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区历史人物介绍
陈可忠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侯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清华学校一九二O级毕业,获公费资送美国留学。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57年起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62年五月梅校长因病逝世,先生代理校长至1965年真除。在校期间恢复大学部,设核子工程、数学、物理和化学四个学系。五十八年退休。先生生平发起成
(18981992)
陈恩焘
  陈恩焘(1861—1956),字幼庸,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自幼天资聪颖,其父甚为喜爱,“尝亲自教授经书,勖以孝悌传家、忠勤爱国,及修身涉世之道”,对其期望之殷可见。就在陈恩焘出生的那一年里,中国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江总督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徐寿、华蘅芳开始着手试造蒸汽轮船,近代海军建设的萌芽初现。经历两次鸦片惨痛教训的中国,开始了旨在图存自强的洋务运动。军校学习同治五年(1866年)夏季
(18611956)
陈长桐
  陈长桐(1896--?)字庸孙,福州市螺洲镇人。191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当年赴美留学,1921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银行系,192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研究院银行(金融)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科主任。改入青岛中国银行后,曾从站柜台、数钞票的基层业务干起。1930年任中国银行国外部营业部主任。1939年曾赴仰光主持中国银行驻缅甸经理处工作。1941年经宋子文提名,蒋介石允准,在缅甸仰光担任“
陈本鍫
  陈本鍫(1928-1948),福建省福州市螺洲镇店前村人。1928年3月(农历二月廿七)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在螺洲小学毕业后参加田间劳动。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初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福州南门(今仓山)区委委员。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发动农民建立秘密农会(保农社),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47年夏调闽浙赣边区党委干部训练班学习,此后编入闽浙赣边区古罗林(古田、罗源、林森即闽侯)游击大队任班长、排长,在闽东山区开展
(19281948)
黄修棋
  黄修棋(1927―1948),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1947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任中共福州市委城工部机要员,1948年3月因“城工部事件”在沙县蒙冤罹难。1956年党中央在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为被错杀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黄修棋为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19271948)
关平山
  关平山(1926-1948),原名陈清官,福建省闽侯县螺州乡(今福州市仓山区螺州镇)人。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由中共闽浙赣省委派往闽东,参与筹建城工部闽东工委。1947年11月任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福安地委书记,期间迅速恢复了遭受国民党严重破坏的闽东党组织。1948年2月在福鼎岭头村被捕,经党组织营救,在押送福州途中机智脱险,重返闽东工作。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在闽侯虎头山蒙冤罹难。1956年,
革命烈士 (19261948)
陈文莲
  陈文莲(1938-1959),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1938年3月出生,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福州军区第7553部队战士。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作战行动,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活动。陈文莲于1959年3月在厦门前线打击金门国民党军的炮战中牺牲。
烈士 (19381959)
叶英松
  叶英松(1937-195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泸屿村人。195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5057部队二分队炮手。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炮击作战,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活动。叶英松于1958年9月11日在炮击金门国民党军的战斗中牺牲。
烈士 (19371958)
邵剑鸣
  邵剑鸣(1925-1950),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南京汪记伪政府驻刘公岛的海军练兵营人员,1944年11月参加起义后加入八路军。作战中勇敢顽强,曾多次立功受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某部战士、班长,华东野战军某部排长,第三野战军某部连长。1949年5月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任华东军区海军炮艇大队第三分队分队长兼3号艇艇长。1950年7月10日在舟山群岛附近的琅机山海战中,率单艇与超过自己数
烈士 (19251950)
江贤芬
