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名人录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国子录,提升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论奏无所顾忌。因双亲年老要求补授地方官,出朝为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工部员外郞,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听廖刚的命
[] (10701143)
饶元
  饶元字君采,号乾斋,顺昌人,生年不详。7岁入塾读书,9岁时父母双亡,16岁到外地经商,足迹遍及江淮。饶元少负大志,以“拨乱安民为念”。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饶元在京城经商。闻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叛乱,便弃商返闽,“侦逆虚实”,写成报告,赶到浙东,向大将军康亲王投献。康亲王大喜,授之为“义旅总兵”。康熙十四年(1675年),饶元潜回福建,变卖家产,招募义勇数千人,组成义旅。四月,率义旅与叛将吴邦奇部战于山场,杀敌数百人;六月,败叛将彭世勋于天洛漈,杀敌千余人:七月,又与叛将耿继善战于大竹(在今邵武境内),杀敌3000余人,生擒叛将王河甫等30余人。随后,向康亲王建议:进军福建应“发示安抚地方
[]
李默
  李默字时言,瓯宁高阳乡(今属顺昌县)人。生年不详。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调任户部主事,旋升兵部员外郎,奉派前往山西大同,协同当地驻军部署防务。大同驻军因管理不善,部分士兵发生-。兵部派侍郎胡瓒负责处理,胡不作调查,简单惩罚,激起兵变。李默一面上报朝廷,召还胡瓒,一面深入兵营,教育安抚,很快平息兵变,受到朝廷嘉许,调任吏部郎中。编《大明舆地图》,详述天下形势及各地屯兵、课赋等情况,受到礼部尚书桂萼赏识,为之奏闻;世宗嘉勉,列为重要文献,交内阁存用。时道士邵元节以符术得到世宗宠幸,请求封诰,李默坚持不予。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默充任武会试同考官。
[] (?~1556)
廖澄
  廖澄(生年不详),顺昌县人。少年有志气,尝以爱国爱民勉励自己。后梁开平二年(908)中进士。当时,梁、晋两国交战频繁,社会-不安,他未被安排官职,无从为国出谋献策,感到忧郁。公元923年,李存勖兴兵灭后梁,建立后唐即皇帝位,诏廖澄任大理评事,后在南唐为官。开宝七年(974),宋将曹彬率兵十万攻打江南各州,次年十一月,攻陷南唐京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有同僚劝廖澄投降宋朝,廖澄慨然说:“吾久仕唐,君臣之义不可废也。”(民国《顺昌县志·列传》)立誓要与京城共存亡,并写了遗嘱,派人送交家属,然后自杀于金陵官邸。明朝,顺昌知县马性鲁为他入祀乡贤祠。
廖德明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先生,宋南剑州顺昌人。生卒年不详。少习佛学,后读杨时书,深受启迪,遂求学于朱熹。乾道五年(1169年)登进士第,知莆田县。时民间迷信活动盛行,他时令禁止,违者治罪,一时得以控制。后德明升任浔州(今广西桂平)知州,政绩显著。有人要举荐他,他坚辞不受。选广州提举刑狱,弹劾不避权贵。在年度推选才能贤士中,权势者多有相托,要求帮助举荐,他以为国家选拔人才,将来函一一退还。有一同乡任主簿,廖德明闻其能,向上推荐他。恰好廖德明到该县,主簿以为遇见能够赏识自己的人,特意设华宴招待廖德明。廖德明见而怒叱,追回了举荐书。后转知广州,迁吏部左选郎官,奉祠卒。廖德明在浔州及广州时,对朱熹理学极为
[]
余良弼
  余良弼字岩起,号龙山,生卒年不详。福建顺昌县人。宋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任枢密院计议官,后出任漳、泉二州通判。绍兴三年(1133年),金兵勾结交趾(今越南)一带溪峒首领,侵扰边疆。并伪造公文,企图使奸细蒙混进关。边区官员发现伪造公文印章,即报广西道。道官认为余良弼处事果断,调任广西漕台,令前往处理。余良弼到任后,及时查获混入军中的奸细,处以刑罚;加强边区防卫,使“蛮寇”不敢入侵。后升任静江知府、经略广西边州安抚使。任上励精图治,“减鬻爵,禁贩奴,抚诸峒,歼群盗,治效尤著”。由于办事廉明,抵制行贿,制止贩卖奴婢,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深得当地群众爱戴。后调直秘阁。余良弼一生勤学,藏书万卷。读
[]
高登鲤
  高登鲤字鱼门,顺昌县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后从事地方教育。光绪三十年(1904年),率县贡生向知县建议,将华阳六贤书院改为高等小学,成为顺昌第一所新式学校,登鲤任校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高登鲤调任长乐县教谕。同年,福建总督府筹建省咨议局,高登鲤以多年在教育界的声望,被推荐为议员候选人。省咨议局成立,登鲤当选为咨议局议员。期间,他能够联络进步议员,批评积弊,建议兴办各种公益事业,为革命党人郑祖荫所赏识。登鲤与祖荫交往中深受启发,逐渐倾向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二十日,福州光复,福建成立民国政府闽都督府。经参事员会推荐,高登鲤任民政部长
