐,是北宋理学家杨时的七世孙。他对濂、洛、关、闽各流派学说,有很高的造诣。对经史典籍论证有独到之处,善草篆与诗赋,毕生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学者。元至顺四年(1333)杨缨受聘任湛卢书院山长,由于他的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求学问道的人纷至沓来,湛卢学风鼎盛一时。他崇仰湛卢山是古代欧冶子铸剑和朱子讲学之地,常到山中咏吟览胜,见山中峰峦奇秀,剑峰南麓古亭外谷地之景色尤为幽雅,遂捐资在此建一山庵,命名为“续贤庵”,并写了《续贤庵记》铭刻于碑。(③清康熙《松溪县志》卷之十《续贤庵记》。)杨缨晚年隐居于湛卢山,享年83岁,死后葬于
[]
张德
  张德,松溪县城关人,明代抗倭义士。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自闽东沿海入侵,先后攻占宁德、福安、寿宁、政和等县城。每到一地,烧杀掳掠,惨无人道。(②清康熙《松溪县志》魏濬《御倭纪事》。)同年十二月初,倭寇窜犯松溪县境,县令听信陈旦等奸人之言,写信求和。倭首领认为松城不过弹丸之地,唾手可得。回信狂妄傲慢,责限在十二月初八前,献交白银万两,骏马二百匹。扬言如果延误限期,破城之日,必将斩尽杀绝。城内军民闻讯,群情激愤,生员陈椿、范茂先等人,力主抗御,誓与松城共存亡。县令慑于民愤,遂决意抗敌,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坚守城池。张德不顾家中妻儿和生病的老父,毅然参加守城战斗,英勇杀敌。倭寇攻城三昼夜不能
[]
叶逢阳
  叶逢阳,字子泰,松溪县城关人,明正德十六年(1512)进士。初任平阳县令,嘉靖初改任广信府同知,后升郎中,为官清正屡遭拘陷。嘉靖皇帝尊奉道教,大兴土木建上清宫道观和致一真人邵元节(④邵元节:明代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世宗皇帝召他入京封为真人,后皇子出生再拜礼部尚书,死后谥文康荣靖。)住宅。将没收叛王宸濠的产业变卖,(⑤宸濠案件:宸濠是明太祖之子宁王的后代,弘治间反于南昌并发兵攻九江,明将王守仁奉命平乱,将他俘虏,没收他所有家产。)得银数十万两充作修建费,派叶逢阳主持修建,又派一内臣监督。竣工后内臣因逢阳反对他侵吞剩余六万两银,而怀恨在心,捏造罪名诬陷逢阳,并将他责打下狱,后邵元节为之上疏辩
[]
陈应娘
  陈应娘、叶氏、范惠女三民女,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围城时被掳,在屠刀面前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情操。陈应娘,松溪县人,江惠胜之妻;叶氏,松溪县人,江华之妻,与陈应娘是妯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围攻松溪城,应娘、叶氏和几个妇女逃避到长潭村(今大布村附近)。一村民要理发到处找剃刀,叶氏将藏在身上的剃刀取出借村民使用。众妇女问叶氏为何身藏剃刀?叶氏答道:“如果不幸被贼所虏,可用此刀自杀。不久倭寇沿河烧杀抢掠到长潭,叶氏、应娘及众妇女都被倭寇所虏,叶氏与应娘被绑在一条绳子关在室内,叶氏轻声对应娘说:“你我今日被虏绝无生望,与其受贼污辱,不如早作自计”,应娘点头称是。在倭寇将二
[]
刘廷熙
  刘廷熙,又名绩五,松溪著名中医。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政和县范屯村,后迁居于松溪城关九曲巷。7岁入私塾,17岁因家庭经济拮据,到农村设馆教书维持生计。20岁参-试考中生员。27岁钻研中医兼营中药铺,35岁行医。他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有深刻研究,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他行医多年,经验丰富,用药稳妥,医治不少疑难病症。尤其运用《白虎汤》验方治疗小儿乙型脑炎,效果显著。刘廷熙不但医术高明,医德亦堪称表率。病人求诊,随请随到,切脉处方不计报酬,对贫苦病人,不但免收诊费,还常常资助药费。诊病认真负责,遇重病号,每天亲自到病人家中,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进行复诊。建国后,他参加县卫生协会,及城关联合诊
[] (18841961)
陈希古
  (①本文摘自县人施树模收辑的《旧志人物传略补遗》,《松溪县文史资料》第三辑。)陈希古,字鉴尧,松溪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岁贡,为人性格豪爽,急公好义,曾任汀州府教授,后辞官返籍。不但多次为缘首集资修建书院、文庙、敬一亭、尊经阁、明伦堂和崇圣祠,还独捐巨款建福善桥,受到朝廷的表彰。他乐善好施,每遇灾年,率先开仓平粜义赈。嘉庆年间,闽浙两省总督爱新觉罗某,倚仗皇室西宫娘娘的权势,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在闽浙两省加征“红谷粮”,说是供西宫宾妃使用的“水粉钱”,百姓深受其害,无处申诉。陈希古挺身而出,为民请命,虽然屡遭羁押刑责,亦无所畏惧,逐级告到京城。后来幸得他的老师闽省提督学政沈某的帮助,将
[]
张德胜
