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名人录
王钦若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判杭州。宋仁宗即位,改秘书监,起为太常卿、知濠州,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围瀛州(今河北河间),进逼贝(今河北
[] 宋朝宰相,宋代五鬼 (9251025)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章塘村人。父亲傅聚和、母亲徐氏因生活贫困,流落南昌市以修补雨伞为生。傅抱石于1904年出生于南昌,7岁入私塾读书。1913年父亲逝世,生活极其艰辛,全家靠母亲白天修伞、晚上给人浆洗衣服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1915年抱石刚11岁,就到瓷器店学徒,开始自学绘画、篆刻。由在昌乡亲和街邻资助,于1917年考入南昌江西省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插班进初小四年级,1921年毕业,升入省第一师范,他从小极崇拜两位画家,一位是石涛,另一位是吴昌硕(又名仓石),于是改名抱石,自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1926年毕业,留校任教。193
著名国画大师 (19041965)
敖保世
  敖保世(1916—1989)敖保世,字泽民,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陂头人,原新余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余分会名誉理事长、主任中医师、江西省中医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老中医。敖保世14岁从樟树名医杨天纵学医,15岁考入南昌神州国医专修院(后改名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学习。抗日时任新余中医诊疗所副所长,曾筹募经费,自制中药膏、丹、丸、散施济抗日难民。1942年春创立新余中医学校,并任教务主任,兼任教学《中医病理学》、《中医诊断治疗学》、《伤寒论》、《温病学》。为团结同道、活跃学术、成立新余县中医公会,选任理事长,新余县国医支馆任馆长。解放后,参加中西联合诊所工作,后转为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
(19161989)
胡金魁
  胡金魁(1906—1982)胡金魁,原名胡贵昌,新余市水西镇铜林村人。家贫,其父流落到峡江种田。胡金魁1906年12月4日生于峡江县流原村。13岁跟哥哥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缝纫。1924年参加吉安工会,后被选为缝纫工会委员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被服厂厂长,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中央政治保卫局科员、副科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所长、陕西洛川、三原联络站站长、党中央外交部外事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副官处副主任、处长、上饶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财经部驻华光公司督导主任、华东印
(19061982)
谢谔
  谢谔(1120—1194)谢谔,字昌国,新余城南竹坡村人。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峡州、夷陵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袁州分宜县令、国子监簿、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谢谔出自书香之家,祖父、父亲皆进士。谢谔从小受家庭熏陶,敏而好学,日记千余言,为文挥笔立就,为官体贴民情,勇于“为民请命”。他任袁州分宜县令,该县积欠官粮10万担,而每年的官粮照例要交,百姓负担沉重,困苦不堪。谢谔内心不安,奏请皇上将所欠数10万担官粮豁免,从而减轻了县民的负担。晚年回归故里,居“桂山堂”,人称桂山先生。著有《圣学渊源》、《诗书解》、《论语解》、《艮斋集》等。
[] (11201194)
章颖
  章颖(1140—1218)章颖,字茂献,自号“云山居士”,新余城内章家人。笃志力学,进士及第。初授迪功郎,循至文林郎。曾辅孝宗、光宗、宁宗三帝为臣30年。在朝入大学,为上录、为博士。入太常,为博士、为中丞。入省,为左谏。入台,为侍御史。入尚书,为兵部、刑部、吏部侍郎。因文章著称,政事名世,官至礼部尚书、皇子嘉王府直讲、国史院修撰、修玉牒、宝谟阁学士。章颖践履端直,生平风节,不为穷达所移。诰封“新喻开国男”、“建安郡侯”、食邑自三百户至一千二百户。著有《南渡十将传》、《舂陵志》、《文肃公奏议》等。
[] (11401218)
傅若金
  傅若金(1304—1343)傅若金,字与砺,新余官塘人。少贫,学徒编席,游食百家,后发愤读书,刻苦自学,终为一代名儒。他是很有才华的诗人,又是颇具见解的使者。欧阳玄称其是“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南安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归后任广州教授。傅或金的文章“无可长短,特以诗传”。其诗“高出魏晋,下亦不失于唐”。《四库全书》收录了《傅与砺诗文集》,并说:“今观其集,当以士祯为定论”。德配孙淑,字惠兰,祖籍河南开封。6岁丧母,父教以《孝经》、《论语》,稍长乃习女工,自读经史诗文。长五、七
