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历史人物介绍2
刘现玉
  刘现玉(1902—1947)巨野县沙土集村人。豫剧演员,是鲁西南一带有名的豫剧名丑。他擅演女丑,扮演《老于婆劝架》中的于婆、《小姑贤》中的王母,人物形象幽默滑稽, 栩栩如生。1943年3月,参加冀鲁豫第八军分区创建的大众剧社,1947年该剧社与第五军分区的群众剧社合并为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的民艺剧社。他参加革命工作后,积极参与现代剧的演出。在现代剧《贫女泪》《血泪仇》中扮演的老太太,都很成功。1947年春,他因车祸致右腿伤残,复员
(19021947)
王中祥
  王中祥,又名王浮,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巨野县丁官屯乡白果树村。他幼年就塾,勤奋好学,敬慕英雄,决心以他们为榜样,报效祖国。1917年,王中祥在本村任教,兼顾田间劳动。他教育学生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正大的人。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子弟上学,他便用自己的房子当校舍,没有桌凳,就把自家的大柳树伐了做成桌子、板凳;还请了张英才老师一起任教,张老师的费用全由他自己支付。为了使上不起学的穷人子弟也能学到文化
(18971947)
牛荫奎
  牛荫奎 (1905—1944)又名聚五。 成武县汶上镇牛双楼村人。革命烈士。1935年去曹县县立第四高级小学任教,由于在学生中宣传革命而被校方驱逐。1937年返回家乡,做抗日宣传和联络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巨野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期间受巨(野)金(乡)喜(祥)成(武)单(县)五县联合办事处和巨野抗日县政府的派遣,他和王绍一一起去陈集做国民党巨野县陈集区区长陈以平的争取工作。6月1日,陈以平率部下30余人起义,
(19051944)
唐守忠
  唐守忠(?~1865年) 字尧臣,山东巨野人,原为团练乡兵的屯官。1855年(清咸丰5年)6月,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洪水漫溢巨野等县境,造成严-灾。是年,与千总唐振海等人带领巨野等县难民数千人,开往微山、昭阳两湖西岸,在南迄铜山、北跨鱼台、绵亘二百余里、宽三四十里或二三十里不等的地方,占领湖田八百余顷,逐步建起村屯,安家立业。因其忠于清王朝,因纳税助饷,被保为五品顶戴戴州同知衔。1865年9月,捻军邀他起义反清,他反而与捻军为敌,带领
[] (?~1865)
王沈
  王沈(生卒年不详),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西晋文学家。王沈出身寒素,虽少有俊才,又不取与世沈浮的态度,遂为豪门所压抑。仕郡文学掾,不尽得意,大概于晋武帝死后不久,“王政凌迟,官才失实”,即辞官归隐,“还终于里闾”(《晋书·本传》)。晋承袭并发展了曹魏的士族门制度,不用说似王沈一般的寒素之士,就是像左思,虽有贵嫔妹妹相撑持,亦感到沉重的压抑,故而写作《咏史》以抒怀。王沈归隐以后,对于制度所造成的人才途路上的障碍,相比较而言较之左思
[]
许父
  许父,恭哀皇后许平君的爷爷,许延寿、许广汉的父亲
[]
孝成许皇后
  孝成许皇后许氏(?-公元前8年),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恭哀皇后许平君堂兄弟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许嘉之女,汉元帝刘奭的表妹,汉成帝刘骜第一任皇后。汉元帝为补偿早年丧母之痛,将许氏许配给皇太子刘骜为太子妃。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许氏成为皇后。许皇后出身名门,色艺俱佳,犹擅文章,十数年间汉成帝专宠皇后,但其年长之后,色衰爱弛,所生子女又皆早夭,遂渐失宠。公元前18年(鸿嘉三年),许皇后被废,改居长定宫,世称
[] (?~前8)
许嘉
  许嘉,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延寿之子。孝元皇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封平恩戴侯许广汉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 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四一年)秋,七月,壬戌,以平恩侯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孝成皇帝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三一年)三月丙午,立车骑将军嘉之女许氏为皇后。当初元帝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太子。 初,许嘉自元帝时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已八九年矣。及成帝立,复以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
[]
许广汉
  许广汉(前117年—前61年),昌邑(今属山东巨野)人,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的父亲。因抚养皇曾孙刘询有功,又因女许平君为皇后而受宠。封昌成君,后加改封平恩侯,谥号为“戴”。许广汉年轻时担任昌邑哀王刘髆的侍从官。后来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许广汉是随驾人员之一,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事情发觉,执法者将其定为-,当处死刑,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于是许广汉便做了宦者丞。 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谋反,许广汉参与搜索部分
许延寿
  许延寿(?―前53年),昌邑(今属山东巨野)人,平恩代侯许广汉之弟,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的叔父,西汉官员。初任侍中、光禄大夫。元康三年(前63年),封乐成侯。神爵元年(前61年),任强弩将军,与后将军赵充国率军攻打西羌。后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辅佐朝政。甘露元年(前53年),许延寿去世。
[] 大司马、车骑将军 (?~前53)
李雪健
  李雪健,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1973年入伍,1977年考入空政文工团,1978年入中央实验话剧院 。1980年因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钢锉将军》中扮演将军李力;1990年,在电视剧《渴望》0演好人宋大成,夺得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和第九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主演电影《焦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改革派的先驱、倡导古文运动的旗手,他的政治活动和诗文创作都体现着关心人民疾苦、注重国是的积极进取精神。王禹偁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 王禹偁“家本寒素”(《送鞠正谋序》),虽为“磨家儿”(毕仲游《西台集·丞相文简公行状》),但在“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授经之外,日讽律诗一首”(《送孟水部序》)。“十余岁,能属文”(宋敏求《
[] (9541001)
李典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人物生平少年成名李典年少时好学,不喜欢读兵法,于是拜师读《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李典的伯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
[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许平君
  许平君(前88年—前71年),昌邑(今山东金乡)人,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位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元凤六年(前75年),与汉宣帝成婚。元平元年(前74年),生子刘奭。同年,汉宣帝继位,封许平君为婕妤。同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派女医淳于衍将许平君毒死,谥号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 (前88前71)
王禹□
  王禹□(954~1001) 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贫寒。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进士,授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端拱元年(988)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复拜左司谏、知制诰,直言敢谏。淳化二年 (991),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当时禹□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淳化四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
[] (9541001)
姚月芝
  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姚月芝姚月枝,女,1923年生,山东省巨野县人。幼学河北梆子,后改唱山东梆子,工青衣、花旦、刀马旦,亦擅演老旦,戏路较宽。她嗓音宽亮,吐字清晰,演唱既委婉细腻,又具有爆发力,深受群众欢迎。其代表剧目有《樊梨花》、《麻疯女》、《穆桂英》、《三省庄》、《对花枪》,以及现代戏《红珊瑚》、《桥隆飙》等。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她饰演《对花枪》中的姜桂枝,荣获演员二等奖。她曾担任过山东省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业务团长、济
(19232006)
刘桂松
  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刘桂松 刘桂松(1940年生),女,山东省巨野县人。她出身于梨园世家,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953年参加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开始了艺术生涯。18岁即挑大梁演出,曾担任该团团长。《老羊山》是她的代表作,她所塑造的樊梨花,切合人物实际,形象生动逼真。特别是其中的大段唱腔,吐字清晰,行腔自如,音色柔美,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断音、颤音、滑音等演唱技巧,使唱腔更加清新优美,常常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除《老羊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赋兼擅,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慤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晁
[] 宋朝词人,苏门六君子 (10531110)
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晁冲之早年曾受过陈师道的指教。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到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晁冲之是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的26
[]