  张德胜,又名张文有,1914年生于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锦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元模是个朴实的农民,母持家务,三个兄弟,两个妹妹,一家八口租佃为生。父母望子成龙,节衣缩食供张德胜上私塾读书。张德胜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七年寒窗勤学苦读,略通文理。他从小聪明伶俐,颇有胆略,机警灵敏,素有“小诸葛”之称,很受村里同年敬重。1934年,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团长黄立贵率部开辟建松政苏区抵锦田村时,张德胜召集一帮青少年,主动到红军营地帮助伙房做事,接受了许多革命道理。1937年,张德胜毅然参加红军。张德胜参加红军后,国民党就抓其胞弟当人质,挟其写信,要他下山就范。他识破敌人的阴谋,复信严辞
(19141946)
陈正贵
  陈正贵,别名老四,1917年生于松溪县东山村农民家庭。1934年,因抗拒国民党政府的抓丁、派款,躲避于金溪一带,撑船度日。1943年,在松溪县铁栏参加中共闽东北建松政游击队,194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先后升任游击队班长、分队长、支队长。1948年秋,正贵从建松政游击队调到南古瓯游击根据地时,正值闽北游击战争的激烈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猖狂地进攻游击根据地,杀害革命群众,阻挠、破坏人民解放事业。中共福建省委为了打击敌人,保护老苏区,开辟新区,发动人民群众,接应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各地,集中游击武装力量,组成中共福建省委主力部队(辖三个支队和一个教导队)共300余人。
(19171973)
董生有
  董生有,原名哲荣,外号老兵,松溪县郑墩乡黄沙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在贫苦农家,读过三年私塾,父母早丧,寄居姐姐董清娘家务农。民国2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团长黄立贵率部挺进建(瓯)、松(溪)、政(和)地区,在松溪县的梅口、锦田、新铺、青山、路下桥一带开仓分粮,救济贫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后因局势变化而中断)。董生有主动协助红军买油、盐,送情报。次年2月,参加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工农红军班长、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等职。民国25年董生有受命带领六人,到仙槎配合松东区委书记伊远金共同组建仙槎游击队。民国26年,董生有接任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松东区委
(19191945)
叶月升
  叶月升,县优秀农业领导干部。民国20年(1931)生于浦城县余墩村农民家庭。民国37年初中毕业。1949年5月浦城解放,9月他考入建阳师范,11月参加闽北干校学习。次年1月结业,分配到建瓯县税务局工作。1954年先后任水吉县税务局副局长、中共水吉县宣传部副部长。1956年调到松溪县,历任中共松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茶平乡党委书记、红旗公社党委书记、城关区委副书记、花桥区委书记等职。叶月升在松溪工作17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办事认真,工作勤奋。1965年,他担任松溪县第一座蓄水百万方的登山水库工程指挥,除了组织施工外,每天亲自与技术人员一起到工地抓进度、抓质量、一丝不
(19311973)
李规
  李规字师正。松溪人。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初辟陶节夫幕府。当时,朝廷方讨西夏,李规协力裨赞,招散亡,筑堡寨,使夏人遁走。擢通判环州,请革陕西钱法之弊。改为夔州转运判官,再任本路提刑,奉旨按狱,释数百人。以功转朝议大夫,积阶至中奉大夫。
[]
黄雪青
  黄雪青,又名焕有,外号“红毛”,为发展松溪县地方工业作出重大贡献。民国25年(1936),他出生于松溪县渭田乡竹贤村贫苦农家。从小聪明爱动脑子,在农村读过小学。建国后,土地改革时,当村儿童团团长。1952年8月被提拔到县-工作。1956年9月任中共松溪县监察委员会秘书。1957年9月下放基层,任中共渭田区竹贤乡党支部书记。1958年“-”时,他设计的垃圾焚化炉和肥水过河渡槽,受到县领导赏识。1961年12月,调渭田区公所工作,主持修建渭田水电站。1964年9月被提为县工交局副局长、局长。当时,因县内外通了公路,松溪河航运停止,航运社工人生活陷入困境,为解决航运工人的出路,1966年9月,他带领
(19361983)
伍弟奴
  伍弟奴,松溪县路下桥民众会创始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松溪县花桥乡官后村,世代务农,家境清贫。由于长期在外伐木、放木排,结识不少思想进步的朋友。民国17年(1928)秋,参加崇安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民众会组织,并担任民众队班长。民国18年4月,受崇安苏维埃政府的派遣,与叶林生等人返回松溪开辟革命根据地,在路下桥一带秘密串连,宣传革命道理。不到两个月便建立了路下桥民众会,号召民众“抗官粮,抗捐税,打倒土豪劣绅,大家起来当红军”。6月19日,伍弟奴带领17名民众会会员,举行武装-,成立农民武装。并到路下桥庆下村捉拿税棍。8月11日,又带领七名会员,夜袭浦城县水北街民团团总罗永福家,缴获手
(19051931)
全部松溪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