[] (13041343)
肖燧
  肖燧(1117—1194)肖燧,字照邻,新余河下人。宋绍兴十八年(1148)举进士第二。历任参加政事、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他为人正派,秉公办事。初入仕途时,秦桧想以乡试主考官一职贿赂他,为其子中举开方便之门,被燧“初仕敢欺心耶?”一语拒绝,遭到打击被贬,孝宗即位,因论“择官之法”得到重视,开始提拔。他坚持德政,对贪赃枉法者予以严惩。曾提出“端正纪纲,容纳直言,亲君子,远小人,因人行事”的进柬,为孝宗所采纳。著有《肖燧文集》50卷。
[] (11171194)
黎立武
  黎立武(1243—1310)黎立武,字以常,号寄翁,新余递步人。景定三年(1262)入太学,咸淳四年(1268)擢进士第三,恩赐状元。历任镇南军节度判官、袁州通判、秘书省校书兼庄文府教谕、奉议郎、承议郎、军器少监国子司等职。宋亡,他不愿与元贵族合作,潜回新余,在蒙山建“蒙峰书院”收徒讲学,因他学识渊博,品行又好,前来受业者甚多,书院常有人满为患。文天祥很敬佩他,说自黎立武的大名“震荡以来,吾江西一佛出世,引领愿拜”。元朝的达官显贵也很尊重他,美称他为“蛮子状元”(源于南蛮北狄之说),时有前来拜谒、请教者。黎立武著述甚多,积稿如山,或抒情怀,或释旧闻。主要有《大易元通说》、《大学本旨》、《中庸指
[] (12431310)
张春发
  张春发,字兰陔,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堆上张家村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九日(1843年10月31日),卒于民国4年农历九月初四日(1915年10月12日),享年72岁。 张春发祖父务农,父亲务农兼营小本贩卖。母亲生子4人,春发为次。幼时家境贫寒,自幼爱习武,身体矫捷过人。清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攻克罗坊。次年被掳(据墓志铭)入太平军,年13岁。咸丰十一年(1861)投湘军吉字营,后为刘松山部探骑,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有战功。同治六年(1867)累升至副将,赐勇号杰勇巴图鲁。同治七年,张春发为刘松山部将随左宗棠赴陕甘地区镇压回民起义,“从征回,规宁灵”(宁州,今属甘肃省宁县;灵州,
[] (18431915)
陈北海
  陈北海(1908—2002)陈北海,号溥源,1908年5月出生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陈家村,父名德斋,学甚富,因清末废科举,未应试,人称“不第秀才”,擅长欧体书法,设私塾于本村。陈北海八岁随父入塾启蒙,对学习要求很严,学书初临成亲王、颜鲁公、柳公权、赵孟頫诸家法贴。所读书籍,从《三字经》至《四书》、《五经》,闲时插读《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先学汉字四声平仄,再习对课,由简到繁,从此奠定学诗基础。从小爱好图画,乡间苦无画本,偶尔发现书籍封面、小说插图、香烟画片等,如获至宝,由欣赏而临摹,这都是引起他对诗、书、画爱好的动机。因家境清贫,而求学心切,十八岁才央求亲友借贷,得以考入江西省立五师附小五
(19082002)
谭斌
  谭斌(1916—1945)谭斌,又名谭新林、谭克,新余市水西镇安和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在村里读私塾,4年后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种田。1930年夏,谭斌刚14岁便加入苏维埃少先队,参加送信、站岗、放哨等活动。1932年5月加入地方游击队后,编在分宜中心县游击第一大队一排一班。1934年2月,第一大队到永新县改编,谭斌编入红十七师五十一团一营一连任排长。6月间,红十七师与国民党军队陈光中部在永新打了一仗,谭斌指挥一个排,不仅0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牵制敌人的任务,而且抓住战机,主动出击,缴枪60余支,受到师部的奖励。10月,谭斌随部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二军团六师十六团六营五连连长
革命烈士 (19161945)
傅瀚
  傅瀚(1435—1502)傅瀚,字曰川,新余水北小水人。他品德高尚,善于写诗作文,著有《体斋集》、《经延讲章》等。明天顺八年(1464),傅瀚考取进士,选为庶吉士,任翰林院检讨。明孝宗续登帝位时(1488),提拔礼部正二品。明弘治十三年(1500)升礼部尚书。傅瀚风趣不阿,敢于指出时弊。当时保定有人进献白鹤供皇室玩乐,贻误国事,瀚奏疏斥责。傅瀚生活朴素,关心民情。时高城一带出现地震、雨雹等灾情,人民生活极苦。傅瀚禀报皇上说:军民难于温饱,请皇上以身作则,带头节约。但主管膳食官员不肯执行,仍然任意挥霍,耗费钱财巨大。傅瀚见此十分痛心,又奏报皇上说,任意挥霍黎民血汗,不该供给者也供给,此种铺张浪费
[] (14351502)
胡翔藻