[] (18661931)
张智
  张智字玄略,生年不详,顺昌县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精通-,考绩优良,被推荐到吏部,出任夷陵州(今湖北宜昌市)学正。不久任礼部左侍郎,因主张普及礼教有功,调任礼部右侍郎。明太祖提倡“务学以明礼”,对地方管教育官员忽视礼教的现象很不满意,遂诏张智修制礼乐制度。张智把所拟订的礼教内容,先在国子监里试行,反复修正,整理成教材,然后作为贡生员必试课目之一。张智所制订的这一制度,得到朝廷重视,下令各地推行。明永乐四年(1406年)病逝。
[] (13781406)
张昇
  张昇字伯起,顺昌县人,生于元大德(约1297~1299年)初。幼年聪明好学,八岁能诵《五经》,并能作诗词而名闻遐迩。九岁,被选荐到省,省官见他才华超人,以“神童”称之,上报朝廷准许进国子监深造。十二岁,被选入秘书省任正字。二十岁,升任校书郎。后出任江西儒学提举,授衔奉议大夫。元至正末,陈友谅进攻江西,占领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派人索取张昇所掌管的官印,张昇拒绝纳印投降,并将官印投入井中,后-而死。
[]
廖中
  廖中字用中,号约斋,明宣德十年(1435年)生于顺昌县埔上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他处事勤慎,执法严明。有一谋夺财产被处死刑的罪犯,日久未决,地方官借故袒护。廖中查明其罪恶严重,遂责令府官立即处决,深得百姓拥戴。不久,临洮一带(甘肃省东部)发生饥荒。廖中奉命前往赈灾,对饥情窘急者按口定日发给粮银,许多饥民渡过难关。明弘治五年(1492年),廖0巡济南,时地方极旱,民饥,且惧催科,相率逃亡。廖中即制止地方官对百姓的征赋摊派,并酌情发放粮银赈恤,使外流饥民很快回乡安居生产。在东兖一带,组织农民修筑浜河堤坝,改造张秋河河道,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上级对他的功绩很赞赏,推荐他
[] (1435~?)
张国政
  张国政,1974年9月14日出生于福建顺昌,前国家队举重运动员。1999年1月,张国政入选国家男子举重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总成绩排名第四。2002年10月3日,釜山亚运会男子69公斤级,张国政以总成绩345公斤获得金牌。2004年,张国政获得雅典奥运会69公斤级冠军。2006年12月3日,第十五届亚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张国政以抓举152公斤、挺举184公斤、总成绩336公斤获得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张国政退役。2014年,张国政重回国家队,担任男子举重副总教练的职务,主要负责的项目是男子大级别。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杨九畴
  杨九畴,又名日□,明泰昌元年(1620)出生于顺昌县谟武乡。杨九畴自幼务农,为人刚毅武勇,嫉恶如仇。因反抗土豪地霸的欺压剥削,聚集贫苦农民数十人,于顺昌、将乐两县交界的会石村劫富济贫,发动农民抗租抗税。清顺治四年(1647)7月,杨九畴率领起义军与另一支由王国用领导的义军联合,兵分水陆两路,攻打顺昌县城。因准备不周,两次攻城均未克。同年9月,杨九畴又联络江西、浙江边境的抗清武装,再次攻打顺昌县城。10月19日,义军挖通西门地道,连夜攻破顺昌城,知县钱嘉伦怀印上吊而死。清政府从延平府派大军前来镇压,同时采取收买杨九畴部将的办法,瓦解起义军。杨九畴被困,由于众寡悬殊,作战失败,坚贞不屈,自杀身亡。
[] (16201947)
翁邵
  翁邵字好德,初名醇。顺昌人,宋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笃信好古,博学工文。调崇安县尉,时刘为布衣,翁邵以国士礼待。迁福清县丞,清慎方正,大兴学校,当路闻其名,以疾归里。县令俞伟兴学校,请翁邵主讲席,不出,友人杨时寄书敦促,不得已答应,数州之士负箧云集向他求学。官至宣教郎。
[]
何儒显
  何儒显字珍候,明崇祯六年(1633年)生,顺昌县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应乡试,中举人。康熙六年(1667年),被授任内阁中书舍人,后奉命随军平定吴三桂叛乱。他参与研究军务,“发言悉中机宜”,为清将军贝勒所器重。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月,儒显又随军平定叛乱,乘战船遇大风浪,士兵落水甚多。他奋不顾身,指挥抢救,并将所有私囊招雇船民捞救,溺水士兵多获生还。康熙十四年(1675年),调任兵部督捕主事,秉公执法,查办坏人,开脱无辜,得到百姓爱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辞官回顺昌,次年病逝。生前著有不少诗词,但仅存《志铭龙山诗》,刊载在清乾隆版《顺昌县志》。
[] (16331685)
邱木荣