  江贤芬(1944-1967),福建省闽侯县洋里乡花桥村人。1944年2月出生,1963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182部队三营副班长。1965年9月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抗美援越的交通保障任务,任总后勤部一支队5大队副班长。1967年5月2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烈士 (19441967)
程贤勤
  程贤勤(1945-1967),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乡人。出生于1945年12月,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铁道兵昆字907部队战士,共青团员。1967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工程建设任务,任后勤164支队战士。1967年9月1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朗达烈士陵园。
烈士 (19451967)
林海梅
  林海梅(1944-196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65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902部队战士。1967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8年1月17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
烈士 (19441968)
林旭安
  林旭安(1944-1967),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出生于1944年2月,1963年1月入伍,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752部队炮兵班长。1966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高炮-士。1967年4月21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烈士 (19441967)
潘作桢
  潘作桢(1908~1933年)潘作桢,化名潘山,闽侯县潘墩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潘墩村)人。民国8年(1919年),作桢入福州开智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一中”,但因生活困难,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回村务农。作桢在乡团结贫苦农民,清算出土劣潘一鹤侵吞的宗族公款600多元,并以此创办“潘墩小学”,教育子弟,还利用学校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民国18年作桢入厦门警察训练所学习半年,派充“差遣员”,在《江声日报》披露厦门博济院-腐化的黑幕,
(19081933)
郑宗洛
  郑宗洛(1878~1959年)郑宗洛,号障东,福州郊区盖山乡高湖村人。宗洛得义序黄紫庭医生真传,于仓山下藤街开业行医,一时医名雀起,众0誉。他的医术有独到之处。江边村有郑某之妻,怀孕3月,忽得霍乱症。郑医生先用“茯苓四逆汤”加味服治,病人愈见烦躁,吐蚘虫40余尾,病入厥阴,危在旦夕。家属大惊。郑医生又用熟附2两,北姜1两2钱,木瓜(盐水炒)3钱,乌梅9钱,路党参5钱,川椒钱半,急令进药。此药辛烈,大家都怕有碍于胎儿,但病妇服后却霍然而愈
(18781959)
严伯玉
  严伯玉(1874~1942年)严伯玉,小名阿障,字璩,闽侯县阳岐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上岐村)人。严伯玉少时,随父亲严复的同学罗稷臣到英国,为大使馆随员,同时在剑桥、伦敦等几个大学选课进修,回国后以“精通洋务”受到清廷重用,先后当过广东电政监督、驻法参赞,还奉命视察越南,著有《越南视察报告》。宣统元年(1909年),被擢为二品卿衔的福建财政正监理官。民国成立后,历任长芦盐运使、财政部参事、公债司司长等,同时曾三度担任北洋政府的财政部次长,
(18741942)
林钟贵
  林钟贵(1868~1934年)林钟贵,闽侯县盘屿村(今福州红星农场)人,其家世代为医。钟贵幼承家传,长成精于内科,扬名省内外,福州大官显贵皆延其诊治。当时的讣告,大多写“经林钟贵大医师医治无效”等语。其医术高明为当时福州第一人。钟贵不但医术超人,而且医德高尚,他常说;“医术无止境,医德记在心”,实行“朔望义诊,贫不计资”,每月的初一、十五,经常是病客盈门。林钟贵要从早上的7点钟忙到晚上的9点多钟。此外他还通过仓山同善社和台江同善社,给贫
(18681934)
赵飞翰
  赵飞翰(1865~1952年)赵飞翰,号凤洲,福州郊区盖山乡六凤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飞翰乡试中优贡第一名(优元),第二年赴京于保元殿朝考,列一等第三名。故自有诗云:“壮年优行贡成均,一等第三试亦频。何似探花郎及第,平生惯作第三人”。不久飞翰任山东荣城县知县。荣城有恶棍李光灿,横行乡间,暴虐邻里,连知县也莫奈其何。飞翰接任后,誓除此害。他严令差役,拘捕李光灿,但累月不成。飞翰知道差役有受贿内情,便亲自带公差12人,虚称路过。李
(18651952)
黄鸣球
  黄鸣球(1864~1916年)黄鸣球,字韶臣,号天铿,闽侯县义序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义序)人。光绪四年(1878年),鸣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第六届驾驶班读书,光绪九年毕业。光绪十一年与刘冠雄等奉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留学,光绪十六年学成回国,先在北洋舰队“康济”号任三副,后调“超勇”号任二副。光绪二十一年黄鸣球带“飞云”号鱼雷艇于刘公岛参加“威海卫中日海战”,败绩罢遣后,两度到京师大学堂任数学教习,又到山东烟台海军学堂教书,还曾先后当过
(18641916)
郑清濂
  郑清濂(1853~?)郑清濂,字景溪,闽侯县黄山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黄山村)人。同治五年(1866年),14岁的郑清濂考取马尾求是堂艺局(后改名福州船政局),在前学堂制造班学法文。7年后毕业,光绪三年(1877年),留学法国,入削浦官学,两年期满,继入德、比、英等国留学,得工学博士学位,留柏林监造铁甲船。光绪九年回国,奖4品花翎都司,为马尾船政工程处制船总司,计监造“镜清”、“寰泰”、“开济”、“广甲”、“广乙”、“平远”等9艘舰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