  胡翔藻(1886—1958)胡翔藻,字蒹善,号芹捍(勤襄)。生于清光绪(丙戌)年(1886)。新余珠珊镇丰溪人,其父胡文山,书香门弟家庭。他16岁乡试,考取秀才,因科举考试废除,后考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院,成绩优秀,诸科满分,才华出众,各界人士称他翰林才子。不少同学好友劝他到政界军界做官,由于他对清廷腐败,民国混战不满,均谢绝出任,宁愿在家籍任教,免费行医。抗日前在新余高等小学任教,全国解放后以行医营生,并以爱国绅士身份当选新余县首届人民代表、县人委委员。于1958年12月24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由县政府主办厚葬。胡翔藻是位思想进步,为人正派,助人解难,具有政治远见的著名人士,在各界和广大
(18861958)
何大一
  何大一,美籍华人何大一,祖籍江西省新余市人,1952年在台湾出生。1993年,他被评为全美24位中排名第十位的亚裔知名科学家。由于他在爱滋病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先后获得了美国“总统奖”、“国家科学奖”、德国“溶格”医学奖等一系列荣誉,被美国国家卫生总署选为爱滋病免疫研究会会员,又担任全美爱滋病研究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何大一于1991年4月38岁时担任全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艾伦·戴蒙德爱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主管一千二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领导近五十名医学专家。约有3.2万名爱滋病患者,为这座爱滋病研究中心捐助了350万美元。该中心对爱滋病进行科学研究,本着病理与临
胡述兆
  胡述兆,胡述兆博士(Dr.JamesS.C.Hu),1926年9月4日生于江西省新喻县潭口村。现任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及博、硕士班导师,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教育部图书部事业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语言图书委员会暨国立文化中心辅导小组委员,国立编译馆《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总,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首任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客座教授,南昌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国际商学院顾问教授,新余高专名誉教授。胡氏为全国学位最多者的保持人,先后读过十个大学,获得七项学位。他于1948年考取大夏大学化学系,不久转入中正大学就读。1949年到台湾后,因对化学无兴趣,乃考入台
梁寅
  梁寅(1309-1390)明初学者。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位宜春市东)人。字孟敬,为元末明初学者,世务农,家贫,致力于学,淹贯《五经》,但屡试不第,后辟为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儒学训导。仅居二年即告辞归。元末兵起,遂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结庐于石门山(其说不一,一为安徽省内之黟县东南,一在含山县石壁峭立有谷道通商旅)四方之士多从其学,学者称其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著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石门集》等。
[] (13091390)
何步基
  何步基,号子升,又名荣达,男,江西省新余市下村松林何家村人,出生于1919年农历3月24日。除就学私塾外,曾在金峰小学,水北小学就学短期,1934年插入新余县立小学六年级。193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二中学直至高中毕业,经江西省政府保送入国立浙江大学教育系就读,是年浙大由江西泰和迁往广西宜山,乃应狮峰小学之聘任国文教师一年,1942年独往贵州遵义就读浙大,大三之年,考入美军顾问团任翻译官。日寇无条件投降,译员返校,随浙大迁回杭州,途经新余,短期留任新余县中英文教师。1948年7月浙大毕业,迳赴台湾担任英文教授,著有《高级英文文法大全》一书。1956年8月自费留学美国,1958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授予
张振宙
  张振宙(1917—1993)张振宙,1917年2月12日出生于渝水区南安乡皂江村,张峰先生之侄,退休前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嘉义分所技正。张振宙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森林系,毕业后于1943年2月至1945年1月在初创的新喻县中任植物教师,1945年2月赴庐山植物园工作,1947年9月应台湾省林业试验所之聘赴台,初时任职于南投县鱼池乡的一个林业试验分所,1948年调往嘉义县中埔乡,次年再调嘉义县农业试验分所(民权路2号),后建房定居于嘉义市王田里,直至1981年2月退休,在台工作30余年。1988年5月回乡探亲后未返台,购房定居于深圳市沙头角海涛花园,1989年至1992年被深圳市农科中心果树所
(19171993)
全部渝水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