  邱木荣,1958年生于顺昌县洋口镇石溪村。父亲阙邱明务农,曾任石溪民兵队长。木荣从小爱听父亲讲对敌斗争的故事,深受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影响,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木荣8岁进石溪小学读书,在校尊敬老师,爱护同学,曾三次被评为“五好”学生,出席过洋口学区先进学生代表会。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人口多、劳力少、生活困难,未能继续升学,遂在生产队放牛,15岁到县水泥厂做合同工。1976年10月,木荣18岁响应国家的征兵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连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在开展学“雷锋”、“硬骨头六连”的活动中,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利用午休和假日,为集体积肥种
(19581979)
兰林福
  兰林福,1928年生于顺昌县大历乡丁历村一户畲族农民家庭。他13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人正直和蔼,又热心于公益事业。1950年,他22岁被选任秀吴大队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等职。秀吴大队的丁历、吴地生产队是畲族聚居的山村,又是革命基点村。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经常拨款扶持恢复发展生产,林福深受感动,决心带领畲族兄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来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他根据秀吴山地多,有利发展林业生产这一条件,提出每人种植一亩油茶林的计划,得到大队领导的支持,亲自带领社员在丁历村开山造林,经过20多年的辛勤劳动,大部分荒山秃岭都种上了油茶、杉树。至1985年,全大队已种植油茶2763亩,人均3亩2分,产油量达11
(19281985)
张荣进
  张荣进,原名老邱。1919年4月生于顺昌县埔上乡墩头村一个雇农家庭。少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困。十二岁就为本村富户放牛看鸭,艰难度日。1934年11月,红军闽北独立师在顺昌县西北农村开辟游击区,荣进受其启迪,于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6月参加游击队,在墩头村一带,宣传发动群众,打击敌人。1937年12月,随游击队到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整编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新四军三支队五十二团所部任代理副班长。1941年1月国民党蓄意制造皖南事变,荣进与孙光和等少数战友奋力突围,突围分散后,荣进为寻找革命队伍,化装为商人、乞丐,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跋涉,于3月间到达江北,找到了中共长江游击队。至19
(19191978)
江京华
  江京华,又名学军,1966年生于顺昌县高阳乡紫竹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进高阳小学学习,从小立志要当人民解放军战士,自号“学军”。1983年,京华的父亲因病成为半残废,大弟弟又患顽症,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困难,他只好辍学到大干乡建筑队做工赚钱,帮贴家庭生活。1984年12月,京华响应国家征集义务兵的号召,回乡说服父母服从国家需要,克服家庭暂时困难,得到家人的支持,应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2406部队当战士。在连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积极参加连队建设,在新兵中第一批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1985年,被提升为副班长。1986年7月,随连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突接家乡电报通知祖父病危,要他赶回见一面。
(19661988)
卢来福
  卢来福,1937年出生,祖籍江西。因家庭贫寒,幼年流落顺昌,被双溪镇雇农范炳生收为养子,九岁到余坊村富农黄根枝家放牛,过着饥寒交迫、挨打受骂的生活。1949年6月顺昌解放,卢来福获得了新生。他家住在县政府附近,常与南下干部接近,生活上得到南下干部的关心,政治上受到启发教育。1949年12月,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被安排在元坑区公所当通讯员,时年仅十二岁。来福工作十分勤快,每天起早摸黑,把区公所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一匹四川马养得肥肥壮壮。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经常帮助食堂烧火煮饭,洗菜洗碗,对同志满腔热情亲如兄弟。区干部下乡回来,便热情为他们端水端饭,对区领导同志的安全很关心,领导下乡时主动要
(19371950)
全部顺昌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